伍力
摘要:公共图书馆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阅读推广中引入文化志愿者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有助于缓解公共图书馆活动人手不足,提高阅读推广水平和质量,扩大阅读推广的受众群体和影响力。本文将从文化志愿者概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的意义入手,从而探讨文化志愿者在公共图书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阅读推广中的助力作用。
关键词:文化志愿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阅读推广
中图分类号:G25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9.135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29-0200-02
一、志愿者与文化志愿者概况
志愿者是指以自己的时间、知识、技能、体力等从事志愿服务的自然人。志愿服务,是指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和其他组织自愿、无偿向社会或者他人提供的公益服务1。近些年来公共图书馆积极探索引入志愿者服务,“公共图书馆应导入志愿者服务机制,吸引更多图书馆工作人员和社会公众加入志愿者队伍”2。1996年福建省图书馆率先在全国开展志愿者活动,2006年,我国图书馆学会首次面向社会公开招募志愿者,2012年,文化部、中央文明办出台了《关于广泛开展基层文化志愿者服务活动的意见》指出,文化志愿者招募应“采取经常性招募、应急性招募等方式,把专业文化工作者、基层群众文艺骨干、文化能人和文艺社团吸引进来,不断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3。经过二十多年的积极探索和实践,公共图书馆范围内已注册的志愿者人数不断增多,服务人次、服务时长也在不断增加,随着服务内容的日益深入,服务范围的扩大,志愿者的服务效果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市民的肯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二、文化志愿者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阅读推广中的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滋养,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基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4。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到2025年基本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意见》中还提出要充分发挥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群艺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作用5。
2019年9月8日,在国家图书馆建馆11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8位老专家回信,充分肯定了他们对“传承文明、服务社会”初心的坚守,充分肯定了国家图书馆在传承中华文明、提高国民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6。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部门,拥有大量的历史文化文献资料,近年来的阅读推广工作也开展得如火如荼,如何将这些文献资料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出来并加以推广,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今公共图书馆的重要使命。
文化志愿者的加入将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的持续性发展、提高阅读推广水平和质量、扩大阅读推广的受众群体和影响力,从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传承。
三、公共图书馆文化志愿者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
(一)文化志愿者服务现状
目前公共图书馆的文化志愿者大多主要从事馆内导读咨询,如协助读者检索书目、指导借还书机器的使用、帮助读者找书等;书库日常管理工作,如归还图书的返架整理、图书剔旧等;为特殊群体提供服务,参加大型公益性阅读推广活动等。这些文化志愿者主要來自于各大高校的在校大学生,利用周末、节假日和寒暑假来到图书馆进行志愿活动。文化志愿者的出现可以为公共图书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阅读推广活动的注入强劲动力,既可解决人手不足问题,又为推广提供专业途径。
如浦东图书馆“道德讲堂”邀请鲍鹏山、余秋雨、汪涌豪、徐志啸等知名学者加入浦东图书馆文化专家志愿者团队;利用地域优势签约浦东干部学院教授为浦东图书馆读者奉献深层次的文化盛宴。7
(二)文化志愿者的规范管理
公共图书馆文化志愿者参与阅读推广活动的有序开展需要完善的管理制度作为保障。如文化志愿者招募对象条件的限制(年龄、文化程度)、服务时间、服务期限、服务方式的规定,志愿者上岗前服务理念、服务内容、服务技能的培训制度的建立,科学完善的激励考评制度等。
文化志愿者可以是各个年龄层次、各种职业爱好文化公益事业的群体,如在校大学生、教师、律师、文艺文化工作者、退休人员等。同时,可以邀请高校历史、文献学方面的专家学者加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爱好者也是文化志愿者的适合人选。
