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燕 徐益苗
【摘要】为促进学校教学质量长期发展和学生成长可持续发展,可以通过“教学访谈”项目的探索和实践,让学情研判从“经验”走向“证据”。在项目推进中,教师对学情的理解更加深入,能够为师生精准赋能,推动学校高位、优质发展。
【关键词】教学访谈;学情研判;实现路径;访单设计;操作策略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70-0015-05
【作者简介】1.赵晓燕,南京市科利华中学(南京,210009)副校长,高级教师;2.徐益苗,南京市科利华中学(南京,210009)教务主任,一级教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在教学方式上实现对学情的精准分析,要重视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实现精准和有效的学情研判受到极大的关注。教学访谈作为一种关乎教学的调查方式,可以为教育工作者从对学情的“经验理解”到“真实理解”铺设桥梁。
一、教学访谈的内涵及价值
(一)教学访谈的缘起
在教学中令教育工作者困惑的问题大多可以归纳为“教什么”和“怎么教”,而“教什么”往往决定着“怎么教”。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的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及细化到各学科的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科教学提供了明确的育人目标。但是落实到每一节课和每一个班级,如何准确地规划出最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设计,如何有差异且有效率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并提高教学效率呢?笔者认为通过教学访谈,可以为精准教学的实施收集到第一手资料。
(二)教学访谈的内涵
教学访谈是一种通过与学习者的交流或调查,对教学环节中各要素进行收集和评估的方式。教学访谈的形式有一对一交谈、一对多交谈、表单收集和统计等。针对课堂教学中学生实际“前知识”起点、课堂参与度的生本差异,教学访谈侧重于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学习动机、认知角度和学习心理等,着眼于学生的学科素养、跨学科学习力和思维品质等,目的在于改进学生的“学”,提升学习力。通过教学访谈,实现对学情的把控从粗浅走向精准,从而准确地选择教学起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针对学生的思维盲点和能力瓶颈来设计教学。
(三)教学访谈的价值
在课堂中,如果教师不了解学生,课堂教学质量就无法保障。如果教师能在课前、课中和课后多次与学生交流,通过获得的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服务于学生的学习需求,这样的课堂必然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
1.精准了解学情,提升备课质量的需要。学生在进入课堂前都有一定的“前知识”,不同班级、不同学生具备的“前知识”可能有一定的差异,这样的差异使得学生在思考同一个问题时有深度和效率的不同。当教师能够认识和尊重这种差异时,就能够做到因班制宜、因生制宜地备课,就能够为学生提供最优的学习指导,并把握最有效的教学时机,为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开展教学提供可能。
2.精确教学起点,提升课堂效率的需要。评价一节课,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这节课中各环节的设置是否紧密联系、环环相扣,让学习者为之“心向往”。初识一节课,学生都会有自己的困惑,通过教学访谈了解并立足于学生的真实困惑,将这些问题设置为一个个课堂教学线索,同时有选择地结合学生真实的生活经历或情感经历,并有机地融入其中,成为有价值的课程资源,让课堂变得真实和鲜活,而不仅仅是教师“自编自演”的舞台。这一切,只有当教师足够了解学生时才能实现,才能设计出根植于学生的有生活感的教学。
