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丽,苏乾飞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文法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4〕
乡村文化旅游以乡村文化遗产、景观、事项为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具有大众化、体验化、乡土化等特点。随着人们对乡村文化价值重视程度的提高和文化体验性旅游消费的迅速崛起,乡村文化旅游在我国蓬勃发展。近年来,我国乡村文化旅游呈现出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经济效益快速提升,社会效益价值凸显,文化传统得以传承,在乡村振兴和现代化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乡村文化旅游作为一种强大的外部力量,在使乡村重新焕发生机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乡村文化造成了诸多负面影响,使乡村文化主体日益空心化、乡村文化内涵趋于表象化、乡村文化空间遭到破坏、乡村自然环境不断恶化。究其原因,在于旅游资本带来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商业文化与农耕文化之间的冲突,如何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实现乡村文化旅游的生态均衡,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道难题。“前台—后台”理论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1956年,符号互动理论的代表人物Erving Goffma运用戏剧理论对微观社会的互动行为进行解释,提出“前台—后台”理论。[1]他认为,社会生活是完全戏剧化的,人们按照一定的常规程序扮演自己的社会角色。“前台”为这一特定表演提供了场所,是演员与观众进行直接接触的舞台化空间。“后台”是演员准备表演和休憩的场所,呈现出与“前台”表演效果完全相反的景象。为防止局外人或观众突然闯入“后台”,有必要采取控制手段,“封闭‘前台’通往‘后台’的过道不让观众进入,或者隐藏整个‘后台’。”[2]1973年,DeanMacCannell对Goffman的观点加以扩展并将其引入旅游学研究。MacCannell将论述的重点放在了“后台”,他认为“后台”与神秘性密切相关,被视为亲密和隐私的场所,维系着文化旅游者追求和迷恋的旅游目的地的“真实生活”。因此,有些游客会不由自主地闯入旅游目的地居民的日常社会生活当中,或者被允许去“窥探”一下当地真实的“后台”生活。MacCannell认为“前台“和“后台”是一种以某一地点的社会表演和社会角色为基础的整体,“一旦‘前台’和‘后台’的区别出现,就不可能回到一种自然的状态当中。真实性本身也变得蕴含神秘性。”[3]在MacCannell之后,“前台—后台”理论经常被当做一种描述性工具用于旅游场景的分析之中。Cohen指出MacCannell忽略了文化旅游者对场景的印象及对真实性的渴望。Cohen从场景的性质及旅游者对场景的印象出发组合成四种旅游情境[4]:真实的、舞台化真实、不被承认的真实、不自然的。JohnUrry与Jonas Larsen将Goffman的表演范式与福柯的凝视范式联系在一起,提出“后台”以“凝视”为重心,而“前台”则以“表演”为重心[5]。
2006年,杨振之将“前台—后台”理论引入我国,应用于我国民族文化旅游研究,提出“前台”“帷幕”“后台”的划分方法。[6]其中,“前台”是文化展演的舞台化空间,也是游客进行文化体验和互动的场所;“帷幕”介于“前台”和“后台”之间,是封闭和保护“后台”的屏障;“后台”则是保护性空间,使文化旅游者在与原住民的“双重凝视”中审视当地文化。学界将“前台—后台”理论运用到三种类型旅游空间形态的研究,一是乡村组团形态,将组团中交通便利的地方视为前台,交通触及区域视为帷幕,居民生活区视为后台;[7][8][9]二是单体乡村形态,将商业化街区作为前台,位置偏僻的居民生活区作为后台,中间过渡区视为帷幕[10][11][12];三是建筑单元形态,如将客栈内客栈主的主要生产实践空间定义为“前台”,客栈主的生活空间则被定义为“后台”[13]。“前台—后台”模式是对生态博物馆模式的有益补充,可以调和文化保护与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矛盾,[14]但“前台—后台”模式存在文化同化和后台前台化的问题,需要结合生态博物馆思想对开发强度加以控制。[15]针对“前台”“后台”的不同特点,有学者认为“前台”以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为重点,“后台”则强调传统保护与传承。[16]在景观规划中“前台”应以“布景式”景观为主,“后台”则应以地域文化空间为主。[17]
