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嘉任
(吉林化工学院 党委宣传部,吉林 吉林 132022)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文艺座谈会上提出要求:“要聚焦中国梦的时代主题,让中国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那么,电影作为国家重要的文化载体之一,理应承担起传播社会主流价值的重任,要更好地通过讲述中国故事和发出中国声音,来表现社会主流价值,传播中国精神。2019年12月上映的电影《那时风华》就是典型的代表。电影依据三代塞罕坝人造林育林护林的感人事迹,选取其中“六女上坝”的故事进行艺术加工,讲述了以唐学燕、苏铁、郑百团为代表的青年学生在20世纪60年代初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奔赴中国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进行植树造林,凭借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和决心,挥洒青春热血,最终将荒芜的塞罕坝改造成生态绿洲。电影通过对唐学燕等人秉承绿色发展理念,执着坚守、舍己忘我精神的聚焦,向受众诠释了塞罕坝精神,诠释了中国精神。
何为“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历史发展的进程中逐渐形成、积累和凝聚的共同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习近平总书记曾在2018年对“中国精神”进行高度凝练和阐释:中国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但正如评论者们所提出的,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分别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核心,却不是中国精神的全部。
中国精神发轫于中国传统文化,“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担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爱品质,都是中国精神在古代的思想表达。而中国精神历经中国人民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的奋斗历程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革命时期有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有北大荒精神、塞罕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改革开放时期有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这些都是中国精神的具体表现形态。应该说,中国精神对爱国主义与改革创新有着一以贯之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坚守,但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态。而塞罕坝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等这些不同的表现形态为中国精神注入新的时代元素和价值内涵。
电影《那时风华》通过讲述塞罕坝人的造林育林护林故事,时刻向受众传递着绿色发展的理念,展现着塞罕坝人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的担当精神。这种担当精神也是电影里中国精神的精神内核。影片中,以唐学燕为首的六名女学生来到中国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加入了上坝造林工程,最根本的目的是响应国家“荒漠造绿洲、保卫北京城”的号召,让北京和天津等地免受风沙的侵袭。千层坝是电影中最重要的场景之一,也是唐学燕等人进行人工造林的“主战场”。初去时千层坝坝头只有一棵树,栽种树苗的成活率不足百分之八。但唐学燕等人并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努力地查找成活率低的原因,并为了塞罕坝的长期发展,提出了自己育苗的设想。为了实现自己育苗,唐学燕和技术员苏铁跑去图书馆查找资料,向专家学习请教,终于通过不断的科学探索,在千层坝上种活了树苗。在影片的结尾,经过几代塞罕坝人的努力,塞罕坝已不再是茫茫荒漠,呈献给受众的是拥有万亩林海的生态绿洲。生态林业的经营和碳排放权交易的收益已经大大超过了木材销售。以唐学燕为代表的塞罕坝人,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秉承绿色发展理念,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它不单单是国家的一种政治导向、政策措施,更多的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保护人类重要财富、为子孙后代谋划“生态福”的责任与担当。这种秉承绿色发展理念、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与担当为中国精神注入了新的时代元素和价值内涵,也让中国精神具有新的生命力和凝聚力。影片再现了塞罕坝获得联合国环境署2017年“地球卫士奖”这一历史时刻,也是对这种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的担当精神给予再度的肯定和弘扬。
