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民族志与乡村家庭伦理重建
——以快手用户“木易阿伟”为中心

2020-11-07 03:19李竹筠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伦理传统文化

李竹筠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文法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5〕

一、研究缘起

短视频正深刻影响着当下的移动互联网生态。截至2020年3月,短视频移动端用户使用率达85.6%,用户总量达7.73亿,[1]用户月使用时长同比增长80%,达131.37亿小时,比排名第二的即时通讯类59.11亿小时高出一个数量级。[2]据统计,与竞品抖音相较,快手更为下沉,三、四、五线及以下城域用户占用户总量的68.8%。[3]截至2020年初,快手日活用户超3亿,2019年共有2.5亿人在快手发布作品,沉淀近200亿条视频,累计点赞数超3500亿次。[4]巨量的影像和用户互动资料,蕴含着用户丰富的日常生活样态、观念与情感价值,使快手成为了解、认知中国下沉区域和下沉人群的重要管道。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提出“保护利用乡村传统文化”“重塑乡村文化生态”,《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进一步强调“加强农村网络文化阵地建设”“加强乡村网络文化引导”。网络文化作为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成为乡村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我们拟通过研究乡村短视频,分析其对当下乡村文化建设所具有的意义和作用。

二、概念界定

1.乡村家庭伦理研究

近年来,乡村社会结构、人伦秩序、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围绕自我形成的利益性、工具性关系渐成主导,家庭秩序渐由伦理本位向“核心家庭本位”转换,表现为代际关系中亲代向子代的权力转移。[5]传统“反馈式”稳定、平衡的代际关系,由父母无限责任、子女有限义务的不平衡代际关系所取代。[6]代际剥削造成部分乡村老人的悲惨境遇,时现高龄老人自杀现象。[7]概言之,乡村婚姻家庭领域的结构、关系、功能,[8]相较传统伦理发生了深刻变化。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以下方面:第一,传统支持机制、公众舆论、宗族组织、民间信仰的弱化和市场经济理性的冲击、实用个人主义的发展,使孝道丧失了稳固的社会文化基础。[9]第二,乡村阶层分化,社会性竞争加剧,子代的生存焦虑通过代际剥削向亲代转移。[7]第三,性别资源、婚姻市场出现结构性失衡,婚姻竞争压力通过代际剥削转移至亲代。[10]

学界给出的相应解题思路是:宏观层面,加强乡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将养老制度与孝道观念相结合,[11]将传统价值观整合到新的经济体制和社会规范中,[12]重新激活、转化传统乡村文化资源的潜能。微观层面,发挥乡村文化礼堂、文化广场、家族祠堂、乡村书院等新型公共平台在道德评价、道德传播和道德约束方面的功能,以取代消失的田间、井口、集市等传统公共道德平台。[13]微信群“数字社区公共领域”的实践,亦为道德沦丧等问题的纾解提供了可能和方向。[14]

综上,乡村家庭伦理研究作为交叉学科,产生了丰富的研究成果。相关研究对近年来乡村家庭伦理的深刻变化取得了共识,对社会、经济等结构性病理成因进行了深入研判,对乡村养老配套制度、乡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等对策层面进行了探讨。

2.快手民族志

目前,乡村短视频研究,基本上局限于传播学视阈,问题意识、理论资源多围绕资本、异化、消费主义、数字劳工等概念。研究认为,土味短视频体现了乡镇青年的抗争式表演和虚假的阶层想象,[15]是土味文化系底层百姓寻求社会认同的一种方式,[16]乡村短视频面临沦为娱乐对象、被商业话语收编的风险。[17]虽然也肯定短视频增进乡村人民主体意识、为乡村带来发展机遇的积极意义,[18]但整体上对助推乡村文化建设的作用不够充足。

赵旭东指出,短视频作为用户记录生活、表达思想的载体,所承载的乡村生活形态、丰富文化讯息堪称“快手民族志”,成为乡村文化研究亟待开启的崭新门径。[19]相较于传统民族志边界清晰的地理空间,虚拟民族志微信群、网络社区等半私人空间、快手平台系完全开放的公共空间,并不适用于参与式观察、匿名保护等伦理规范。就投入时长与持续性而言,多数研究亦不宜称为网络民族志,可以称其为网络田野调查。[20]所谓“快手民族志”,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网络民族志概念,而仅着眼于文化人类学、文化社会学观点,基于网络空间、线下空间动态地互相建构这一基本事实,[21]探讨短视频承载的社会文化信息与文化意义。以“快手民族志”为方法,分析视频创作者的观察、思考,展示乡村伦理重建乃至乡村文化振兴的民间动员力量,对乡村研究主体、资源和视野的拓展均具积极意义。