学界将“前台—后台”理论作为一种乡村文化旅游开发的空间策略,通过重新规划旅游目的地的功能空间来调整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强度和产业布局,针对不同区域制定相应的乡村文化保护措施,以解决乡村文化旅游开发和文化保护之间的矛盾。无论是乡村文化旅游发展,还是乡村文化保护都必须“以人为本”。一旦离开“人”的主动参与,乡村文化旅游和文化保护就会因主体动力的缺失而陷入困境。近年来有关“舞台真实性”的研究也提到“人”的感受,但更多的是强调旅游场景的“真实”与否,对“人”的活动,尤其是文化旅游者与原住民之间的互动行为研究不足。我们以“前台—后台”的人为研究着眼点,从人本维度对“前台—后台”理论进行新的解读。
1.解决乡村文化旅游开发与保护的矛盾
“前台—后台”模式是对旅游目的地进行整体性规划、开发和管理的一种模式。“前台—后台”模式重视顶层设计,强调从全局出发,对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任务、目标和重点对象进行统筹规划,以集中有效资源,高效快捷地发展乡村文化旅游经济。我国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普遍以经济利益为价值目标和发展导向。然而,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不仅是为了促进旅游目的地经济发展,更是为了实现乡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同时,乡村文化旅游与文化保护也是一个系统性、整体性问题。在乡村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既要保护好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维护乡村历史文脉和居民的文化记忆,又要充分利用好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进而推动乡村振兴。
“前台—后台”理论着眼于解决乡村文化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的矛盾。这一理论是一种全面规划、有序开发的思想,既能满足文化旅游者对异质性乡村文化的追求,又能避免对整个乡村进行无差别开发。从实现方式上讲,“前台—后台”理论是一种渐进性开发策略,能够根据乡村资源禀赋和旅游活动的性质,对乡村功能空间进行重新划分,并针对不同区域制定不同的保护和发展战略,最终实现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原生文化保护的统一。同时,“前台—后台”理论下的乡村文化旅游是对乡村代表性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乡村原生文化仍保留在最广大的“后台”区域。总而言之,“前台—后台”理论下乡村文化旅游以文化保护为基础,是在不破坏乡村文化本体前提下对乡村文化旅游资源的动态保护与活化利用。
2.调和外来文化与乡村原生文化的矛盾
传统乡村文化旅游发展模式使乡村原生文化直面外来文化的冲击。从本质来看,乡村文化旅游活动实际上是一种文化信息、情感和意义的构建与传递活动。随着乡村文化旅游的发展,大量游客涌入乡村,文化旅游者与原住民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互动便开始了。这种文化交流必然伴随着文化的传播与扩散,也必然伴随着外来文化与乡村原生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融合。从我国乡村文化旅游规划和产业发展实践来看,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范围通常涵盖整个乡村。文化旅游者可以深入乡村的每个角落,乡村文化的所有细节和秘密都有可能暴露在文化旅游者的视野之中。因此,外来文化与乡村文化的冲突也是全方位的。
“前台—后台”模式着力于调和外来文化与乡村原生文化的冲突。“前台—后台”理论下“前台”是乡村文化舞台化展示的空间,这种展示是对乡村文化有保留地选择性展示,能够满足绝大多数文化旅游者的必要性文化体验和消费需求。“前台”对乡村文化的选择性展示,不仅将文化冲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也弥补了原住民与文化旅游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缓解了乡村文化在与外来文化交流中的不平等状态。同时,“前台”的乡村文化旅游也是对乡村文化的一种现代化表达,这种表达使许多已经被人遗忘的文化记忆得以回归,也增强了乡村文化的整体氛围。