文化志愿者招募制度可以采取经常性招募和应急性招募两种,通过公共图书馆官网、官方微信等途径进行发布,再通过自愿报名、面谈方式进行考核录用。经常性招募是指有固定的招募时间,寒暑假,节假日进行招募,如重庆图书馆每到寒暑假就会定期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招募工作,既缓解了图书馆假期高峰段人手不足的问题,又给在校的大学生提供社会实践志愿活动的机会。应急性招募是根据公共图书馆的推广活动需要来进行志愿者招募,补充人手,吸纳新思想,如重庆图书馆每年423世界读书日时都会有大型读者活动“格林童话之夜”,通过招募文化志愿者来扩充人手,同时也提高了活动知名度。
对文化志愿者上岗前的培训,工作内容的划分,工时规定等都有利于志愿服务质量的提高,台湾地区的公共图书馆是较早引入志工的,对志工种类、工作内容、工作时间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如高雄市立图书馆志工分为图书志工和活动志工,工作内容为协助书刊推介、资料整编、图书上架、阅览咨询服务、协助各项展览、讲座、说故事等社教推广、会场布置及参观导览解说等,工作未见为每周至少工作4小时。8
服务期满公共图书馆要对文化志愿者的工作进行考核,如出勤率、服务水平、工作绩效等。目前公共图书馆对文化志愿者考核奖励以精神鼓励为主,对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志愿者颁发志愿者证书。
(三)文化志愿者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阅读推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阅读推广工作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推广过程,因此在推广人员、文化志愿者的选择、培养上也要保证其长期性和稳定性。
1.文化志愿者招募及工种分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阅读推广文化志愿的招募条件就较为严格,必须为有相应文化水平和推广能力的成年志愿者,如高校中文、文献等相关专业学生、学者,传统文化的爱好者。在工作种类的划分上可以根据志愿者的专业水平、兴趣爱好、服务技能进行划分,如可分为宣传组、授课组、联络组等,在工作内容上可以分为诵读导师、讲座导师、古琴导师、国画导师等,工作时间上可以根据推广活动的安排进行规定,分为定期和不定期两种。
2.文化志愿者的推广形式
在推广形式上,分为馆内阵地推广和馆外推广两种。公共图书馆可以安排文化志愿者参与协助馆内的常态化的阵地推广,如知名学者志愿者进行讲座、担任培训导师,普通文化志愿者可进行相关活动的会场服务,协助图书馆进行推广展览等。馆外推广方式可以采取推广活动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事业单位的方式,通过民间表演、传统节庆、手工艺品等形式进行宣传推广本土地域特色文化、民俗等,文化志愿者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诵读、讲故事。
3.文化志愿者的推广手段
随着我国智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公共图书馆也在积极探索利用平等开放的互联网信息空间、采取线上传播平台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志愿者的素质层次都是较高的人群,他们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阅读推广也可以采用當下流行的新媒体手段,把握融媒体时代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的发展趋势,针对市民群众阅读特色化、分众化、碎片化的特点和需求,通过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当地电台向市民定时推送国学常识、国学经典、本地域特色文化等。
四、结语
“图书馆是国家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9公共图书馆应该承担起弘扬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份沉甸甸的时代责任,文化志愿者的加入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将有助于全民文化素养的提要,有助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文化志愿者的助力将会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散发出跟多魅力,让国人更加自信。
注释:
1https://baike.baidu.com/item/志愿服务条例/19671555fr=aladdin
2https://baike.baidu.com/item/《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应用指南/16484557?fr=aladdin
3https://baike.baidu.com/item/文化部,中央文明办关于广泛开展基层文化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16380675fr=aladdin
4张岂之,文化自信的深厚历史底蕴[N].人民日报,2016-09-02.
5https://baike.baidu.com/item/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
6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09/09/习近平给国家图书馆老专家的回信.
7张金明,公共图书馆志愿者服务工作的创新实践——以浦东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学刊,2020,42(02),66-70.
8强小旎,台湾地区公共图书馆志工制度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9(8):6,13-16.
9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09/09/习近平给国家图书馆老专家的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