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环境中发展儿童学习兴趣的策略

2020-11-09 03:14许静
新智慧·中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家庭环境学习兴趣策略

【摘 要】学习兴趣是教育领域持续关注的内容。要想在家庭环境下发展儿童的学习兴趣,家长需要对儿童学习兴趣的产生和发展有科学的认识,并采取科学的策略。在学习中,关注儿童的兴趣点,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和专注力,丰富学习资源,激发儿童的想象力,给予儿童及时的认可和鼓励,保护儿童的求知欲是发展儿童学习兴趣的必要和有效的策略。

【关键词】家庭环境;学习兴趣;策略

发展儿童的学习兴趣是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务,因为家庭是儿童早期学习经验获得的主要场所,而儿童早期学习经验对以后的学习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由于我国家庭教育尚未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中,父母的家庭教育知识比较缺乏,在家庭教育中依然带有很强的经验性色彩,很多父母有心发展儿童的学习兴趣,但因为缺少科学的策略和方法,常常会感到困难和茫然。在此,笔者通过分析兴趣的影响因素及其产生的机制,提出发展儿童学习兴趣的策略,以期能对家长在发展儿童学习兴趣上有所帮助。

一、学习兴趣的涵义及其影响因素

(一)学习兴趣的涵义

兴趣是人认知过程中的情绪表现,它是在过去的知识经验,尤其是在愉快体验积累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可以使人积极而持久地去接触、认识某一类事物的一种意识倾向[1]。由此可见,兴趣具有明显的情绪特征,并对人的认知活动产生直接的影响。

对于学习兴趣的涵义,学者观点不一。有学者认为,学习兴趣是个体力求认识某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也有学者认为,兴趣就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索规律的重要动机。有学者则认为,学习兴趣是指个体在从事学习活动时的一种积极认知倾向和情绪状态[2]。而叶奕乾等人认为,学习兴趣是一种倾向于认识、研究以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3]。综合以上不同学者的观点,笔者认为,学习兴趣是与认知活动相联系,并伴有情绪体验的一种学习心理倾向。

学习兴趣一般可以分为两类,即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由学习活动本身引起的兴趣,如因为学习活动过程具有吸引力而产生的兴趣,因为学习中获得的满足感而产生兴趣等。间接兴趣是由于学习活动结果具有意义而产生的兴趣,如因为获得优异的成绩能赢得赞赏、表扬或奖励等而产生的兴趣。

(二)影响学习兴趣的因素

影响学习兴趣的因素有遗传、环境和教育三个方面。遗传更多地会影响学习兴趣领域。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在《智能的结构》一书中把人的智能分为八种类型,并且指出个体在多元智能结构中拥有优势智能。而个体的不同优势智能会影响其学习兴趣的不同领域,如有音乐天赋的儿童倾向于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

环境则主要是通过社会意识特征间接影响学习兴趣,如“读书无用论”或功利性的“读书实用论”等社会观念都会影响学习兴趣的产生和发展。社会用人选拔制度又会影响个体发展努力的方向,进而也会影响到学习兴趣的发展,因为任何一个个体都有现实的生存诉求。

但就对儿童的学习兴趣的培养而言,教育因素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也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教育包含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两个方面,学校教育的目的取向、教育方法的应用以及师资队伍状况都是影响学习兴趣的因素,而学校和家庭双方在培养儿童学习兴趣的问题上既有一致的方面,也应有所侧重。家庭是儿童早期学习经验获得的场所,对儿童学习兴趣的产生具有较为深远的影响。

二、学习兴趣的发生机制

不同研究者对学习兴趣产生的机制提出了不同的解释,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一类观点是以某种假设作为解释学习兴趣发生机制的依据。这类观点主要有三种:需要假设认为,人的兴趣源于需要,个体的实际需要会成为兴趣的对象。认知假设认为,兴趣是在个体的认知活动或思维过程中产生的。信息假设则强调,兴趣发生的关键取决于认知活动中所能获得的信息[4]。也有研究者认为,学习兴趣跟个体已有的知识及个体能知觉到的现象或事物相关,两者能发生相互作用就容易萌发兴趣,因而儿童对学习任务的认知加工及其水平会影响兴趣最初的形成。兴趣深化发展的关键则是对学习目标、价值观念、学习动机及评价标准的内化。巩固完善学习兴趣的主要路径是将知识创造性地应用于实践活动并从中体验到成就感,从而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迁移[5]。

