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元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基础部,江苏 南京 210031)
克拉考尔指出:“一个国家的电影总比其他艺术表现手段更直接地反映那个国家的精神面貌。”电影创作如何更好表达时代主题,精准呈现现实生活,是时代赋予艺术创作者的责任。当下多元化价值的倡导、社会热点层出不穷,推动着国内电影创作者对各种社会诉求不断进行思考与回应。在国产犯罪题材的电影中,涌现了曹保平、刁亦男、贾樟柯等一批新锐电影导演,他们在创作中有意识地把商业元素和社会现实巧妙结合,拍出了既有商业和文艺风格,又有着悲天悯人情怀的佳作,在国内外电影界都获得了不错的口碑。
近年来的犯罪片人物聚焦点多是城市及乡村或城乡接合部的边缘化个体。这些人在职业性质、经济状况、文化素养等方面都有别于主流社会群体,通常被社会忽视或极少关注。在《暴裂无声》《暴雪将至》《铤而走险》《南方车站的聚会》等影片中,有身心遭受重创的农民,浓妆艳抹的按摩女,性格偏激的保安,刚出狱的盗车贼……每个人物均是社会中最为现实典型的边缘人物,他们生活环境差,经济收入低,从事的多是不太体面甚至让人不齿的职业,既有可怜可悲的一面,也有被冷落、被他者疏离的社会性的一面。
在电影中,人物的边缘性更多时候是某种特殊时期的社会环境导致的,他们的种种外在行为,恰恰是个体在时代夹缝中寻求立足的生存状态反映。《盲山》中被拐卖的女大学生白春梅因为单纯无知被人贩子卖给中年大叔黄德贵,囚禁在偏僻山村,多次求助无门,徒劳绝望挣扎。《天注定》中小辉一直在东莞打零工漂泊,现实与理想的鸿沟使曾经心存梦想的他近乎绝望, 最终厌世自杀。《误杀》中在泰国打拼17年的李维杰为了不让妻儿再受伤害,在时间和空间的交错缝隙中,不惜以身试法,与警方展开高智商的较量。这些犯罪题材影片通过原生态的表达,还原了边缘群体真实的生活状态和境遇,展现这些小人物悲剧性的矛盾冲突或困顿生活,让观众深深体会到社会底层民众长久面对艰难世道所累积起来的酸楚苦痛,引发人们深层次的反思和批判,为影片增加了人文主义关怀的光芒。
把镜头对准边缘人物的不只是犯罪题材电影,最近几年,随着现实主义创作思潮涌现,出现了像《亲爱的》《我不是药神》《宝贝儿》等很多反映边缘弱势群体生活的优秀影片,和犯罪题材电影一起,形成了对底层人物跌宕命运和窘迫生活境遇多角度的关注和审视。
电影艺术创作者不仅把目光聚焦于边缘人的生存状态,同时也对他们的道德精神状况尤其关注。生活在时代夹缝中的边缘人,被排斥在主流社会之外,自我意识也会逐渐丧失,他们在生活中往往找不到自我归属及存在意义,在充满变数的时代,他们出现前所未有的困惑和无助。
《烈日灼心》里讲述了因为“水库灭门案”,余生一直生活在追悔与自责当中,试图通过做善事进行自我救赎的三兄弟的生活。他们尽心尽力抚育受害者遗留的孤儿,努力做更好的人。但是即便如此,辛小丰们还是生活得极为压抑恐慌。他们时刻担心暴露身份,担心孩子长大不能接受真相。好人与坏人,慈父与凶手,多重角色让他们无时不处于身份焦虑与危机之中,最后以肉体的毁灭完成终极的救赎。《暴雪将至》里的余国伟,是20世纪90年代某工厂保卫科科长,在工厂即将面临改革之际,他不甘沦落为体制外之人,试图通过业余的侦探手段抓住连环杀手,破案立功上调至警察系统。他全力追踪凶手,其实是以此作为克服身份焦虑的具体解决途径。在改革的浪潮中即将被大时代抛离的茫然最终让他迷失了自己,心中残留的梦想和渴望加剧了个人命运的毁灭。
