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潋格 夏潘捷 万昱霞 冯和晴
摘要:目前,随着上市公司和证券市场的发展,盈余管理的问题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维护上市公司良好的形象,不顾不良的经营业绩恶意盈余操纵的现象时有发生,没有了会计准则和法律法规约束的盈余管理就变成了一种会计利润的操纵。本文通过对Y公司案例的分析,探讨长期股权投资对于公司报表的影响以及如何规范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并且以此案例探讨如何使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准则更加改善完善,防止此类企业利用长期股权投资的漏洞虚增利润欺骗市场行为再次发生。
关键词:盈余管理;长期股权投资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2096-3157(2020)22-0097-03
一、盈余管理理论研究
1.理论概述
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层在会计准则和法律法规约束的范围内对盈余的操纵行为。由于信息不对称,企业的内部和管理层相对于其他的利益相关者,尤其是企业股东而言,掌握着更多企业未来发展的经济信息资源。管理层通过盈余管理的方式将这种企业未来盈利能力的价值信号传递给股东,让股东对于企业价值有新的调整认识。
2.相关研究
国内对盈余管理所持有的主要观点和国外研究学者相似。国内主要认为企业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原因有以下两类:一是企业内部的需要;二是企业外部的诱因。契约动因和上市动因是企业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中最主要的两个内部动因。曹勇(2016)从契约动因上来研究盈余管理,他得出的结论是,“委托-代理”的发展导致企业所有权和管理权是分离的,企业管理层作为公司掌握经营权的实际人员,会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进行非效益的盈余管理,使得企业中信息不对称,从而使企业的利益受到损害。宁亚平(2005)认为盈余管理的动机是将账面盈余调整到管理层所期望达水平。
通过上述对盈余管理定义的研究可以看出,盈余管理作为经济人和对企业信息最为了解的内部人,管理层为了使企业的业绩更加漂亮。会综合权衡内外部条件,作出自己的选择。当然,这种选择不一定是舞弊,也有可能是盈余管理。盈余管理是指为了达成某种财务报告的结果而刻意选择会计政策或者业务调整手段。企业的财务报告都是根据会计准则编制的,而会计准则并没有规定所有企业在任何时候都只能用一种会计政策,也就是说,管理层有会计政策的选择权。这种选择权体现了管理层的意志,他们必定会选择使其效用最大化或使企业的市场价值最大化。
二、案例分析
1.Y公司股权投资基本情况分析
Y股份有限公司(Youngor Group Co.,Ltd)成立于1998年,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向社会发行A股5500万股上市交易。Y公司拥有服装、地产、投资、纺织、贸易五大业务板块,其主营业务包括品牌服装、地产开发和投资业务。1993年之后公司积极介入金融投资领域,让金融投资产业成为集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1)金融资产分布
2007年,Y公司金融资产总额达到近5年来的最高值,约165亿元,同比增长277.6%。主要原因是公司持有的中信证券市值增加,以及海明证券和金马股份的公开认购。2008年,Y公司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余额低于年初近118亿元,下降71.68%。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减少中信证券及其持有的海通证券公司教学券的巨额亏损,使海通证券股价损失高达4.69亿元;二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大幅下降。2009年,资本市场开始复苏,经济开始复苏,中国股市成交量稳步增长,市场投资信心逐步恢复。这一年,Y公司还聘请了一家专业的投资管理公司来管理投资业务,并将参与私募股权和私人投资作为投资策略的重点。
2018年4月10日,Y公司发布的《关于变更对中国中信股份有限公司会计核算方法的公告》、《关于修改会计核算方法的决定》和《股权损益法》确认了这一折扣。公司持有的中信股份对应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2018年第一季度营业外收入,增加当期净收入93.02亿元。扣除上述非经常性损益后,公司业绩预计下降6216448400元。通过购买1000多股,Y公司的业绩预计将增长约8.6646亿元,从49.27%增至687.95%。在上一份年度业绩报告中,较年轻的公司被中信金沙收购。
Y公司能够如此惊人的实现扭亏为盈,主要归功于会计政策的作用。将原来的可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的其他综合收益转化为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的从而影响当期利润,操纵经营业绩。即,其他综合收益本身不会反映经营业绩,Y公司通过会计政策变更,通过对增加所持港股中信的股份将其转化为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计量,成功避免了原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资产减值损失对当期利润的影响。Y公司最开始将对中信的投资确认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股票价格的涨跌所产生的其他综合收益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以避免因市场波动而导致业绩的过大起伏。
