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语境下的网络亚文化浅析
——以“李子柒”为例

2020-11-14 03:30
声屏世界 2020年19期
关键词:李子柒亚文化李子

互联网作为一种革命性的媒介力量,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逐渐在资源配置和权利建构上起着决定性作用。一般而言,青年亚文化产生于青年社群,其拥有与主流文化价值观行为方式不同的文化现象,表达了青年群体独特的文化诉求。网络具有强大的易变性和包容性,社会各阶层对互联网新兴文化的接受度也在提高,网络亚文化成为影响主流文化发展不可忽略的因素。

亚文化研究综述

20世纪初,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经济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模式使得芝加哥这样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涌入大量外来移民,人口迅速膨胀。与此同时,富人区与贫民区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清晰,城市犯罪率日渐增高,针对移民和犯罪青少年所带来的影响研究由此诞生。芝加哥学派将目光聚焦于移民、犯罪青少年身上,称其为“越轨群体”,他们认为这种越轨行为是非主流群体对于主流文化控制的正常反应。崔家新和池忠军否定了芝加哥学派将青年亚文化归为移民、犯罪青少年等所谓的“越轨群体”的行为,认同伯明翰学派将青年亚文化体系的逻辑起点限定在工人阶级青年身上,认为青年亚文化建立在工人阶级辛勤工作的氛围中,体现了青年一代的活力。网络的入驻,使得青年亚文化的概念有了内生的生命力,获得了新的话语空间,体现为青年亚文化的新生概念存在地位、表现形式及价值认同上的新变化。陈霖认为,新媒介时代里,青年亚文化体现了“无组织的组织力量”。青年亚文化的分享行为和分享精神与知识产权保护之间存在冲突,这种冲突可能导致知识生产的失序和失范,从而削弱创新的动力,挫伤创新的精神,阻遏创新的行为。陈一认为,亚文化与主流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持续互动,应该成为研究亚文化最重要的路径。

大多阐述亚文化的研究都从对主流文化和亚文化两者的界定、关系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论述,从社会大众生活、文化研究探索、社会制度发展、国家治理发展等多个方面阐述亚文化对主流文化的作用、影响。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伯明翰学派将亚文化视为阶级批判的一部分,以迪克·赫伯迪格(Dick Hebdige)为代表的学者通过对摩登派、朋克、嬉皮士等群体的研究认为:亚文化群体具有区别于大众的风格,并能够从形象、行为和话语中体现出来。

新媒体语境下网络亚文化的传播表现

青年人通过“符号化”的创造建立自我区别,进行自我形象“风格化”建构,向人们展现青少年群体特有的意义。在新媒体传播方式下,青年人能够采用更多元的形式进行自我文化的传播和舆论的扩散,呈现出群体的特有属性。

个人自媒体账号“李子柒”以“古风美食”“饮食文化”等标签,并且加持“生活方式”等界定词语,将喜爱自己内容的青年人的生活态度进行呈现,向世界展现中国的农村生活。网络舆论对此褒贬不一,有人说她的视频是文化输出,用最舒适的方式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瑰丽;也有人说她表现了片面的假象中国,给世人看到了落后的中国的样貌,给全世界的青年群体带来了“新”的中国印象。主流传播将5G、人工智能、高铁、军事技术等作为当代中国的传播形象进行建构和传播,将中国建构成为“新时代中国科技高速发展”的模样。而李子柒恰恰背离了当下主流传播模式,在视频社交风潮中将中国西部农村面貌向全世界呈现出来。

“病毒式”传播。李子柒视频传播速度快、波及广、影响深,不仅在于其脱离主流的传播理念,给受众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官体验,而且其视频迎合了受众的心理需求,符合当下网民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对于乌托邦式生活的向往。其视频“全场景化”式的观看体验、短小的结构排列,满足了生活工作节奏极快的人们的碎片化观看需求。再以“是否为文化输出”一话题激起大众对自身文化的讨论,信息传播呈现几何级裂变,在短时间内引发大众对于李子柒身世、过往、亲属等相关内容的挖掘,经过大量自媒体和网民个人的发酵,全民式参与强化了话题热度。

