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教师团队建设;学校生态;项目学习;文化自觉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70-0051-03
海安市实验小学被誉为“学者型教师的摇篮”,先后“摇”出十多位著名特级教师。这里有形成梯队的优秀教师群体,有奋发向上的文化氛围和机制。这里的教师既是教学者,也是学习者和研究者,教、学、研三者交织在一起。在这样的情境中,教师通过协作及互动,不仅建构了对世界的意义,同时也塑造了融个体性与社会性于一体的“自我”。周振宇校长认为,这得益于共生文化的孕育、共生力量的推动。“共生”是海安实小的文化标志和价值追求。在海安实小,“共生”既是教师团队建设的价值愿景,也是教师团队建设的思想土壤。
学校生态:“鲜活的共生文化园”
周振宇校长说:“海安实小的教师团队建设是一种系统建构和生态建设。”生态的显著特征是物种的丰富性與多样性,生态即意味着“多元”,也意味着“共生”。所以成尚荣先生称海安实小为一座“鲜活的共生文化园”。
“多元共生”也是人类最文明、最具现代意味的合作关系和生存与生活方式,费孝通先生称之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以多元共生的理念观照,海安实小的教师团队建设是多元的,又是合作的;是个性化的,又是整体性的。作为一个学习共同体,教师群体是多元的和异质的,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个性、不同的专业方向。同样是著名数学特级教师,华应龙、贲友林、许卫兵等,各有不同的风格和发展路径。同为校长与特级教师,金沙、徐金贵、周振宇,各有不同的管理思想和治学方法。学校教师作为教学、研究与发展的主体,民主、平等地生活在同一个共同体中,在学校的生活环境里,通过各种活动而相互关联。
表面上看,每个教师的成长尤其是优秀教师的脱颖而出,都是个人努力的结果,然而事实上,任何教师的成长都不能脱离具体的情境,不能脱离学校环境的制约。每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集体情境中,教师发展内驱力的形成、个人成长的速度和可能达到的高度,无不受到他人的触动和影响,无不受益于学校的宽容、鼓励和支持。
共生文化的理论告诉我们,意义的形成很少是由个人独自完成的,而是通过社会协商合作实现的。鲁迅先生说过,在未有天才之前,先要培育成就天才的土壤。海德格尔也曾说过:“我们是植物,不管我们愿意承认与否,必须连根从大地中成长起来,为的是能够在天穹中开花结果。”海安实小名优教师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尤其是著名特级教师群体的崛起,的确与学校长期形成的共生文化的土壤以及优良的教育生态密切相关。
学校是社会和文化的共同体,人的认识不仅根植于物理环境中,同时也分布于人们所存在的文化和历史中。教师以学校为单位形成生活和工作的群体,群体中的每个教师都是学校集体的一员,储存并保留着学校文化中的一部分,彼此间的合作与交流支撑起学校文化丰富的个性与鲜明的特点。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能力倾向,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专家,不同的教师可以获得不同的发展,成就自己独特的教学与研究的风采。
周振宇校长既关注学校话语共同体的建立,又尊重每一个教师的话语权。“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每个教师都能以专家的身份发声,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对话、交谈而促进意义的生成。在个体化的研究中,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和风格发展自己,成就自己。在这一过程中,共同体的知识和专长的获得与个体的知识和专长的获得是休戚相关、共荣共生的关系。共生文化形成一种宽容、激励和相互作用的张力。学校成就了优秀的教师群体,优秀的教师群体支撑起学校教育的高质量,促进学校的高品质发展。
项目学习:教师走向卓越的桥梁
在海安实小,共生文化是伴随着学校系列化课题研究的深入而逐渐确立起来的。最近七八年来,项目学习课题的研究带来共生文化质的飞跃,海安实小从一所学校走向与全国名校联盟,教师发展的视野更为开阔,教师生长的土壤更为丰厚,教师队伍共同体建设的路径更为宽广。
