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文学作品中审美思想与励志精神

2020-11-09 03:27郭敏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教学目的大学语文文学作品

郭敏

内容摘要:《大学语文》的文学作品汇集了我国传统文化精髓,并且将艺术、科学、哲学、历史等多种因素融入其中。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可以对文学的精神与内涵进行阐释。教师在课堂上“变成”了作品中的人物,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作品中积极向上精神与正能量传递给学生,教师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对学生形成激励,最终可以彰显出文学的魅力与审美价值。

关键词:文学作品 励志精神 教学目的 传统文学

在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过程中,教师需要将文学艺术化渗透其中。目前来看,《大学语文》教材中将我国经典文化资源都汇集其中,通过选取课程教材,能够体现出学生对语言的使用情况,有利于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养成高雅的气质,并且提高学生的素养,对人文素质教育与语文教学内容进行融合,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较高的综合素质。在当前教学中,文化处于一个相互交融的时代,因为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未能把握多种文化思想,那么就会导致学生出现思想认知错误倾向,所以这些问题的出现,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教师需要充分的利用当前条件,针对教学发展与学生发展实际情况开展有意义的教学活动。在传播知识过程中,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参与鉴赏与阅读文学作品中的主动性,通过巧妙的教学手段,更好地开展《大学语文》教学。

一.文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对社会的辨别与思考能力

在对文学作品进行教学过程中,因为涉及到较多需要学生主动思考的内容,所以教师所采用的引导方法是否合理,会影响到教学的实际效果。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可以养成正确的认知习惯,以此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文学的渗透。在《大学语文》教材中所涉及到的文学作品作为教学重点,文学作品与其他作品有着相同性,无论是小说还是其他作品,在主旨与内涵方面都需要学生通过分析、理解、阅读等方式,才能了解得更加清楚。在五四运动时,李大钊先生曾写下一篇随笔。这篇随笔的题目为《今》,这篇文章主要是表现出李大钊先生对当时社会两种群体出现的不同思想所提出忠告,而这两种人分别带有“厌今”和“乐今”思想。李大钊先生在他的笔下立意棱角分明。在构思作品时体现出姿态横生的特点,同时也彰显出一个文学先驱者的文学素养。目前来看,大部分高职院校将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专业成绩与扩大未来就业率当中,这就导致课程繁多,使得学生在学习时不堪重负。除此之外,学生在学校期间的学习过程中,因为要考虑到未来的就业问题,需要考取各种证件,所以很多学生就将此作为理由,会主动放弃对文学作品的欣赏与阅读,因此这种问题是普遍存在的。教师针对这一问题需要做好引导工作,引导学生在学习时可以提炼出文学作品中的内容与观点,利用警示的语言不断去提醒学生,使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深刻的感受到文学作品中所存在的精神。

除此之外,教师可以选择我国优秀的人物精神对学生进行激励。比如,我国著名的文学家鲁迅先生,在他的一生中曾创作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包括《阿Q正传》、《孔乙己》、《狂人日记》、《呐喊》等,都被各个学校选做备用教材。在《阿Q正传》中,主人公阿Q看起来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但是他所奉行的“精神胜利法”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他们认为只要事情与自己无关,那么就不要去惹是生非。在鲁迅先生的小说中,可以看到大部分的国人所存在的一个病态心理,通过塑造一个又可怜、又可悲的人物形象,作家仿佛在侧面的告诉我们,中国人不应该都像阿Q这样自怜自艾,而是要主动地挺起腰板,向国外的侵略势力进行反抗。在小说中利用反衬手法,更好地对阅读者的内心进行刺激。因为文学作品可以具备教育人、刺激人的意义,这也是一个优秀的作家给他人内心所带来的激励作用。梁启超先生在他的著作《論毅力》中提出“或一日而返焉,或二三日而返焉,或五六日返焉,故彼岸终不可达”。在讲授过程中,教师需要与学生共同的分析《论毅力》中所提到的各个观点,对于作者的观点进行详细的思考,并且引导学生可以学会主动的分析与思考,最终能够对其做出正确的判断。