很多时候,社会运作过程中权力机构的压制和其他人的排斥,会让人不自觉忽视边缘群体的职业困境、情感困境、生存困境。处于生存秩序底层的他们,时时渴望突破阶级壁垒,争取仅有的或者更好的生存空间。电影艺术创作者没有对这群人的存在视而不见,而是用极致的影像,记录他们的困顿生活或悲惨遭遇,关注他们在现实压迫下的生存挣扎,反映小人物的心理诉求和反抗,折射出历史、社会、文化等多种面向存在的危机,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和思考。
在故事情节和场景展现上,不同于昆汀·塔伦蒂诺或吴宇森等导演热衷展示的充满浪漫和唯美的暴力美学,在近年来的犯罪片中,影像风格多为写实风格。影像呈现冷静克制,既没有刻意铺陈宏大的爆炸场面,也不渲染血流成河的恐怖。如《人山人海》摩的司机被捅、《天注定》王宝强突然拔枪行凶、《追凶者也》董小凤河滩杀人等,这些犯罪手段显得简单粗粝,情节和场景表现得直白、短促、血腥,没有任何前奏,类似文学中的白描手法。有时候还摒弃了起承转合的情节俗套,拒绝了让观众有代入感的故事猎奇,特意将冲突场面进行虚写处理。比如《烈日灼心》老陈跳崖自杀一段,镜头只出现人物前面的风景,配以旁白完成自杀段落,老陈一直没有入境。《人山人海》中老铁在厕所里用啤酒瓶砸假警察,只闻其声未见其人。导演这样做,显然用意深远,他们试图让观众的视野始终放在暴力行为背后复杂的人性观照上,而非暴力本身,所以总是在生活现实原有的时空中突出人性冲突的瞬间,不动声色地把观众直接推到善恶美丑面前,在压抑的气氛中展现血腥、暴力与纯粹人性恶带来的伤痛情绪。
相比文学、音乐等其他艺术形式,电影更重视空间叙事的功能。“在空间的无数蜂巢中储藏了浓缩的时间……只有借助空间,只有在空间的范围内,我们才能找到时间持续的漂亮的化石”。纵观我国内地犯罪题材影片,以写实的手法,给观众展示了改革进程中边缘小乡镇或者城乡接合部的生存空间,这个空间和《小城之春》《边城》《那山那人那狗》等电影中的诗意空间完全不同,影片呈现出原汁原味的底层生活空间:阴暗的小巷、破败的房屋,荒凉的秃山峻岭;另外自然光线或高反差的暗黑影调,也试图在还原底层生活的本来样貌,实现对乡土中国的静观和审视。例如《人山人海》和《天注定》,这两部影片的叙事空间由不同地域串联起来。这些地域空间既是电影叙事的载体,又是电影叙事内容和对象,不同的是《人山人海》是线性叙事结构,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呈现了贵州、重庆、内蒙古、山西区域空间。《天注定》是按照块状结构将四段不同的人物故事串联起来,事情分别发生山西、重庆、湖北、广东,似有隐喻整个“中国空间”之意。导演们让这些在大时代的浪潮中被淹没的个体发声,通过揭示他们个体宿命般的悲剧, 让观众看到他们的迷茫、伤口和挣扎,看到时代发展过程中的阵痛和创伤。导演贾樟柯自己也曾经说过:“我想通过自己的工作来留下这个时代、这一刻的真实的影像和声音, 作为一种文献、至少作为一种文献保留下来。”正是这样的创作心理,促使他们用高度现实主义的手法对底层人物生存空间进行了写实临摹。
塔可夫斯基曾经说过:“艺术和生命本身一样,多面向且无限度。所以,作者不能依照他对自己作品的理解,寄望观众以一种特定的方法了解其作品。他能够做的,无非是将他心目中世界的影像呈现出来,使人们得以透过他的双眼来观看,并且在心里盈满着他的感受,疑虑和思考……”《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影片一开始,表现冼村百姓和政府因为拆迁问题引发的一场冲突戏,娄烨沿用过去一贯的手持摄影机拍摄手法,营造出纪录片的质感。在一片废墟与残存的楼宇之间,愤怒异常的群众和政府官员、警察不停推搡,晃动镜头下,瓦砾不断滑落,明灭不定的路灯伴随政府官员声嘶力竭的安抚声。这些近乎白描的拍摄,原汁原味地再现了几十年前城中村改造事件,形成了影片的独有气质。如此取景,和本片的故事达到完美契合,形成了类型化叙事与影像美学的高度统一。
