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 邓荣艳
摘 要: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是风景园林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专业课。作者在研习兄弟院校相关课程开课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注重植物文化的引入、注重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名师经典的引入、采用中外结合的案例教学法、教学要突出地方特色和考核方式的改革等教学经验,以期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掌握更多实用的专业技能。
关键词:植物景观规划设计;风景园林专业;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30-0090-03
Abstract: Landscape Design with Plants is a major cours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Base on the analysis of similar courses in the relevant universities, the paper proposed some teaching experiences such as the introduction of plant culture,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frontier of teaching content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famous teacher classics, cases teaching and use both cases of Chinese and foreign countries, teaching in light of lo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reform of test etc., which are to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and let students master more practical professional skills.
Keywords: Landscape Design with Plant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course teaching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是风景园林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它是利用园林植物进行风景园林设计的一门应用设计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园林植物相关知识的能力和独立承担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设计任务的能力[1]。课程内容分为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理论部分包括植物景观概述、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程序及图纸表达、植物群落景观设计、植物景观空间营造、不同类型绿地的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等内容;实践部分包括优秀园林设计作品的植物景观调研和测绘、不同类型绿地的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和种植施工图设计等内容。
在开课之初,作者研习了兄弟院校相关课程的开课经验。国内院校的园林专业主要开设于农林院校、建筑规划院校和艺术类院校。不同的学科背景形成了各自的专业特色,农林院校具有较多的观赏植物类和生态类学科优势[2]。如北京林业大学“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课程总学时为64,理论和实践课程课时分别为24和40,比例接近1:2。该校教师郝培尧等总结出以“理论讲授+户外调研+课程设计”的教学组织形式为基础,形成了模块式、单元式以及推演式等3种富有特点的教学方式[3]。建筑规划院校具有较强的工科特色,相关课程课时普遍偏少,如湖北工业大学“园林植物设计”课程仅有32学时。该校教師王琴等提出了“积累-融合-实践-创新”的改革途径:首先应加强学生对园林植物基础知识的积累,其次应促进园林植物设计理论和经典案例的融合,三是要重视园林植物景观调研和测绘实践,四是要培养学生在园林植物设计方面的创新能力[4],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艺术类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艺术功底,美术修养和图面表达比较强,但园林植物理论知识较薄弱。西华大学教师徐澜婷根据艺术院校专业培养目标及学生特点,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标本采集方式、空间体验、优秀案例分析临摹、立体效果图表现以及课程设计教学途径[5],初步建立了学生的园林植物景观空间感以及园林植物美感,提高了课程效率,增强了学生园林植物规划设计方面的能力。而国外院校如英国谢菲尔德大学“高等种植设计”课程以项目实践为导向,与理论课程的学时比例为4.5:1[6],充分体现出该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作者所在的广西大学林学院,属于上述农林院校,其为风景园林专业学生开设的“植物景观规划设计”课程仅有27学时,包括理论讲授(21学时)、实验教学(6学时)和教学实习(1周)三大环节。其理论课时与实验课时比例超过3:1,安排并不合理,作者只能充分利用1周的教学实习,让学生尽可能掌握更多不同类型绿地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内容。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作者总结了几条在课时(尤其是实践课时)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掌握更多实用技能的经验,以供同行探讨。
