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教育理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探究

2020-11-09 02:55王舒圆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翻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王舒圆

摘 要:新时代,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教育科学的整体面貌不断变化,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方式面临着新理念、新技术的不断冲击。“翻转”教育理念作为最新被广泛探讨的教育理念之一,为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提出了一定的挑战。以北京外国语大学结合“翻转”教育理念开展的“故事育人”教育实践为例,对“翻转”教育理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的探究,以期为广大学者、教育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翻转学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北京外国语大学;故事育人

“翻转”教育理念的理论根源及现实涵义

“翻转”教育理念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伍德兰德中学两位化学教师乔纳森·伯格曼和亚伦·萨姆斯在2007年的教学创新。为了给缺课的学生补课,这两位教师尝试录制教学视频,供学生在家学习。其后几年,伯格曼和薩姆斯不断完善这种教学实践,并于2012年共同创作发表《翻转你的课堂:时刻惠及课堂上的每位学生》一书。书中正式提出“翻转课堂”理念,即“在信息化环境中,课程教师提供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在上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师生在课堂上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钟晓流等,2013年)。

不久,伯格曼和萨姆斯意识到“翻转课堂”的局限性,鉴于教学的成功最主要取决于学生的“学”,而非教师的“教”,因而于2014年提出“翻转学习”概念,并创办非营利性机构美国翻转学习网络(FLN),致力于推广“翻转学习”。FLN将“翻转学习”定义为一种教学方法,它把教师的教授过程从传统的课堂讲授转移到个人指导中,其结果是传统的教室转化为一个动态的互动学习场所,在这里教师指导学生提高概念理解能力,把新的、不同的教学方法带入教室,自由地使用课堂时间,开展个别指导和小组学习(吴萍,2017年)。

在此基础上,美国开始了可汗学院、慕课(MOOCs)系统等一系列“翻转”教育探索实践。2011年起, 我国的教育专家和学者把“翻转课堂”“翻转学习”等概念及实践引进移植到中国。2011年9月, 重庆聚奎中学率先尝试“翻转课堂”教学,随后,深圳南山实验教育集团、山东昌乐一中、C20慕课联盟学校都开始了“翻转”教育实践。

自“翻转课堂”一词问世至今,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视角,结合中小学、高校及职业院校教学实践,对“翻转课堂”与“翻转学习”开展了大量研究。其中,相关学者对“翻转课堂”与“翻转学习”的横向对比及纵向演进分析对于本文所探讨的“翻转”教育理念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翻转学习”是在“翻转课堂”策略的基础上全面关照深度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即在课堂教学中,以掌握学习的理论支持学生个性化学习和主动学习,同时将“深度学习”引入“翻转课堂”,实现基于项目、问题、探究、挑战的主动学习(叶平,2015年)。“翻转学习”包括学习时空、学习方式从群体学习空间、传统统一性学习方式向个体学习空间、自由差异化学习方式的“翻转”,学习主导权由教师向学生的“翻转”,学习内容由知识继承向知识创造的“翻转”,学习目标由统一目标向个性化目标的“翻转”等(王竹立,2016年)。“翻转学习”要实现从课堂到学堂,再到深度学堂的转变;实现教师的教学方式从独白到对话,再到多声部对话的转变;实现教育目标从学到知,再到行的转变等(王洪林,2018年)。基于以上几位学者的观点,“翻转”教育理念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教育时空的“翻转”,即从课堂教学、集体教室向个人学习生活场所、课余碎片时间“翻转”;二是教育方式的“翻转”,结合信息技术,由传统课堂上的教师说教向针对不同学生的多媒体、差异化教育方式“翻转”;三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的“翻转”,教师、教职工等传统教育者群体也成为受教育者,学生也成为教育者。

由于教育方式的“翻转”往往伴随教育时空的“翻转”而发生,在具体实践中难以明确区分彼此界限,且教育方式的“翻转”主要包含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的翻转,故本文基于“翻转”教育理念的三个方面,延伸提出“翻转”教育的三个元素:教育内容的“翻转”,教育形式的“翻转”,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的“翻转”,即教育主体的“翻转”,并据此对“翻转”教育理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应用进行分析考量。

“翻转”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以北京外国语大学“故事育人”模式为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几年来,北京外国语大学整合教育资源,以“故事育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翻转”实践探索。通过邀请“名师讲好中国故事、教授讲好人生故事、朋辈讲好成长故事”,尝试将思政教育的主体、内容、形式进行翻转,让思政教育的教育主体从教师向学生翻转;教育内容从知识学习向综合素质能力翻转;教育形式从以教师“主导、主演”的教育活动形式向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教育活动形式“翻转”。

1.“故事育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概述。“故事育人”旨在搭建集参与性、实践性、感受性、分享性、引导性于一体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平台。通过邀请名师、校友、朋辈等讲述中国故事、人生故事和成长故事,以分享会、脱口秀、微视频、小戏剧等形式展出和传播,在讲故事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内涵融入真实生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体验感和代入感,让学生身临其境受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事例口耳相传,变学生被动接受为学生主动参与,让自我教育、相互教育交融,用故事感化人、教育人,逐渐形成覆盖面广、针对性强、润物无声、效果明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模式。