项目学习以问题导入。传统的学习方式固然也以问题为驱动,但所关注的是知识领域内的具体问题,课堂是以知识的脉络体系为线索,教师循序渐进地进行讲解,学生通过不断的学习与训练实现知识的积累。这样的课堂教学,教师的任务比较单一,没有面临不确定问题情境的挑战,也就不容易激发深刻的反思和探索性的研究。
在项目学习中,教师面临的不是单一学科领域内的、知识性的、可以直接得出答案的具体问题,而是需要长时间进行思考和探索的“大问题”。学生根据项目学习的大问题开展讨论,教师加入其中并进行引导。在讨论过程中,教师需要随时关注,不断追问学生,进而引发思考,并及时进行各种调整。这使教师一直处于对话与思考的情境之中,同时也就处在不断接受挑战和进行创新的情境之中。
项目学习中,教师面对许多的未知和不确定性,需要发挥群体智慧以应对和创造,这促使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与借鉴成为一种常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同样成为常态,从而使教学相长成为普遍的现实。周振宇校长说:“项目推进既是基于问题的,也是协作共生的。当今世界,人们面临的问题情境愈发多元化、复杂化,靠单兵作战解决问题的方式,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复杂的问题常常需要用团队的方式来解决。”
对于共生文化的现象,伽达默尔有很好的诠释,他说:“在异己的东西里认识自身,在异己的东西里感到自己的家,这就是精神的基本运动,这种精神的存在只是从他物出发向自己本身的返回。”在西方教育的语境里,教师被称为“一种孤独的职业”,认为教师只有同辈,没有同事,更缺少同事情谊。在中国教育的语境里,教师的教学活动尽管是个人化的,但他们普遍有集体的归属感,然而教师之间依然需要有求同存异的思想交流,有知识的分享,从而不断获得智慧以及探索的动力。
随着项目学习课题研究的深入,海安实小教师通过与同伴进行专业对话和协作,彼此之间的感情更为融洽,个人的专业发展能获得经常性的启发和支持。在自身实践的不断反思和与同伴之间形成知识共同体的相互学习中,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获得共同的提升,教师的个性风格得以彰显。项目学习体现为“做中学”与协作探究,促进了教师的实践性反思,既是对学生学习意向和动机的反思,也是对于自身经验和行动意义的理解和诠释。这种实践性反思,使教师对待外部权威知识能采取开放但自主的态度,坚信自己和学生也可以是知识的生产者和创造者。教师群体的思想解放和理论自信,使海安实小在共生文化的价值引领下,真正成为“学者型教师的摇篮”。
美美与共:教师发展的文化自觉
以生态学理论阐释共生文化,使共生文化的理念更为丰富,思想更为前瞻,这是周振宇校长的重要贡献。生态的核心含义是“共生”。所谓的共生不仅是指共同生存或共同依赖的生存,而且是指共同发展或共同促进的发展。共生文化使学校教师群体的发展更能体现个性与包容、合作与和谐。因为“生态”不仅仅有生物学意义,而且包含着文化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的意义。
共生文化把发展看作彼此促进的、协同发展的、共同生长的,因而它也是互惠和普惠的。互惠是把自身的发展看作对他人发展的促进,同时又反过来促进自身的发展和进步。普惠则是把个体成员的成长和发展看作整体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条件,个体的变化和发展都是具有整体效应的。海安实小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始终体现着互惠和普惠、共情与分享,有着鲜明的理想色彩和文化自觉。
前面的案例中,姚國艳老师动情地说:“我以自己的智慧助力他人前行,并因为他人的成长而迷恋和欢呼。”“迷恋并助推他人的成长”是一种实小胸襟,更是这个“共生体”的基本态度。“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鹅卵石臻于完美。”吴红梅老师以泰戈尔的名言,赞誉“如水的海安实小,润泽了我的教育教学生命”。朱江月老师将自身发展与团队聚力的过程称为“一棵树与一片林共舞”。她说:“美丽的共生园就像一棵参天的银杏,我就是树上的一片嫩叶,曾在这里度过美好的童年,如今又与孩子们日日相伴,在美丽的共生园里,在浩瀚的音乐银河中纵情欢歌,用我们的歌声谱写共生园新的华章!”