三、研究方法与设计

1.研究方法

快手用户“木易阿伟”上线于2016年9月13日,截至2020年8月底,共发布作品411部,粉丝216万人,系豫东方言区区域性网红之一。“阿伟”主营乡村演出,兼业务农,为典型的乡村文化精英。其首页“接地气的农村喜剧”“幽默、故事、搞笑、讽刺、正能量、反面教材”,反映了较为明确的创作追求。综合考量主创职业、地域属性、作品内容、创作目的,“木易阿伟”与本文主题高度契合。

我们采用判断式抽样法,抽取“家和万事兴”系列(计13个短视频,发布于2018年8月12日—24日)进行文本分析,采用等距抽样法,对评论文本进行内容分析。同时抽取“婆婆也是妈”系列(计4个短视频,发布于2019年10月3日—6日)作为参照样本。为避免重复,对评论部分不作分析。

2.研究设计

(1)视频文本分析。第一阶段,妻子为母亲购置新衣而不考虑婆婆,引发男主不满,双方发生口角并演为肢体冲突。但就相关细节,双方均未构成家暴行为。第二阶段,岳母兴师问罪,指使妻妹殴打男主并带走妻子。男主单独前往、偕同母亲前往致歉均遭羞辱。岳母宣称,“东庄有个女的离婚了,带俩小孩儿,彩礼还下20万,看谁家好寻。”岳母对当下婚姻市场、风险差异认识深刻,这也是她态度强硬的根本原因。第三阶段,村理事会会长出面,男主成功接回妻子。其中两个因素不容忽视,一是妻子对母亲羞辱婆婆心怀内疚,侧面表明岳母插手是夫妻重归于好的主要障碍。二是会长作为乡村事务领袖的身份与象征意义,他的出面表明男方重视程度与协调机制的升级。至此,问题虽表面上得以解决,但岳母的思想认识与行为模式并未得到根本改变,对小夫妻的和谐关系仍是一个潜在威胁。最后安排了岳母重病这个稍嫌戏剧化的情节,男主母亲倾全家之力筹款,岳母羞惭万分,感激涕零,亲自登门致谢,并说出“患难见真情”“家和万事兴”的警句,呼应了主题,全剧以大团圆告终。

我们认为,该短视频有以下几点值得关注和讨论:第一,核心家庭原本可以自行消化的矛盾,由于亲代过度介入导致进一步严重化、扩大化,表明家庭边际意识、女性主体意识一定程度的缺失,而这两种意识的缺失正是传统家庭的典型特征。第二,岳母对男主的代际权力上扬,男主父母对男主的代际权力则相应下移,两方代际关系的失衡与性别资源、婚姻市场的结构性失衡直接相关,这里体现了市场竞争逻辑对传统家庭伦理的渗透。第三,理事会会长居间说合调解成功,表明乡村政治文化精英维护乡村社会秩序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性。第四,创作者发掘“以德服人”“家和万事兴”的道德资源,将道德感化作为最终化解矛盾的方式方法,展示了传统文化实践与转化的民间动员力量。概言之,创作者对事件发生发展的深层原因具有相当的洞察和领悟,但给出的解决机制却回避了乡村社会的结构性病理因素,仅是简单地诉诸伦理道德命题。

(2)评论文本分析。前文分析了短视频的叙事逻辑、创作意图,以下通过评论文本检验其接受情况。所分析的601个样本,系从总计4.06万个评论中等距抽取。其中,示例部分系评论摘选,信息编码部分系对相应评论核心信息的提炼。

