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者中心备课模型的实践运用

2020-11-09 07:24王跃平
江苏教育·教师发展 2020年9期
关键词:集体备课

【摘要】学习者中心备课模型突破了传统集体备课的模式,从探讨“怎么教”转向探讨“怎么学”,真正体现了“学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因而模型的实践运用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从“基本模型”和“变式模型”两个视角探析学习者中心备课模型的实践运用。

【关键词】学习者中心;集体备课;模型运用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70-0011-04

【作者简介】王跃平,南京市科利华中学(南京,210009)教科室主任,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学习者中心备课模型,改革集体备课的传统认知和操作路径,把学情研判作为备课的前提,把“学生有何问题、需要什么、怎样学习”等作为“选点谋备”的主要抓手,把“追求知识内化,提升能力和素养”作为“人人预备”“现场说备”和“个性复备”的关键,把“多学少教”“依学定教”作为“课堂验备”“思辨促备”的重要指标,提升集体备课的质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能力和素养的提升,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奠基。

一、学习者中心备课模型的实施动因及运行机制

1.备课模型的实施动因。

(1)模型实施的推动力:促进“教”服务于“学”。

学习者中心的集体备课,着眼点在“学”,主要思考学生学什么、怎么学、怎么学得更好,秉承“教服务于学”的宗旨,把学生的需求放在首位,关注他们的学习需求、学习策略、学习兴趣和学习经验等因素的作用。

学习者中心的集體备课,从问题出发,聚焦适当的“点”集体谋备,教师在备课中现场学习,不仅思考如何上课,还思考如何贴近学生需要,精心设计有思考、有智慧的课堂,思辨研讨,智慧分享,发展学生,成就自己,惠及同伴。

(2)模型实施的诱导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集体备课是提升教师课程能力的重要途径,我校学习者中心集体备课,探索校本化、组本化、跨学科的集体备课模型及操作要点,可以逐步解决传统的集体备课的问题,瞄准问题,集思广益,思维碰撞,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提升课堂教学的品质,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高质量的备课也是从源头上进行“减负增效”的重要举措,从以“教”为中心走向以“促进学”为中心,备课主题从零散走向系统,备课活动从经验走向文化自觉。

(3)模型实施的行动力:追寻学科对话种子。

学习者中心备课模型提出了“选点谋备一人人预备—现场说备—个性复备—课堂验备—思辨促备”基本备课流程,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宗旨;各个学科根据学科特点进行适当调整,在跨学科交流中开阔思路,相互启发,打破学科界限,展示科学发展新视野和新方法。模型实施的行动力,来源于学科组的同伴对话和跨学科的交流研讨,这就需要开放学科边界,重构学科组织形式,走向学科对话。

2.备课模型的运行机制。

(1)问题梳理机制。

模型的建构虽然是基于实践的,但在运用过程中仍然会出现问题,所以在模型运用过程中,需要建立问题梳理机制。梳理可能出现的问题:模型运用是否顺畅?运用中会有哪些问题?不同学科的问题有何不同?是否存在共性?哪些问题可以想办法解决?哪些问题暂时解决起来还有困难?

(2)案例研讨机制。

有了问题怎么办?要在实践中寻找解决方略。要建立案例研讨机制,以备课活动为诊断客体,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剖析,对该客体的价值偏差进行分析,寻找问题的症结,并最终找到偏差出现的原因。

(3)策略提炼机制。

案例研讨的最终目的是寻找普适的策略,解决更多问题,这就需要建立策略提炼机制。比如模型中的“人人预备”环节,不少备课组容易“走老路”,变成组长分配任务,成员分工协作,缺少思维的碰撞。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学校加强了过程指导,采用了在“现场说备”环节让其他成员先说某一课的教学设计思考,最后主备人再说。调个顺序即可解决这个问题。

