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德育生活化教学方法

2020-11-09 07:55申俊兰
清风 2020年20期
关键词:中学生法治道德

文_申俊兰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德育的要求亦逐渐提高。德育主要源于日常生活,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而且服务于社会。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应进行德育生活化教学,以此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初中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主要重视在德育教学中融入生活,即教师需要将学生、教育内容等多方面课堂因素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以形象生动的世界作为背景,让中学生去体会、去沟通,进而对生活实质展开深入了解和认识,提升中学生的思想品质。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德育生活化教学问题

第一,部分教师德育教学内容脱离现实生活。教师需将社会多方面的要求作为导向,让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社会深入契合。目前,部分学校未能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对德育实行变革,亦未能让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相符,致使德育的教学内容逐渐落后于实践。此种错位状况,导致部分中学生难以认清自身内在想法,对现实体验十分淡薄,造成部分学校德育教学的主体位置渐渐缺失。

第二,部分教师德育教学形式和途径较落后,仍应用传统灌输式的教育形式。如若教师在德育过程中始终将自身位置放在最高处,则会出现强迫学生接受知识的情况,难以有效引导中学生科学合理地学习。也许个别学校德育教学形式相对落后,这和德育生活化的本质往往相违背,难以使德育教学成效获得显著提高。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德育生活化教学方法

第一,发掘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德育目标应和中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使中学生真实体会到具体又内涵丰富的道德规范;德育需要和生活中的现实状况有机融合,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教师应将生活作为导向,创建课堂,善于发掘日常生活中的教育资源和主题。部分教材中某些知识内容对于中学生的学习和掌握来说存在一定的困难,尤其是中学生对背景知识不了解时,学习起来会十分困难。针对这种知识领域,教师需要善于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教师可以让中学生先了解教材中的知识内容,如若学生遇到不理解或者不懂的问题,教师可将其转换成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类主题。采用此种形式,可大大缩小学生与学习知识间存在的差距,创建一个更加有效的德育教学课堂。教师应全面探究教材中的知识内容,发现中学生无法理解的知识难点或是知识内容时,需要及时找到解决学生各类学习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唯有如此,才可营造活跃的课堂教学环境,使中学生可在现实生活中更迅速地认识并掌握道德与法治的知识,以此保障课堂教育的高效性。

第二,重视创建生活情境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开展德育生活化教学,选取中学生感兴趣的相关话题,自然而然地把社会生活引入初中课堂中,真正实现对德育知识的科学理解和正确应用。教师应继续开放自主思维,为中学生提供更加宽阔的实践天地。创建各种各样的教学情境,使中学生可以在学校中体会到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推动中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让中学生获取更多、更全面的社会教育以及情感体会。比如,教师可组织中学生在学校进行菜品售卖等活动,即根据和学校食堂的沟通协调,对中学生进行分组,让中学生共同开展饭前卫生的清理、饭菜的烹饪以及饭菜销售等活动,最后评选出餐前卫生和饭菜销售均做得最好的小组,使中学生均参与其中,并体会到食堂工作人员的辛苦。在这些活动中,中学生能够体会到协作和团队的伟大力量。生活情境的创建,使中学生能够感受到赚钱的艰难、劳动的伟大,同时培养中学生社会竞争意识,故而会大大提升德育生活化教学成效。

综上所述,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如果想切实使中学生的德育更加生活化,则需要在课堂学习中加入生活实践,让学习范围能够得到高效拓宽。同时,亦可将学习置于社会背景下,使学生根据生活交流沟通来体会学习的意义。教师应对教材内容、教学方法进行全面考虑,使教学因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以生活来促进德育成效与教育质量的高效提升。

猜你喜欢
中学生法治道德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更正——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法治护航 守护生命之源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