由于直接或间接参与到“前台”乡村文化的表达中,原住民对自身文化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和了解,在外来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中重新确立了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帷幕”作为过渡地带,对外来文化的冲击也起到了一定的缓冲作用,既保护了“后台”的原生文化,也满足了部分文化旅游者对乡村文化的好奇心和“窥探”欲望。“后台”则是乡村原生文化的生存空间和避风港,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原住民对于可能发生的由文化冲突所导致的危害性后果的焦虑和紧张,增强了原住民的文化安全感。同时,“后台”也为文化旅游者与原住民的平等交流提供了场所,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在此处经过求同存异而达成“和解”。总而言之,“前台—后台”理论下的文化交流具有层次性,形成了文化冲突、互动和交融的梯度,有效调和了外来文化与乡村原生文化的冲突。
3.缓解现代化建设与乡村文化认同的紧张关系
乡村文化旅游促进了乡村的现代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现代化建设与乡村文化认同之间的紧张关系。乡村文化旅游促进了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交流和互动,加速了乡村居民思想观念的转变,促进了乡村文化治理体系建设,为祛除乡村文化中落后的、封建的、愚昧的糟粕创造了契机,也为乡村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时代气息。然而,与此相伴的是我国乡村社会的巨变和乡村文化的断裂。脆弱的乡村文化生态在现代化、城镇化和市场化浪潮中遭到破坏。传统文化秩序难以维系,邻里关系日益陌生化,乡村文化生活逐渐“荒芜”,乡村中原有的民俗习惯、农业生产方式和生活经验逐渐淡出年青一代的视野。
“前台—后台”模式着眼于缓解现代化建设与乡村文化认同的紧张关系。乡村文化认同源于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认同。在“前台—后台”模式下,“前台”是乡村文化旅游资源挖掘、整合、开发和产业化运营的空间。乡村文化旅游资源正是在这一空间内实现了价值增值和再创造。因此,“前台”的乡村文化旅游开发为乡村文化认同提供了经济动力,使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乡村原生文化,逐渐认识到以农业文明和传统文化为根基的乡村文化的现代价值。受此影响,在“前台”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一些失落的传统文化事项和农业生产生活经验也得以恢复。“后台”作为乡村文化原真性保护空间,保留着乡村原有的生产方式、日常生活和风俗习惯,保护着原住民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总体而言,在乡村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前台—后台”模式为乡村文化,尤其是优秀传统文化保留了生存空间,有利于缓解现代化建设与乡村文化认同的紧张关系。
在“前台—后台”理论中,“前台”是乡村文化旅游开发的核心区,是乡村文化旅游的集中体验空间,主要表现为文化体验空间、文化展示空间和文化消费空间,满足人们吃住行游娱购的系列文化体验活动。“帷幕”是介于“前台”和“后台”之间的过渡性空间,以乡村文化保护为主,以乡村文化旅游开发为辅,是文化凝视空间,原住民既不是旅游从业者,也不是局外人,实现生产活动和身份的双向转变。“后台”是乡村文化的原生空间,以乡村文化保护为核心,严格限制乡村文化旅游开发。对文化旅游者而言,“后台”是文化交流空间,这种交流是主客双方之间平等交流。对原住民而言,“后台”是日常生产和生活空间。“前台”“帷幕”“后台”紧密连接,共同构建乡村文化旅游生态,任何一方的缺失或过度膨胀,都会造成乡村生态的失衡。
本文选取“前台—后台”理论三形态中的单体乡村形态作为研究对象,以安徽宏村作为分析样本,分析“前台—后台”理论在乡村旅游与乡村文化生态中的实现方式。宏村是古徽州文化的缩影,是徽派建筑的典型代表,也是皖南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之一,集中体现了皖南古村落的民居特色,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宏村先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村和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宏村也是国家5A级景区。独特的生态文化、建筑文化、宗族文化和民俗文化为宏村发展文化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1986年旅游景点管理处的设立为标志,宏村的乡村文化旅游正式起步[18]。经过30余年的发展,宏村已经成为安徽省乡村文化旅游的活字招牌。
1.宏村“前台—后台”旅游业态分布模式
