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共青团工作互联网在线设计方案研究

2020-11-12 07:31桑子轶张志伟
时代人物 2020年19期
关键词:高校共青团课程思政互联网

桑子轶 张志伟

关键词:高校共青团、互联网、课程思政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国“大思政”战略定位和工作格局的正式确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高校共青团要围绕中心大局、突出自身优势,奋发进取,勇于担当,干在实处,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生力军的作用。在互联网时代,充分发挥团的作用,带动学生共同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持不懈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坚决响应党中央号召,高校共青团应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切实推进共青团建设,通过在线方式,增强团干部工作责任感,积极营造共青团工作氛围,依托网络推动高校共青团重点工作有效进行,进一步加强“课程思政”的发展。

高校共青团工作互联网在线设计的重要性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的分析指出,近几年来互联网用户年龄19-24岁的用户占总户数的比例最高。而这一年龄段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青年大学生。青年大学生已经是互联网的主要使用人群,互联网不仅充斥着他们的生活,同时也影响这他们的思维与行动。而高校共青团工作开展所针对的最主要对象,就是这群肩负国家未来民族希望的群体,他们思维活跃可塑性强,随着时代发展,当代青年个性鲜明敢想敢做,因此共青团组织应时刻谨记根本任务即做好青年的思想引领工作,将共青团工作以此作为基点开展工作。基于此,围绕当代青年受用的互联网方式,进行共青团工作的方案设计尤为重要,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可以调动青年工作热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引领青年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带领青年提升自身能力,实现自己人生理想追求的同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一份力量。

高校共青团工作互联网在线设计的挑战性

共青团工作在线设计学生适应性。传统共青团工作的开展,多以政治理论学习、学科职业讲座、知识技能竞赛、文艺竞演等方式,这些多具有普遍性、可操作性及广用性。随着时事变革时代发展,共青团工作依靠互联网技术进行在线设计是大势所趋。这对共青团工作者及学生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将传统模式朝新媒体形式转变,如何打破同一空间到差异空间的局限,做好工作的持续性发展,实现现有工作的成果转化,让学生在短时间内适应模式转变,且不改变工作的热情及无法面对面团队合作的局限,都是在高校共青团工作互联网在线设计时需要面临的挑战。

共青团工作在线设计技术匹配度。共青团工作涉及面广,从思想到生活、从学习到工作、从个人发展到团队协作,不仅涵盖青年大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还会影响到他们未来步入社会的工作生活,乃至于作为高校的一大重要职能组织,对学校的运行也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因此,如何针对涉及面广、内容繁杂的共青团工作进行在线设计,如何操作简洁,且与传统工作可以尽量无缝衔接的设计要求,在设计过程中对技术匹配度要求较高,是在已有新媒体软件及形式中发掘新用法,还是开发新软件将是共青团工作在线设计需要面临的一大问题。

高校共青团工作互聯网在线设计的合理性

高校共青团工作互联网在线设计活动创新合理性。团的工作归根结底就是把培养社会主义可靠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为了紧贴时代步伐,适应当代青年的互联网思维,利用深受广大青年喜爱的新媒体形式,开拓新的活动思路,帮助青年在校园内至走出校园都可以不断学习进步,就要从互联网性质考虑去设计符合互联网模式的新活动,力求通过网络的模式可以打破以往活动的弊端,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透过互联网让高校共青团工作形式多样、活动丰富、内容精彩。

高校共青团工作互联网在线设计组织架构合理性。高校共青团工作通过互联网设计,旨在提高工作效率,打破传统形式,让工作更便捷活动更丰富。共青团工作复杂且多样,要想将工作融入或完全转移到互联网,需要完全了解团组织的信息资源、活动内容、组织架构,因此专业的技术、丰富的数据及大量的实践工作经验在设计中必不可少。

高校共青团工作互联网在线设计运行模式合理性。互联网为共青团工作提供了新的路径,但是在以往共青团复杂且繁琐的工作流程需要两到三年进行人员更换,每年会将队伍建设进行调整,因此通过互联网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将运行模式可操作性、便捷性、高效性作为设计的宗旨,鼓励青年大学生通过网络资源了解共青团,利用共青团网络模式获取信息,引导学生在已有的工作机制上大胆创新,不断丰富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新形式。

参考文献

[1]李扬.“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团建的新路向[ 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8(05):34-39.

[2]陈阳.“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共青团工作路径的思考[ 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09):53-54.

[3]黄楚新,彭韵佳.“微”团建:互联网思维下的共青团创新工作模式[ 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6,(4):92-96.

[4]田晓勇,高雪冬,孙冬雪. 改革创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工作评价[ 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体系研究,2019,(4):117-122.

猜你喜欢
高校共青团课程思政互联网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高校共青团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研究
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创业问题及成因分析
共青团在地方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以高校共青团活动为载体加强中国梦宣传教育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