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茹 张战胜
摘 要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知识进行可视化的工具,用于发散思维的组织和表征,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个人学习空间是数字化学习逐渐普及的产物,论文在理清思维导图和个人学习空间的特点和应用情况的基础上,分析思维导图在个人学习空间中的应用,探究思维导图应用在个人学习空间的可能性与合理性。
关键词 思维导图 个人学习空间 知识可视化
中图分类号:G424.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20.09.069
Abstract As a knowledge visualization tool, mind maps are used to organize and characterize divergent thinking, and are widely used in various fields. Personal learning space is the product of the gradual popularization of digital learning. On the basis of clarifying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 of mind maps and personal learning spaces, the thesis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of mind maps in personal learning spaces and explores the possibility and rationality of mind mapping applications in personal learning spaces.
Keywords the mind map; personal learning space; knowledge visualization
个人学习空间(Personal Learning Space)是个人数字化学习环境的产物,可较好的满足国家发展,个人学习和教学改革的需求。[1]个人学习空间由学习者自己去建构与管理,依赖于Web 2.0技术(Blog,Wiki,RSS等),学习者的身份从内容消耗者转变成内容建设,从空间使用者拓展为空间管理者,从碎片化学习者转向连通性学习。思维导图是理清思考内容,把知识进行可视化的有效工具,那么在个人学空间中学习者的角色转变过程中,思维导图是否能够对学习者进行支持,从而存进个人学习空间的有效构建,该问题需要理性思考与分析。
1思维导图概述
1.1思维导图的概念
英国心理学家Tony Buzan 1970年提出了思维导图的概念。他对于思维导图的认知是:在信息分类和划分层级的基础上,思维导图从中心主题出发,使用关键字和图形按照某种关联展开分支,并利用变化的图形和色彩将发散的思维过程和结果可视化的工具。“大脑进行思考的语言是图形和联想”这是思维导图这一概念形成的认知基础。[2]
1.2思维导图的特点与应用
1.2.1思维导图的特点
依据Tony Buzan提出的观点,思维导图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使用图形,使用关键字和使用色彩三个方面。图形化的组织方式契合了人类大脑发散的思维形式,且相较于词汇和语言来说,图形更容易被大脑接受;绘制思维导图时对色彩的使用非常重要。一个分支使用一种颜色来代表其共同关系。不同颜色的变化在刺激人视觉的同时,也使得记忆更为深刻。[3]
思维导图在图形化思维,信息组织和信息共享方面是有一种有效工具。使用者可以利用它发散思维,和其他人回顾之前的思考过程,加深理解与记忆。[4]
1.2.2思维导图的应用
(1)思维导图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思维导图以建构主义理论、教学支架理论、可视化理论等理论为依据,在教育教学中,学习者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可以实现依据个人思维习惯,积极主动的探索知识,实现有效学习;而且,思维导图可以将学习者不同思维联系起来,形成有关联、可联想的思维路径,便于学习者在记忆时形成结构化的记忆效果,提高学习效率;最后,色彩与图形结合的思维导图,既可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使得学习者理清思考过程,进而促进学习者有效且自主的学习。[5]
(2)思维导图在知识管理领域的应用。得利于信息、网络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取知識的方式逐渐多样化,但是由此产生的知识有效管理问题亟待解决的。思维导图有助于思维发散,学习者在理清思路的同时,形成知识的迁移。使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管理具有探究价值。[6]
2个人学习空间概述
2.1个人学空间的概念与特征
祝智庭教授提出:“个人学习空间(PLS)是个人学习环境(PLE)与虚拟学习环境(VLE)的中部空间。”在个人学习空间中,学习者在把控学习进度,选择学习内容方面具有较大的自主性。教师只是承担引导与监督的任务。学习者的学习是由他们自主管理控制的。
钟绍春教授对个人学习空间的认知是:它是使用虚拟方式集成并运行在网络空间的应用系统。学习者可以依据网络,基于自身学习需求选择合适的软件和资源,从而得到个性化的学习服务。[7]
结合以上观点,本文认为:个人学习空间以学生为中心,借助于网络平台为学习者提供海量学习资源,并且支持学习者按照需求自由选择和组合资源,教师能够提供指导的平台。该平台适用于正式与非正式学习。
由个人学习空间的概念可以得出其特征包括个性化、开放性和交互性。个性化指的是学习者能够自主管理学习,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学习特点与条件,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工具。开放性主要指的是资源和系统的开放。交互性指的是学生和老师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可以互动,教师完全可以实现对学生的指导。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解决遇到的学习问题,同时学生之间通过讨论,协作等方式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2.2个人学习空间的应用
个人学习空间在教育中的应用主要是为自主、协作、探究式学习提供平台。个人学习空间内嵌了市场上常见的社交平台,包括了微信、QQ、wiki等,这些网络社交平台为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个人学习空间不仅可以使用在非正式学习,还可以使用在正式学习。