一、注重植物文化的引入
植物景观是园林设计全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英国风景园林师克劳斯顿(B. Clouston)曾经说道:“园林设计归根结底是植物材料的设计,其目的就是改善人类的生态环境,其他的内容只能在一个有植物的环境中发挥作用”。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作为一门园林植物应用类相关课程,植物识别与应用几乎密不可分。如果学生不认识植物,不懂得植物的体量、花色、花期、常见应用形式等,就不可能设计出精美的植物景观,其中奥妙在于不断观察与总结、不断融合与创新、不断回归与反馈[7]。要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植物蕴含的丰富文化,并讨论这种文化展现的载体形式,借鉴古人以花明志、借物喻人的设计手法,帮助学生形成植物景观与山石、水体等其他造景要素相结合,有文化深度的综合叠加等植物景观设计表达[7]。
在“植物文化”相关课程内容中,作者选取了2017年英国切尔西花展(Chelsea Flower Show)金奖得主M & S Garden作为讲解案例之一。设计师James Basson从废弃采石场获得灵感,用石灰岩块方阵喻拟采石场环境,分区域种植不同适应性的植物。一方面探索了植物在受损地貌中生存生长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呈现了生命对抗荒芜的特殊之美。除了设计理念让人动容,设计师排布植物的巧思,也是该花园斩获殊荣的关键原因。其中几种植物的选用具有特定文化寓意:
(一)阿特拉斯金穗花(Asphodelus fistulosus)
在希腊神话传统里,金穗花属与冥界、死亡密切相关,是荷马笔下的“冥界常见野花”,也是冥后花冠指定用花之一。
(二)大阿魏(Ferula communis)和小茴香(Foeniculum vulgare)
大阿魏,英文俗称“巨型茴香”(giant fennel)。它们的故事,跟普罗米修斯为人类冒险偷火有关。盛传,普罗米修斯盗火所用“火把”,就是大阿魏。盗火神话暗喻了真理和希望的传递。大阿魏和小茴香的参与,把这样一种若有似无的想象带入花园,增加了耐人寻味的空间。
人文关怀、自省式思索、有文化背景支撑的植物元素、生态层面的探索,加上别开生面的设计感,金奖实至名归(来自微信号:green bathroom)。
通过植物文化在经典案例中的应用解析,让学生了解到植物文化塑造的重要性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设计当中,使设计获得生命。
二、注重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名师经典的引入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充实植物景观设计领域的新概念、新理论、国内外植物景观发展的新动态、植物研究的新热点。有效进行知识的延伸和拓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8]。
例如课程中“植物群落景观设计”一章,作者会向同学们介绍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詹姆斯·希契莫夫(James Hitchmough)教授提出的具有生态概念的投入可持续植物群落设计的理论及其“生态皮肤”这一理念[9]。此外,我们还会重点介绍荷兰园艺大师Piet Oudolf的作品,他所有的作品都致力于创造出植物那种自然而然的状态,追求荒野式的自然园林景观,坚持在园艺中展现植物最自然的生长与衰败。他认为,一个景观的形成,植物内在的结构和形态远比它的外在颜色要重要。并进一步解析他的经典作品:英国Trentham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观特色,展现最真实的四季变化,最自然的植物枯荣。
针对如今各类园博会层出不穷的现象,作者以2018南宁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的采石场花园作为学科前沿案例。该采石场花园由北京林业大學王向荣团队设计,面积约35hm2,以生态修复为主题,具有很深刻的示范意义。其中3号采石场保留了嶙峋的岩石缝隙里自然生长的很多乡土草本植物,被设计为精致的岩石园,用来展现那种在瘠薄土壤上顽强生长的植物景观[10]。并且案例解析还结合课程实习到现场调研,让学生实地感受设计中差异化的植被修复方法和人工介入方式,学会塑造场所精神、延续历史文脉的方法。
三、采用中外结合的案例教学法
“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设计课程,学生必须参考大量的设计实例,了解传统与前沿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在借鉴旁人的基础上触类旁通,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设计出更优秀的园林作品[11]。在案例分析方面,应从项目的平面图、现状分析图、效果图、设计理念和设计说明等方面进行分析,且应重点分析其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特点,从布局、空间、季相、种植设计、植物种类的配置等方面,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11]。
案例教学应根据每次课堂教学内容选择与之相关的经典案例进行讲解和剖析,让案例的讲解和理论知识的讲授融为一体,还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案例讨论,只有这样才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12]。例如课程中“校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一章,作者引入了北京林业大学蔡凌豪老师的作品进行解析。在他的校园景观改造中,无论是“树洞花园”里那24棵高大的洋白蜡(Fraxinus pennsylvanica)、还是“薄房子 轻talk”里的5棵老洋槐(Robinia pseucdoacacia)和那排高大的金银木(Lonicera maackii),都被完整的保留下来,并且经过精心设计,“树洞”和“薄房子”完全和植物生长交缠在一起,充分体现出了校园空间里场域(Field)、景物(Sight)以及记忆(Memory)的关系[13]。
