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芳芳
【摘要】目的:分析I型糖尿病患儿反复并发酮症酸中毒的问题研究。方法:选取我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2015-2019年因并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而住院治疗的100例患儿,调查分析酮症酸中毒反复发生与饮食异常、未能规律监测血糖、盲目停用胰岛素,未按规范进行胰岛素注射、进食紊乱、青春期的影响、问题家庭、无钱就医、胰岛素泵使用不当呈正相关。结论:对I型糖尿病患儿及家庭进行系统的健康管理和教育,关注I型糖尿病患儿心理及家庭干预是避免反复并发酮症酸中毒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I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反复发生;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R725.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0.13.272
1 研究资料和方法
1.1对象资料
2015—2019年我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收治的100例糖尿病并发酮症酸中毒患儿,男30例,女70例,年龄2月—16岁,均符合糖尿病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诊断治疗标准和儿童及青少年国际糖尿病协会(ZSPAD)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诊断[2],其中50例为2次或2次以上发生酮症酸中毒,最多1例6次住院。
1.2方法
将10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按发生1次酮症酸中毒与发生2次或2次以上来分析反复发生酮症酸中毒的问题原因。
2 反复并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问题研究
2.1 忽视血糖监测
血糖是处于动态变化的一组数值,而糖尿病控制的好与否,通过血糖值来衡量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家庭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而规范的血糖监测能够帮助指导患儿每天的饮食、运动和用药,良好的监测习惯能帮助患儿及时发现问题,有针对性的就医,从而让医生更好的判断血糖变化的趋势,帮助患儿找到最佳的治疗方案。
2.2 胰島素使用不规范
胰岛素是人体内调节糖代谢的重要激素,也是人体内唯一可降低血糖的激素。胰岛素的用量与年龄、体重、饮食、运动、注射部位的皮肤情况及糖尿病病程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蜜月期”的患儿每日胰岛素总量《0.5U/kg.d,蜜月期后青春发育期前每日用量0.7—1U/kg.d,青春期每日》1 U/kg.d,部分可达到1.5 U/kg.d。注射胰岛素,注意用药前皮肤消毒和注射后的按压,防止出现注射部位感染和局部皮肤青紫。使用胰岛素时,切记不可随意停药。使用胰岛素泵的患儿,要注意观察泵的管路是否通畅,粘贴部位皮肤是否完好,并根据要求每3天更换一次管路,避免时间过长胰岛素会有结晶析出,发生堵管而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2.3 饮食运动未能做到两平衡
实施饮食与运动两平衡有利于控制 1型糖尿病 患儿血糖水平,将血糖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可以减少低血糖 、酮症酸中毒等发生,更重要的是能防止和延缓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监测患儿空腹血糖、餐后2 血 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来评价治疗效果 。文献报道 ,青少年血糖控制不理想 ,主要是血糖监测不够,无法动态观察血糖变化水平,导致饮食过量,运动过少,胰岛素服用剂量不足,最终导致血糖升高[3]。
2.4 社会经济因素
一个儿童患糖尿病,等同于一个家庭“患病”。家长们在承受疾病所带来的焦虑、抑郁等心理痛苦外,还要承受巨大的经济负担,从而严重影响患儿生存质量及家庭的生活质量。
2.5 其他青春期的影响
在青春期发育阶段,孩子们在关注同伴关系的同时,自我意识的觉醒打破了原来的家庭亲子关系模式,逆反行为加重,偷吃、乱吃、拒绝血糖监测和胰岛素治疗,成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发生的潜在诱发因素。
3 讨论
3.1 I型糖尿病患儿并发酮症酸中毒后虽然经过及时的救治预后多良好,但是若并发脑水肿、肾功能衰竭、心功能衰竭或多器官衰竭时,其愈合则根据器官衰竭的程度而定,如果酮症酸中毒未得到及时救治,则其预后多不良。
3.2 I型糖尿病患儿日常生活中要特别注意五驾马车的治疗,其中医护人员做好糖尿病健康宣教,患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运动、适当进食,做到饮食运动相平衡是基础;日常监测血糖、制定合理的血糖监测目标,严格、规范的进行胰岛素笔、胰岛素泵的注射治疗是关键;关注儿童及青少年心理,营造良好的家庭控糖氛围,培养生活仪式感是避免反复发生酮症酸中毒的强力助攻。
3.3 在社会上宣传儿童青少年I型糖尿病的知识,让更多的人及社会组织、学校、家庭参与到I型糖尿病的健康管理中来,增强社会大众对I型糖尿病的认知,对I型糖尿病进行专业化综合管理并协调好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3.4 成立小糖人俱乐部,增强I型糖尿病患儿及家庭成员间的互动与心理支持,以期得到全社会的认可,特别是对社会-经济因素比较突出,如:问题家庭、家庭困难无钱就医的糖尿病患儿的帮助,是减少或避免反复并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不可或缺的手段。
综上所述,对I型糖尿病患儿及家庭进心行系统的健康管理,关注患儿心理及家庭干预、得到社会认可是避免反复并发酮症酸中毒的重中之重,具有推动社会大众对I型糖尿病的认识和呼吁公众关爱糖尿病患儿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唐秀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护理要点[J].白求恩军医学院 学报,2008,6(4):250—251.
[2]李永昶,颜纯.小儿内分泌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240.
[3]刘鲁豫,刘爱霞. 1 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与治疗的新进展[J]. 医学综述, 2019, 25(22): 4504-4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