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为了使学校音乐社团的教学效果有所提升,本文从学生的主体精神以及对学校音乐社团教学策略的探究出发,对相关的问题做了详细的探究,力求通过学校音乐社团活动的开展,逐步培养具有良好艺术素质的优秀学生;并且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校社团团结协作的力量有所提升,同时根据社团活动的整体规范,使学生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本文对音乐社团教学方法进行了有效的探讨,希望能够达到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音乐;音乐社团;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31-016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31.083
随着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到各级各类学校,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如雨后春笋,这一过程带动了学校艺术社团的不断发展,音乐社团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内容及形式、丰富多彩,因此也满足了很多学生的艺术学习需求,对学校音乐社团越来越喜欢,学校对其也是倍加重视。但是在学校艺术社团运行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部分学校成立的音乐社團都是临时组建的,没有长远打算,只是为了学校的艺术比赛或者演出,并不能满足对学生的艺术教育方面的需求。还有一些学校成立音乐社团只是追求社会艺术教育发展的潮流,不能从根本上为学生搭建一个锻炼并展示自我艺术才能的平台,在其理念上并没有将音乐社团长期、稳定发展下去的打算,对组织的各类社团活动也不会重点关注。
众所周知,学校开展音乐社团,是为了让学生在音乐课以外,还能对艺术这一方面有一个更深入的学习;同时它把许多喜欢音乐的学生聚集在一起,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以及审美能力。在开展音乐社团活动时,可以让学生发挥出自身的艺术优点,并且可以让他们在与同学沟通交往的同时,展示出自己特有的艺术个性和艺术天赋。所以,学校与教师都应该对学校音乐社团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行大量的研究,并且对其重点关注,从而最大化地发挥出音乐社团中的优势,以便树立全方位的艺术教学理念,使学生的音乐及艺术素养有多方面发展,并得到有效的提升。
一、当前中学音乐社团活动运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根据当前艺术教育形势的全新发展,中小学为了发展学生的艺术特长,纷纷成立了各类艺术社团,其实这也是顺应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需要而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理念;学校艺术社团其实也属于一个小型的社会,它是在当前社会教育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的一种基本的学习需要,为社会提供艺术类人才的一种需求。但是,在当前的中学音乐社团的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社团活动方案及内容较随意
学校在开展音乐社团活动时,其教学形式与其他正式学科的教学形式不一样,并没有现成规范的教材和形式为学生提供正规的教育,在教学方式上面也是比较随意的,只是根据现有的艺术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传授或者只能由学生分享自身的艺术观点,来对其进行教育教学的。
(二)社团运作机制不够健全
当前,部分学校社团中的各种规章制度以及管理制度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健全的体系,其社团活动都较为随意。因为社团的建设没有完全规范,音乐社团的活动也相对较为随意。由此便导致了中小学的音乐社团没有一个全新的教学发展方向,社团在其组织运作过程中并没有做到与学校整体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这也是目前学校音乐社团发展中最为关键的问题之一。
(三)社团活动时间没有保证
部分学校开展音乐社团,只是为了临时开展演出或得到荣誉,在平时的运行过程中,只是在有比赛的时候对其进行简单的组织训练,或者只是在有比赛时才“临阵磨枪”来加强学生的艺术训练,在没有比赛的时候对社团学生便较为放松。在一般情况下,学生在开展活动时没有对其有所规划。
(四)家长、教师对音乐社团活动的支持与指导相对较弱
当前,由于社团活动并没有在学校内部普及,再加上升学、考试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压力和影响,学生参加社团活动时部分家长和教师持一种“不支持”的意见。这样一来,便使得很多学生在参加社团活动时有所顾虑,害怕影响自己的学业。与此同时,部分指导、组织社团活动的教师在这一方面也缺乏一定的专业性,且社团专职指导教师也比较少。个别学生可能连教师的姓名也不知道,致使师生之间的关系也不太紧密,在平时的社团教学活动中根本不能得到有效的交流和沟通。
(五)社团的评价机制不完善
由于当前学校社团活动的评价制度以及激励体系都不是特别完善,致使教师和学生对参加社会活动的兴趣不大,从而导致社团活动无法正常开展,即使勉强开展,也不能充分地发挥出音乐社团对学生素质促进的作用。
二、提升初中音乐社团活动水平的教学策略
(一)民主管理,规范社团纪律性
社团其实相当于一个小型社会团体,从团体的角度来看,如果不能对社团制度体系进行完善,很容易导致社团活动在开展一次后就进行不下去了。但是由于社团又是一个让学生独立的小团体,教师也不能对其有着过多的干预,否则很容易使学生不愿意参加社团活动。因此,为了更好地满足教师与学生的多方面需求,教师可在一个公平、公正的原则下,科学地将自己的管理思维进行传播,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容易接受,对社团内部的凝聚性有所维护,而且这也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在社团内部设置一些职位,这些职位可由社团成员自主选举出适合该职位的学生,而且对当选社团成员以周期的方式对其进行检验,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保持开展社团的纪律性,进而也使教师可以更有效地对学生开展艺术教学。
