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模式下“中枢神经系统与感觉器官”课程的教学实践

2020-11-09 03:08马岚赵云汤桂成王涛韩莉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44期
关键词:慕课翻转课堂

马岚 赵云 汤桂成 王涛 韩莉

[摘 要]中枢神经系统与感觉器官是一门融合了多学科的课程,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采用传统授课、慕课、PBL结合临床案例、翻转课堂、三明治教学多种教学方法联合应用,可以达到弥补单一教学模式的不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从而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该文为此进行了探索与研究。

[关键词]慕课;翻转课堂;三明治教学

[中图分类号] R-33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44-0-02[收稿日期] 2020-04-27

一、中枢神经系统与感觉器官的课程特点

中枢神经系统与感觉器官是一门讲述从中枢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到病理改变、相应药物及作用机制的学科。该学科融和了神经解剖学、发育神经学、神经生理学、病理学、眼科学等相关学科有关基础知识,从分子、细胞、器官、系统不同水平介绍了相关内容。中枢神经系统与感觉器官最先在本院2016级卓越医师班开课,采取的是课堂授课这种“传递—接受”式教学,这种教学就是以传统的教师课堂讲解为主,短时间内向学生注入大量的信息和知识。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只注重了教师作为授课的主体,完全忽视了学生作为知识接受者的另一个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参与程度,从而影响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其次,该课程是基础与临床结合比较紧密的一门课程,由专任教师承担授课任务,由于专任教师缺少临床经验,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基础与临床的结合相对来说比较欠缺,不能体现开设这门课程时“早临床”的初衷;再者,该课程由解剖、生理、病理、药理学老师分别承担相应教学内容,各个内容之间必然会有交叉之处,如果教师之间没有相互沟通,协调,必将会造成一些交叉内容的重复讲述[1,2]。

针对中枢神经系统与感觉器官这门课程的特点以及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适当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转换教学理念,幫助学生构建这个系统的大体框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最终达到提高这门课程的整体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合理运用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多种多样。因此,单一的通过课堂教学获取知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需求。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普及,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不断融入教学活动当中,为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带来新发展、新思路。近年来,慕课、PBL教学、三明治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和手段广泛应用于全国高等院校的教学改革实验中。因此,本课程也从2017年开始,除了采取传统的课堂讲授之外,还尝试引入多种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慕课教学

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是以网络化学习的开放教育为主。Massive,online,open已经充分概括了其主要特点。慕课最初起源于网络远程课程,但是又不同于网络视频课程,它不仅仅只是单一的网上授课,还包括线上讨论、作业、评价、考核和回馈等一系列教学过程[3]。在中枢神经系统与感觉器官这门课程的教授过程中,我们对一些简单知识点进行了部分慕课教学,希望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自学,掌握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慕课教学由于丰富的教学资源,学生可以学习到全国各地优秀教师的精彩课程,而不是只局限于课堂授课教师。但是,慕课教学完全是网上授课,和平时的课堂授课不同,教师不能根据学生课堂上的表情及反应及时察觉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只有通过线上讨论、作业和测验才能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和不足之处。这就需要我们做好课程设计,协调好线上和线下教学,同时根据学生线上学习情况在课后开展有针对性的辅导,并引导学生踊跃交流,积极参与到教学当中,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PBL结合临床案例教学

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学习起点,以问题为核心内容,让学生围绕提出的问题寻求答案、解决方法的一种学习方法。教师在此过程中充当的是提出问题、设计课程、评估结果的角色[4]。在中枢神经系统与感觉器官的学习中,解剖学的内容总共20个学时,在讲授完相关理论知识后。我们将学生分为5个小组,以临床病案的方式提出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课后根据所提出的问题查阅文献、资料,再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得出结果。在课堂上,每个小组派一名学生用PPT进行汇报总结,对病案的病因、临床表现,需要进行的进一步检查及治疗等方面进行讲述,得出完整的结论,以案例形式提交。这种方式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也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阅文献,解决问题、团队协作的能力。但是这种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必须对提出的病例从解剖、生化到病生、病理、临床等方面都有全面的了解,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外对该病例有充分、详细的了解,这样才能及时应付在病案讨论中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

(三)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顾名思义就是老师不再站在讲台上传授知识。课堂成为学生之间或者学生教师之间讨论问题、互动的一个场所[5]。在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时,首先,我们准备好相应的视频资料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学,并对不懂和难以理解的地方做好标记。课堂上,我们主要针对这些难点进行交流,加强同学们对这些地方的理解。同时,我们还会要求学生对某个章节的内容进行梳理,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现出来,在课堂上和大家一起交流。这样,既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也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总结能力以及学习的自主性。

(四)三明治教学

三明治教学是将理论讲授和实习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法。早临床是指医学生在理论课学习的同时,抽时间关注临床,及早建立感性认识,把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6]。因此,早临床对于医学院的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在中枢神经系统与感觉器官这门课程中,我们也适当引入三明治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教学改革。在理论知识讲述完毕后,我们针对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脑卒中进行了讨论,首先引导学生通过所学的解剖知识,了解脑卒中多发生在哪些血管,然后进一步分析在这种情况下病人会有哪些体征和临床表现,以及为什么会出现这些表现。随后,我们安排临床见习课,让学生近距离接触病人,通过问诊及查体,对这类病人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最后,我们还会在课堂上提出一个相关案例分析,让学生们通过病案,讨论可能会是什么疾病,如果需要确诊还需进一步做哪些检查。通过三明治教学,使学生不仅对脑卒中这种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疾病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还将相关理论与临床知识有效串联在一起。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枢神经系统与感觉器官这门课程中,我们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其目的就是想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转而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但是对于已经习惯于传统的被动吸收知识,服从教师权威的学生来说,让其克服学习惰性,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则需要教师在课程设计上下更多功夫,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我们也在集体备课中精简授课内容,做到将有限的课时数投入到重点内容的讲述中,做到不重复讲述,不累赘讲述,给学生更多的自学时间。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将不断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探索出更适合学生学习,更能挖掘学生创造力的有效方式,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不断满足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马岚,汤桂成,郭静.浅析中枢神经系统与感觉器官在临床医学课程中的整合[J].教育教学论坛,2018(40):64-65.

[2]宋清香,侯丽娜,邱瑜,等.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神经系统整合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8(4):26-27.

[3]陈华.慕课与传统课堂的比较研究—基于Audenshaw School 的调研和反馈[J].成才之路,2020(09):50-51.

[4]乔兵兵,陈卓,季敏.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和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法在肿瘤外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进展[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9,32(06):545-547.

[5]惠春影,祈春艳,田甜.翻转课堂教学法在消化内科临床带教的应用评价[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10),15-16.

[6]黄益玲,鲁华,倪毅然,等.“三明治”教学模式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7,10(40):238-239.

猜你喜欢
慕课翻转课堂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