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峰 刘艳 刘文义 邹祥宇 王华
[摘 要]该文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理念,对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创新创业教学体系进行了研究,探索了研究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内容和实施方案,提出了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创新创业培养目标。形成了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教育相融合的创新创业人才教学体系。
[关键词]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创新创业;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2.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44-0-02[收稿日期] 2020-04-21
当前,我国高校研究生普遍以学术理论和知识为主,对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培养存在缺失,严重影响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和发展。因此,开展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体系和模式改革迫在眉睫,高校应该鼓励研究生在学习学术理论的同时加强创新思维的培养、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为今后的长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1-3]。
国家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力或创新人格等创新素质以及创新人才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创业教育指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和创业基本能力的教育,使学生具备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需的知识、能力及心理品质。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发展、顺应社会潮流的新要求。
研究生教育作为高层次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担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的任务。因此,加强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使研究生由单纯就业者成为职业岗位的创造者,积极构建中国特色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大力发展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期国家赋予高校的重要责任和历史使命[4-6]。
一、研究生创新创业教学体系的目标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观念,要融入研究生素质教育的内涵之中,注重研究生教育的创新和能力培养。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就是引导研究生主动将创新创业理念融入自身的学习过程中,加强学术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知识的实际运用,重视综合能力的发展,使研究生在知识能力和创新思维方面得到主动发展。强化研究生创新意识,是培养研究生创业及实践能力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当前工程类研究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点。
研究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就是要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培养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创新能力和创业思维的新一代复合型人才,要通过各种可利用的教育资源,运用科学的教育方式,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激发研究生的创业兴趣;丰富研究生的创业知识,鼓励研究生利用自己学术成果转化为创业条件,最终实现学术创业。当然,创新创业教育不只是提高研究生的创业实践技能,促进研究生就业;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将创业精神融入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等各方面,成为真正的创业型人才,最终引领社会创业文化。
二、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为了实现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我校按照现代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标准严格要求,构建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一是培养创新创业综合素质体系,包括创新能力、创业意识、创业经营管理能力、创业组织领导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和训练;二是创新创业核心技能体系,即专业教育。
(一)创新创业教育与课程相融合的课程教学体系
研究生培养体系不同于本科生,主要以导师指导和学生自我研究学习为主,课程设置整体较少、课时有限,所以只能将创新创业理念融入理论课程教学之中,才能将学术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地融合为一体。笔者所在院校研究生课程体系主要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学术课程和创新创业实践平台课程。(1)依托管理学院开设管理学课程,课程以创业思想和企业管理为主要内容,引导研究生了解经济与社会、市场与企业、职业与创业,培养研究生的创新创业理想、激发其创业意向,初步形成创业意识;(2)基于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生的专业特性,发挥工科研究生在技术创新方面的优势,在学术课程中增加了与专业相关、科学研究和科研创新等创新内容,培养学生如何识别创新技术的市场价值以及利用创新技术开展创业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了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3)搭建与研究生专业研究相关的学术创新平台,定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专题培训,设立专项的创新创业基金和加强校际交流合作,着重提高研究的创业素质。
此外,培养方案修订中还特别强调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在研究生专业课程中加大创新创业学分比重,要求各方向加强行业前沿介绍和实践课程建设,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创新创业教育潜能。
(二)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研究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和锻炼的重要环节,设置一定的学分激励和引导研究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创新创业实践。学校利用国家级、省级工程中心、省级示范实验中心为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生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构建创新创业工作室,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学术氛围,鼓励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教授、青年学者、优秀科研人员等开展学术讲座,从多角度、全方位提高研究生科研素养、科研创新能力;与管理学院联合开展创业论坛,不定期邀请知名企业高管、知名创业者、风险投资人进校开展涵盖金融、互联网、市场营销等创新创业前沿课题的讲座或论坛;设立研究生科研创新创业项目,鼓励研究生围绕导师课题和研究方向,选择创新性强、富有挑战性课题进行研究。组织研究生积极参与国各项学科竞赛和创业大赛,例如: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互联网+、挑战杯和陕西省研究生创新成果展等创新创业大赛及活动;学校成立创新创业协会和KAB创业俱乐部,组织并支持研究生开展各类模拟创业、创业训练等,积极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这些实践性活动吸引众多研究生进行项目研发、实施创业计划和创业过程模拟等实践活动,为以后的创业过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师资建设
一支优秀的导师队伍是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前提,建设一支多元化、适应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高素质师资队伍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有力保障。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不断加强培养和引进具有理论基础强、实践经验丰富的高学历人才;加大教师创新能力、创業意识的培养,定期对教师开展创新创业辅导,不仅要求教师熟悉创新创业理论和基础知识,而且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与企业合作,提高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从而为研究生的创新创业提供切实有力地辅导;积极聘请经验丰富的企业家、创业者到学校担任创业兼职指导教师等。
三、结语
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意义重大,通过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创新创业教学体系的研究和探索,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与学术课程相融合的教育体系,构建了创新创业课程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创新创业平台建设,进一步明确料科学与工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提高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增强了研究生就业竞争力,从而促进研究生自身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姗霖,熊淦,吴亭燕,等.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7(4):45-50.
[2]王欢.我国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综述[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8(6):86-90.
[3]孙国华,张志增.高校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机制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51):60-61.
[4]刘春一.地方高校研究生参加创新创业竞赛现状及改善措施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49):90-91.
[5]张倩,邬丽群.基于协同培养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3,3(4):30-35.
[6]陈永杰,王莉.中国高校研究生创业教育模式及战略转型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4(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