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文化意识培养的高中英语文学名著阅读教学实践探究

2020-11-07 01:10刘开平
英语教师 2020年19期
关键词:书虫读物意识

刘开平

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教育部 2018);指出高中英语教师应在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同时,关注他们的情感,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突出英语学科的“人文性”。英语文学名著是特定时代的文化产物,具有解读不尽的思想内涵,展现了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人文地理、风俗人情等,是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人文素养的理想材料(唐玉婷 2017)。但长期以来,高中生的英语学习局限于教材。除了学习教材内容之外,他们往往只能从练习中接触一些英语语言知识。长期接触不到丰富的课外学习资源,学生的语言能力难以提高,学习兴趣也会逐渐丧失。一些对英语感兴趣的学生会在课后阅读英语报刊或观看英语电影,但所涉猎的内容往往比较零散,未经过系统梳理,未被理解和内化。久而久之,学生的文化视野狭小,自我提升的能动性缺失,英语学科人文素养方面的培养目标难以实现。基于此,探讨如何组织学生开展英语文学名著阅读实践,旨在扩大学生词汇量,培养其文化意识,提升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一、文化意识的内涵

文化意识是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它是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跨文化意识认知、态度和行为取向。文化意识的培育有助于增强国家认同和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学会做人做事,成长为有文明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教育部 2018)。文化意识的培养涉及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在英语学习中,学生接触的是精神文化方面的知识。学习中外优秀文化,有助于在不同文化的比较、鉴赏、批判和反思过程中,拓宽国际视野,理解和包容不同文化。在高中阶段,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优秀的英语文学作品,使其习得语言知识,获得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二、指向文化意识培养的高中英语文学名著阅读实践

文化意识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测评难度大。尽管如此,文化意识可以通过语言运用、人际交往等方面体现。文化意识的培养是多渠道的,其中一种高效途径就是阅读。

(一)阅读内容

鉴于实践所在城市虽然是地级市,但地处山区,经济欠发达,英语学习气氛不浓厚,因此没有选择英语原著,而是选择“书虫·牛津英汉双语读物”(分级读物)为主要阅读材料。

“书虫·牛津英汉双语读物”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牛津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的系列丛书,其中收录的都是世界名著,由英国权威语言工作者改编,语言生动地道。分级编排方式满足了不同水平的英语学习者的阅读需求。

编者用的是常见词汇,而且关键词汇复现率较高,即使词汇量不大的学生,也可以读懂。总之,“书虫·牛津英汉双语读物”选材经典,语言地道,篇幅不长,故事引人入胜,是一套很适合初、高中学生阅读的好书,能让学生徜徉于世界文化经典的长河中,在熏陶文学素养,感悟人生的同时,提升英语阅读能力,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实践对象班级是高一年级的两个普通班。学生主要阅读“书虫·牛津英汉双语读物”第3级读物。第3级读物分上、下册,上册共10本,下册共11本。具体书目见表1。

表1:“书虫·牛津英汉双语读物”第3级读物目录

“书虫·牛津英汉双语读物”第3级读物的词汇量要求较小,学生可以比较快速地读完故事,生僻词较少,这样一来,学生阅读的兴趣就不会受到打击。从表1可知,第3级读物的话题广泛,题材多样,不仅包括故事性强的奇幻小说,如《爱丽丝镜中世界奇遇记》《星际动物园》等,还包含一些纪实性的书目,如《勃朗特一家的故事》。这些读物能让学生开阔文化视野,感受异国文化的魅力。除此之外,有些读物还能够激发学生思考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如《化学秘密》中提到犯罪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有意识的,另一种是无意识的。然而,什么是犯罪?是应该以法律规定为依据还是以我们的内心感觉来判断?罪孽多种多样——贪婪、施暴、凶狠、仇恨。但是也有不太明显的罪恶——如我们破坏这个世界:破坏天空、海洋、陆地。人类在犯下这些罪孽后,闭着眼睛假装看不到这一切。其中的故事引人发省,究竟我们今天的行为是否在破坏我们的世界。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学会做人做事,成长为有文明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人。

