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帆
摘 要:近年来,国家对“双一流”建设高校提出了“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创新团队”的建设任务。清华大学以此为出发点,积极推动跨学科交叉,并取得了初步成果。通过总结世界一流大学跨学科特色经验、分析清华大学跨学科交叉科研机构的组织模式,以期对我国高校科研体制机制改革、跨学科交叉体系构建提供借鉴。
关键词:科研;跨学科交叉;科研机构
2016年,清华大学科研体制机制改革正式启动,学校明确提出跨学科交叉是四大关键改革任务之一,以期实现科学研究从跟踪到引领的跨越[1]。经过四年的实践,清华大学从跨学科交叉入手,总结世界一流大学特色发展模式,积极破解学科交叉难题,对跨学科交叉体系的建设积累了初步经验。同时,通过推动学科交叉的积极实践,获得高水平创新成果,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我国高校相关改革提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方向。
世界一流大学跨学科交叉科研机构特色模式
从历史看,早期传统大学只具备教学功能,不具备科研功能。直到德国威廉·冯·洪堡(William von Humboldt)率先提出基于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洪堡模式的教育改革,才初步形成了现代大学的雏形。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的推动,最终发展成以美国为标杆的世界一流大学跨学科交叉研究先进模式。本文以美国最先进的三所现代大学为例,阐述世界一流大学建立的跨学科交叉科研机构特色模式。
1.哈佛大学
哈佛大学坚持以独立自由探索为主导的科研模式,强调从学科发展的自然逻辑来开展跨学科交叉研究工作。此外,还非常注重不同国家跨学科交叉科研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哈佛大学成立的若干跨学科交叉科研机构中,以拉德克里夫高等研究院最为典型[2]。基于自由探索,研究院启动了一系列多元化、开放性的项目计划,借助学校提供的充足资金支持,有效实现了高端人才的聚集和不同学科间持久有效的合作。同时,研究院在世界范围内选拔顶尖人才驻院研究,打造了良好的跨学科交叉氛围,在前沿科学领域取得了众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成果。
2.麻省理工学院
麻省理工学院更为注重学科之间的创新融合,学院对于多学科、多领域的交叉构建有着悠久的传统。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麻省理工学院从发展战略出发,开展了大规模的跨学科研究及跨学科交叉科研机构建设。根据不同的定位与目标,麻省理工学院形成了灵活多样的跨学科交叉模式,打造了功能互补、良性发展的科研平台体系[3]。例如:面向国家战略需要、投入巨额资金的实体跨学科实验室(如著名的林肯实验室);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的任务导向的实体跨学科研究中心;聚焦前沿学科领域,进行大跨度合作的虚体跨学科平台计划;立足全球化合作的跨學科课题组或联盟(如新加坡—MIT联盟)。同时,通过对跨学科平台的打造,麻省理工学院与企业界建立了数千个富有成效的伙伴关系,以2019财年为例,受行业直接赞助的跨学科交叉相关科研经费总额达1.8亿美元,占麻省理工学院总研究支出的23%[4]。由于对跨学科研究的高度重视,麻省理工学院长久以来一直位于世界一流大学前列。
3.斯坦福大学
斯坦福大学注重跨学科交叉发展的软硬兼备。自1982年开始,便正式启动相关工作,提倡“协同合作是一种生活方式”(Where collaboration is a way of life)[5]。在协同创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进行前瞻性的探索和实践,其创新经验可以总结为三个层面[6]:一是组织战略层面,从整体规划入手,积极确立斯坦福大学各学科之间的协同创新战略方向;二是组织管理体制层面,从管理体系落地到主动明确斯坦福大学各级协同创新战略目标的管理体制;三是组织内部运行机制层面,从运行机制设计入手,通过有效对接、动态调整,确保产学研协同创新“无缝对接”。
同时,斯坦福大学注重建设有利于跨学科交叉的专门的物理空间。以著名的斯坦福大学克拉克中心为例,该中心通过开阔的布局设计确保师生间交流协作的开展。不同于传统的建筑设计(师生在各自院系的独立建筑内活动),克拉克中心从设计之初就旨在鼓励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增加教师之间交流与碰面的机会。因此,该建筑的投入使用在当时引起了强烈的示范效应,多个高校也相继效仿,推动了跨学科交叉研究工作。
4.世界一流大学经验启示
随着现代科技发展的深入,跨学科交叉已成为引领新兴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提高创新力的关键,更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必要条件之一。世界一流大学所取得的大量卓越的科研成果得益于打破学科壁垒、实现学科交叉融合,其共同特点在于:以跨学科交叉科研机构为平台,为跨学科交叉研究提供物理空间;以制度设计为抓手,为跨学科交叉研究协作提供长远支撑;以增进沟通为桥梁,为跨学科交叉研究提供浓厚氛围。[7]