在过去几年中,中信银行的净利润约为400亿美元。如果可以维持,这意味着Y公司每年可以增加超过20亿香港元的投资收入。交叉点5%是影响较大的关键判断。简单的买入或卖出最低报价单位,可以实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与长期股权投资的隨机交叉,操纵利润的空间变大。
(2)OCE反映的经营业绩
在2018年4月10日,Y公司发布了中国中信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变更办法,在2018年3月29日决定将公司持有的香港中信股份有限公司会计方法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改为长期股权投资,并采用衡平法认购折价损益。
Y公司最开始之所以将对中信的投资确认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因为股票价格的涨跌所产生的其他综合收益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以避免因市场波动而导致业绩的过大起伏。资产出售时,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但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将影响当期损益。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两种会计处理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一般拥有6~12个月,以最新公允价值(市场价格)入账。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并不会直接的影响当期损益,但资产存在明显减值迹象时,需要计提减值损失。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是按持股比例记录被投资单位净资产(权益)公允价值的份额,分享被投资单位的经营成果。二级市场股价并不会影响账面价值,适用范围为对被投资单位有重大影响的情形。
Y公司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已被锁定。要将增持中信证券股份5%以上的部分转为长期股权投资,将可能引发减值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调整为相对稳定的长期股权投资,基本完成“爆发性淘汰”。未来中信股价的涨跌不计入Y公司的资产和利润,中信每年净利润的5%也可直接计入Y公司的利润表。
2.利用股权投资进行盈余管理的具体操作方式
Y公司在2015年4次购入中信股份股票,其购买价约为每股14港元,此时已达到了中信股份总股本的4.99%。2017年,中信股份在其年报中已有33.08亿元的资产减值,由于此时Y公司将中信股份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并不影响企业的净利润。
在2018年3月9日,Y公司购入价值为1.15万港元1000股中信股份后,累计占股上升至5%之后,将中信股份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变为长期股权投资,计价方式由公允价值计价变为权益法之后,每股10.98港元,变为账面净资产,每股为18.94港元,每股股票瞬间多了8港元,Y公司2018年一季度净利润也因此立马升至93亿元。
3.利用股权投资进行盈余管理的实质与内涵
(1)经济角度:稳定利润,缓解融资压力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规定,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权益法核算。在买进1000股后成为中信大股东后,公司对中信股份的持股比例从4.99%升到了5%,达到了重大影響的分界线,可以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
公司所持中信股份对应的净资产可辨认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 930210.84 万元,将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相应增加公司净资产 930210.84 万元,增加公司净利润 930210.84 万元(以审计数据为准),对公司 2018 年第一季度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且公司在持有中信股份期间,将随着中信股份所有者权益的变动相应调整增加或减少对中信股份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确认当期损益、其他综合收益以及资本公积等。只花费了一万元,第一季度就产生了99亿元的利润。
(2)计量角度:股权投资操作的灵活性易操作
公司副总经理兼财务负责人吴某于 2018 年 3 月 20 日获委任为中信股份非执行董事;公司为中信股份第三大股东,且公司对中信股份的持股比例于 2018 年 3 月 29 日由 4.99%增加至 5.00%;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 2 号——长期股权投资》的规定,投资企业对被 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权益法核算;公司董事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判定公司对中信股份的经营决策具有重大影响,应当将中信股份的会计核算方法由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变更为长期股权投资,并以权益法确认损益,以更加合理、准确地反映公司对中信股份股权投资的会计核算情况。
而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最少只需要5%的股份。本案例中,Y公司只花费了1万元买进了1000股股票便获得了改变会计核算方法的权利。考虑到股权投资操作的灵活性,这实在过于方便操作。
4.利用股权投资进行盈余管理的影响
