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学科核心素养是近一年多来基础教育界的“热词”,统一化的三维目标在新课标背景下逐渐细化为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核心素养。依据学科核心素养制订教学目标展开研究性学习,有利于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历史教学活动中可以突显爱国情怀核心素养,为新时代青年学生承扬代代相传的家国情怀提供人文熏陶。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历史;家国情怀;教学策略
一、 引言
学习历史是对思维的培养和对社会人情感知最好的方法。新时代青年学生只学习历史知识,是无法真正获得社会主义制度认同感的。加强历史学科五大素养在高中教育活动中的融入,引导学生在家国情怀、道德修养的感召下延承中华历史文明,可以为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良好基础。
(一)家国情怀素养概述
历史学科需要一定的历史观。全球史观、阶级斗争史观、唯物史观使得历史事物的解释、现实问题的解决方式趋于多样化,但它们难免有局限。通过历史教学实践对学生展开家国情怀素养的渗透,指导学生认识中华民族多元共生的国家命运,尊重世界优秀传统,增进新时代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自信心,形成正确的三观。以家国为纬,以时代为经,带领莘莘学子回首峥嵘岁月,致敬英雄传奇,树立家国情怀。传统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流,它也教我们仁、义、礼、智、信。民族的才是国家的。不管是单一民族国家还是多民族国家,组成的个体都是民族。而一个国家的主体精神,其内在支撑就是一个个传续至今的民族精神。换言之,没有民族精神,国家就无法在奉行丛林法则的世界生存下去。
(二)培养高中生家国情怀的重要意义
究其根本,我们整个人类社会都构筑在历史之上。是过去发生、代代传承的一件件事和其背后复杂的叙事共同造就了如今的我们。想要知道自己是谁、自己从哪儿来、到哪儿去,甚至是我们的民族是怎样的民族、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其中一个必要条件就是要有历史感。历史感是一种穿越历史和历史叙事本身,在深入掌握史实、其背后逻辑链条以及与现实的各种联系之后,同时在直觉上和理性思维上达到的一种洞见。很多时候,光有理性思维是不够的,这样对历史的理解缺乏情感上的触碰和温度,它并非真真正正地是学习者的一部分。只有让它在自我心中激荡起比理性思考更直观、更动人的情感,才能真正构建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及學生自身与历史的私人化联系。
历史学科的家国情怀教学对于维系国家认同和凝聚力起着重要作用。人除了吃饱喝足,剩下的都是为满足精神需求。历史教育是从根上找归属。真正意义上的国家统一,不仅仅是政治上的国家统一或者地理区域上的国家统一,更关键的是我们寻根溯源的唯一性和我们全民意识的唯一性。这也是历史教育对所有公民的一种塑造。没有最好的国家制度,只有最合适的制度。学习设身处地站在那个时空,带有悲悯的俯视所发生的所有事情。知道原因,知道事情的经过,揣摩主要人物的心理状态,从而了解人性的黑暗和卑劣以及极少的光辉之处,了解人的阶级决定一个人做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有的事情便有了源头。学生能够在良好的历史教育中,置身历史场景去思考世事变迁,在风云诡局的史海沉浮中铸炼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二、 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途径
(一)对比历史教学内容,展现家国情怀
很多时候对历史人物看法的改变是随着自身阅历和眼界的变化而改变的,但是教科书可以让我们有一个先入为主的概念。历史教材书写和编撰重论点不重史料的遗留问题在的唯物史观的指导下有所改善。部编版教材以传统文化为根本,以核心素养为原则,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更加重视史料本身。新编高中历史教材把大量中华文明史、近代史以及现代史实简化成历史线索,通过时间轴理顺主干知识的结构,于世事推演中把握历史背景与现象的关联性和递进性规律。并把曾经作为背景知识的民族交融和隋唐大一统、多民族政权并立与元朝统一等内容转为教学重点,其中所蕴含的民族团结、国家主权以及领海权利意识,无一不表明家国情怀素养构建在历史教学中更加突出的地位。
我们在历史课上大讲特讲欧美选举制、代议制,其详尽程度甚至超过了对当代中国政治体制的讲解,这到底能达到怎样的教育效果呢?坦白讲,真正助力国人爱国教育的是一百年来西方社会对中国的鄙夷与敌视。若没有留洋经历,很难想象百年前孙文会提出“民族复兴”,鲁迅会写出“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时代变革的大浪已蠢蠢欲动,不管这浪将把我们推向哪里,只希望当今的华人能如百年前的英雄们一般,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二)创设有利情境,突显家国氛围
学习历史不可以太功利,它见效不快,是不断淬炼的过程。环境和意识决定了学生的历史认知。受到自我学识、阅历和社会和自身所处环境的影响,认知也会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历史书字里行间都是人情,先贤志士都让人感动。要正所谓读史可以明智。历史究其本质而言就是事实的记述,历史观念的提出是因为人们需要从历史的记述中寻找经验,吸取教训。学生从思考和感悟中建立自己的认知和知识体系,培养思考的习惯。历史是根据年代而成的,以横纵观念全面性地看待问题,有认同感的批判是在了解自己国家历史的基础上作出的辩证批评。
