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婉君
摘 要:在生态学与教育学深度融合的当下,学前教育开始将着眼点放于如何开发园本特色的生态课程资源,为幼儿营造亲自然的学习与活动环境,其中田园课程是一个重要方面。尽管从课程资源开发的难度与便捷性等角度看,城镇幼儿园相比农村幼儿园会遇到更大的难度与挑战,但是实施的意义与必要性却远甚于农村幼儿园。文章探讨了城镇幼儿园田园生态课程的实施意义与策略,并围绕课程的组织实施保证进行研究,以期为幼儿园生态特色园本课程的打造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田园生态;田园乐趣;特色课程;亲自然教育;科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4-01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27-0121-02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沙头街中心幼儿园(以下简称“我园”)是一所典型的城镇幼儿园,就读的幼儿大多一直生活在城市,对田野、乡村、自然缺乏真实的感受和认知,这是属于典型的“自然缺失症”。尽管这种“症”并非医学上的疾病,而是认知与情感的缺失,但其仍对幼儿的科学认知,以及情感、审美和道德等方面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阻碍。如何让城镇幼儿追寻田园的乐趣,促进他们的全面健康发展?我园开展了自然生态特色课题研究,致力打造园本化的生态课程,让幼儿靠近完整而真实的自然生态。
一、城镇幼儿园田园生态课程的意义
城镇幼儿园田园生态课程的打造一方面丰富了幼儿园的课程体系,突出了幼儿园的课程特色;另一方面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也有重要意义。
首先,有益于培养幼儿对自然的理性认识。城镇的幼儿受到生活范围的约束,缺乏对田园自然生态的真实感受。“大米从何而来,玉米是怎样长出来的,南瓜藤是什么样子的,莲藕是生长在什么地方的,人们什么时候开始耕作”……城镇幼儿对此基本毫无概念,而这对农村幼儿来说再熟悉不过了。田园生态课程的打造,让幼儿有更多接触自然与社会科学知识的机会,对幼儿综合知识体系的构建大有裨益。
其次,有利于激发幼儿对田园劳动的热爱之情。田园生态课程为幼儿劳动观念与情感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幼儿通过种植农作物、浇水施肥、除草除虫、收割庄稼、采摘瓜果等田园劳动活动,可以懂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从而树立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
再次,有益于培养幼儿对农村与农耕文化的情感。城镇幼儿在城市文化的裹挟之下,对农村与农耕文化的情感认知存在不足。通过田园生态课程,城镇幼儿能够了解农村原生态的生活方式和简单纯朴的人际关系,感受源远流长的农耕文化,培养对农村与农耕文化的积极情感。这有利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二、城镇幼儿园田园生态课程的实施
(一)引进来:让田园生态环境在园“落户”
环境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对幼儿的学习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开展田园生态特色的园本课程,就需要立足于幼儿园的田园生态环境,让幼儿在耳濡目染中获得较为真实的田园生态学习体验。
一方面,为了能足不出户地在园内实施田园生态实践活动,我们开辟出了一片专门的“种植园区”,既有公共种植区,又有属于班级的专属区域。我们请后勤人员在种植区种上各种花卉、蔬菜和水果,确保每个季节都有应季的作物供幼儿学习和活动。现在,“种植园区”成了幼儿游戏、劳动学习和科学学习的天堂,他们不仅在其中玩起游戏,还能参与寓教于乐的种植活动、采摘活动。当收获自己种植的蔬菜瓜果时,他们非常自豪。另一方面,在布置幼儿园环境时,我们也尽可能多地融入生态元素,如教室里张贴了各种花草、小树、昆虫、动物的图画,搜集陈列了多种植物的种子和实物标本,每个幼儿还养了一盆绿色植物。在幼儿园的过道、墙壁上也特意进行了主题设计,并根据不同的季节更换主题,让各种田园生态风光为幼儿园增彩。通过亲自然环境的打造,幼儿获得了较为真实的田园生态体验,为特色课程的开展进行了有效的铺垫。
(二)走出去:在田园社会实践中寓教于乐
田园生态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自然性特征,更多的以真实的亲自然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开展,因此要组织幼儿进行必要的户外的实践性学习。我们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开展:
一是幼儿园组织的田园生态研学活动。幼儿园的户外游学活动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研学方式并带动了研学旅行产业的发展,研学旅行机构层出不穷。研学旅行突破了地域的限制,能够将活动范围扩展到周边区域,为幼儿园提供更多的选择、更便捷的出行、更好的服务与更好的产品。我们在春季和秋季都会分别组织一次户外研学旅行活动,以田园生态实践活动为主要内容。在生态农庄等活动目的地,幼儿体验了亲自然的蔬菜瓜果采摘、拾稻穗、捡鸡蛋、烹制“五彩飯”等田园劳动,还开展了趣味横生的抓鱼虾泥鳅、捏泥人、制作植物标本等乡村趣味的游戏活动,不仅学到了知识,也陶冶了身心,体验到了田园生活之趣。