随着乡村文化旅游的发展,宏村将乡村文化旅游开发和文化保护相结合,加强顶层设计,对乡村文化旅游开发强度、乡村文化旅游业态分布、乡村文化保护力度进行统筹规划,最终形成了“前台—后台”发展模式。
“前台”是乡村文化旅游态最为集中的区域。在核心文化旅游线路和主要交通道路两旁以及在道路交汇节点上分布着大量的餐饮、住宿和商业设施。“前台”的大型店铺数量最多,有38家,占宏村商业总数的92%。销售的乡村文化旅游产品主要有三类:第一,砖雕、木雕和石雕等徽州传统手工艺品;第二,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和果酒等土特产;第三,旗袍和绣花鞋等传统服饰。“前台”的居民大都参与乡村文化旅游,普遍以乡村文化旅游为主业,其民居内部只保留了小部分休息和生活的私人空间,大部分空间都进行了商业化改造,沿街立面则加装了招牌并张贴店内主要产品介绍。“前台”的餐馆和民宿数量分别占宏村餐饮和住宿总数的78%和36%。
其次,“帷幕”区域的乡村文化旅游态分布的密集程度有所降低,住宿仍然占主导地位,大型店铺和餐饮设施的数量则大幅度减少。“帷幕”区的住宿设施、餐饮设施和商业设施分别占总数的31%、15%和6%。这些设施大多分布在主要交通线路的两侧,且呈现出东部密集、西部稀疏的特点。一定程度上因为东部更加接近游客接待中心,游客光顾的可能性和便利性相对较高。“帷幕”区的居民大多数拥有一定的游客接待能力,可以提供2—4间客房和小规模餐饮。他们仍然保留着原有的生产方式,乡村文化旅游一般被作为家庭副业。
图1 宏村文化旅游开发的“前台—后台”模式示意图
表1 宏村乡村文化旅游业态数量及空间分布
最后,“后台”的乡村文化旅游态分布最为稀疏,除保留部分住宿设施之外,大型店铺和餐饮设施基本消失。由于“后台”距离乡村文化旅游核心游览线路较远,住宿业发展远不如“前台”和“帷幕”。距离核心游览线路远且家庭生意收入不理想对“后台”居民乡村文化旅游参与度造成了显著影响[19]。因此,除住宿业之外,“后台”的居民很少直接从事乡村文化旅游经营活动,他们大多通过在旅游旺季和农闲时到“前台”和“帷幕”的餐馆和民宿中打工而间接地参与到乡村文化旅游中来。“后台”居民的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传统农业生产和外出务工。
2.宏村“前台—后台”文化生态保护模式
从文化生态保护角度来看,自2000年宏村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政府加强了对宏村的村落建设和旅游发展的管理,执行严格的古民居修缮审批制度,制定了科学合理的保护性方案和抢救性方案,全村范围内房屋修建都受到严格限制。仅允许小范围的增补和维修,且要与原有建筑风格保持一致。
“前台”的文化保护以服务乡村文化旅游发展为前提,强调乡村文化旅游资源的活化利用。乡村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为“前台”的文化保护注入了大量资金,这些资金大部分用于非保护性古民居的商业化改造,如风貌协调、新建拆除和内部改造。另一部分则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综合环境整治。当地管理者普遍认为,这是乡村文化旅游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宏村世界文化遗产整体形象的必然要求。“前台”是乡村文化旅游活动开展的重要场所,因此在强调文化保护的同时,还注重对古村落人文氛围的塑造。宏村以“前台”为重心,从四个方面打造了一批特色文化活动:第一,日常宣传教育活动,如法制教育和道德宣传活动;第二,乡村文化旅游系列专项活动,如写生绘画活动;第三,传统民俗展演活动;第四,其他主题活动,如国家山地车公开赛。
控制商业化是“帷幕”区域文化保护工作的主旨。宏村对于界区内的商业化采取严格的管理措施,商贩只能在规定的区域内开展商业化经营活动,这些区域主要是指乡村文化旅游线路两侧的非保护性民居及核心景区之外的宏村工艺品市场[20]。为防止商业化向“帷幕”和“后台”渗透,导致过度商业化,宏村从“帷幕”开始对商业化行为实行严格的政府控制,凡是超出规定区域的经营单位、个人设置的摊外摊、店外店将会被处以50元至1000元不等的罚金。“帷幕”在一定程度上也承接“前台”对外文化宣传和展示的功能,通过特色文化事件的开展强化了宏村的整体宣传效果。
“后台”的乡村文化保护力度最高,强调原真性保护。首先,“后台”是乡村文化遗产和人居环境原真性的保护空间,倡导并规定“后台”在乡村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要保持历史环境的原真性,不能破坏原有的村落和建筑格局。其次,由于宏村的乡村文化旅游资源以徽派明清古建筑为主,因此“后台”文化保护的重点是物质性文化遗产,强调对于古建筑真实性、历史性和完整性的保护。“后台”虽然注重对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也允许居民在不破坏建筑外观的情况下,对建筑内部维修和改造以适应现代化的生活需要。最后,“后台”既强调对于乡村文化遗产的静态保护,也注重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位于“后台”的文化广场已经成为宏村居民传承春节文化和赛鸟民俗的重要公共活动空间。