清华大学跨学科交叉创新体系建设
清华大学跨学科交叉创新体系(图1)建设的特点是:以理、工、文、医之间的多学科交叉融合为主线,以跨学科研究机构为发力点,以重大科研攻关项目为抓手,围绕国家战略需求,着力产出原创性前沿创新成果,培养和引进高层次跨学科人才[8]。
在科研体制机制改革背景下,2017年到2020年间,清华大学瞄准跨大学科、跨大领域前沿问题开展跨学科交叉研究的合作契机,成立了三个实体跨学科交叉科研机构—清华大学脑与智能实验室、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和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旨在构建跨学科交叉创新的独特环境,吸引全球顶尖学者,产出重大国际前沿学术成果;成立了七个虚体跨学科交叉科研机构,分别是清华大学智能网联汽车与交通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智能无人系统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柔性电子技术研究中心、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清华大学大数据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医工交叉研究院和清华大学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
这些跨学科交叉科研机构的成立,在清华大学的科研体制机制改革进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清华大学提出跨学科交叉做到“真交叉、真合作、真交流”,保证来自不同国家、不同领域、不同院系的师生能深度融合地开展合作,取得具有国际影响力、具有行业引领性的重大成果,学校从制度建设、平台管理、文化氛围等方面给予跨学科交叉科研机构全方位的支持,促进跨学科交叉的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9]。
1.实体跨学科交叉科研机构
实体跨学科交叉科研机构的成立旨在进行突破性创新、原始性创新、前沿式创新及颠覆性创新。为推动其发展,清华大学主要开展了以下创新举措:一是搭建跨学科交叉研究的管理体系。学校成立跨学科交叉研究工作领导小组,统筹组织和管理全校跨学科交叉研究工作。二是推进跨学科交叉研究制度创新。先后出台多项跨学科交叉研究制度,保障跨学科交叉工作有序推进,如《清华大学关于促进跨学科交叉研究的指导意见》《清华大学跨学科交叉实验室管理办法》《清华大学跨学科交叉研究中心管理办法》等制度文件。三是健全跨学科交叉研究支撑体系。在促进跨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机制、推进校内教师兼职制度、加强跨学科交叉研究公共科研条件平台建设、设立跨学科交叉研究自主专项课题等多方面,建立健全跨学科交叉研究的支撑体系。四是高度重视产学研用融合。组织开展清华大学学术与产业合作论坛,搭建学术界、工业界及产业界充分交流的平台并形成良好链接,从而促进跨学科、跨界的深度融合。五是充足的运行保障条件。实体实验室在成立初期,学校提供稳定的经费支持,同时对于科研用房、人员编制、薪酬待遇等方面也给予优先保障。
2.虚体跨学科交叉科研机构
虚体跨学科交叉科研机构的健康发展同样得益于完善的跨学科交叉管理体系以及制度创新。同时,以下举措在虚体跨学科交叉科研机构运行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是完善整體目标规划,明确各领域发展任务和落实方案,实现虚体跨学科交叉科研机构工作稳步推进。二是汇聚多渠道发展资源。学校支持和鼓励虚体跨学科交叉科研机构积极争取外部资源,通过自身力量广泛拓宽多元化经费渠道,以引入社会资源的模式实现良好运行。三是确保专人专项稳步推进。基于一对一服务保障机构的理念,科研院设置专门岗位高效推进机构各项事务,确保重要事项实施落地。
3.跨学科交叉科研机构建设经验总结
清华大学通过建立跨学科交叉科研机构,推动构建跨学科交叉创新环境、汇聚多领域顶尖学者、推进多学科研究深度合作的模式,向实现产出重大国际前沿学术成果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学校完善的管理体系、制度体系、支撑体系是跨学科交叉科研机构良好运行的关键保障因素,同时高度重视跨界交叉与深度融合,坚持“推动创新的关键在于学科交叉和跨界合作,跨界融合是大学和企业创新的新模式。”[10]秉持开放的态度与企业开展广泛合作,加快重大技术成果的应用,形成共赢合作的长效机制,真正体现了“跨界交叉、深度融合”。
提升我国高校跨学科交叉科研机构建设的分析和建议
1.国内外跨学科交叉科研机构的比较分析
近十年来,跨学科交叉研究逐渐成为高校科研体制机制改革的新兴重点,这类机构设置在现代研究型大学中广泛存在,其独立性、项目导向性和社会需求联接性,为大学跨学科交叉研究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11]以美国研究型大学为代表的国外一流高校,在设立跨学科交叉科研机构中注重把握跨学科研究的内外部驱动力,结合本校的优势和特点,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跨学科研究发展模式。总体来看,这些大学强调从科学自身发展规律推动跨学科研究,通常是具有悠久的自由探索研究传统的世界一流私立大学,基于雄厚的财力,可以不用刻意顾及政府或企业目标导向过强的科研合作,进而从学科发展的逻辑来促进本校的跨学科研究。[12]