MAC网红机构的工业化生产。大资本在市场中瞄准了个人创作者的创作空间,Youtobe首先建立了工业化、流水线生产的“创造性”产业链,称为“MCN”(Multi-ChannelNetwork)。许多大网红都被MCN收编麾下,当然李子柒也不例外。在资本的有力支持下,为保障其“原创”内容的持续输出,当然这里的“原创”指的是在工业化生产下的“伪原创”,大部分去除了“创作者”的个人特色,加入了工业化特征,以此实现商业化稳定输出。“滇西小哥”自媒体账号同样以乡村原始技艺还原美食制作个人视频,同样受到受众的喜爱,但是她并没有赢得“话题点”。从中我们可以窥得两者的区别。“滇西小哥”只是展示云南地区的美食和原始技艺,而李子柒却将触角伸向了中国传统美食文化上,抓住了中国人内心的柔软之处,并以画面唯美傲立于市场。MCN抓住李子柒的定位,把准消费者的风向,创作出优质的内容,做到贴着市场走、贴着受众走。在工业化的“伪原创”形成中,独立的文化流逐渐形成,在受众、消费者意识形态中建构了一条日渐清晰的文化印象和系统性的发展模式。

李子柒式的“意见领袖”建构。在“病毒式”传播下建立起一定的粉丝基础,有了市场定位,MCN机构根据李子柒的市场定位建构了专属于她的营销人设,框定了特定性的标签,形成专属的文化生态链,将其打造成为意见领袖,追随者构成了垂直的社交群体,在特定空间内使得群体网络得以缩小,受众接触其他信息的时间和空间变得更小。回归到消息“两级传播”的初始研究中,作为意见领袖的网红并没有在传播的信息中塑造系统性的个人观点,比如李子柒并没有过多的语言和个人意识的传达,但是她视频中的一招一式、一颦一笑都引来无数粉丝争相模仿,形成了现代中国视频平台中一条带有“乡村”“原始”“原生态”标签的、强调年轻人向往的生活方式的视频生产链。

截至2020年1月,微博上讨论“李子柒是否是文化输出”的话题阅读量超过八亿,掀起了中国互联网行业的讨论狂潮,《人民日报》对此发表评论:期待更多“李子柒”。这一评论给此次网络争议下了一个正向的官方定义:“通过李子柒这个视频小小的窗口,世人读到了蕴藏于中国田园生活背后的脉脉温情,满足了现代都市人对于田园牧歌的向往。”

学者通常将亚文化的建构源于青少年对于主流文化的抵抗。青少年时期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上都是孩子对世界认知的一次重大探索,他们对于社会生活文化经验缺乏认知,却又渴望了解。李子柒在主流媒体的高科技传播轰炸中,将目光放到了城市喧嚣之外的乡村,一步步探索着不一样的“中国生活方式”,诉说不一样的中国故事。在新传播方式的积淀中,在现代商业技术的感官刺激下,不断尝试,走出了一条独特的中国文化传播道路。

网络亚文化在当代传播中的意义和价值

网络的特性建构了除青年以外的更多群体对于事物的看待方式,以其特性带给更多群体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新媒体语境下的网络亚文化内含了所有的群体,并逐渐影响着主流文化,演变为新的主流文化。凭借网络新媒体语境的技术优势,亚文化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甚至变异、转型,为主流文化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和物质基础。在新媒体的特性下,亚文化因此得以呈现出新的文化实践和符号意义。新媒体技术改变了传播空间和时间的结构关系,提高了控制空间的能力,优化了传递信息的时间,给予了亚文化发展的培养皿,在这里青年充分发挥其特点优势,最大程度强化了亚文化所产生的影响因子,营造了亚文化发展的良好物质环境。

猜你喜欢
李子柒亚文化李子
一次难忘的生日
秋天
李子有多少
奔跑吧!李子柒
读懂“李子柒”,此中有真意
慢生活Vlog传播内容分析
长尾理论视域下内容型网红价值变现研究
消费文化语境下美食类短视频的符号意义建构
玩具变“潮” 已成为一种亚文化?
向沛文:穿行于青少年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