二.利用文学教育形式打造言传身教的效果

在《大学语文》语言教材中集聚了文学家、学者的诸多智慧与心血,同时也将中华文化精髓汇聚集中。在选择文章过程中,都是经过专家学者的深思熟虑后最终确定的。文章中不仅会闪烁着智慧与哲理,同时也散发出文化的光芒。在教学过程中,因为每个教师有着不同的文学素养,会选择不同的教学技巧与方法,最终获得的教学效果也截然不同。学生在阅读作品时,仁人志士所具备的良好道德修养会成为他们进步的一面旗帜,不断的引导学生努力向前。孔子曾经周游列国,将知识传播给弟子,并且使国人都了解到仁爱的重要性,即使是当今社会,孔子所提倡的儒家思想也仍然会对人们思想产生重要影响,孔子更是博学仁爱的倡导者。而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他的诗歌中,我们切身感受到他坚持真理、敢于冒险的精神,敢于提出不同见解的无私精神。司马迁作为一个屡遭迫害、屡遭谗言的文学大家,在面对奇耻大辱之时他仍能坚持自我、不放弃真理。李白在面对权贵时,仍能够发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这样的豪言壮语。因此可知,文学作品成为学生增长智慧、陶冶情操、获取知识的重要方式。教师在将这些知识传授给学生过程中,需要对自己的教学方式做出调整[1]。通过自己的有效的引导方式,可以使学生成为文学作品消化者、情感激励接收者、励志精神赋予者。在创新育人过程中,比如在讲解文天祥所写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时,教师要用气势宏大、豪情饱满的气势,通过打造一个浓烈的情景,可以将诗人身上的精神更好地展现给学生,使学生受到课堂氛围的影响。在教学时不仅保证学生处于一个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之下,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所提到的中心思想。在讲解鲁迅先生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句千古名言时,需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爱是什么?恨是什么?我们应当如何树立正确的爱憎观。在讲解朱自清先生作品的精神和人物形象时,通过立体化、多角度的方式去解读作品内容,需要教师有浓厚的文学功底。在这时教师也需要将自己的内置修养完整地展现给学生。教师需要通过课下时间不断的对自己的文化底蕴进行丰富,利用思考与分析的模式,可以看到世界上各种各样的事情,只有保证自己可以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才能保证学生从中受益[2]。同时教师也需要引导学生可以更好的认识社会,对自己的重新审视。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诗歌也很多,比如屈原的《离骚》、陆游的《关山月》、郭沫若的《炉中煤》等等。在这些文学作品中都对我国有志之士的爱国情怀与民族大义进行了弘扬,通过大量的历史事实告诉这样我们一个真理,在面对困难时我们不要忍受屈辱,而是需要主动承担起自己肩负的使命。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需要将爱国主义传统教育与文学教学更好地结合起来,使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得到增强,帮助学生明白国家希望最终是被寄托在他们身上的,因此他们必须承担起国家的兴旺发达与民族荣辱重任,鼓励学生能够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提高自身本领。笔者认为作为教师,利用多年的实践经验,需要树立教书育人的目标,同时也需要加强与学生思想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提高师生的信任度与情感,对自身行为做好规范,通过心与心交流、碰撞,提高师生之间的感情厚度,最终发挥出言传身教的影响力。

三.利用优秀作品形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通过对教学过程进行完善,帮助学生构建一个更加完善的知识结构,可以提高人才的综合素养。众所周知,写作与合理想象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文学创作过程中如果缺乏想象,那么就创造不出令人满意的作品。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想象力的挖掘。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利用浪漫的艺术手法,展现出诗人对事物和自然环境的认知,并且将其逐渐转化成个人的思维想象,最终为我们呈现一幅充满离奇与惊险的画面,使我们的心灵得到净化[3]。郭沫若作为我国著名的现代浪漫主义诗人,他的代表作《女神》可以称得上是充满了奇特与热情奔放的想象,诗歌中天狗可吞星球、可吞日月,利用想象的翅膀孕育出能够在火光中重生的凤凰,在诗歌中不断呈现出理想的化身。因此可知,诗人利用主观的色彩,彰顯出内心深处想要表达的时代精神,通过奇特构思与大胆想象,可以使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造性、想象能力均得到发展[4]。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学语文》作为中国文化宝库作品中的那些人、那些事,可以为学生学习树立旗帜,在课文中也将我国的伦理道德、民族精神、思辨思想等融入其中,使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的去挖掘其内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发挥出自身所具备的引导作用,在教学时将人文思想渗透其中,利用鲜活的实例与优秀人物的精神,使学生可以受到影响。文学阅读教学过程中将育人技巧和言传身教更好地结合起来,从最大程度上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宋惠萍.大学语文融入审美教育的必要性与途径[J].文教资料,2020(03):119-120+125.

[2]苏爱风.融入历史情境,培育人文精神——在传统文化传承中开展“大学语文”教学[J].汉字文化,2019(S2):35-38.

[3]柳元丰.喀什大学少数民族学生“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思考[J].喀什大学学报,2019,40(05):112-115.

[4]李智耕,揭其涛.读·思·省·启阶段化:地方类院校理工科大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J].林区教学,2019(07):47-49.

注:本文系校级质量工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团队》编号PX-1019451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广州华夏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教学目的大学语文文学作品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大学英语教学中教与学目的的分析和思考
对语文教学目的的思考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大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探索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