二、学习者中心备课“常模”的实施路径

1.务实求真,分层培训。

省教育厅对项目负责人进行培训,项目负责人再进行校内指导。我校的培训是分层进行的:项目领衔人培训项目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成员培训学科组长及各层次教师,使培训活动点、线、面结合,螺旋式叠加。对教师的培训也是分层的:区级以上骨干教师一层,充满创新活力的年轻教师一层,最后是全校教师。校内培训的主题主要有:学习者中心的备课模型的内涵与建构(核心组成员)、学习者中心备课的意义与操作路径(学科组长)、学习者中心备课模型的运用及案例研讨(骨干教师)、“学习者中心”评课报告和微课脚本的撰写指导(年轻教师)、学情研判与课堂验备的意义及策略(全校教师)。这些不同主题的培训为前瞻项目的建设做了全方位的布局和准备。经过培训学习,教师们领会了项目精神,组长能按照模型要义来组织集体备课;教师在备课、观课时也能够转换视角,自觉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从服务“学”的角度来设计教学,重点关注学什么、怎么学,如何教学能让学生学得更好。

2.力学笃行,寻找突破。

本项目直接指向集体备课的“症结”,对细化和深化学校的课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备课组虽是教师合作教研的最小平台,却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备课组若能以理论学习为切入点,以集体备课为着力点,以课堂研讨为生长点,以课后反思为提升点,必能加速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为学校的质量提升保驾护航。

3.任务驱动,分步实施。

明确了建设目标和行动方向后,学校对项目建设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和怎样做好进行路径规划和行动策划,依照“理性思考—系统设计—分步实施—工具研发—成果提炼”等五个步骤实施项目建设。

2019年6月,我校进行项目实验。以教研组为单位,动员每个教研组推选一个备课组进行示范性集体备课视频的拍摄,视频传到网上,暑假让每个教师观看、学习并撰写简要评价。开学后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研讨,对学习者中心集体备课模型(草图)进行评价,提出修改建议。

结合各个学科组的建议,在专家的指导下,项目领导小组成员经过多次讨论,对备课模型图进行了反复修改,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为备课的核心,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作为具体目标,备课的每一个环节都应有学生的“在场”。

备课模型基本确定后,2019年12月,学校要求每个教研组再拍摄一个示范性集体备课视频,供全校教师寒假观摩、评价,开学后再进行研讨,为变式模型的构建做好准备。2020年3月和6月又进行了两次集体备课视频的拍摄、观摩与研讨活动。四轮项目推进视频录制和学习活动,各有侧重:第一轮解决“熟悉备课常模”的问题,第二轮解决备课“选点”的问题,第三轮解决“人人预备”的困惑,第四轮解决“课堂验备”的执行力问题。

总之,我校的项目建设以内涵理解和理论学习为起点,选点实验,优化基本模型,提高对学习中心备课模型的认识,加强实施策略的研究,加速项目建设的进程。

三、学习者中心备课“变式模型”的实施路径

1.“变式模型”的设计。

学习者中心备课模型备课流程、学情要素等方面都呈现出浓郁的跨学科性,并具备“借用”“共生”“整合”的特点。跨学科交流促进了备课模型的运用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常模”走向“变式”,形成了集体备课的学科变式模型。在备课过程中,基础模型能够让教师思想变化、思维转变、行为改变,学科变式模型使备课操作从浅层向深层拓展,提高集体备课的专业化水准。

变式模型和基本模型的不同之处在于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变成了各个学科的核心素养,便于各学科教师在“选点谋备”时准确选点,充分发挥学科育人的功能。

2.“变式模型”的实施方略

(1)案例研讨,聚焦问题。就像反复“磨课”一样,备课组可以录制集体备课视频,进行反思式研磨;也可邀请专家进行指导,发现问题并整理分类,聚焦关键问题。对存在问题进行理性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2)问题化解,提炼策略。以本学科的关键问题为抓手,同伴共研,专家引领,群策群力,找寻并归纳解决问题的策略,突破学科集体备课的瓶颈,为提高集体备课质量和教育教学品质赋能。