我国教育界对“探究式学习”的共同认知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组织与学习相关的资料,并指导学生对这些材料中涉及的问题与知识进行自主探究分析,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学习者最终掌握了知识,即认为他们进行了探究式学习。[8]个人学习空间为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建构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不仅是资源方面还是在工具方面,个人学习空间可给予学习者良好的学习体验。
3思维导图在个人学习空间中的应用分析
思维导图最重要的一个功能是帮助学习者厘清自己的思路,而且厘清思路在探究式学习中是一种很重要的技能,由此可以发现,思维导图在个人学习空间是有可能成为辅助学习者进行学习的工具,探究思维导图在个人学习空间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与现实意义。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叙述思维导图在个人学习空间中具有一定实现意义。
3.1思维导图在问题解决中的应用
问题解决,是指学习者从问题出发,已解决问题为目的而进行的一系列认知活动,与学习者生活密切相关。学生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理解问题、描述问题、展示问题、解决问题、反思解决方案、交流解决方案六个阶段。[9]
思维导图的中心主题使用图形与关键字的特点适合用于对问题的描述;从中心主题出发展开分支可帮助学习者对复杂问题分解,通过解决小问题逐渐求解出复杂问题。对整个解决问题的思维导图进行观察分析,能够帮助学习者找出问题解决失败是那一部分出现问题,节约学习时间与精力。进行交流解决方案时,观察同伴解决问题的思维导图可以对其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有一个大概的认识,从而促进交流的有效进行。
3.2思维导图在协作学习中的应用
协作学习是一种在共同的目标和激励机制下,学习者以小组或团队的形式,为实现最有效的个人、小组或团队学习成果而进行的合作、互助的活动。在协作学习中,小组或团队的以共同的学习目标为导向,旨在学习过程中小组或团队的每个学习者都能有所收获,从而达到小组或团队的最优化学习效果。[10]
同伴之间的分工与合作是进行协作学习的基本操作,借助于思维导图方便将复杂的任务进行分解,在协作学习中小组成员可以每人根据自己的特点与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部分任务进行求解。利用思维导图进行问题解决,使得求解过程便于同伴之间的交流,学习者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小组同伴的学习进度,并且方便利用小组成员的学习成果促进自身的学习。
3.3思维导图在个人知识管理中的应用
个人知识管理针对的是已有知识,是对现有的显性知识进行有效加工和萃取,并吸收为自身知识,即转化为隐性知识,丰富个人知识量,创新知识结构。在个人知识管理中显隐性知识之间的转换有利于知识的创造与创新。
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提出知识转化是显隐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变化。实现知识转化需要“社会化、外化、连接化、内化“四个过程。思维导图的特点包括了使用图形和关键词,使用者在进行绘制时,使用图形和关键词将自己的知识表示出来,就是一种有效的知识外化。知识的连接化是碎片化学习成功的关键核心环节,是指将按照一定逻辑把所有学习者存储在知识库的显性知识有序地重新组合,将知识碎片有效整合,实现创新。将思维导图直接应用在记笔记、记忆、交流等学习活动中,这是一种处理知识与学习知识的有效方法,方便建立起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实现知识的连接化。
3.4思维导图在评价中的应用
个人学习空间中的学习,教师只是辅助的角色,学习者是主体。因此学习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学习者需要较强的学习动机以及学习导向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思维导图可以记录学习者的思考过程,教师或是学习同伴通过观察思维导图可以考察学习者的学习进度以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因此可以及时的给予帮助或施加压力。基于思维导图的评价方式,减轻了评价者的认知负荷,是一种快速有效的评价方式。
4总结
思维导图在个人学习空间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个人学习空间教与学活动中,其可视化的特点,降低了学习中的认知负荷,方便显隐性知识的转换。思维导图可以记录思维发散的特点使得其在探究式学习等学习模式中具有极大的优势,利于厘清思路,从而解决学习任务。不仅是对于学习者,同样的,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也可以使用思维导图这一工具。教师以学习者的角度利用思维导图对知识点进行合理安排,学生可以通过总图选择进入知识点,逐渐强化知识结构、最终实现掌握知识和知识间关联的目的。综上所述,使用思维导图能够实现对知识的有效管理与组织,在强调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个人学习空间的设计理念下,学习者与教师都应该充分认识到思维导图的作用,对其进行充分利用,实现有效的学习或教学。
参考文献
[1] 郁曉华,张莹渊,黄沁,祝智庭.基于CloudCard的个人学习空间云架构[J].中国电化教育,2016(07):11-21.
[2] 张艳霞.使用思维导图支持探究性学习教学案例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
[3][5] 杨文舟.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5.
[4] 王翠萍,胡石,宋佳.思维导图在阅读活动中的应用探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1(14):66-70.
[6] 魏方田.思维导图在个人知识管理中的应用[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9(06):81-83.
[7] 庞敬文.个人学习空间构建的模型及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
[8] 陈丹.探究式学习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9] 伍远岳,谢伟琦.问题解决能力:内涵、结构及其培养[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3(04):48-51.
[10] 林军来.基于Moodle平台的协作学习环境构建与实践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