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颖
摘 要 随着国家处于全面深化改革关键时期所面临的复杂形势和时代要求的需要,高职院校育人工作任务艰巨。对思政教育工作者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新挑战。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结合时代需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新的思政教育模式,提升教育教学效果。本文试从多维度融合育人模式开展的意义、措施和实践入手,对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多维度融合育人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思政教育 多维度融合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20.09.048
Abstract With the country in the key period of comprehensive deepening reform, facing the complex situation and the needs of the times, the task of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arduous.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ors, it is both an opportunity and a new challen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e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combine the needs of the times, implemen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moral education, explore new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ode, and improve the effect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Starting from the significance, measures and practice of multi-dimensional integration education mod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multi-dimensional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ulti-dimensional integration
随着国家处于全面深化改革关键时期所面临的复杂形势和时代要求的需要,高职院校育人工作任务艰巨。高职院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强调“工匠精神”的培育,其核心内涵实为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这恰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这就要求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要有更高的契合度和紧密度。另一方面,高职教育强调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以现代学徒制、工学交替等为典型代表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鉴于此,传统的思政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上存在不足,从目前高职院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实践来看,所有高职院校均在“工匠精神”与思政教育的内容融合上做了一些工作,但并未实施有关有效区别于普通高等院校的教育模式,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工作效益较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1 高职院校实施多维度融合育人模式的重要意义
1.1 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引导和培养高职院校学生以“工匠精神”为代表的职业精神,是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但目前来说,高职学院以学生的个人成绩来判断学生的能力水平。这样不符合高职院校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实际,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不能起到积极作用。高职院校开展多维度融合育人工作,改变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方法途径,将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引入到实际工作中来,以相对较多元的体系来评价学生,引导学生向着符合时代要求角度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目前,任課教师大多注重学生成绩轻视综合素质提升,注重学生的就业问题而忽视了学生个体个性成长使得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误区,进而使学生只注重学习可以带来实际效益的实用性知识,忽视甚至排斥理论性的不易操作化的知识;只关心知识能否带来效益,追求升学和好的就业,追求经济效益,关注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忽视了职业精神、职业操守、理想信念的追求,“工匠精神”的自我培养。因此,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各要素的多维度融合,适应高职教育职业性强的功能性特点背景下思政教育要求,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1.2 有利于思政教育工作模式创新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除了利用思政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之外,在新时代背景下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融入校内外多元主体协同,协调多元育人主体的职责、整合各自的优势教育资源,使思政教育教学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适配,以理论来指导实践,进而满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和总体目标。高职院校以思政教育和技能培养内容融合为抓手,将思政教育全程贯穿校内校外,充分调动企业、社会等多方优质资源参与,是适应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育人背景下思政教育的要求,是丰富新时代“三全”育人工作内涵的重要内容,使得思政体系十分饱满,而不是再像过去那样干瘪、无力,有利于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模式创新。
