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 杨琦晖
2018年浙江卷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要求考生分析李颀《送王昌龄》一诗的点染手法。考后一片哗然。且不说绝大多数考生不知“点染”为何物,好多老师亦不知“点染”的出处。一道高考题引发的思考有很多,譬如命题不够人性化,没有做适当的概念解说。但更值得我们警惕的是,由于日常教学中有些教师无视教材编者精心编制的课后思考题,以致都不知道苏教版必修四教材针对《雨霖铃》一课就有关于“点染”的名词解释及举例。高考复习事关考生成绩,不能只聚焦历年考题,更需要回归教材,不留复习死角。
诗歌鉴赏在高考语文考卷中长期存在且难度不小,很多考生会不自觉地产生畏难情绪,甚至觉得“得分我幸,不得我命”。很多教师感觉这一板块见效慢,便有意无意间减小了这道题的教学投入。事实上,如果用心梳理历年考题,会发现其实诗歌鉴赏题要得高分也并非特别难的事情。下面,笔者就浙江省近几年考情做一定的分析。
稍加梳理,不难发现,浙江省近几年高考诗歌鉴赏题中表达技巧是热门考点,分值较高。考题常明确告知技巧类型,将考查重点落在结合诗词作品具体分析上。2019年的考题略有变化,与2012年雷同,模糊了手法,需要考生先辨别,再分析,难度有所增加。基于此,掌握常见技巧是复习王道。考虑到近年来的考题,笔者认为,复习时也要适当兼顾相对生僻的手法。
备考过程中,笔者的建议如下:
在高一、高二以教材文本为主的阅读教学中,学生已经接触了一定数量的古典诗词。这些典范的作品,除了丰富学生的阅读视野,产生跨时空的灵魂交响外,无疑也是举一反三、解读类似作品的金钥匙。高三一轮复习,绝不能等闲视之,利用得当,则事半功倍。
就苏教版语文教材而言,古典诗词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必修二、必修四两本教材中。
必修二“千古江山”板块收录了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两首怀古词。对应的课后思考题为:1.《念奴娇·赤壁怀古》是怎样由观赏景色引出对古代英雄的赞叹,抒发自我情怀的?2.借古事比今事以抒发感情,是诗词中常用的手法。请你说说《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用了哪些“古事”,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并分析引用这些“古事”对抒写辛弃疾爱国情怀起了什么样的作用。3.这两首怀古词所抒发的情怀和所用的表现手法有什么异同?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在高考一轮复习阶段,可以据此整合出“咏史怀古”类诗词的思维范式:观眼前之景——怀历史人事——抒一己之怀。用典、今昔对比、借古讽今、吊古伤今是常用的表达技巧。
必修四“词别是一家”板块收录了《虞美人》《蝶恋花》《雨霖铃》《声声慢》四首词。对应的课后思考题:1.谈谈李煜《虞美人》一词是如何通过时空的对比来酝酿并抒发情感的。2.在沉浸于相思之苦的作者眼里,外在的景物有的和自己同病相怜,有的却冷漠无情。阅读《蝶恋花》,指出词中所写的这两种景物,并就此谈谈这首词的艺术手法。3.清代文学批评家刘熙载在《艺概》中指出,柳永的词善于运用“点染”的手法。所谓“点”,指的是点明情感的内涵;所谓“染”,指的是用景物来渲染烘托所点明的情感。比如“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一句中,先点明离别之情“念去去”,再用“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的景色渲染烘托。请你在《雨霖铃》一词中再找一找这样的句子,并说说这种写法的作用与效果。4.南宋文学批评家张端义在《贵耳集》中评价李清照的《声声慢》说:“易安秋词《声声慢》,此乃公孙大娘舞剑手。本朝非无能词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叠字者。后叠又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又使叠字,俱无斧凿痕。”结合这段评价,讨论《声声慢》中叠字所包蕴的情感内涵及其递进层次,并联系你所学过的古代诗文,说说叠字的修辞作用。可以利用这些篇目复习对比、烘托、反衬、点染、叠字等手法、技巧。
前文提及的“点染”,柳永的词就特别善于运用这一手法。“点”指的是点明情感的内涵;“染”指的是用景物来渲染烘托所点明的情感。比如“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一句中,先点明离别之情“念去去”,再用“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的景色渲染烘托。有了这样的知识铺垫,再来看2018年浙江卷第20题就会有熟悉感。
李颀《送王昌龄》:“漕水东去远,送君多暮情。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前望数千里,中无蒲稗生。夕阳满舟楫,但爱微波清。举酒林月上,解衣沙鸟鸣。夜来莲花界,梦里金陵城。叹息此离别,悠悠江海行。”从诗歌标题《送王昌龄》就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君多暮情”一句直接点出了依依惜别之情,这就是“点”。然后,诗歌按照时间顺序铺陈眼前所见和心中所想之景,有力地渲染烘托了离情之深。诗歌的最后两句再次用“叹息此离别”直接抒发点明离别之情。不同于《雨霖铃》的“点—染”模式,该诗采用的是“点—染—点”模式。参考答案如下:①“送君多暮情”句点出了伤别之情。②“淹留野寺出”至“梦里金陵城”十句,层层铺写暮景,满篇幽淡惆怅,字字都是“暮情”,有力渲染烘托了离情。③结尾“叹息此离别”再次点明别离之情,“悠悠江海行”表达对朋友孤身远去的不舍。
