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俐侑 谭玲 莫宏伟
摘 要 新的地理课程标准鼓励学校结合地方资源开发特色校本课程,而乡土振兴和校本课程开发的时代背景,为地理资源丰富的通道县创造了课程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以湖南省通道一中为例,结合项目式教学模式优势,坚持科学性、针对性、安全性、主体性与开放性相结合的校本课程设计原则,在地理新课标的要求下,从资源类型、资源特色以及潜在课程素材等方面进行项目式校本课程资源分析与设计,并提出相契合的实施策略,为通道縣的地方课程资源开发和特色地理课程发展做出积极引导。
关键词 校本课程 项目式学习 地理课程开发 课程资源 旅游地理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针对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兴趣,结合学校的优势和传统,充分利用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自主研发和实施的课程[1]。新的地理课程标准鼓励地方和学校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设与地理相关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以满足学生兴趣和个体发展等需要[2]。将选修“旅游地理”模块与项目式学习相结合,实现地理课程的地方化和校本化,既可丰富地理课程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也能培养学生的乡土意识和乡土情感。
湖南省通道县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民族风情,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产业为地理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充足的素材。而结合项目式学习理念实现地理课程校本化,将为当地的地理教学带来巨大变化。
一、项目式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1.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1)乡土情感亟待构建。乡土情感作为联系人与故乡的精神纽带,是实现乡土振兴的重要支撑。通道县作为典型的丹霞——少数民族聚居区,具有极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但经济的长期落后且缺少地区性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对本民族文化了解过少,民族认同感不足,加深了文化认同的危机[3],造成求学者因文化冲突形成故土难回的尴尬局面甚至出现以求学逃离大山、远离故乡的现象。所以,在少数民族地区,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教学既是丰富教学资源的重要手段也是增加学生对本民族文化传统认同和情感教育的必然要求。
(2)乡土振兴亟待突围。中学时期是学生的认知能力与思维能力逐步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也是对家乡的认识与理解逐步由表象走向理性的重要时期[4],更是学生深入了解家乡、形成深厚情感的关键期。因此,学校更应发挥其教育功能开设相应课程以满足需要。就地理学科而言,乡土地理承载着传递地方文化知识的功能,是学生深入了解家乡、学习地方文化的重要渠道。但实际地理教学脱离学生生活环境,忽视现实情境和实践等现象,弱化了其培养学生情感的功能,限制了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因此,校本课程不仅服务于地理教学,也服务于地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经济的发展。
2.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能性
(1)基地建设有保障。自1995年确定旅游兴县的发展战略以来,旅游业已成为该县的支柱产业。已整合的旅游资源可以为课程开发提供丰富的素材,部分成熟的旅游景点可以为教学提供场地支持,日益完善的交通体系、健全的基础设施和成熟旅游线路可以满足集体高效出行的要求。综合来看,该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条件已基本成熟。
(2)政策人才有支撑。随着新课标的出台以及地方需要,当地教育部门和学校本身支持课程开发。作为校本课程开发主体的教师,其开发能力是影响校本课程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决定性因素[5]。而本校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为课程开发和落实提供保障。
(3)资源渴求有动力。以往匮乏的地理教学资源和单一的教学模式既限制了教师能力的发挥,压制了教学热情,也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教师与学生甚至整个县域发展都急需适合当地教学的地理课程。
(4)心理建设有成效。经过长期的宣传,县城的旅游形象已深入人心,教师和学生乃至其他居民对本地旅游都有所了解,这为师生开展项目式学习提供了必要的心理支持,减少了心理阻力。
二、项目式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项目式地理课程将师生带到现实的环境,教学围绕项目并立足于现实开展,学习过程的开放性和生成性打破了以往的学习方式和师生关系,项目式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原则
项目式校本课程强调以项目而非教材为核心,校本课程必须与课程标准相结合,使课程学习更加科学化和具体化。项目式地理课程设计要依托现实,考虑项目活动开展的可行性,避免一味追求趣味性而忽视客观条件。
2.针对性原则
校本课程的内容设计应与本县实际相结合,内容设计必须针对本区域的特色[6]。课程内容要针对区域的地域环境,不能脱离当地的地域环境;课程项目要针对学生情况,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
3.安全性原则
项目课程的实施涉及师生集体出行和实地探索,师生将会面临不断变化的情况,所以项目式课程的设计要考虑学生和教师的安全问题,尤其是探索性的项目难度要控制在安全阈值内。
4.主体性原则
项目式校本课程强调学生是项目探索的主体,项目式课程的设计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合作学习,主动发现并解决问题,而不是变成教师个人的“户外授课”或是学生的旅游出行。
5.开放性原则
项目式学习立足于真实的生活情境,具有学习内容变化性和学习能力潜在性。设计课程项目要鼓励学生项目作品形式的多样化,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记录并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评价要注重对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发展变化进行动态描述,而不是为了获得一个总结性的判断[7]。
三、项目式地理课程资源分析与设计
通道县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地域特色为项目式课程开发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但校本课程资源的选取和设计不是旅游资源和旅游景区的胡乱堆砌。校本课程的建设要依据课程标准,结合项目学习的特点并依托现有的旅游资源,构建一个“特色突出,贴近生活,易于实践”的项目式校本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