表1 《家和万事兴》评论文本分析

601个样本中,表意不清或讨论技术性细节等与主题不相关的,占1/3。其余293个样本对短视频前述核心信息均有不同程度的回应。第一,基于亲身经历或所见所闻认可视频社会现实意义的约占1/5,若剔除“其他”类样本,则这一比例提升为1/3。此外有1%的评论认为视频反映的是上世纪80年代农村的状况,并认为当下已很少见。此类言论后通常附有“这样的多了,你没见过而已”之类的评论,说明视频所反映的乡村现状、问题较为普遍,但存在一定的时空差异,与经济水平、地域文化与家庭生态具有密切的相关性。第二,约5.8%的评论批评岳母的行为,如果剔除“其他”类样本,则这一比例上升为12%,相关观点聚焦于岳母、妻妹的过度干预,大家、小家权责边界不清晰。仅有约0.7%的评论认为岳母的行为出于疼爱女儿的动机,整体上受众认知与创作者意图较为一致。其三,约2.7%的评论关注男性处境,如果剔除“其他”类样本,则这一比例上升至5.5%,如果加上主体剧情“共情”类评论,则分别上升至8.7%和17.7%。相关评论或就剧情而发,但由于缺少全面、详细的信息,对乡村中下阶层男性在婚姻市场的弱势地位缺乏深入认识。最后,少数评论传达了婚姻需经营、婆媳关系须“将心换心”等朴素的人伦准则,剔除“其他”类样本,8.5%的评论推崇“家和万事兴”的家庭伦理观,赞赏双方把手言欢的结局。由于相关评论集中在最后两集,如据以调整分母部分,则实际比例达到半数以上,表明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民间高认同度。整体上,评论文本显示创作者意图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回应,但或限于评论文本容量与受众人生经验,讨论多停留在表层,相关现象的系统性成因、制度性解决机制尚未进入讨论视野。

基于以上原因,短视频评论的文本分析将不可避免地有其局限性:第一,受众文字表达能力参差不齐,表情符号错用、漏用均会影响意思的真实表达,前述分析皆以受众意思表达真实、准确为前提。第二,无从考察受众年龄、职业、教育程度等统计属性及受众参与度等差异,前述分析仅体现均质的受众形象。

(3)参照样本分析。为检验前述分析的有效性,选取题材相似的《婆婆也是妈》系列进行对比分析。该系列主线为公婆、子媳的代际关系和赡养问题,辅之以长子、次子夫妇基于代际剥削形成的竞争关系。婆婆照料孙子和失能公公,兼顾子代家庭农务,儿媳仍纠结于婆婆“偏心”而争执不休。是否具备劳动能力,能否替自己照管孩子,成为儿媳赡养公婆的取舍标准,儿媳们都争抢着赡养婆婆,对公公则互相推诿。最后仍然是大团圆式结局:村长仲裁方案获得认可,公婆独立生活,子女均摊赡养费用。

值得讨论的有以下几点:第一,子代对亲代的代际剥削主要源于婚姻市场性别资源失衡。婆婆劝解长媳隐忍:“吵架弄崩了,她(二儿媳)要是走了,你弟弟不懊怨你一辈子!”长媳反驳:“你怕他过不成,就不怕俺过不成。”上述对话,假如脱离相关语境会令人费解:只有女性在婚恋方面优势明显、男性处于弱势地位因而面临极大失婚风险的情况下,前述观点才得以成立。这一命题与前述样本的观察基本一致。第二,解题思路与前述样本一致,一为村长代表的乡村领袖之于乡村社会秩序的影响力,一为传统孝道的思想资源。创作者在命名、简介部分明示“婆婆也是妈”“百善孝为先”,村长发言也强调,“家,越分越薄,心,越分越远”“爷爷奶奶看孙子并不是应尽的义务,赡养老人是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将朴素的民间观念、传统道德与法律条款相结合,提供了一个兼具“礼治”与“法治”的行为框架。这一框架极富启示作用,表明创作者对传统道德资源的激活并非机械、教条式的,而是落实到具体、动态的乡村语境中,传统、现代、官方、民间理念均成为家庭伦理重建的源头活水。

必须指出的是,仲裁成功主要基于村长身份权威与道德主张的压力,代际、兄弟、夫妇关系的内在紧张并未真正消解,深层的养老保障制度等结构性原因亦未予揭示,在相关问题妥善处理以前,对前述方案的落实程度、可持续性只能持谨慎乐观态度。

四、结论

1.乡村家庭伦理重建的内生力量

上述分析表明,短视频指出了当下乡村家庭伦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其一为传统家庭伦理保守性的延续,如原生家庭对核心家庭的越界行为,女性自身主体性的缺失。其二为市场竞争逻辑对家庭伦理的塑造,性别资源失衡决定了男女在婚姻市场的话语权差异。化解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方面,重新激活传统孝道文化、道德伦理,标举“家和万事兴”“百善孝为先”的文化资源符号,展现传统文化资源的民间力量与潜能。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乡村社会秩序中以理事会会长为代表的乡村传统领袖、以村长为代表的新型政治精英的作用,为相关问题治理搭建国家机制与民间自治相协调的共管秩序。[22]

