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传播媒介下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的价值阐释

2020-11-14 04:04宋亚楠
电影文学 2020年10期
关键词:传播媒介现实主义题材

宋亚楠

(澳门科技大学 人文艺术学院,澳门 999078)

一、新传播媒介的机遇和挑战

(一)新传播媒介与传统媒介对比优势

传播媒介作为媒体传播的通道一直都扮演着传达者的角色,随着网络、智能手机、APP等现代产物问世,4G技术的发展以及即将推广的5G,传统的传播媒介已经淡出人们的生活。传统传播媒介包括广播、有线电视、报纸等,这些传播方式无论是从视听技术还是媒体传播效率上都无法满足现代人的文化需求,单调的广播内容、有限的报纸版面等都无法很好地满足当下这个信息量爆炸的社会。与之相对应的是传递高效的新传播媒介,人们可以在信号覆盖的地方快捷方便地使用它来获取外界资料,也可以在家中通过网络电视了解家门外甚至是国门外所发生的事,不需要在固定时间观看和收听固定的节目是它最大的特点。这就是新传播媒介相较于传统媒介所具备的特点:不受地区影响、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

(二)新传播媒介载体形式多样化

除了传播方式的快捷化,新传播媒介的载体也发生了较大改变,人们将有线电视改为网络电视;将普通手机换成了智能手机;传统消磨时光的收音机也变成了现代人手中的平板电脑,通过一块屏幕就能将世界网罗进自己的圈子。我们可以看见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并且通过这些电子产品走进了现代生活环境,这些载体都在一定程度上便利了人们获取各种信息,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拿出手机进行搜索。

此外,在这些电子产品体内,还有大量的应用软件构成了整个新传播媒介的关系网,这些应用软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APP(Application)”,应用软件的信息指向性就更加明确了,有专门阅读省内或国内新闻的APP;有分享生活趣事的APP;有致力于视频播放的APP,等等,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定向下载所需要的应用软件,以此来将媒介传播内容进行主观分类,筛选自己喜欢的内容,过滤掉自己不感兴趣的信息,并且通过留言、评论等功能与媒体发布者进行对话。那么这就是新传播媒介另一个特点:传播内容的选择性和互动性。综上所述,新传播媒介的时代特色是多样化,体现在载体的便携性、内容的可选择性、互动性上。

(三)重点与核心的缺失

在新传播媒介的影响下,人们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社会价值理念,新的媒介给受众带来了不一样的视听体验,及时的社会信息、观点独到的评论、客观公平的报道、节奏快速的热度更新、趣味十足的短视频都将被动接受知识的人们转变为开始主动搜索知识。然而这样“分享式”的媒体传播方式也会带来观众价值取向的偏移。“互联网+”的时代特色使得自媒体高速发展,高度加工过的碎片化、快节奏的信息逐渐让人们从视觉和思维两个层面达到一个审美麻木的状态,各大媒体平台利用数据算法将筛选后的信息推送到屏幕前,看似量身定做,实则在宏观上仍旧为统一推送,只是部分信息频率较高,其中夹杂的无用信息偏少而已,快速的审阅和视觉满足也使得观众不再计较细枝末节的偏差。这样的价值引导下,人们逐渐会对现实生活的乏味而麻木,对网络所分享的趣味生活有一个心理寄托。久而久之,不断更替热度的信息就会有核心缺失的弊端,人们也会有内心空虚、索然无味之感。

二、新传播媒介下电影的价值阐释趋势

(一)定位准确,紧跟时代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展现方式由来已久,它独特的镜头语言与其他传播媒介有着不一样的色彩。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泛传播,社会“正能量”也成了人们日常的需要。然而有关“社会正能量”和所谓的“心灵鸡汤”的界定并非那么明确,当人们脑海里都充斥着碎片化的信息时,难免会出现失去重点的情况,这就需要完整的叙事结构,节奏较慢的电影来平衡新传播媒介所带来的负面情绪。当人们放下手机,离开电视,安静地坐在电影院里一个多小时甚至两个小时,此时的电影就担负起了凝聚碎片的任务,它是对社会主流价值阐释、弘扬正能量不可或缺的角色,这也是其他传媒方式无法达到的传播目的。但是,电影不是爱国主义宣传片,过度的宣传和教育只会导致票房惨淡,口碑不佳。基于新媒介传播方式带来的生活方式,电影院里很少会有不看新闻、不看新鲜事的年轻人,也很少会有对社会热点、时代特色、主流矛盾一无所知的“文盲”,这就给了电影题材创作很大的发挥空间。紧扣时代精神,利用流行审美、热点信息做部分创意性处理,并且升华影片主题成了部分影片的创作手法,尤其是与生活贴近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

(二)叙事完整,填补碎片

互联网的发展对于影视作品的传播模式和传播渠道也产生了影响,尤其是电影上映之前的预告片,它们时长都在两分钟左右,会在各大媒体播放平台上推广,这种镜头拼接和音效的组合方式正是以碎片化、快节奏的短片来吸引观众注意,这种模式也给予短视频社交软件启发,使得以微博、腾讯、快手、抖音为主的大量APP涌入市场,以精彩的内容加流行音乐配乐的模式不断获取用户的青睐,其拍摄内容展现出多元化特征,不断刷新着人们对生活圈之外的世界的了解。但是短视频的时长和拍摄作者的业余性,使得片面的内容误导观众,观看之后并不能引起很好的反思和共鸣,更不用说达到文化沉淀的效果。基于这一点,影视作品开始着眼于对影片内涵的提升,加强影片叙事结构的完整性,提高影片内在的逻辑关系,将原本片面的认知由点到面地缝补到一起,成为有始有终的故事,以此来引发观众对影视作品的共鸣,在作品之中找到自我认知和获得自我价值认同。