(二)阅读方法与过程

在调查和征询学生意见的基础上设计了阅读方案。阅读任务分为两部分:个人阅读和小组共读。

要求学生个人阅读,1个月至少2本,每学期至少8本;阅读时必须填写个人阅读笔记(见表2)。个人阅读笔记内容包括班级、姓名、书名、作者、页码、印象深刻的词汇及体现文化的表达(包括历史、风俗、人情、生活习惯、礼仪、律法等)等,此外,还包括读后感。

表2:个人阅读笔记

填写个人阅读笔记一方面能督促学生进行持续性的阅读,感受英语文化,扩大知识面;另一方面能督促他们从阅读材料中发现、摘抄好词好句,进行语言积累,从而提升英语学习的自信心。

除了个人阅读外,学生还要进行小组共读。教师将班级学生分为若干个6人小组,让各组推举一位组长。首先,每个小组选择所要阅读的书目,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选书目的阅读任务;其次,小组成员在完成阶段性阅读任务后到组长处填写阅读进度表(见表3),以供组长参考全组人员的阅读进度;再次,在小组全体成员都完成阅读任务后,进行组内阅读分享;最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有选择性地在班内扩大分享活动,即开展“悦读会”。“悦读会”的活动包括以下三种形式:手抄报展示、情景表演、读后演讲,旨在促进学生在个人阅读之后能与同学进行近距离的交流和分享。

表3:小组阅读进度表

在“悦读会”上,小组可以展示用于介绍读物的手抄报,也可以作读后分享报告,还可以对读物中的部分情节进行表演。学生可以分享自己做的摘抄笔记,也可以谈论对读物故事中人物的思想和情感的理解和看法等。教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鼓励性评价,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与自信心。

在阅读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能够遵循教师的指示和教导,尽量抽时间完成课外阅读,并认真填写个人阅读笔记和小组阅读进度表。英语文学名著阅读活动有序进行。作为指导者和监督者,教师定期检查学生填写的两个表格,发现他们非常用心,能够把自己认为最精彩的、印象最深刻的词汇和语言表达记录下来,并在早读课上进行朗读或背诵。两个班级均成功地开展了5次“悦读会”,其中,3次手抄报展示活动、1次情景表演活动、1次读后演讲活动。

手抄报展示活动:每个小组设计一份用于介绍读物的手抄报,内容包括所选择的书目名称、作者简介、好词好句、体现文化因素的片段、读后感。由于小组成员阅读同一本读物,对内容都非常熟悉,所以,他们在制作手抄报时有条不紊。学生发挥奇思妙想,团结协作,成果喜人。手抄报展示活动的可操作性强,学生在准备过程中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所以该活动的开展次数较多,深受学生喜欢。