以上对学习兴趣产生的机制的解释都是合理的,只是不同研究者所关注的层面有所区别。有的研究者从意识层面关注学习兴趣产生的心理机制,有的研究者则倾向于从现实层面关注学习兴趣产生与发展的实际过程。这些研究结论对培养儿童学习兴趣策略的研究都是有益的,也是必要的。而笔者以为,儿童拥有天然的学习兴趣,父母更多地需要保护这种天然的兴趣,儿童的学习兴趣源于天生的好奇心,而要维持和深化学习兴趣则离不开想象力的参与,因为想象力是创造力形成的必要品质,学习中的创造活动又能让人体验学习的成就感,从而为发展更为深刻的学习兴趣提供持久的动力。

三、家庭发展儿童学习兴趣的策略

(一)关注儿童兴趣点,保护儿童好奇心

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儿童的任何活动都可以称之为学习,儿童的无意识的学习是基于儿童天生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儿童学习最本源的动力。当儿童发现自己“我知道是什么,而且我知道为什么,我还知道怎么用”时,他就会产生极大的自豪感,这种自豪感会激发儿童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时,家长只需要留心观察儿童的兴趣点,给予关注并稍加引导就可以让儿童对知识充满探索的欲望。

(二)丰富学习资料,激发儿童想象力

基于儿童的兴趣点,家长还应当抓住时机,丰富学习资料,激发并开拓儿童的想象力,把儿童引向更广阔的知识海洋。倘若家长直接对儿童“讲述”某个事物是什么,為什么是这样,这个东西怎么用,往往会发现儿童对学习知识的兴趣不高,甚至毫无兴趣。而想象力的参与能有效避免知识的枯燥乏味感,因为想象可以把一个个知识点串联成带有情境性和故事性的知识链。另外,当父母感到自身知识匮乏或想象力缺乏时,还可以利用互联网的大量资源来丰富儿童的想象空间,促使儿童进行有创造性地学习,引导儿童学习兴趣的深入发展。

(三)给儿童自主学习空间,保护儿童专注力

注意力和专注力是宝贵的学习品质。现代儿童教育的奠基人蒙台梭利在110年前就说过,儿童对自己有兴趣的事情天生就具有非凡的专注力。可如今我们却发现,儿童学习缺少专注力已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这是为什么呢?蒙台梭利也早就给出了确切的答案:家长的行為破坏了孩子的专注力。她说,所有儿童天生具有一种“吸收”文化的能力,[6]但父母经常会基于经验,高扬着“爱”的旗帜,对儿童指手划脚,发号指令,强行把儿童从他自己的世界中驱逐出去,而进入到成人错综复杂、充满比较的世界中[7]。然而,儿童有他们自己的精神世界和对世界独特的认知、判断方式。要想保护儿童本来的专注力,就必须给儿童自主的学习空间,尊重儿童的“劳动”,不轻易干扰和打断儿童正在从事的活动。

(四)勤于鼓励,给以肯定,激发儿童的求知欲

学习是人类的本能,儿童天然具有浓厚的探索欲和求知欲。事实上,儿童对学习的厌倦往往基于学习中的挫折,这些挫折通常来自于外在的比较和否定。父母通常会在婴幼儿期对儿童的每一个成长表现给予欣赏和肯定,鼓励儿童独立踏出第一步,欣喜地聆听儿童发出的第一个单词,但在儿童开始学习知识时,父母就会逐渐从一个欣赏者变成了一个考查者,随时拿完美主义的标准去衡量儿童的行为,发现缺陷便对其加以矫正,以塑造自己期望的完美儿童。儿童就在这样的完美的期望中不断体验着被否定的挫折感,而这种挫折感总是伴随着学习活动产生,如此,不良的心理体验与学习活动自然联结,以致儿童开始逃避学习、远离学习、厌倦学习。要想培养和发展儿童的学习兴趣,就要让儿童的学习更多地与愉悦的心理体验形成联结,因而,父母在儿童的学习中应勤于鼓励和肯定,建立儿童的学习自信,以保护和激发儿童的求知欲,也更好地维持和发展儿童的学习兴趣。

儿童兴趣的产生与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父母抛弃急功近利的观念,以一种从容的心态陪伴儿童、引导儿童。

参考文献:

[1]章志光.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下)[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3]吴洪艳.浅谈学习兴趣及其培养对策[J].教育探索,2016(08).

[4]李玉婵.学习兴趣发展变化机制的纵向研究[D].宁波:宁波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5]田业茹.学习兴趣的发生学研究[D].徐州:江苏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6]蒙台梭利.有吸收力的心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7]许静.以“从容”守护儿童心灵生态[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5(10).

猜你喜欢
家庭环境学习兴趣策略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不幸的家庭,曲折的成长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家庭环境对高职高专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与辅导策略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