(3)跨界交流,共研共享。学科变式模型的运用需要跨学科交流,因为跨学科思维可以打破学科壁垒,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困惑和问题,实现学科思维的互补、学习资源的互通,无论是对教学还是对学生的学习都大有裨益。

3.变式模型的价值功能及问题反思。

各个学科在反复研讨和实践验证中形成的学科操作样本,既可以提升本学科集体备课的质量,又可以优化学校的基础模型。学习者中心备课模型的中心是学生,教师在每次集体备课时要有“学情”的采集,有学科特点的考量。这样对学科组教师观念的改变、思维的提升和学科的理解都有帮助,对教师的发展也是大有裨益的。

四、学习者中心备课模型的反思与讨论

1.模型重构的价值思考。

(1)多元立体的实践价值。

学习者中心备课有模型,但不模式化,不会限制教师的备课思维,又给有思想的教师一个探索思路,因而可助推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学习者中心的备课,以学定备,“备案”成功迁移至课程实施,对学生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在学习者中心备课中,备课组长是“总导演”,负责备课活动的整体设计和选点;每一个成员都是“备课人”,围绕所选之点进行深入思考,精心设计,形成预案,并记录自己在备课中产生的问题;集体研讨时,成员分享各自的思路、方法、资源,提出问题,发表见解,“主备人”最后呈现自己的方案,再转换为“主持人”组织大家展开讨论和争鸣。这样,每位成员的个人思考成为集体备课的前提和基础,集体研讨,智慧碰撞,丰富并优化个人的思考,为个性复备的质量提升提供保障。

(2)独具特色的创意设计。

既关注教师,又关注学生。学习者中心的备课,是对学科素养如何落实在学生身上的学术研讨,是“以学定教”的关键。不仅是为了更好地教学,还要着眼于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将学科育人作为备课的重要目标。

丰富了可实践的备课模型。调查发现,集体备课有“教材中心”“教师中心”等模型,本项目则是“学生中心”,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关注知识、技能的准备,还关注教师思辨习惯的培养,注重教师专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集体备课模型。

提升了教师的现场学习力。学习者中心备课模型的实施,通过提升教师现场学习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让他们的成长充满实践智慧,使他们的发展更接地气,更有活力。

2.模型实施的困境及破解。

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不少困境,而困境的破解让项目建设又向前迈了一小步。

困境一:惯性思维的阻碍。“集体备课”作为一种教师专业发展活动,很多学校、很多教师对它的理解就是: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同一学科的多位教师坐到一起,由主备人主持,就下一阶段的教学计划、教学资料和教学设计进行规划和商讨。这些惯性思维不利于项目的推进。要想破解这个现实困境,关键是行为改变。改变管理者、备课组长和教师的行为:管理者创新管理策略,激发组长和教师改变的主动性;备课组长要打破惯性思维,接纳新的挑战;教师要放弃经验主义,勇于接纳新事物。

困境二:实施过程常态化。學习者中心备课模型实施的时间周期与传统备课不同。传统的集体备课一般可以在一节课或两节课就可以完成,而学习者中心备课需要至少一周或两周时间,常态化的实施有难度。这需要改变管理者、备课组长和教师的习惯,健全集体备课的各项制度,提前谋划,形成集体备课的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如,学期结束前就选择好下学期的备课点,让组内教师人人预备,开学后按时进行现场说备、个性复备、课堂验备和思辨促备等环节。这些过程资料积累下来以后,可以提供给下一届的学科备课组,他们根据学生情况进行调整,备课就可以正常运转了。

猜你喜欢
集体备课
农村小学集体备课活动的有效开展
集体备课在病理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与实践
提高集体备课有效性的途径初探
轮机工程技术专业课程集体备课探索
试论高中历史课程集体备课的有效模式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好剧本还需好导演
如何有效地进行集体备课
新建学校数学学科教学之我见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