三、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的价值阐释策略

通过前文对新传播媒介的利弊分析和现阶段电影作品的创作趋势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就是:观众对影视作品除了有观赏需求,还具备一种心理需求,观众期盼通过影视作品中的人物来反思自己的生活,企图从塑造的人物形象的所作所为中判断自我认知的准确性,简单地说,就是通过影片来反观当下社会。这一点是新传播媒介的特性所达不到的。

(一)揭露社会现象的“正义”

新传播媒介不受地区影响、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的特点,使得国内外任何新闻动向都会被人们捕捉到,凡是有关百姓切身利益的话题,都会被网友们重视,并且期待官方媒体发声,这样一来,立足于对生活环境和现实题材再创作的现实主义电影就应运而生。近年来,现实主义电影都聚焦于社会现状,大量收集有关人们切身利益的素材进行改编,获得了一致好评。例如2018年上映的现象级现实主义题材电影《我不是药神》,影片从程勇的视角出发,讲述了一个默默无闻且中年危机的人,为了白血病患者,从卖药赚钱转变为送药救命的心路历程。影片关注的是国内治疗白血病高价药的现象,反映了民生民情,这种以人民为出发点的影片无形中拉近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展现了现实主义的人性光辉。中年观众还可以从程勇身上看到这个年龄段人的无奈,反观自己的生活产生共鸣,并通过程勇的勇敢和坚持来肯定自身的选择,坚强地沿着自己选择的路走下去,实现自我价值认同。所以这部影片的成功既是对社会正义的弘扬,也是对个人“正能量”的弘扬。

除此之外,还有2019年上映的电影《少年的你》,影片聚焦学生群体,围绕校园暴力这一热点话题展开创作,揭露警察的正义往往不能及时且恰当地为学生群体提供保护,影片虽不提倡每个人都像陈念那样沉默,但在一定程度上借电影的平台、明星的传播效应让人们开始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完整的叙事和情感线引爆了观众情绪,也揭露了社会法制不完善的一面,较好地诠释了善恶有报的传统观念,弘扬正义精神。

(二)特殊职业题材的“使命”

针对新传播媒介的多元化影响,人们对生活圈外的事物了解得更多了,通过各个媒体社交软件的分享,一些小众化的职业和不常见的职业出现在人们眼中,除了存在一种猎奇的心理,人们更多的是带着一种对社会的理解,对生活的思考去探究它们。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对这类素材的挖掘也成了其价值阐释的手段。例如2019年上映的影片《中国机长》,将民用飞机机长和空乘人员的工作日常作为主题,以一场空难来讲述所有飞行工作人员的团结精神和职业使命,以他们的专业精神来讲述社会所宣扬的“爱国、敬业”精神。与之相似的还有电影《烈火英雄》,人们对消防战士并不陌生,但是对面对一线火场的他们所迸发的职业精神却知之甚少,镜头用写实的语言将救火英雄直面火灾的场面表现了出来,让观众从专业、敬业、勇敢、奉献等几个层面重新解读这个职业,引发观众对生命的重视,对安全隐患的重视以及对大国奠基者的致敬。

这类题材的现实主义电影正是抓住了填补新传播媒介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并积极顺应新媒体的发展,利用其传播优势而展开的创作模式,既满足了人们对特殊职业工作方式的好奇心,又完成了对忠于职业使命的渲染,如强心剂一般注入缺乏核心的现代人心中,无形中在文化传播层面对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自我价值实现的“梦想”

“梦想”是每个人小时候都会有的东西,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离梦想实现的距离也越来越远,因此,以实现自我价值为题材的现实主义电影也逐渐增多。《飞驰人生》《银河补习班》都是从群众视角出发,第一部影片中的拉力赛车手冠军和第二部影片中的宇航员,都不是容易实现的梦想,然而观众随着导演布置的成长路线,目睹了平凡的“他”圆梦或是寻梦的过程,切实地让观众感受到梦想的美好和坚持的力量。许多观众在看影片时是带着自我疑问去看的,观影过程中也会反思自己的人生,他们渴望从影片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一个肯定自己努力意义的答复,这类影片就这个问题进行了很好的解答,就如同《银河补习班》中父亲对马飞的鼓励那样,不要在乎外界排斥你的声音,遵循自己心中的那个想法努力下去。新传播媒介给人们的文化生活增添了诸多色彩,同时也夹杂着“别人”的生活方式和“别人”的故事,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在此处就如同一个价值阐释的智者,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征路”,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才是真正的正道。

在新传播媒介的影响下,其优势和劣势显而易见,但是按照社会发展的进程来看,劣势是必然存在且有存在必要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作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它的价值阐释必然从内到外围绕着传播环境所带来的影响进行,以广大人民群众为出发点,再进行富有时代精神和观众喜闻乐见的题材创作,聚焦生活中平凡且不平庸的故事,投其所好却又富有内核,才是现实主义电影最大的价值阐释,也是电影艺术携手新传播媒介为文化生活做出的最大贡献。

猜你喜欢
传播媒介现实主义题材
自然科学与“现代现实主义”——19世纪现实主义再阐释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新法律现实主义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反腐报道中的大众传播媒介
我国大众传播媒介的功能研究
广电总局关于2015年6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
广电总局关于2015年3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
湖南省农业技术推广现状及传播媒介的绩效评价
新现实主义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