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扶沟县人民医院(461300) 叶海霞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留置时间长等优势,可减轻因长期反复穿刺所致痛苦,对治疗肺癌有积极意义。但由于PICC为侵入性操作,长期留置可能导致血管痉挛、血管内膜损伤,从而刺激静脉壁,引发静脉炎,不利于预后[1]。故予以PICC置管患者科学有效护理干预,减少并发症发生,延长导管留置时间,对肺癌长期治疗有重要价值。热敷为静脉炎常用预防措施,但各热敷方案优劣不一,各有不足之处。本研究选取我院PICC置管术后肺癌患者65例,旨在探讨水胶体透明敷料热敷护理法的应用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65例PICC置管术后肺癌患者(2017年11月~2019年10月),其中2017年11月~2018年10月间的32例为对照组,2018年11月~2019年10月间的33例为观察组。对照组女9例,男23例,年龄52~67岁,平均(59.64±3.56) 岁;观察组女8例,男25例,年龄53~68岁,平均(60.42±3.61) 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 。纳入标准:均经病理学诊断确诊;知情本研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血管外科手术史、静脉血栓史、置管部位皮肤病变。
附表 两组静脉炎发生情况对比[n(%)]
1.2 方法 对照组以热毛巾行局部热敷,置管第2d,毛巾浸入50%硫酸镁(40℃~50℃),拧干、对折,以手腕掌侧试温,明确温度合适,敷于穿刺点上约3cm位置,取保鲜膜覆盖至毛巾表面,预防浸湿床褥,毛巾更换:1次/3~5min,热敷30min/d。观察组以水胶体透明敷料热敷,术后第2d,覆盖至穿刺部位正上方约3cm部位,若出现松脱,及时更换,无松脱,持续覆盖。两组均持续热敷5d。
1.3 静脉炎分级标准 穿刺静脉无硬结、条索样改变,穿刺点无痛、热、肿、红现象为0级;穿刺静脉无硬结、条索样改变,穿刺点有痛、热、肿、红现象为Ⅰ级;穿刺静脉无硬结,出现条索样改变,穿刺点有痛、热、肿、红现象为Ⅱ级;穿刺静脉出现条索样改变,触及硬结,穿刺点有痛、热、肿、红现象为Ⅲ级。
1.4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静脉炎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满意率,包括不满意、满意、很满意,满意率=(满意+很满意) /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n(%) 表示、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静脉炎 观察组静脉炎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见附表。
2.2 满意率 观察组很满意24例,满意8例,不满意1例;对照组很满意15例,满意8例,不满意9例。观察组满意率96.97%(32/33) 高于对照组71.88%(23/32) (χ2=6.050,P=0.014) 。
湿热敷法为常用静脉炎护理方法,经局部热疗能促进毛细血管扩张,缓解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调节新陈代谢,减轻组织水肿,以改善炎症,但由于热毛巾温度波动大、保温效果差,对部分皮肤易产生刺激,且需多次、反复更换热水、毛巾,操作复杂、耗时长,故应用有一定局限性[2]。而水胶体透明敷料吸收性佳、自黏性好,粘贴后可同局部皮肤形成闭合环境,促进血循环,此外其能刺激巨噬细胞释放抗炎因子,促进组织修复、血管上皮细胞新生,从而减轻炎性反应,预防静脉炎发生,增强患者满意度。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静脉炎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满意率96.97%高于对照组71.88%(P<0.05),可见水胶体透明敷料热敷护理法有助于降低静脉炎发生风险,提高满意度。
综上所述,肺癌患者PICC置管术后应用水胶体透明敷料热敷护理法能降低静脉炎风险,增强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