综上所述,“前台—后台”模式通过控制乡村文化旅游开发强度、调节相关旅游业态分布、细化乡村文化保护目标等主要方式,明确界定了乡村文化旅游开发和文化保护的关系,使乡村文化旅游开发(“前台”)和乡村文化保护(“后台”)有了各自明确的区域,重塑了旅游目的地的功能空间,形成不同功能空间下文化旅游开发强度、文化旅游业态分布和文化保护力度的差异,避免了文化旅游开发对乡村不同功能空间的无差别对待,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乡村文化旅游开发和文化保护的矛盾。
1.乡村旅游空间生态营造
为实现乡村文化旅游的整体性发展,必须立足乡村文化旅游发展的总体目标,明确“前台”、“帷幕”和“后台”的功能定位,整体性打造乡村文化旅游空间。“前台—后台”模式下,乡村文化旅游的整体性发展必须具备层次分明的“前台”、“帷幕”和“后台”。
“前台”:突出文化经验。文化旅游者进入“前台”主要是为了感知、了解和体验乡村文化。因此,“前台”应以文化旅游者为中心,遵循文化旅游者的行为和活动规律,以乡村文化旅游资源为依托创造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从而满足文化旅游者体验乡村文化的消费需求。具体而言,“前台”作为乡村文化体验空间,应该包括文化休闲空间、文化教育空间和文化参与空间。首先,文化休闲空间在构建过程中应结合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文化元素。以民宿、酒吧和旅游纪念品商店为代表的文化休闲空间应体现现代文化休闲活动在乡村传统文化背景下的嬗变,从本质上讲应符合“城市尺度”。以农家乐为代表的另一类文化休闲空间则应根植于旅游目的地原住民的文化生活,反映原真性的乡村文化,为文化旅游者提供一种“反城市尺度”的文化体验。其次,文化教育空间主要包括博物馆和展览馆等公共文化空间,一方面应为文化旅游者了解旅游目的地历史、文化和习俗提供必要的场所,另一方面也应该对原住民起到文化宣传和教育的作用,以增强原住民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乡村文化自觉和自醒。最后,以民俗表演场和文化体验馆为代表的文化参与空间,应使文化旅游者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旅游目的地的节日庆典、民俗活动和传统生产活动当中。
“帷幕”:注重“前”“后”衔接。“帷幕”是连接“前台”和“后台”的纽带,在规划设计中应重视“帷幕”在功能上承“前”启“后”的作用。首先,应注重“帷幕”对于“前台”文化体验功能的承接,但是也应该与“前台”有所区别。文化旅游者有意或无意的进入“帷幕”是希望通过置身于差异化的文化场景从而获得一种区别于“前台”的文化体验,包括怀旧、愉悦和刺激等。其次,“帷幕”应该是一种形式性的文化体验空间。文化旅游者基于“凝视”的态度进入“帷幕”,主要是为了唤醒乡村文化吸引物或乡村文化事件所代表的符号化印象和文化记忆,而不是为了在深度参与的过程中了解乡村文化内涵。因此,“帷幕”的文化体验应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乡村文化的静态展示,二是乡村文化景观的美学营造。乡村文化静态展示应以乡村文化的“所指”为侧重点,强调“意义”大于“形式”,应通过展示栏、介绍牌或碑文等形式对乡村文化加以必要的阐释。就具体的空间形态而言,乡村文化的静态展示空间包括博物馆式的集中型展示空间,也包括以散落在乡村中的文化元素为基础的分散型展示空间。乡村文化景观的美学营造强调的则是乡村文化的“能指”,主要为了让文化旅游者得到一种“美的愉悦”。在美学体验空间的营造过程中,应注重街道、建筑和自然景观的风貌一致性,也应尽量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着力构建一种质朴的“美”。最后,“帷幕”还应强调对“后台”的保护。不难发现,同“前台”文化体验相比,“帷幕”所建构的文化体验具有一种“不可进入性”,文化旅游者的数量和参与度都有所下降,所体现的正是“前台—后台”模式对游客体验活动的调节。这种软性调节是“帷幕”保护“后台”的一种有效手段。
“后台”:坚持最小干预。“后台”是乡村原生文化的保护空间,其最主要特征是依然保留着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前的原初状态,在规划过程中应坚持最小干预的原则。当然,这种最小干预,是在充分尊重“后台”居民正当发展权利和合理利益诉求基础之上进行较低程度的开发,其目的在于尽可能的保存“后台”的原真性。一方面,在“后台”的规划中应充分重视乡村人居环境的改善,以提升乡村文化旅游整体形象。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一些民居建筑的采光条件和卫生条件已经不能适应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现实需求。因此,应“后台”居民在不破坏乡村整体建筑风格和空间布局的情况下,对民居内部空间进行升级改造。另一方面,在“后台”的规划设计中也应该加强公共文化活动空间再造和更新。在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部分位于“前台”和“帷幕”的公共文化活动空间被改造、挪用和侵占,乡村文化旅游活动挤占了原住民的公共文化活动空间。为避免旅游目的地公共文化生活的衰落,有必要在“后台”重新开辟新的公共文化活动空间,重塑乡村文化生活场景。但是,应采取小尺度的“针灸式”改造法,尽量做到修旧如旧和建新如旧,以保持“后台”的整体风貌。