国内高校建立跨学科交叉科研机构的模式,往往立足学校优势学科和长远发展,围绕国家战略需求,以目标明确的关键性科学问题和重大需求为牵引、面向科学前沿基础研究、经学校顶层设计统筹而设立。这些跨学科交叉科研机构一般都凝聚了全校最具优势的学术力量,通过创新科研组织模式推动多学科协同,从而推进学校乃至国家相关战略领域的高速发展。
相较而言,我国跨学科交叉科研机构发展的时间较短,导致目前国内高校仍存在若干问题,特别是促进跨学科交叉的评价机制和考核激励机制尚未完全建立;院系对于鼓励教师跨院系兼职和跨学科交叉研究工作动力不足;资源配置方式的改革仍须进一步探索;教师跨院系兼职管理制度还未能得到广泛应用;交叉学科相关学生培养机制尚未健全;重大项目推进机制仍在形成过程中等。
2.我国高校跨学科交叉科研机构发展的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对于我国高校跨学科交叉科研机构的发展,形成如下政策建议:一是完善交叉学科招生制度。建议在不同院系建立交叉学科学位评定委员会,制定专门的交叉学科专业学生培养计划。破除原有名额分配机制,代之以项目和任务为牵引,实现生源指标调配。二是完善教师考评制度。现行教师成果归属院系进行评价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跨院系交叉合作的积极性。建议制定符合不同学科特点的分类评价标准,鼓励自由探索。更多以团队和项目为基础来进行成果和人才评价,探索实行教师“双下标”管理模式,建立利于学科交叉融合的评价机制。三是完善跨学科交叉资源配置方式。建议改进高校以往分散到各院系的资源投入方式,集中资源重点支持战略性跨学科交叉研究方向和重点机构,形成合理资源配置通道。四是构建并完善重大项目推进模式。通过改进重大项目统筹和布局机制,引入重点跨学科交叉科研机构参与指南设计、项目组织和评价的跨学科项目组织创新模式,逐步减少重复投入和重复工作,突出有组织的科研项目。五是完善跨学科交叉交流环境建设。建议增加跨学科交叉的科研工作场所,增加交流机会,加强与世界顶级跨学科交叉平台的交流与合作,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提升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六是完善设备公共平台建设。围绕若干重大方向,以共同需求为出发点和切入点,打造若干大型设备平台,凝聚跨学科交叉力量和方向,满足科研人员的实际需求,激发科研人员主动投身于跨学科交叉研究工作的热情。
本文系教育部高等学校中长期(2021-2035年)和“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研究定向委托课题“支撑双一流高校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2020.06-2020.11)阶段成果
参考文献:
[1]刘蔚如.科研改革路上,聚焦跨学科交叉[EB/OL].(2017-12-16)[2020-8-29].https://news.tsinghua.edu.cn/info/1002/16762.htm.
[2][11]陈婵,邹晓东.美国高校跨学科独立研究机构建设的经验与借鉴—以哈佛大学拉德克里夫高等研究院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32(2):35.
[3] 杨琪.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科研平台建设研究—以麻省理工学院(MIT)为例[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
[4]MIT and Industry[EB/OL].[2020-8-29]. http://web.mit.edu/facts/industry.html.
[5]Stanford Interdisciplinary[EB/OL].[2020-8-29].https://interdisciplinary.stanford.edu/.
[6]畢颖,杨小渝.面向科技前沿的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模式研究—以斯坦福大学Bio-X计划为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56(1):165.
[7]李鹏虎.“双一流”建设中的跨学科元素:组织及制度[J].现代教育管理,2019(4):49.
[8]程飞亚,张惠.世界一流大学跨学科研究平台构建模式研究—以清华大学为例[J].北京教育(高教),2020(1):66.
[9]清华大学成立三个跨学科交叉科研机构 科研体制机制改革迈出里程碑步伐[EB/OL].(2017-09-06)[2020-8-29].https://news.tsinghua.edu.cn/info/1007/53960.htm.
[10]打造大学企业创新双引擎—清华大学举办首届学术产业合作论坛[EB/OL].(2019-12-23)[2020-8-29].https://news.tsinghua.edu.cn/info/1002/16325.htm.
[12]李丽刚.中国高校跨学科研究的发展研究[D].长沙:国防科技大学,2005.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科研院)
[责任编辑:卜 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