影片还通过人物及人物关系的设定,阐明了绿色发展理念代代相传、永不止步的宗旨,也阐明了绿色发展理念对助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意义。郑雨生作为“林二代”,继承了上一代塞罕坝人的遗志,用知识和科技继续服务塞罕坝。方林受到母亲李建设的教诲也学习了林业专业,甚至放弃了自己曾经喜欢的新闻专业。郑青青是塞罕坝的第三代人,她受到奶奶外婆等人的影响,立志要为“再造绿色天堂”服务。她作为联合国环境规划专家,帮助西非重生植被,恢复生态,并带去了塞罕坝的成功经验,为全球的环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推动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在她的感召下,她的同伴大卫放弃了继承家族生意的想法,和郑青青一起为全球的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携手其他国家共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这种结尾的设定也无不体现出中国精神在新时代的感召力与影响力。
塞罕坝由寸草不生变为万亩林海,离不开一代代塞罕坝人的执着坚守与不懈奋斗。电影为了突出这种精神,设置了一个典型的意象——老树。老树作为千层坝上唯一的树,每天独自承受着来自浑善达克沙漠的侵袭,显得异常孤单却又坚毅执着。影片通过唐学燕等人在树下立誓这样的镜头,反映出他们立志植树造林的决心。同时老树意象也象征着唐学燕等人对塞罕坝的执着坚守和不懈奋斗。
影片开头,20岁左右的女学生们带着青春的激情与理想来到塞罕坝,坚决不服从去后勤部门的工作分配,提出必须在育林一线工作。随后又自己组建了“燕子突击队”,请求参加秋季马蹄坑造林,挑战最艰难的千层坝地段。那里的环境可以用“恶劣”来形容:一是工作环境恶劣,土质恶化十分严重,地质坑洼不平。想要在那里植树,只能依靠人工。二是居住环境差,千层坝本来气温就最低,而唐学燕等人只能住在阴冷潮湿的地窨子,遇到下雨天,女孩们躲在地窨子里只能把脸盆当雨伞用。三是物资匮乏,每天只能以土豆充饥,糖及其他甜食都成为女孩们的奢侈品。再加上高强度的造林工作,女孩们的手上都磨出了血泡。电影在此刻并没有一味地展现唐学燕等人“铁姑娘”的形象,而是恰到好处地反映出在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下,激情退去后这群年轻女孩内心的挣扎和动摇。但唐学燕等人最终还是凭借对造林事业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力,不断克服自己生理和心理上的障碍,坚守在造林一线的千层坝上。
唐学燕是电影中的女主人公,也是电影要突出表现的典型人物。唐学燕几次都面临能将生活带向安逸的人生抉择:庄书记的几次劝退、苏铁父母的接纳,但她本着上坝造林的初心,都一一婉拒了。电影也没有只将镜头聚焦在女主人公唐学燕个人身上,而是全画幅展现人物群像,突出这一群体的执着坚守和不懈奋斗精神。罗舒娅患有“低血糖症”,可她却跟其他人一样做着艰苦的工作,只会偷偷地吃点糖来缓解身体的不适,最后为造林事业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技术员苏铁在临死前还惦记着他们的林子。郑百团则接下苏铁临终时的重托,终身成为千层坝的防护员。他们都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宁可迎风死,决不后退生”的铮铮誓言。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庄书记这一人物。作为林场的书记,在面对国营体制的巨变和下属群众的质疑时,他仍旧坚守在塞罕坝,甚至还将自己的家人接来,表明要扎根塞罕坝的决心。他在与唐学燕等人的谈话中,提到了自己和战友们在抗美援朝长津湖战役中17个冬日的坚守,提到了自己为此失去的一只胳膊,也提到了自己坚守塞罕坝的初心。可以说,他对塞罕坝的坚守与他在战场上的坚守是一以贯之的,是坚定的革命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传承与发扬,也是中国精神在个体身上不同成长阶段的具体显现。影片通过这样的情节设置,以小见大地彰显出中国精神历经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被不断地继承与升华,中国精神也深深地沉淀在中国人的血脉之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精神的根源和思想基础,也是中国精神得以传承的思想基石。电影《那时风华》在主旋律的基调下,还设定了人物间多重复杂的关系,通过讲述主人公们的爱恨情仇,对唐学燕、苏铁等人舍己忘我、以德报怨的仁爱精神进行了充分的展现。这也是影片对中国精神另一种维度的深刻诠释。
唐学燕、苏铁、郑百团、罗舒娅等人在上坝造林的过程中,相互扶持,团结友爱,结成了深厚的友谊,甚至可以为了战友、朋友牺牲自己的个人利益。这种舍己忘我的精神主要表现为唐学燕对郑雨生深沉的母爱。唐学燕的朋友罗舒娅因在雪天修复电话线而遇难,留下了孩子郑雨生。唐学燕不仅将郑雨生当成塞罕坝“大家的孩子”,更当成她自己的孩子。为了更好地照顾郑雨生,她与郑百团以夫妻的形式在人迹罕至的千层坝望火楼生活了20多年,不惜牺牲了自己的个人幸福,影片中唐学燕的崇高行为对舍己忘我的仁爱精神进行了完美的演绎。
这种仁爱精神还体现在众人对李建设以德报怨的宽容态度上。苏铁是李建设爱慕的对象,但苏铁喜欢的却是唐学燕,李建设因嫉妒及恼恨在“文革”期间对苏铁和唐学燕进行打击报复。但当李建设在荒野遇到狼群袭击时,苏铁非但没有记恨她,反而为保护她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郑百团也因此一条腿落了残疾。影片在讲述故事时并没有回避“文革”这一特定时期,而是将“文革”作为重要切入点,通过苏铁等人以崇高的行为回报别人对自己的仇恨,反衬出人性中最高贵的品质。人狼搏斗后聚焦在李建设脸上的特写镜头,反映出她被苏铁的高贵品质深深震撼及发自内心深处的忏悔。20多年后,李建设仍怀有一颗忏悔的心,并带着赎罪的意识重回塞罕坝进行投资建设。从根本上说,是苏铁等人以德报怨的宽容精神让李建设能够迷途知返,重回人性的善良。
舍己忘我、以德报怨的仁爱精神展现了人性的伟大与可贵,也为中国精神增加了厚度,拓宽了中国精神的内涵。主旋律基调下对个人情感世界的呈现,不仅使人物形象更加丰厚饱满,影片叙事更具张力,也让受众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层面对中国精神进行了解读和体味。
讲好中国故事,最重要的是要充分挖掘中国故事中的中国精神。电影(尤其是主旋律电影)应在弘扬中国精神中有重要的使命担当,要让中国精神成为推动我国主旋律电影发展的关键词。电影《那时风华》为中国主旋律电影的制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