在海安实小,共生文化与项目学习互为表里,生态学思考方式突破了传统分离的、孤立的、隔绝的思考,建立了联结的、共生的、和谐的思考方式。这种思考方式不仅带来了对事物的理解上的变化,而且带来了教师的眼界和胸怀的扩展,海安实小教师群体的发展呈现一派生生不息的崭新气象。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海安实小教师团队“共生文化”解读 叶水涛
【关键词】教师团队建设;学校生态;项目学习;文化自觉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70-0051-03
海安市实验小学被誉为“学者型教师的摇篮”,先后“摇”出十多位著名特级教师。这里有形成梯队的优秀教师群体,有奋发向上的文化氛围和机制。这里的教师既是教学者,也是学习者和研究者,教、学、研三者交织在一起。在这样的情境中,教师通过协作及互动,不仅建构了对世界的意义,同时也塑造了融个体性与社会性于一体的“自我”。周振宇校长认为,这得益于共生文化的孕育、共生力量的推动。“共生”是海安实小的文化标志和价值追求。在海安实小,“共生”既是教师团队建设的价值愿景,也是教师团队建设的思想土壤。
学校生态:“鲜活的共生文化园”
周振宇校长说:“海安实小的教师团队建设是一种系统建构和生态建设。”生态的显著特征是物种的丰富性与多样性,生态即意味着“多元”,也意味着“共生”。所以成尚荣先生称海安实小为一座“鲜活的共生文化园”。
“多元共生”也是人类最文明、最具现代意味的合作关系和生存与生活方式,费孝通先生称之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以多元共生的理念观照,海安实小的教师团队建设是多元的,又是合作的;是个性化的,又是整体性的。作为一个学习共同体,教师群体是多元的和异质的,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个性、不同的专业方向。同样是著名数学特级教师,华应龙、贲友林、许卫兵等,各有不同的风格和发展路径。同为校长与特级教师,金沙、徐金贵、周振宇,各有不同的管理思想和治学方法。学校教师作为教学、研究与发展的主体,民主、平等地生活在同一个共同体中,在学校的生活环境里,通过各种活动而相互关联。
表面上看,每个教师的成长尤其是优秀教师的脱颖而出,都是个人努力的结果,然而事实上,任何教师的成长都不能脱离具体的情境,不能脱离学校环境的制约。每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集体情境中,教师发展内驱力的形成、个人成长的速度和可能达到的高度,无不受到他人的触动和影响,无不受益于学校的宽容、鼓励和支持。
共生文化的理论告诉我们,意义的形成很少是由个人独自完成的,而是通过社会协商合作实现的。鲁迅先生说过,在未有天才之前,先要培育成就天才的土壤。海德格尔也曾说过:“我们是植物,不管我们愿意承认与否,必须连根从大地中成长起来,为的是能够在天穹中开花结果。”海安实小名优教师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尤其是著名特级教师群体的崛起,的确与学校长期形成的共生文化的土壤以及优良的教育生态密切相关。
学校是社会和文化的共同体,人的认识不仅根植于物理环境中,同时也分布于人们所存在的文化和历史中。教师以学校为单位形成生活和工作的群体,群体中的每个教师都是学校集体的一员,储存并保留着学校文化中的一部分,彼此间的合作与交流支撑起学校文化丰富的个性与鲜明的特点。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能力倾向,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专家,不同的教师可以获得不同的发展,成就自己独特的教学与研究的风采。
周振宇校长既关注学校话语共同体的建立,又尊重每一个教师的话语权。“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每个教师都能以专家的身份发声,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对话、交谈而促进意义的生成。在个体化的研究中,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和风格发展自己,成就自己。在这一过程中,共同体的知识和专长的获得与个体的知识和专长的获得是休戚相关、共荣共生的关系。共生文化形成一种宽容、激励和相互作用的张力。学校成就了优秀的教师群体,优秀的教师群体支撑起学校教育的高质量,促进学校的高品质发展。
项目学习:教师走向卓越的桥梁
在海安实小,共生文化是伴随着学校系列化课题研究的深入而逐渐确立起来的。最近七八年来,项目学习课题的研究带来共生文化质的飞跃,海安实小从一所学校走向与全国名校联盟,教师发展的视野更为开阔,教师生长的土壤更为丰厚,教师队伍共同体建设的路径更为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