对人性的认识和对社会的批判,是犯罪片主题表达的核心内容,国产犯罪片在这个基础上,体现出更多元的视角,不断开掘新的社会题材,刺探复杂的人性地带,截取更为波澜壮阔的社会横断面,使其主题呈现复杂多元的建构。
对现代文明的追寻。《心迷宫》讲述居心各异的村民因利益而机缘巧合发生的一起命案故事。电影里的各色人物,面对生活的选择和态度的迥异,构成了世间百态。忻钰坤运用了迷宫式叙事手法和分段式剪辑,向观众展示了人性的自私、贪婪和欲望等阴暗面。对乡村社会道德批判与规范功能丧失,现代道德体系尚未构建局面进行了揭示和思考。《暴裂无声》张保民热心解救了律师的女儿,但是他却没能以此唤回律师的良知,对于张保民儿子的下落,律师宁可坐牢,也没透露出事情的真相,导演以此对社会核心阶层的虚伪表象进行了揭露,深刻表达了艺术创作者对时代变迁中社会道德滑坡的忧虑和关注。
对社会问题的揭示。随着社会进步,城镇化发展,现代化改革进程中的社会矛盾日益凸显,贫富差距不断加大,部分弱势群体长期得不到关怀。这些在当下犯罪题材的电影中有着不同程度的呈现。如《暴裂无声》中的矿难问题,《冰河追凶》中的环保问题,《追凶者也》中的农村征地问题,《“大”人物》中的学区房、反腐问题等。还有的电影直接改编自新闻事件,如《人山人海》《追凶者也》均改编自2009年贵州六盘水农民五兄弟千里追凶的真实案例,这类影片在一定程度上成功实现了电影文本和社会文本的互文,立体再现社会底层样貌。
对国家权力缺席的隐形批判。很多犯罪题材电影摒弃了传统警匪片中的二元对立的模式,没有正面突出象征国家权力机关的警察形象;相反,警察们因受限于种种荒诞的人为条例或玩忽职守,导致无法及时将犯罪嫌疑人缉拿归案,这让本应该由他们承担的义务落到了草根人物身上。这种叙事模式在国外很多电影中也屡见不鲜,像《死刑》《黑暗边缘》《三个广告牌》《7号房间的礼物》《目击者》等影片,但类似情节在国产犯罪题材的电影中出现,是近些年的事情。在《追凶者也》《人山人海》《心迷宫》《你是凶手》等影片中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如《追凶者也》公安机关迟迟不能破案,逼得宋老二自己追查杀人凶手。宋老二在王友全的帮助下找到凶手留下的西服时,王友全让宋老二报警,而宋老二却嘟囔着说那帮人不能信,所以还是自己干了。《暴裂无声》中张保民也一直在通过个人方式苦苦寻找孩子的下落。《天注定》中大海的信永远寄不到中南海,最后决定自己“替天行道”,最终酿成悲剧。这些草根人物游离于体制之外,又阴错阳差承担起超乎个体能力的责任,自行承担惩恶扬善功能,无形中对个别边陲地区执法机关不作为现象进行了讽刺和影射。
国产犯罪片因题材的独特性、主题多重复杂性,往往会和主流话语产生冲突。艺术创作者为了让影片顺利通过审查,往往会根据官方要求一再修改文本,更为谨慎地实现自己的个性表达和社会批判,无形中少了一份尖锐和犀利,也稀释了作品应有的思想高度和美学浓度。当代学者周星认为:“艺术家缺少对于生活现实的深入认知,和敢于去表现生活难题并且用艺术手法去加以真切地艺术表现的能力不足,共同构成中国电影的现实贫乏症。”虽然当下的犯罪片在现实主义艺术创作方面有所拓展和突破,但能否通过艺术想象和艺术虚构,对主题进行深入的艺术发掘和美学表现,进一步拓宽其维度和深度,对艺术创作者是一种考验,也是一种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