3.和谐师生关系,师生彼此成全的需要。学生对一门课的厌学很多时候源于师生关系。教师对师生关系了解不足,学生对教师的持续误解往往延续或加剧了其厌学情绪。教学访谈的开展,能够有效地加强师生沟通和交流,促进师生相互了解。教师依据访谈数据不断优化教学,教师就有能力在学习、生活中对学生有针对性地关心和鼓励,从而有效地改善师生的情感交流,让学生逐渐喜欢教师,喜欢学科。
二、教学访谈的实现路径
(一)博大的教育情怀是教学访谈的前提
教师内心对教育持久、特殊且难以割舍的感情就是教师的教育情怀。教育情怀源自教师内心中对教育的热爱。从事教育工作是真的源于热爱,而不是作为谋生的手段“不得已而为之”,这对于教师有效和持续地进行教学访谈非常重要。有教育情怀的教师,能够主动在教学中体察和了解学生的困难,教学访谈对其而言是一种有力的工具,助力教师成为学生亦师亦友的引路人;反之,教师若在工作中状态消极,一味追求工作的“舒适区”,教学访谈所得的数据和经验是无法引起教师进行有深度的思考和反思。如此,教师很可能在后续教学中仍然自以为是,自行其是。
(二)独特的教学智慧是教学访谈的动力
教学访谈根据其开展的时机不同,具有预设性和动态生成性的特点,这需要主导教师拥有独特的教学智慧。具体表现在:首先,教师要能围绕访谈目标设置有效的访谈单,并通过适宜的途径开展访谈。其次,教师要能准确地发现访谈单中有价值的信息或统计结果,将其整理、应用于教学设计或进一步进行归因分析(如学生认知水平差异、年龄差异、性格差异、成长环境差异等),直接或间接地为教学服务。最后,面对面访谈作为所有途径中最直接和灵活的方式,更加依赖于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智慧。在面谈过程中,教师要能根据学生性格的不同采用不同的问答思路和问答风格,建立平等、友好的对话氛圍,时刻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在收集访谈数据的同时,进一步拉近师生关系,增添师生互信。
(三)适切的访单设计是教学访谈的保障
访谈属于调查法,是教育科研中最基础的方法之一。在调查的过程中有几种常见的问题:调查随意,目的不明;框架不清,缺乏验证;测量题多,负担加重;聚焦纸笔,形式单一;题目同质,内容单一等,类似问题的出现会影响教学访谈的效率,甚至引起被访者的反感。因此,教学访谈单的设计要着眼于教学访谈的全过程:从目的、模块、主题到问题和引导语等,以提升教学访谈的信度和效度。
三、教学访谈的操作策略
(一)访谈形式的选择
教学访谈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不一定局限于面对面访谈。在实际操作中,根据访谈发生的时机和需求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
1.前置教学访谈。在课堂教学前,教师对学情提前的摸底和统计可以采用一对一、一对多或整体访谈的形式进行,具体途径可以是面谈(含网络面谈,下同),也可以是纸笔问卷或网络访谈单的填写。通过前置教学访谈,教师可以了解各班班情、各生学情及相对差异范围,为提前调整教学安排提供依据。
2.教学过程访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的教学访谈称为教学过程访谈,具体可分为主动式访谈和被动式访谈两种。主动式访谈是由教师在教学中出于对当前学情采集需求而主动发起的访谈,根据采集范围的不同可以进行个别访谈或整体访谈。通过主动式访谈,教师可有依据地调整课堂教学节奏和环节设置,充分尊重学生学习需要,优化课堂效率。被动式访谈则与作为教学主体的师生无直接关系,是由第三方教师或专业人员在课堂中进行课堂观察实现的。被动式访谈所用的访谈单依据课堂观察的目的进行设计,或使用成熟的课堂观察工具与量表。通过被动式访谈,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数据及分析背后的原因,有助于上课教师联系数据反思教学,为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能提供数据和证据。
3.教学评价访谈。课堂教学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预期的达成情况进行访谈。其中,对学习效果的评价一般采取整体访谈的形式,出于对不同学习能力学生在同一节课后表现差异化的考虑,对部分或全部学生亦可进行更为详细的学习预期达成情况访谈,从学生角度探索教学可以改进的方向和做法。
(二)访单设计的探寻
教学访谈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和途径,力求将学生内在的知识结构、能力技能、情感态度等因素表现出来。在设计前需明确访谈的目标以及通过何种途径使用。