此外,案例的选取也要注重中外结合。由于作者在美国访学交流期间曾有幸到纽约高线公园(High Line)进行研学,在讲到“棕地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相关内容时,就自然而然的引入了高线公园的案例。高线作为美国历史上的宝贵史迹,在设计时并没有遭受破坏,而是被改建成了一个充满创意的空中花园走廊。设计团队在切尔西草地上采用野草和充满朝气的野花进行植物配置,使该地呈现出四季不同的色彩和风景。贯穿整个设计过程的宗旨是“保持简单、保持野性、保持慢速、保持安静”。设计不追求刻意将精致的元素融入公园,而是旨在突显现有的环境,让置身其间的人感受到沉浸而专注的体验、松散的漫步基调,仿佛超现实的城市旅程。外国案例的引入也有助于学生了解国际前沿动态。
通过案例教学和相应的课堂讨论,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手法和表现形式,并从优秀的设计案例中汲取营养,将优秀的设计理念和手法运用到自己的设计当中[4],借“它山之石”以攻玉。
四、教学要突出地方特色
我国幅员辽阔,植物分布具有典型的地域特点,因此,以植物为主体的植物景观规划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应立足于当地植物造景的相关内容,而其他地域植物造景的一些知识点可通过学生自学或网络学习等形式进行,并结合课程实习、专业综合实训、毕业实习等实习课程,进一步强化学生独立完成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能力[8]。
如课程中“植物群落景观设计”一章,由于广西大部分地处南亚热带区域,因此本章重点讲解热带、南亚热带的植物景观特色和人工植物群落景观设计,而对于中、北亚热带和暖温带的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则不作重点要求。这样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培养地方建设人才,在有限的学时内做到重点突出,而不是面面俱到。
五、考核方式的改革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并将其应用于实践[14]。要检验学生对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程度,就不能以传统的期末考试作为主要的评分手段,而应考虑实测图纸、调查报告及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成果,并参考学生平时的出勤情况、学习态度、课堂回答问题及参与讨论等方面的表现。经过多年的教学总结,作者确定的考核标准为:实测图纸占15%、调查报告占15%、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成果占50%、考勤分占10%、平时答问及课堂表现占10%,以求较全面的体现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李雄.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本科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园林,2008(1):1-5.
[2]郑曦.适应风景园林专业教育多元化发展的课程体系优化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8(10):59-62.
[3]郝培尧,李冠衡,尹豪,等.北京林业大学“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课程教学组织优化初探[J].中国林业教育,2015,33(1):68-70.
[4]王琴,孙皓,陈烨,等.高等工科院校風景园林专业“园林植物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以湖北工业大学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8,36(1):46-49.
[5]徐澜婷.环艺专业“园林植物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7(2):72-75.
[6]尹豪,董丽,郝培尧.加强课程间衔接,注重实践中教学——“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探讨[C]//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下册), 2011.
[7]李冠衡,郝培尧,尹豪,等.“植物景观规划设计”课程室外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以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6,34(2):58-61.
[8]朱红霞.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成功(教育),2012(9):14.
[9]尹豪,杭烨,方小雨,等.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詹姆斯·希契莫夫教授对话北京林业大学董丽教授[J].风景园林,2018,151(2):44-55.
[10]王向荣,林箐.景观的发现与重构——南宁园博园采石场花园设计[J].中国园林,2019,35(7):24-33.
[11]王美仙.“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课程在线案例资源建设初探[J].中国林业教育,2016,34(1):40-43.
[12]朱向涛,哀建国,谢云.案例教学法在《植物景观规划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17(15):226-228.
[13]蔡凌豪.大学校园记忆的开放空间建构浅论[J].风景园林,2018(3):15-24.
[14]邵锋,包志毅,宁惠娟,等.风景园林专业“植物景观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科学版)农学卷,2010,7(02):96-9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