二是基于家庭亲子的田园生态研学活动。家园共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途径,以家庭为单位,让家长在节假日带领幼儿进行亲自然的田园研学旅行活动,效果良好。很多幼儿的祖父母在农村生活,家长可以以回乡探亲为契机,充分利用在乡村短暂停留的时间,深入田间地头、山野树林等。比如,在春季让幼儿家长组织亲子田园种植体验活动,让幼儿在田间、菜园栽种农作物,家长借此向幼儿讲解相关知识,以拍照、视频“打卡”等方式完成学习任务。家长与幼儿的活动热情都十分高,效果良好。
(三)深融合:在五大领域教学中进行融合教育
健康、语言、社会、科学与艺术是幼儿园教育的五大基本领域,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都应围绕五大领域的教育来开展和实施,田园生态课程的实施也要与其有机结合起来。我们对此进行了以下融合与衔接:
(1)健康教育。一是将田园游戏引进来。农村具有原生态的游戏活动内容,如将稻谷、大豆等作物种子装入布袋,缝制成沙包,开展激烈有趣的丢沙包游戏,城市的幼儿感觉非常新奇;利用随处可见的小石子,幼儿之间可以开展“抓石子”游戏,很接地气。二是结合营养健康知识开展教育。很多幼儿都不爱吃五谷杂粮,但它们却能为幼儿的营养均衡保驾护航,教师可以给幼儿介绍无公害的田园生态绿色食品,让幼儿多食蔬菜和五谷杂粮,帮助幼儿健康发育、强身健体。
(2)语言教育。我们可以以自然事物、田园生态景观等为话题对幼儿进行语言训练,如中班“神奇的树”的教学,可以引导幼儿说说“我知道的树”“树的外形特征”“树一年四季的变化”“树几岁了——年轮”等;在“春天来了”的语言教学中,让幼儿说说乡野春天的美丽景象。以田园生态为主题的语言活动更能激发幼儿“说”的兴趣。
(3)社会教育。在田园社会实踐活动中,让幼儿直接体验农村多样化的风俗习惯、纯朴的人际关系、农业生产活动等,培养幼儿对农业、农村、农民的热爱情感,使其树立环保观念。
(4)科学教育。田园生态课程为幼儿的科学学习提供了更丰富的素材和真实的学习与活动场景。围绕植物种子、植物生长的学习,围绕昆虫、动物习性的研究,围绕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的探究,都可以结合田园生态学习主题活动开展。在田园社会实践活动中,幼儿亲自参与,通过看一看、找一找、闻一闻、尝一尝、问一问等不同的感知和探究方式来亲密接触自然事物与现象,获得了更真实的学习体验。
(5)艺术教育。在田园生态课程中更易展开原生态的艺术学习。在音乐教学中,以田园生态为主题的内容很多,如《春天在哪里》《小燕子》《蜗牛与黄鹂鸟》《土豆一家》《捉螃蟹》等,教师可以让幼儿在歌唱中感受田园的自然和社会情趣;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幼儿通过绘画来呈现田园景象,如“春天的田野”“小小蜗牛”“农民伯伯真开心”;还可以与手工创作结合起来,如在“好玩的树枝”的手工课中,教师可以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想象用树枝来摆出奇特的造型;在“有趣的橘子皮”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幼儿用橘子皮制作各种装饰品,提高幼儿的艺术想象力。
三、课程保障思考
一是幼儿园组织保障。园本化的田园生态课程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幼儿园层面的组织协调,要从幼儿园的环境与硬件支持、经费支持、课程安排、人员安排和组织实施、安全保障、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综合统筹。幼儿园行政人员要带好队、负好责,让田园生态课程和活动顺利、高效地开展。二是课程设置保障。要在教研组的统筹下进行田园课程的安排,将其与幼儿园的健康、语言、社会、科学与艺术五大领域的课程进行巧妙融合,同时与幼儿园的绘本阅读、区域活动以及德育进行融合,多角度、全方位地体现田园生态特色。三是家园共育保障。家园共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方面,幼儿园田园生态课程的实施尤其需要家长的支持,特别是户外田园实践活动中涉及活动经费、活动时间、活动安全和亲子陪伴等内容,都需要取得家长的支持,这需要我们切实做好家长工作,尽量地配合幼儿园的学习活动。四是产业与机构保障。近十年来,教育产业蓬勃发展,在市场的刺激下,教育机构推出了众多研学服务项目,其中以户外生态研学为主要内容的服务为中小学、幼儿园提供了必要的产业支持。我们可以与有良好资质的教育机构进行合作,让这些机构为幼儿园提供田园生态主题活动的活动策划、场地选择、汽车租赁、安全保障等配套服务,让幼儿园的户外生态主题活动有更多的选择、更优的服务、更好的效果。
四、结语
田园生态课程的开展为城镇幼儿园的幼儿打开了一扇亲近自然、亲近田园的窗口,有益于幼儿掌握自然社会知识,体验多样的农村社会与生活,激发对农业、农村、农民的积极情感等。田园生态课程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幼儿园的综合统筹,从园所环境、教学活动、实践活动和外部支持等多角度进行协调。我们开展了与幼儿园生态教学相关的课题研究,并已经取得初步成效,相信在生态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们的田园生态课程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傅丽君.农村幼儿园田园课程实践研究[J].教师,2019(26):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