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并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复习李煜的《虞美人》会让学生有鲜活的对比认知。当然,对于对比的认识,不能停留于内容上的对比,还应该考虑形式上的对比。忽略这一点,就会打不开思路,不知如何捕捉答题要点。如2013年浙江卷考了白居易《秦中吟 歌舞》:“秦中岁云暮,大雪满皇州。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贵有风雪兴,富无饥寒忧。所营唯第宅,所务在追游。朱轮车马客,红烛歌舞楼。欢酣促密坐,醉暖脱重裘。秋官为主人,廷尉居上头。日中为一乐,夜半不能休。岂知阌乡狱,中有冻死囚。”第22题要求赏析对比艺术的特色。很多考生习惯于内容的对比,于是乎只能识别出统治者骄奢侈糜的生活与百姓“冻死”的苦难生活的对比,看不到前面十四句详写了统治者的生活,而结尾仅用两句描述“冻死囚”。忽视写作上的详略对比,一味在内容上“打转”,得高分只能是妄想了。
面对庞杂的表达技巧术语,学生需要用心记忆,细心区分,以期在面对古诗词作品时能够对号入座,有条理地展开分析。有些技巧不是很常考,如列锦、起兴、铺垫等,可以在一轮复习阶段暂缓复习,避免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为了便于在短期内掌握常见的表达技巧,不妨先落实“四方式三手法”。“四方式”即古典诗词中常用的叙述、议论、抒情、描写四种表达方式。“三手法”即常见的三类表现手法:(1)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借代、对比、对偶、反问、设问、双关、顶真等;(2)描写手法,包括正侧、虚实、白描、细节、感官、方位等;(3)抒情手法,包括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多从四个角度入手,即: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物——托物言志;事——借事抒情、用典抒情、借古抒情;理——议论抒情、借理抒情。有了这些知识储备,再结合高考真题做一做、评一评(学生答题情况)、比一比(对照高考参考答案),效果会更好。
以浙江省2019年高考试题为例,考查内容为唐代王建的《早秋过龙武李将军书斋》:“高树蝉声秋巷里,朱门冷静似闲居。重装墨画数茎竹,长著香薰一架书。语笑侍儿知礼数,吟哦野客任狂疏。就中爱读英雄传,欲立功勋恐不如。”第20题考查塑造李将军形象的手法。答题时要注意题干要求“多种手法”“塑造李将军的独特形象”。做题前要清楚诗歌中塑造人物形象包括动作、语言、神态的正面刻画,也有环境、人物的侧面烘托。据此,再来审视整个作品,作答才会更加得心应手。
参考答案如下:①通过环境描写,如“高树蝉声”“冷静似闲居”和“重装墨画”“香薰一架书”,分别写出了将军住处的清幽安静和书斋的素净雅致,表现了将军的文人趣味。②运用衬托,用“侍儿知礼数”衬托将军的文化修养。③通过“吟哦”“任狂疏”“爱读英雄传”等动作、神态描写,写出了李将军的豪放和志趣。
高考不同于平常的检测,担负着为国家选拔人才的重任,因而命题时重视区分度。在高考试卷中,出现一些新的术语也是不足为奇的。只是,这样的“新词”会让考生措手不及,无从下笔。这时对新词进行词源分析和联想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2016年浙江卷的诗歌鉴赏题的命题语料是宋代刘克庄的《北来人二首》:“试说东都事,添人白发多。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十口同离仳,今成独雁飞!饥锄荒寺菜,贫著陷蕃衣。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老身闽地死,不见翠銮归!”第22题考查叙事特色。叙事技法在诗歌鉴赏题中出现还是相对突兀的,但是如果能有意识对接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中的“叙述”话题知识就能打开思路。从叙事内容(人、事、景、物)看,人——北来人;景——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事——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十口同离仳,今成独雁飞!饥锄荒寺菜,贫着陷蕃衣。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从叙事角度看,以北来人的口吻叙述遭遇、见闻、感想。从叙事手法看,运用了对比、借事抒情的手法。从叙事风格(语言风格)看,表现为沉痛悲凉。
参考答案如下:①以对比加强叙事的抒情效果。用权贵歌舞宴饮,不问军情与百姓心系故国作对比,表达忧国忧民之情;以主人公一家亡国前后境况的对比,表现百姓流离之苦。②以“北来人”的口吻叙事,表达情感显得更真实、自然。③叙事中流露出个人的情感。如“今成独雁飞”流露了主人公家破人散的凄凉与孤独。
再如“联系诗句,简要赏析诗歌的结构布局”这样的题目,初看无从下手,稍作词源分析就会发现其实不难下笔。所谓结构布局,就是梳理诗歌的文脉,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对相近的表述进行同类项合并即可。如张协《杂诗》:“秋夜凉风起,清气荡暄浊。蜻蛚吟阶下,飞蛾拂明烛。君子从远役,佳人守茕独。离居几何时,钻燧忽改木。房栊无行迹,庭草萋以绿。青苔依空墙,蜘蛛网四屋。感物多所怀,沉忧结心曲。”在布局上采取写景和抒情交叠出现的形式,景始情终。开篇描写秋夜景象,渲染岑寂的氛围,表现女子孤独寂寞;“君子”四句抒情,表现女子相思久长;“房栊”四句复由情入景,描写丈夫离开后寥落凄迷的景象,衬托女子沉郁的心情;最后两句再次抒情,点明女子感物伤怀之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