乡村精英的思考呼应了学界相关研究结论,展示了乡村家庭伦理重建的内生性力量,且在以下层面独具价值:第一,乡村精英对乡村文化的“沉浸度”相较学者而言,具有明显优势。前述双方原生家庭在夫妻关系中的博弈,除前文揭示的原因外,与女性长期居于弱势地位,甚至沦为家暴受害者也不无关系。原生家庭的越界,一部分即源于这种弱势关系的反弹。创作者并未明确指出这一深层社会文化心理,但结合评论,视频反映的家庭矛盾显然不是个案,而是具有一定的“历时”普遍性,这一现象与婚姻市场性别资源失衡并不矛盾。在处于弱势的男性视野中,女性作为一种“资源”被客体化,因“稀缺”而被赋予较强的议价能力,但这一点对其主体价值的构建、权利的伸张并无增益。上述现象揭示了“快手民族志”更深层次的意义:乡村影像记录在明确的创作意图之外,往往附带有创作者习焉不察的文化密码,其中蕴含的“能指”能量值得深入发掘。其二,乡村精英的问题意识、思考角度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经验理性。如果从现代性的认识论判断,创作者过于倚重道德感化、权威压力,解决方案太过理想化,乃至逻辑未能自洽。对乡村婚姻市场结构性失衡、乡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缺失等问题虽有察觉,但未能提出更为深入的思考。如果从儒家文化的实用理性与拟宗教品格角度考察,[23]则创作者旨在将传统孝道文化提升至准信仰高度,强调情感、道德、伦理的力量,体现了民间审美、乡土逻辑的认识论特征。以现代、传统思维方式分别考察创作者的意图,会造成对短视频价值的判断大相径庭,从前者出发贬抑后者的价值显失公允。我们无意断言创作者多大程度上出于自觉,抑或传统文化施加于乡村百姓的惯性思维,但以上分析已然表明:乡村精英给出的道德、情感的解决方案,与学界谋求制度性解决的思路形成有效互补。换言之,乡村百姓在乡村议题中的主体作用不容忽视,同时也要结合多方力量形成合力,互为支撑。

传播效果理论认为,观察者将从榜样的情绪体验中习得对人、地、物的态度、情绪反应和行为倾向,对示范偏好的不断接触会带来价值观的相应改变。[24]视频文本“正能量”的价值宣导,对受众价值观的引领具有积极意义。前述评论文本分析显示,多数受众明确赞赏短视频圆满收场,表明受众对创作者给定的问题解决机制较具共识,相关观念具有良好的接受基础与传播效果。此外,受众通过观看短视频获得的文化体验、生活方式、价值理念的共鸣,在构筑乡村百姓身份认同、情感归属等层面也持续发挥作用。这一点已经超越家庭伦理范畴,而在乡情、乡愁层面对乡村振兴课题作出更为积极的回应。

2.不足与思考

我们的探讨还存在以下不足:第一,中国乡村并非均质,乡村经济发展存在梯度差异,现代化程度不均衡,短视频样本及分析仅对样本所辐射的鲁、豫、皖、苏交界方言区具有一定普适性。第二,短视频以商业价值、流量为导向,承担社会责任是其自觉的但并非优先级最高的追求。因此,其对乡村议题表现的真实性、代表性须审慎评估。第三,从更根本的意义上来说,“媒介世界”“普通世界”存在“隔离”和差异,媒介影像作为现实世界的“框选”、取样[25]呈现的是一个“拟态世界”,通过短视频“看见每一种生活”,在多大程度上是可能的,恐怕仍须结合更多材料进行综合判断。但整体上,我们的讨论表明,通过引入学界田野调查成果作为参照体系,结合评论文本进行视频内容检验,对同类视频文本作互文分析,“快手民族志”至少可以得到有限程度的实践。

晚近“加速理论”揭橥的社会变迁加速、生活步调加速现象在乡村同样显著,这意味着传统行为模式处理新增问题时面临不同程度的失效,因而需要不断进行调适。另一方面,“加速”带来的社会问题是“加速”的根本动力——资本现代化自身无法解决的,[26]重新诠释、创造性转化传统文化资源不仅是对上述问题的系统性反思,也为相关问题开创了本土化解决之路。因此,乡村短视频蕴蓄的动力与潜能,值得持续探讨。

猜你喜欢
伦理传统文化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灵长类生物医学前沿探索中的伦理思考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谁远谁近?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