1.3 有利于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和社会发展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改革开放带来了深刻社会变革。学生在获取信息上变得十分迅速和便捷,给青少年的成长成才和学校的思政教育带来一系列新的挑战。一些西方意识形态的传播、网络上的不良信息等危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直接干扰,严重制约了学生的成长成才。在大学阶段,正是学生价值观培育和形成的关键时期,高校的教育环境、校园文化建设、思想道德体系建设对学生的影响是至关重要且深远的。帮助大学生树立和养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价值观念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当前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处于十分关键时期,如何进一步加强和创新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是一项重要的任务。積极构建多维度融合育人工作模式,为创新思政教育的思路和方法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能有效提升思政教育的时代性和创造性,使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提升到更高的水平和境界,从而让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价值共识和思想共鸣,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促进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
2 高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多维度融合的育人措施
2.1 再造学习模式,做好教学各要素多维度融合
对于学习模式重塑再造,充分结合时代需求特征,做好多个维度相互融合,这是时代必然要求的反应。在实际工作中,首先要充分发挥高职思政课程教学的主体渠道价值,结合着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研究和与社会实际的结合,引导学生们用最新的思想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在实践过程中,要将各要素充分融合,将底气充足、底蕴深厚思想理念传给学生们,理论讲透讲实,使得学生们可以听到心里去,努力提升高职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实际工作推进中,第一,要不断深入思政课堂的教学改革工作,充分发挥课程教育在高职学生思政学习体系中的主渠道价值。在课上,要结合混合式模式来做改革,结合着网络自主学习和多模式的共建共享,做好理论知识和实践讲解相互的融合,打破传统下相对比较简单的教育模式。第二,在实际教学内容设计上,也必须努力突出时代特征,提高整体的针对价值和失效价值,使得学生们可以结合专业课程学习来实际了解和解决社会生活中存在热点问题。在多维度的教育内容整合中,可以结合专题模式来重新打造,努力构建起符合高职学生培养体系科目、如加入和专业结合紧密的指导,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论为依托,来重塑教育模式。此外还需要打造专业的精品课,这对于思政教育教学体系改革也很重要。第三,在实际教学方式上也需要做出改革,做好和学生实际生活需要相结合,在学习的方式上探索符合学生们需求的导学模式、思学模式、乐学模式,结合专业案例讲解和本土资源的融合,做好实践教学,进而构建起参与式、互动式、讨论式、辩论式体系的多项相互融合模式,努力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无法吸引学生注意的问题,使得学生个人学习的积极度、参与度和兴趣度都会有效提升。
2.2 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做好育人融合
高职院校在融合育人模式探索中,应将校园文化建设要素有效融合。高校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塑造、行为方式的影响和成长成才起着重要作用。高职院校的独特的校园文化对学生发展都会带来潜移默化直接的影响。在高职的教育体系和目标指引下,校园文化所具有的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协同机制能更好的将学生活动进行整体设计和分类指导。高职院校立足办学特色,专业特点,将专业和德育融合,将知识理论和活动体悟相结合,做好活动策划和目标设计,使得文化属性得以充分的凸显,保证其深度融合的价值体现出来。
要做好思想政治课外校园活动的延伸。结合校园活动来做好延伸,如在小品大合唱话剧中,适度加入与思想政治相关的内容,鼓励学生们自主探索积极向上,可以达到良好的引导效果,这是传统讲解模式所不能达到的。在活动设计中,要以学生个体做研究对象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对他们做出人文上的关怀和心理上的疏导,解决各类如情感问题、对社会事务的想法、以及个人未来成长规划等问题,这也是习总书记对于社会主义价值观落实的具体办法提出的“落细、落小、落实”实际要求的满足。在实践育人工作推进中高职院校也需要努力打造基于自身实际情况的品牌,以此为推进力来打造出精品的项目。
2.3 打造实践模式,做好课程实践教育融合
对于学生而言学会专业知识始终都是最重要最根本的目标。因此,在思政教育中也要做好专业课和思政元素的融合处理,使得学生们可以获得多元的发展和成长提高。要打造出符合实际要求校内外实践基地,做好实践学习需求的满足,提升整体业务质量。构造相对比较多元的实训模式。在过去的实训基地打造中,基本都是相互割裂,比如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学生生活和思政教育。学生在外企业顶岗实习环节的实施中,学生校外学习时间占比较大。高职院校应与企业、社会组织从资源、形式的进行相互协同,从而形成工作合力,对大学生进行系统化、全方位地正确教育引导,进一步增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达到高校培育全面发展人才的目的。
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实施多维度融合育人模式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用人单位对员工职业精神要求、在提升社会对公民道德要求和学生个人综合素养诉求等几个各方面的都能起到积极作用,给学生个人成长和发展带来更多帮助。
参考文献
[1] 何梦杨.互联网背景下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发展及途径探析[J].农家参谋,2020(15):142.
[2] 李乾坤.茶文化视阈实践育人与大学生思政教育耦合路径研究[J].福建茶叶,2020.42(05):180-181.
[3] 张洋.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之研究[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0.32(03):52-55.
[4] 杨利军,钟建宁.提高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有效性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0):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