要想实现公平公正的管理模式,教师与教师之间就应该相互辅助,以达到各个职位之间的平衡。在规范社团纪律方面,音乐教师应该首先明确社团各个职位的设置,然后介绍清楚各个职位的职责,最后通过毛遂自荐结合投票选举的方式确定各个职位的人选,并由选举出的社团干部主要负责社团内部管理的相关事宜。这种由学生自己选举的干部对其进行管理,不但会显得管理办法更民主化,而且可以使参加选举的成员以及被选举的社团干部都会更加积极主动地配合完成社团内部的各项工作,这样音乐社团工作的开展才能变得更加和谐,更加规范。
(二)开展活动,增强社团凝聚力
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教学时,最好的教学方式其实就是开展社团活动,因为社团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在一定基础上使学生团结在一起,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艺术知识以及音乐素养。开展音乐社团活动的形式分为很多种。
例如,趣味性、竞争性、专题性以及公益性这几大类,开展不一样的活动也会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学习体验,所以这样的活动也可以使社团内部的凝聚力得到更大的提升。当然,教师都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结合学生提出的意见,从而开展适合学生的音乐社团活动,使学生对社团活动更加有兴趣。
在对中小学生音乐社会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很多教师都会选择以竞赛的形式,以此充分激发出学生潜在的能力,而且对学生的能力也有所锻炼。在开展班级音乐大赛时,教师也可以根据每个学生自身的特点进行对应的分组,要求各个小组一起练习一首歌曲,学生可以自由分配歌词,自己确认歌曲排练的时间。大家为了准备比赛,在对歌曲练习的过程中,每个小组都专注于其中,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互相合作的意识,从而使学生相互欣赏,提高能力。
(三)培优辅差,提升整体音乐素养
将许多喜爱音乐的学生集中在一起,然后再根据每个人自身的艺术特色,对他们进行针对性教学,同时一步一步地培养起来他们自身的音乐特点,这就是学校音乐社团成立的初衷和目的。虽然大多数学生都是因为喜爱音乐而参加的音乐社团,但是并不代表社团中每一位学生的音乐水准很高。
从实际情况来看,音乐社团中学生的音乐水平以及音乐素养都是良莠不齐的,这时就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培优补差,使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追求音乐的素养和知识。因此,在正常的音乐社团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只看重艺术底子好的学生,而是要根据平时的实际情况对他们采取多方面的教学方式,从而达到优等生更优秀,后进生转优等生,进而使每一名学生能够踏入学习音乐的正确轨道中来。在音乐社团教学中,培优补差的教学模式跟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较而言,培优补差的教学效果其实会更好。
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具体过程中,首先,教师通过与学生交流沟通来了解学生学习音乐的现状。其次,要根据每一个阶段对学生的基础音乐知识及常识进行考查,通过了解每个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分级。为了使培优补差这一社团教学目标得以实现,教师要对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做到极为关注,从而使学生体验到多方面教学模式。另外,要通过建立互助小组以此来帮助那些音乐基础能力较差的学生,同时以一对一的授课模式来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的音乐水平。时间久了,学生通过相互帮助,也培养了自己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并且也促进了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共同成长与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开展音乐社团活动不仅能使学生在课堂外掌握到课堂中的音乐知识,还能使学生了解更多的课外艺术知识,使自己的音乐素养以及审美能力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所以,在当前,教师与学校必须对学校的音乐社团教学进行重点关注,使其能够充分发挥出音乐社团的优势,让学生的能力能够全方位健康发展,不断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章庆.浅析中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音乐时空,2016(6).
[2]丁文.音乐社团,异彩纷呈——中学音乐社团教学策略[J]. 學周刊,2019(28).
[3]邓晓兰.中学音乐社团活动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研究[J]. 北方音乐, 2019(22).
[4]赖明霞.中职学校音乐社团的教学实践与研究[J].农家参谋,2018(11).
[5]陈怀鹤,王宏建.基于社团活动培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与思考——以河南大学附属中学为例[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11).
作者简介:丁文(1979.4—),男,汉族,甘肃民勤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音乐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