情景表演活动:活动宗旨是展现英语文化,要求小组全员参与,在表演中将书中人物的生活习惯、经典对话、矛盾冲突、习俗等展示出来。各小组成员在组长的组织下选择故事情节、撰写剧本、准备道具、排练等,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如表演必须忠实于原文,可以适当增加一些细节,人物的刻画尽可能通过语言、神态或动作体现。例如,一个小组选择表演《勃朗特一家的故事》(The Bronte Story)中主人公夏洛特的书发表之后被父亲知道的情节。他们除安排了主要人物角色之外,还在旁白中特意点明: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女性的社会地位非常低,她们的写作是不被大众认可的,因此,夏洛特需要取一个男性化的笔名,出版社才会同意发表。这段旁白一经念出来,台下观看的学生立刻产生了共鸣,联想到我们国家的历史中,也有一段时期是男尊女卑的。在高中繁忙的学业中,有这种表演活动,学生跃跃欲试,积极参与。为了表示对情景表演活动的重视,以及对学生的努力进行肯定,邀请本年级全体英语教师观看与点评,情景表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读后演讲活动:各小组确定想要分享的故事,派代表进行限时演讲。演讲必须有思维导图作辅助,思维导图可围绕故事脉络、人物关系、事件进程等方面设计。演讲必须全程用英语。这一活动的难度较大,需要学生课后用较多时间准备。演讲不是复述故事,而是学生对故事人物关系的思考,或对故事中矛盾的理解,或对角色的解读,或对某个文化因素的理解。例如,一名学生在分享《星际动物园》的阅读感受时说道:“人类是地球这颗行星上最成功的动物。所谓成功,是指在与其他动物的斗争中取得的成功。在争夺食物或土地的问题上,我们人类战无不胜。我们人类战无不胜是因为我们智力发达。我们会思考,会说话,会使用工具,会制造精妙的机器。我们砍伐树木,修建房屋或工厂,自己种植粮食。那么,其他动物呢?当环境被破坏,气候变暖,战争、自然灾害越来越多的时候,我们的路在哪里?与其探测其他星球是否适合“移民”,还不如想办法保护环境,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演讲从故事转入对现实的思考,呼吁大家保护环境,承担起作为地球人的责任。通过参与读后演讲活动,学生的文化意识得到显著提升。

三、阅读实践效果与讨论

首先,这种有组织、有任务的阅读计划,从刚开始的半逼迫开展到后来的自动有序开展,学生从刚开始的不情愿到后来的自觉、主动参与,说明这个阅读方案是成功的。学生形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能力的有力保障。

其次,所选择的阅读材料“书虫·牛津英汉双语读物”的编排具有科学性,词汇难度是逐级递增的,而且一些生僻词汇已被替换,关键词汇不断重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记住了许多词汇和表达,其词汇水平上了一个台阶。

再次,慢慢增加的词汇量使学生逐渐建立起阅读英文书籍的信心。阅读“书虫·牛津英汉双语读物”的整个过程不是无障碍阅读,即使它是英汉双语的,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也可对照中文翻译理解。但并不建议学生这样做,教师要让学生学会根据语境猜测词义,如果猜不出来,再查词典。“书虫·牛津英汉双语读物”是一套培养学生英语阅读兴趣的好书,学生在读完后,表示要继续阅读英文原版书籍。在已掌握一定的故事背景的前提下进行英文原版书籍的阅读,阅读过程会容易得多。最主要的是,通过阅读,学生了解了大量的英语国家的文化,提升了文化意识。例如,在读完《勃朗特一家的故事》之后,学生了解了当时英国的社会环境,《简·爱》和《呼啸山庄》的作者是姐妹,他们想了解姐妹俩经历了怎样的磨难才写出了这些著作,于是继续相关作品的阅读和对作者的了解。又如,在读完《公正》(Justice)之后,学生了解到在英国历史中,爱尔兰和英格兰有过严重的民族矛盾。

鉴于学生对这些故事背景非常感兴趣,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融入英国的历史、地理、风俗、礼仪等知识,并引导他们进行中、英文化对比,提升他们的文化意识。

结语

综上所述,文化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也是学生在实践和感悟过程中融合学习知识、理解内涵、积累信息、内化观念、提升品格的过程(刘义林 2019)。

英语文学名著阅读不仅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使其形成全球化视野,而且能让他们接触到原汁原味的英语文化,在丰富词汇量的同时增强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书籍内容进行理解、反思和评价,培养他们的文化意识,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情感,成为有文明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人。

猜你喜欢
书虫读物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工会干部案头读物推荐
中国城市运营 地产首脑读物 房地产导刊
喜闻《论持久战》成为“最热读物”
书虫来袭
书虫来袭 《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 一本人人可读,人人可受益的经典心理读物
幸福的小书虫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我是一个“小书虫”
小“书虫”如何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