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秀娟 孙昱
[摘要]通过对常州高职教育园区部分高校师生的调研访谈,在精准了解“三下乡”社会实践现实状况、面临的困境,深度分析潜在原因基础上,从育人功能、活动机制、组织形式和运作模式方面提出高校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德育功能的实现路径:明确以服务为目标,以育人为中心的功能定位;构建全面系统的社会实践活动机制;建立“多位一体”的组织运作模式。
[关键词]高校;“三下乡”;社会实践;德育功能;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高校大学生“三下乡”活动,即科技、卫生、文化下乡,大学生以志愿者的身份深入农村,传播先进文化、健康理念、农业科技,体验基层群众生活,调研基层社会现状,为“三农”发展献计献策。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思想觉悟,同时为基层群众服务。
通过文献研究及对常州高校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访谈分析得知,“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在精准扶贫中发挥出蓬勃力量,但与此同时也发现了大学生“三下乡”活动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改进的地方。简而言之,思想认识片面、培训指导不足、保障机制滞后、评估方式偏差是当前“三下乡”实践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补齐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短板,充分挖掘实践育人的优势已成为当前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
1明确以服务为目标、以育人为中心的功能定位
“三下乡”活动自启动以来,很快成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载体。该志愿活动以青年学生为主体,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为主要内容,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以农村乡镇基层为依托,以建立长效机制为保障,引导在校大学生走向社会、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开展的教学实践、专业实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服务内容与当地实际需要相结合,影响面广,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品牌项目。
1.1以服务为目标的社会实践宗旨
“三下乡”实践活动,以项目主题的科学性,宣传知识的普遍性,解决问题的针对性,积极引导学生深入农村,扎根农村,将在课堂书本学到的知识运用在广大中国农村的沃土,投入到生产生活实践中去,实现了“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目标,促进了社会与学校、农民与学生共同发展、共同获益。
科教兴农,推广农业技术。通过参与政策研究、推广科研成果应用、组织科技培训等多种方式支持新型农民的角色转型与劳动技术的升级改造。
健康行动,提升身体素质。社会实践团队利用假期时间奔赴乡镇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环境保护、政策宣讲、助弱扶贫,给乡村带去健康卫生习惯、为美丽乡村规划出谋献策。
文化支教,文艺传递正能量。义务支教、法律援助、文艺演出,用形式多样、健康丰富的文化活动引领新风尚、传递正能量,给农村带去了新气象。
1.2以育人为中心的德育功能定位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常态化、组织化、制度化发展,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知、情、意、行”的教育目标能够切实得到理论升华与实践运用,使实践育人功能得到了较为充分地发挥。
知行合一,完善知識体系。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能够促进学生通过社会调查、参与生产实践,深入了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充分认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可以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生动实践。
工学结合,增强学习动力。在“三下乡”支教、支农、调查、研究过程中,大学生运用掌握的专业知识教授给农村的留守儿童,实现教学相长;在走访调研、支农研究的过程中,在指导老师的协助下运用科学技术分析解决农村农业农民难题,不仅有益于增强学生自身的理论修养,坚定“知识就是力量”的学习信念,而且也提升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针对性。
不忘初心,激发爱国情怀。“三下乡”实践活动,让学生开阔视野,在领略美丽乡村的同时,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通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调查粮食问题、污染问题、育种问题,增强学生对国情、社情、民情的认识,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增强报效祖国的使命感。
2构建全面系统的社会实践活动机制
2.1引入项目化运作管理机制
在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中引入项目管理模式,实现学生社会实践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科学化。通过参与项目策划设计可以释放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项目具体实践中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意识,让学生、学校和社会等相关方实现同频共振,发挥出良好的整体效应。
在项目准备阶段,制定项目目标、定义项目范围以及分解工作任务,提高项目时间计划的可行性,实施的有效性,从而达到时间管理合理化。
在项目实施阶段,主要是贯彻落实“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项目的规划方案,达成预期目标。包括出台具体行动方案、拟定项目风险应急预案。
2.2建立活动指导机制