2.乡村文化环境生态保护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整体性保护乡村文化是文化旅游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前台—后台”模式下乡村文化整体性保护主要有三个目标:一是要保护乡村文化在内容和形式等方面的完整性,二是要保护乡村文化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三是要做到保护与发展的统一。
“前台”:服务于乡村文化旅游。突出发展,兼顾保护,以服务于乡村文化旅游为目标是“前台”乡村文化保护的宗旨。首先,“前台”应重视乡村整体风貌协调。“前台”以满足文化旅游者的文化体验需求为目标,这就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商业化改造。在这一过程中,应充分重视风貌协调问题,避免新建或改造项目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其次,“前台”应重视乡村文化生态环境保护,扎实推进旅游目的地综合环境整治和乡村文化景观修复。这不仅是乡村文化旅游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提升旅游目的地整体形象的必然要求。最后,“前台”也应强调乡村文化的动态发展,积极营造和提升乡村文化整体氛围。文化旅游者在“前台”的文化体验主要来自于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会直接削弱“前台”的吸引力,使文化旅游者流入“帷幕”和“后台”。在这一背景下,“前台”整体文化氛围的营造就显得至关重要。因此,“前台”应深入挖掘和利用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打造一系列特色文化事件和活动。应当注意,这些活动的产生必须来源于乡村原生文化,在艺术化提炼和加工的过程中也应尽量保持其原真性。
“帷幕”:控制商业化。控制商业化是“帷幕”乡村文化保护工作的主旨。为防止过度商业化对乡村文化造成不可逆的破坏,应该严格控制商业化向“帷幕”和“后台”的渗透。“帷幕”部分承担着“前台”乡村文化旅游发展的功能,可以适当使餐饮业和住宿业等富有生活气息的文化旅游业态向这一区域集聚,但应该对以购物为主的商业化活动采取严格限制。一方面,限制经营性商业活动的区域,商贩在规定的区域内开展经营活动,这些区域应主要集中在乡村文化旅游的空间节点和主要游览线路的两侧。另一方面,应当坚持管理和处罚并举,应依照有关规定对于超出规定区域的经营摊位、个人设置的摊外摊、店外店采取相应的管理和处罚措施。在控制商业化的基础上,“帷幕”还强调对乡村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完整性保护,通过静态展示来保护乡村文化的“所指”,通过文化景观的美学营造来保护乡村文化的“能指”。这不仅同“前台”一起强化了乡村文化氛围营造的整体效果,也达到了游客引流的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文化旅游者闯入“后台”的可能。
“后台”:原真性保护。“后台”坚持原真性保护的原则,以见人见物见生活为乡村文化保护的基本理念。乡村文化产生并蕴含于村民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生活和生产实践。“后台”对于乡村文化的保护首先表现为对旅游目的地人文环境的保护,即村民日常生产和生活空间的保护。这种保护以广大原住民为主体,充分强调社区参与,是原住民、原真性和原生境的有机统一,也是在尊重乡村文化生命特点和历史延续基础上对乡村文脉的活态传承。其次,“后台”还强调对乡村文化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加以保护。一方面,在尊重原住民正当权利和现实需要的基础上,加强综合环境治理和人居环境改造。另一方面,要尽可能地保护生态环境的真实性、历史性和完整性。在“后台”的建设过程中,应对建筑风格、材料、体量、造型和色彩加以限制,不能破坏原有的村落和建筑格局。同时,在原真性保护的前提下,“后台”居民在不破坏建筑外观的情况下,对民居内部空间加以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