Y企业利用长期股权投资来进行盈余管理,粉饰报表,虚增该公司的利润,不仅可能会受到证监会的处罚以及众多利益相关者的不满,而且会对该企业信用造成不良影响。一方面,受到影响的投资者可能不会再信赖该公司,银行以及其他可以贷款的机构对公司贷款的审批程序会更加严格,公司的融资渠道会减少;另一方面,由于公司虚假提升自身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证监会以及有关监管部门可能会加大对该公司的监管力度。
同时,粉饰报表,虚增利润的行为会对投资者的决策产生影响,有些投资者可能会因此造成巨大损失。另外投资者受到了不公平待遇,在心理上需要承受巨大的压力,一方面,会丧失对公司的信赖;另一方面,可能由于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做出一些极端的事情,对整个家庭乃至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三、对策及建议
1.减少会计准则漏洞
企业的财务报告都是根据会计准则编制的,而会计准则并没有规定所有企业在任何时候都只能用一种会计政策,这也导致大量企业利用这方面漏洞通过盈余管理虚构利润从而欺骗投资者达到筹集资金的目的。因此,不仅仅是像盈余管理一样当不良行动发生时亡羊补牢,更重要的是防范于未然,在未造成损失时察觉并修改漏洞。
2.完善会计信息披露政策
盈余管理短期会改变报告盈利,长期不可能增加或减少企业实际利润,它改变的仅是企业盈利在不同会计期间的分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涉及经济收益和会计数据的信号作用问题,能对投资者的决策产生影响。粉饰业绩的管理者与投资者信息的不对等将会给投资者错误的信号,误解企业的盈利状况从而对其进行投资。完善信息披露政策刻不容缓,一方面组织广大投资者受到欺骗,另一方面规范市场,防止类似舞弊现象再度发生。
3.完善企业内部监管机制
对于企业内部而言,企业内部监督要清晰职责、明确重点、完善制度、强化执行,既要各司其职,又要协同配合,实现整个监督工作体系协同有效运转,做到全覆盖,防止漏洞和空白。另外,内部监督体系要切实发挥作用,规范制度建设,强化制度流程管控的刚性约束,加强对监督工作的问责机制,增强制度执行力,不能流于形式,要确保监督及时、有效。对于一些可能粉饰利润的动机,要能够及时发现并严格控制,确保公开的信息真实有效。
4.加大对上市企业信息披露的监督和惩罚力度
财政部应当要对金融资产进一步完善并严格规范成本法及权益法之间转换要求。监管机构应该按照企业的规模、经营范围以及投资目标等对企业长期股权投资转化进行可行性分析,并审查其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此外,监管会可以加大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的处罚力度,通过增加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的连带责任等方式,进一步提高违法成本来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同时,针对Y企业以公司年审会计师与管理层的沟通不当来作为对中信股份会计核算方法变更事项不当的理由,监管会也应该对审计的注册会计师进行明确其的职责边界,对注册会计师违规行为进行一定的惩罚。
四、总结及展望
盈余管理作为一种企业管理层为满足自身目的所采取的调整企业利润的手段,其主要动机是为了避免公司利润下降或者为了实现扭亏为盈。适当的盈余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企业的平稳发展,然而过度的盈余管理会降低会计信息的可靠程度,对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法利益造成损坏。目前大众认可的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主要有权益法和成本法两种模式。在实际的操作中,企业则会通过改变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式进行利润操控。例如Y公司在趁着中信股票亏损后的低股价追加投资并借此公告调整核算方式,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变为长期股权投资,并将计价方式由公允价值计价变为权益法,从而在短时间内大量虚增企业的净利润。Y公司的这种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融资压力,稳定利润,从而保持管理层经理的良好业绩。而Y公司核算方式的变更归根到底只是运用数字游戏来影响短期内公司的账面损益,却会造成信誉受损,同时会影响投资者和相应的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判断。对于以后有可能出现的类似操控利润的现象,进一步完善会计信息准则和信息披露政策对规范公司信息的可靠性有着重大意义。而企业内部的自我监督和人员职业道德培养则需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大众媒体和公众的监督和加强信息披露和惩罚力度亦能起到一定的督促企业规范运行的作用,使得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更加透明可靠。
参考文献:
[1]曹勇.关于完善我国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若干探讨[J].黑龙江科学,2016,7(13):134~135.
[2]宁亚平.盈余管理本质探析[J].会计研究,2005,(06):65~68.
[3]朱小平,夏璐.《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评析[J].财会通讯,2010,(31):125~126
[4]陈丽辉.论如何推进企业财务管理的业财融合[J].全国流通经济,2018,(36):141~142.
作者简介:
1.左潋格,江西财经大学学生;研究方向:长期股权投资。
2.夏潘捷,江西财经大学学生;研究方向:长期股权投资。
3.万昱霞,江西财经大学学生;研究方向:长期股权投资。
4.冯和晴,江西财经大学学生;研究方向:盈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