注重培训辅导,精选指导教师。在选派指导教师时,高校要鼓励工作责任感强、业务水平高的专业教师参与指导学生的“三下乡”社会实践。采取校级调研课题立项形式,促进教师科研课题与学生“三下乡”项目相结合,同时聘请实践基地的工作人员担任校外指导员,共同协作开展科研活动。
注重媒体宣传,统一思想认识。要想发挥好大学生“三下乡”活动促进高等教育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预期价值,高校作为“三下乡”活动的主导者不仅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端正实践态度,克服消极情绪,而且要建章立制,将社会实践纳入课程体系、编人教学计划。
2.3完善资源保障机制
从目前大学生“三下乡”的实践成果来看,保障机制是制约实践育人活动成效好坏的关键因素,包括法律政策引导、资金支持、团队指导、组织培训。只有建立健全可持续的保障机制,才能保证活动目标明确、时间有序、章法有度、成效显著。
政府出台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法律政策。建立健全相关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法规细则,明确“三下乡”的活动性质、主体地位,尤其是学生与实践单位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维护学生的人格尊严、保障学生人身的权利,同时高校要积极认可社会实践的成果等。
建立多元化的资金筹措及监管办法。为保障“三下乡”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教育部门需要认可“三下乡”实践活动的课程属性,调动广大师生参与积极性,同时还需要提供充足资金支持,比如,通过设立专项基金项目,用于筹措实践活动所需的资金,为实践活动的落实落细创设条件。对意义深远、特色鲜明的品牌项目,高校应给予重点关注,增强活动开展的资金投入力度,满足实践活动的经费需求,提升实践教育教学效果。
2.4建立考核评价机制
评估是检验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成果的重要环节,能够及时给实践单位、教师和学生提供反馈意见,有利于总结经验,不断改进。
首先,规范“三下乡”的评估标准,可操作、可量化。改变仅凭一张社会实践“登记表”或心得体会作为评估依据的传统做法,应该制定多元化综合性评定等级,定性和定量、过程和结果、个人和集体相结合,以实践单位考核为主。
其次,展示“三下乡”的实践成果,可复制、可推广。由于活动是在每年暑期开展,距离师生返校间隔了较长的时间,加之新学期各项教学任务接踵而至,导致“三下乡”的总结汇报工作经常延迟,收不到及时激励的育人效应。因此,关于“三下乡”的成果展示,工作总结要及时。
3建立“多位一体”的组织运作模式
3.1实行校际联合、校政企合作的组织形式
大学生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仅要求学校发挥主导作用,也需要政府、企业等接收单位的接纳与配合。高校要充分认识到社会实践基地作为大学生德育载体的重要作用,积极与地方政府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建立维护好一批稳定有效的社会实践基地。根据学校服务区域的经济目标及学校专业设置特点,建立各具特色的实践基地。学校、地方、企业三方协同共建,为大学生实践提供良好的硬件条件和物质基础。同时,学校可利用自身所拥有的技术优势和先进生产技术,与地方企业紧密合作,实现共赢。通过“乡村助教”“田园使者”“村长助理”等主题化角色化的实践活动将“三下乡”社会实践暑期的短周期行为变为能利用在校期间随时参与的常态化实践。
3.2建立社会实践服务项目品牌化的运作模式
大学生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既是服务社会的重要渠道,也是高校德育的重要载体。为了创造更好的实践环境,高校应该结合本校专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置备选主题,使学生得到更多的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机会,向专业化高赋能方向发展。充分发挥学校学科专业优势,将学校的人才资源和专业特长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根据学生年级及兴趣爱好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实践要求。通过长期探索,不断总结出多种社会实践新模式。比如,第一,建立科技服务团队,协助解决现实中的生产技术问题,大学生也受到了生动的知行合一的生动教育。第二,建立科研团队,深入农村开展乡村调研,发现问题,并把生产中的复杂问题分解成若干小问题进行研究,由社会实践团队接力完成。第三,学生干部兼任村长助理。学校选拔优秀大学生到周边县区担任主任助理,实现校村双赢。第四,师范生走向农村讲堂。协助乡村教师开展教學改革,积极开展助学实践。
高校“三下乡”实践活动是深化学生知识体系、增强学习主动性、提升实践能力和发挥高校德育功能的重要途径,应该集聚各方资源,力争做到高校教学活动与社会服务相统一,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推动高校教育教学健康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慧,“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路径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8):154-156
[2]唐菁菁,等.传承与创新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J],中国教育学刊.2015(2):7-8
[3]秦晓梁,等,农学院校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存在问题及改进策略一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17(3):83-87
[收稿日期]2020-06-03
[基金项目]2019年度江苏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引领工作专项研究课题:高校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德育功能的实现路径研究(基金号:2019LX2019011);2018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德育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基金号:2018SJS2624)。
[作者简介]程秀娟(1978-),女,江苏连云港人,副研究员,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工作;孙昱(1982-),女,江苏常州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