2.“故事育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蕴含的“翻转”元素。一是教育主体由教师、辅导员等传统教育者向学生翻转。“故事育人”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符合新时期大学生的特点,将学生由教育客体变成教育主体。一方面,使学生在自我展示中自我总结、自我提高、自我教育;另一方面,学生自己成为教育者,通过朋辈辅导,榜样育人的形式向身边学生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翻转”成教育者,与受众学生一起探讨青春、价值等话题达到教育效果。二是教育内容由知识灌输向综合素质能力提升“翻转”。“故事育人”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打通校内外的教育资源,充分调动各领域的校友、名师、大咖与学生在平等开放的平台上交流,不谈学术,只谈人生,脱离了书本上僵化的知识,用自身鲜活的实例教育学生,使学生开阔眼界,提升认识,发展综合素质与能力,在不断完善人生观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教育形式由以教师“主导主演”向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翻转”。挖掘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成为编剧、导演和主角,编导演出身边的故事,通过这种微视频和微电影,传递学生中的正能量,讲述学生自己的故事。这不仅是教育主角的“翻转”,而且也是教育模式从传统到现代的“翻转”。学生自己的故事通过学生自己忠实还原、精心制作、广泛传播,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创新载体。

3.将“翻转”元素应用于“故事育人”模式的效果分析。“故事育人”教育模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核心,融合“翻转”教育元素,创新开展思政教育,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实际,自觉转变观念、转变思想,真正实现了大学生群体思想与行动的有机互动。它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实践平台,是学生乐于接受、主动参与、自我教育、相互教育的综合成长平台,也是学生自我展现和自我完善的平台,每一位大学生的学习、感悟、修炼都能在平台上找到回应,从而促进大学生群体的健康成长。

“故事育人”模式更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渠道,是将“翻转”教育元素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尝试。统计结果显示:该教育模式下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动参与度高,对活动意义和效果反馈积极。实践证明,该教育模式在价值观教育中实现了三个增强,即增强了学生的“四个自信”,促进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自觉端正社会价值取向;增强了学生成才励志创新的时代使命感,帮助学生选择正确的个人价值追求。

对“翻转”教育理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思考

结合北京外国语大学“故事育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暨思想政治教育“翻转”实践的经验,笔者对将“翻转”教育理念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如下几点思考:

1.着重发掘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和能力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翻转”实践的内在根源。发掘并引导学生自主教育,不是指放任學生的行为,而是使其自觉自主开展个性化思想教育活动。一是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各类资源进行自我教育、反思成长,获得自我价值认可,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动力;二是引导学生转变学习观,根据自身的专业学习和自身兴趣,“私人订制”思想成长体验,避免思政教育流于形式;三是引导学生明确自身优点与短板,广泛开展朋辈交流,通过合作竞争,达到“1+1>2”的整体学习效果,从而提升每个学生的成长动力。

2.重视建立平等互信的师生关系。平等互信的师生关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翻转”实践的基础。教育者须尊重每一个受教育者的人格,并根据后者的天赋与经历采取相应的教育方式,与之平等交流。因此,教育者在实践中应做到“一退一进”:“退”就是从教育活动台前“独白”式的“教学权威者”退而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设计者,通过与学生平等对话交往共同完成教育活动;“进”则是要在自身专业及信息技术素养等方面更进一步,在扎实专业知识储备、了解相关学科的前沿发展之外,高效运用信息技术制作教育资源,对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

3.积极营造全员参与的教育氛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翻转”实践,离不开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学生工作人员等主要教育者,离不开专业课教师、行政人员、党务人员、后勤保卫人员等教育参与者,离不开每一位学生及其家人的支持,也离不开全社会思想政治生态文明的进步和“翻转”教育理念在中国的落地生根。这种全员参与的理念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的理念不谋而合,在具体实施上也可循着“三全育人”中聚焦“整体格局”“关键少数”“关键环节”“关键领域”的路径指引,形成合力育人、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BERGMANN J, SAMS A. Flip Your Classroom: Reach Every Student in Every Class Every Day [M]. Washington, DC: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2012.

[2]BERGMANN J, SAMS A. Flipped Learning: Gateway to Student Engagement [M]. Washington, DC: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2014.

[3]李蕉,常莉.给教学“留白”:基于思政课“翻转课堂”的几点思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9):120-122.

[4]王洪林.“翻转”理念反思:从翻转课堂到翻转学习再到深度翻转学习[J].基础外语教育,2018,20(1):3-9,105.

[5]王竹立.移动互联时代的碎片化学习及应对之策—从零存整取到“互联网+”课堂[J].远程教育杂志,2016,34(4):9-16.

[6]吴萍.浅谈翻转学习新发现—基于乔纳森·伯格曼翻转学习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7(12):50-51.

[7]叶平.从翻转课堂到翻转学习的演进—美国中小学翻转课堂如何关照深度学习 [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2): 16-19.

[8]钟晓流, 宋述强, 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 [J]. 开放教育研究, 2013,19(1): 58-64.

(作者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学生工作部)

[责任编辑:翟 迪]

猜你喜欢
翻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绘本引领促练笔 “翻转”课堂出高效
浅谈一种固定板可翻转式压力机的应用
网络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分析
全面依法治国环境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
“没有围墙”的幼儿教育
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