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汉
摘 要: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进一步形成能力的重要途径。而传统的高中物理作业形式,往往都是简单的机械性训练或不断的重复记忆,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因此,如何设计具有趣味性的高中物理作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教师关注的焦点问题。
关键词:高中物理;作业设计;趣味性
作业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在新高考改革的教育形势下,让所有的学生都做同样的机械性作业,已经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达不到因材施教的目的,这也不符合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高中物理趣味性作业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延伸环节,既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培育能力,又可以发展个性、培养兴趣、提高学生物理学科的科学素养。趣味性作业的完成情况可以反馈教学的有效性,能够引导学生不断进步,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同时,也加强了师生情感的交流。因此,我们不仅要创设好的课堂教学模式,也要创设具有趣味性的高中物理作业,以激发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发挥学生的潜能。
好的高中物理趣味性作业,在考虑可实施的前提下,要强调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要有积极性、主动性。通过趣味性作业内容和针对学生的个性化设计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巩固所学知识。根据以上情况,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强调高中物理作业的灵活性
为了适应高中生的个性发展,体现因材施教的教育观念,在设計物理作业时要考虑作业的灵活性。科学的带有趣味性的作业,要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既是教师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灵活性就是要打破传统的、单一的书面作业形式,既可以是口头形式,也可以是搜集整理的形式,还可以是动手操作或者自我展示等形式,当然也可以是几种形式相结合。例如在学习“牛顿运动定律”后,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大家都知道质量可以用天平来测量,那么在宇宙空间,怎样测量物体的质量呢?让学生设计测量质量的实验方法,不限原理。设计这样的课后作业,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力、想象力,找出多种不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方法。只要是可以测出质量的方法都应该予以肯定,然后再讨论是否可以应用于太空。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测出物体的质量,体会成功的喜悦,同时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总之,教师要考虑采取多种手段,通过多种形式的作业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真正喜欢完成作业,提高成绩。
二、注重高中物理作业的开放性
教师在设计物理作业时,要努力打破传统的作业形式,不拘一格,要注意作业的开放性和求异性,不要强调答案的单一性。设计这样的作业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打破思维定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对学生因材施教。例如在处理运动学问题时,既可以运用公式解决问题,也可以利用图像解答,当然也可以两种方法相结合。只要学生能说明其中的道理,就都是好方法。在学习“电磁感应”时,可以引导学生找出生活中一些关于电磁感应的例子,学生可能会提出很多实例,如变压器、金属探测器、安检门等,当然也可能是一些意想不到的例子,但是只要是和本节课有关,就应该予以肯定。这样的设计,有利于让知识的掌握过程融入日常的生活中,让学生感受到物理来源于生活,知识来源于生活。容易让学生明白学习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使学生掌握了课本知识,而且获得了生活中的一些实用技能。
三、提高趣味性作业的设计质量
在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高中物理趣味性作业的设计质量。设计作业时要积极转变思想,避免过于陈旧老套,要有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深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而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自由落体”后,可以让学生设计一种测量班级楼层到地面高度的实验。学生自然会想到自由落体,然后设计实验并制订计划,学生配合记录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再例如学习“动量定理”知识后,可以让学生设计高处扔鸡蛋的方法,怎样才能让鸡蛋完好无损,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在动量变化相同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延长鸡蛋与地面作用时间的方法减小作用力。但延长作用时间的具体方法多种多样,学生可以自由发挥。这种设计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而且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体现了物理与生活的联系。而且这样的作业有一定的探究性、操作性、趣味性,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掌握一定的物理学习技巧,积累更多的生活素材,进而提高物理学习兴趣,夯实基础。
总之,物理作业是学生课后为了巩固所学知识的既定任务,是教学工作的一部分。而有质量的趣味性作业可以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培养学生探究精神的重要途径。同时,趣味性作业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现代教育的突出特征和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要端正态度,认识趣味性作业设计的重要性,注重创新,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通过趣味性作业的设计营造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挖掘他们的潜在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适应我国教育形势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