1.确定访单模块。一份完整的访单应由标题、引言或导入语、访谈信息、问题和答案以及访谈过程记录等五个模块构成。在实际设计和使用过程中,具体模块的选择由访谈目的和途径灵活选择。如进行面对面访谈时,一般在访谈信息中会记录访谈时间,同时留有一定的空间用于记录访谈过程中重要的内容,而这些设置在网络访单中就显得多余。
2.提炼访谈主题。访谈主题是为访谈目标服务的,是为实现访谈目标而尽可能有效收集信息和资料的主要访谈方向。如,在前置教学访谈中,主题设计可围绕学生应有和实际“前知识”储备情况、学生的学习困惑和需求、生活经历、兴趣爱好和乐于接受的学习形式等主题进行访谈;再如,在学习评价访谈中,访谈的主题可聚焦于学生知识、思维能力的发展,对自己学习和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价等。
3.设计访谈问题。访谈的问题设计要关注完备性,要能覆盖访谈目标下的各个主题,且每一个问题都应明确地指向目标,在作用上不可替代。问题并不是越多越好,无关、冗余问题反而会降低访谈过程的效度。
在设计具体问题时,首先语言使用要简洁、清楚,无歧义,避免混淆,这就要求每个问题最好只包含一项内容。如阅读课前调查学生是否读过《朝花夕拾》《西游记》《呼兰河传》,应避免学生以是否来直接回答,因为有学生可能只读过其中一本,这样的作答形式不仅学生难以回答,后期教师在进行数据处理时,该数据也属于低效数据。
其次,对时间、地点、频率等范围在提问时应予以清晰界定。如“近期的物理学习中是否有不理解的概念”中“近期”一词是可以是近三天,也可以是近一周、近一个月,如不清楚就会导致收集过多的无效数据。
第三,从题型设置的角度,客观题具有易统计、作答简单等优点;主观题具有开放性强,便于收集大信息量、真实、具体案例的优点。两种题型各具优势,可以按需选择。
第四,访谈单问题的量应少而精,在满足数据获取的前提下,尽量减轻教师和学生的负担。
最后,在设置题目时应考虑设置1至2个近似的题目,用于验证访谈过程的信度。
(三)访单试用的案例
教学访谈的设计和实施依赖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要能准确地选择难点、重点,为教学实施铺设阶梯。
在初中苏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生物的分类”一节教学中(如下页表1),在前置访谈单中从学生的“前知识”、生活经历和最近发展区出发,设计“你曾去过超市吗?你是否注意到超市的商品是分类摆放的?你觉得在生活中以下哪些场所也用到了分类?你在生活中对物品分类过吗?在进行分类时,什么情况下我可以将两个物品归为一类?"3Y个问题,这五个问题从学生的生活场景出发,将学生的记忆、逻辑分析、想法和观点充分融合,便于教师在了解学前数据的同时,有选择地将源于学生的回答作为教学素材,或让学生在课堂中以案例的形式进行自然、真实的分享,这样的教学过程也会显得更有价值和意义。
教学访谈在一节课中并不只关注起点,在教学过程中亦可采用这种形式来获悉不断变化着的学情信息。在本课中,教师通过Poll Everywhere发布访单问题:“关于生物的分类,你最想知道的是什么?在对蝙蝠、麻雀、金鱼和蜣螂分类的过程中,你的依据是什么?”这一个个问题带来的答案即可汇集成本节课的教学线索或教学资源。成功的教学一方面源于预设,另一方面来自精彩的“即兴创造”,教师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手段实现学情信息的收集,立足于学生的学习需要开展教学,这样的教学也必然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
在教学完成后,通过教学评价访谈可以调查学生一节课的学习效果。在教学评价访谈中的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学习效果评估和学习反思。学习效果评估要重视能力要求的层次性,在教育越發提倡素养发展的今天,学科教学除了让学生明晰知识、形成技能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基于科学思维形成独立思辨和反思的精神。因此,在《生物的分类》一课访谈单中,第10题和11题对学生提出了有关生物分类体系的发展性思考要求。另外,通过第12和13题促进学生形成积极反思课时学习的习惯,帮助教师了解在作业、学习效果评估外学生的疑惑或想法。以上教学评价访谈数据,还可以为“生本学习方案”的定制提供个性化数据来源:教师针对学生的高频问题或疑惑制作微课,设计反馈练习,可实现差异化和针对性的课余学习,切实为学生的课业减负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