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微
摘 要:艺术体操人才的培养在新课改体系下作出了一些调整,但是对于专业人才培养与体育课程选修方面,应当运用不一样的训练标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更应当着重于打破传统教学之中对于学生的管理问题。高职艺术体操一向承担着为国家选取专业的艺术体操人才的重要任务,在很长时间以来,我国的高职艺术体操都面临着教学对象差异太大但教学方法相对老旧的问题,其不利于人才的发展与培养。学生的基础水平和训练的接受程度不同,教师的教学思路也有所不同,这些都促使了分层教学法被应用在教学实践之中。本文将着重说明现存艺术体操的训练问题与分层教学法的应用实施。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 高职艺术体操 应用 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9(a)-0103-03
Abstract: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system, some adjustments have been made to the cultivation of rhythmic gymnastics talents, but different training standards should be applied to the cultivation of professional talents and physical education elective courses, and the teaching philosophy of individualized teaching should focus on the management of students in breaking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Higher Vocational rhythmic gymnastics has always taken on the important task of selecting professional rhythmic gymnastics talents for the country. For a long time, our country's higher vocational rhythmic gymnastics has been facing the shortage of teaching methods. The teaching objects are too different, but the teaching methods are relatively old, which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and training of talents. Students' basic level and training acceptance are different, and teachers' teaching ideas are also different. All of these promote the layered teaching method to be applied in teaching practice. This paper will focus 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rhythmic gymnastics training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layered teaching method.
Key Words: Layered teaching method; Higher vocational rhythmic gymnastics; Application; Research
藝术体操人才的培养在新课改体系下作出了一些调整,但是对于专业人才培养与体育课程选修方面,应当运用不一样的训练标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更应当着重于打破传统教学之中对于学生的管理问题。想要达到应有的教学目标,对分层教学法进行研究讨论带有极强的目的性与现实意义。
1 高校艺术体操教育存在问题
1.1 艺术体操教学方法改革意识薄弱
体育运动的思维方式一向只考量最后的胜利者,也就是最能够适应传统教学方法的人,有许多前期训练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早早地被淘汰,实在是很不科学合理。当前的体育教学之中已然较为广泛的适用分层教学法,但是对于高职院校中的艺术体操来说,其改革思想还是较为薄弱,真正的应用不多,这一限制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实际训练水平。首先是学校领导对于艺术体操的认识程度不足,对分层教学法的认识局限在较为热门的体育运动之中,对艺术体操独特的竞技性认识存在缺陷。所以导致教师出现忽视分层教学改革的现象,其重视程度尚且不足以为艺术体操教学提供足够的经费和物资支持,让分层教学法在艺术体操甚至是其他较为冷门的运动领域难以现实推进[1]。
1.2 艺术体操教师专业训练素养不高
艺术体操专业教师大多还是以退役的运动员和兼任老师为主,知识结构陈旧且单一。当前的体育人才调整仍然需要教练员能够充分掌握训练基础知识和教学结构知识,但是现在的艺术体操教练员所拥有的知识明显较为陈旧,训练结构也大多依靠经验,结构僵化等问题时有出现[2]。
1.3 艺术体操课程评价片面
合理的评价标准是对教学成果和学生训练成果的深入完善,当前尚且有部分高职学校的评价标准不完善,不能进一步加强艺术体操课程的教学实践。如果分层教学法能够得到有效开展,仍旧沿用传统的评价标准是否科学仍旧有待检验。但是教学与考核相脱节的情况确实禁锢了艺术体操运动的实际教学效果。
2 艺术体操教学中分层教学法应用研究
2.1 建立分层教学意识与体系
一方面,从学校的角度来讲,需要建立分层教学的相关意识,贯彻因材施教的理念,不能够因为学生无法在前阶段训练的时候展现出过人的成绩从而否定掉学生整体的职业生涯,从因材施教的角度全方位地对学生的艺术体操适应能力与天赋,建设分层教学意识。从政府层面上,需要针对艺术体操的具体类型对教学规划进行方向性的指导,鼓励学校展开艺术体操的分层教学;从学校层面上,对艺术体操要做好人事工作,加大教学投入,完善场地设施建设等人力物力支持,推动分层教学法在艺术体操方向上的进步;从教师层面上来讲,教师首先应当全面性地认识每一位学生的训练特点[3]。
例如,针对学生的接受程度、学习效率、体能优势等方向将学生分为至少2个小组,一个的教学进度稍快,注重全面性的技术建设。另一组教学进度稍慢,更加注重基本功的培养。根据每个组的教学进度不同,安排合理的课程设计。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在后期能够融会贯通的进行全方位的练习,接受能力不理想的学生也能够在后期迅速熟稔高难度的技术动作,这样就不会因为接受能力的差别从而淘汰掉一批有后发优势的优秀学员,这才是分层教学法的本意。
2.2 建立教师专业技能培训制度
教师同样需要培训,针对教师专业素质不高的问题,短期内大量替换教师只会导致教学系统陷入混乱,是断然不可行的。所以需要首先淘汰一些学习能力差,专业能力也很差的教师,对能够进行培养的教师展开专业素质的培训,稳定教学秩序。学校方面开展讲座,或者将艺术体操教师纳入教练员培训体系,全面培训其教练素养,向教师灌输分层教学法的教育理念与应用方法,拿出训练实例,让教练员能够看到分层教学法的好处与优势,教练员才能够有意愿去采用分层教学法。
2.3 完善艺术体操评价标准
首先,分层教学法的实时工作制定相关的考核标准,如果是面向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应当主要考察其技术应用能力;如果是面向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则应当着重考察其基本功之间的联系能力。这样有针对性的考核才能够避免分层教学法与考核标准之间的脱节现象。对其他學校的考核模式进行考察,结合先进经验,对现有模式进行实践与完善,只有结合经验与理论,考量现实与未来,才能够满足对艺术体操人才的切实要求。
3 结语
艺术体操的分层教学法牵涉到从学校到教师的大幅度教学策略改革。高职艺术体操一向承担着为国家选取专业的艺术体操人才的重要任务,很长时间以来,我国的高职艺术体操都面临着教学对象差异太大但教学方法相对老旧的问题,其不利于人才的发展与培养。建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将学生依据特点进行分组研究探讨,制定学习训练计划,对艺术体操项目的分层教学法的进一步推广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董婕.高校艺术体操课分层教学法应用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9,9(24):186-187.
[2] 张珊.高职院校排球课分层教学法应用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9,9(22):163-164.
[3] 花楠.高校艺术体操课分层教学法应用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7(23):70,72.
[4] 杨佳依,杨春梅.新规则下的艺术体操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分析与训练[J].当代体育科技,2018,8(1):41-42.
[5] 沈丽英.高校艺术体操课“分层”教学法的理论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8(9):182-183.
[6] 冉勇.体育院校田径课程实施分层教学的探讨与实践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5):97-98.
[7] 刘倩.分层合作教学法在高校啦啦操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20.
[8] 黄露斯.分层教学法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大众科技,2013,15(11):138-140.
[9] 王方昉.分层教学法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堂的实施[J].艺术科技,2017,30(1):362,367.
[10]沈丽英.高校艺术体操课“分层”教学法的理论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8(9):182-183.
[11]赵艳.分层教学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7(12):82-83.
[12]寇鸿超,杨正云.分层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的问题[J].魅力中国,2016(39):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