中国人的祖先用这样的故事告诉后代:“可以输,但不能屈服。”中国人听着这样的神话故事长大,勇于抗争的精神已经成为遗传基因。中国人以同根同种来维系文化基因,年轻人的价值取向和教师们的素质息息相关,所以师德十分重要。为师首要是德高,你是什么样的,祖国就是什么样的,因为无论你爱或者不爱,你都代表着自己祖国的某个方面,然后无数的“你”就是在其他国家眼中你的国家的样子。教师不要只把历史当成考试科目,还要引导学生真正把历史的五大素养记于心间,真正能在生活中发现、应用于生活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向他们真正地“学习”,不是为了分,而是为了做一个更好的人。爱国情怀的潜移默化需要在环境熏陶中循序渐进,并加以贴近性史料典故佐证说明。于此,学生才会记住三皇五帝、孔孟之道、四大发明、丝绸之路,因为这些深刻地影响并塑造了现在的世界。
(三)挖掘人物事迹,感悟家国情怀
如果连基本的事件都不怎么了解,就满篇地學习历史规律,完全就是造空中楼阁。历史本应是最有趣的学科。读史也讲求共情。受压迫当然要暴起,被伤害自然想复仇,得意之时且饮酒,去国路上举目愁。中国人的大历史观,却造成了对“人”的忽视。从当事人的角度,去看看他们那些作了古的英雄,那些臭了名的政客,那些王侯将相是怎么想的。一个个有趣的故事和人物事件,提升学生保持课堂注意力的时间以及对于知识的兴趣。分析历史材料是理性思考的过程,如唐朝如何任用西洋人当官的开创包容政治制度。在基奠深厚的历史知识前提下才能帮助学生训练足够理性的思维能力,借助用史料哲学据理力争,又能在饱含对历史的温情和情怀中关心人文,了解人性。譬如晋商早早建立了钱庄,形成了初期银行形态这一类课外材料的补充。
他们或许在年轻气盛的岁数无法真正理解这些事件道理,但引导他们主动地浸入那个氛围,通过沉浸式的感知获取情感上的升华积淀。譬如讲述宋金辽关系时,可以对文本的文言注释展开拓展。“文天祥从至元十六年(1279年)十月抵达大都到至元十九年(1282年)十二月被杀,一共被囚禁了三年两个月。”这三年两个月,元朝逼他诱他,软的硬的都使了,文天祥并不动摇:“天祥深受宋朝的恩德,身为宰相,哪能侍奉二姓,愿赐我一死就满足了。”那些能做到视死如归的人,在他的价值观和意识中,一定有什么信念超过了他求生的欲望。民族大义、救亡图存、不苟且偷生、对党忠诚使他们不惧怕死亡可以与侵略者抗争到底。评价革命领袖和英雄人物的历史地位,应该牢牢把握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深刻揭示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本质。无数英烈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维护世界和平与国际公平正义,舍生取义、壮烈牺牲,他们的英雄业绩永载史册,他们的崇高精神万古长青。
(四)开展实践教学,提高爱国热情
教师要精准把握学和考的关键内容,从具体的历史背景出发,利用各种新活动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去思考、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的思维习惯,增进学生对历史的理解。让学生们走出大学校园,去博物馆、红色革命圣地等历史遗迹感知家与国的真实体温。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性,让学生们发表自己对国家一些当下形式或政策的看法,让学生们有参与感。提问法引导学生去在历史文献资料与实践经历里细细探索品味。在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遇到历史名词或者某个故事中涉及的历史,引导学生追本溯源,在历史佚事和教材理论的联系过程中完成过去与现在、未来的时空思考。
感知力从来都是潜移默化中培养的。没有大量的观察积累、大量的阅读与实践,人的状态是空的,又怎么可能建立广泛联系、触类旁通呢?继承和发展“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传统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用历史教育人,用历史培养人,用历史升华人,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及热爱家长的情感。通过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和君子“六艺”,让学生体验辉煌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历史人文研学工作的开展要依托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红色教育资源和综合实践基地等充分融入本地文化特色,让学生在研学过程中不仅能够接触最前沿的科技,也能增强对家乡的自豪感。
三、 结语
每一个抽身离去的背景身后都有一个文化的注脚,都是一个时代的记忆或者缩影。文化比武力更强大,更持久。历史教育对于培养民族认同感很重要,通过家国情怀素养培养,让新时代青年在正确历史观的指导下全面、客观地认识社会问题,为新时代特色社会建设与民族复兴伟业贡献一分力量。
参考文献:
[1]陆玉梅,张桃花.例谈家国情怀下高中世界史教学[J].当代教研论丛,2020(5):86.
[2]南亚敏.核心素养背景下“家国情怀”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培养思考[J].科技资讯,2020,18(12):136+138.
作者简介:马生贵,甘肃省临夏州,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乔干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