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习近平在系列讲话和文章中常常引用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形成了鲜明的用典风格特点,他用典素材丰富,博古通今,具有非常强的连贯性,并且始终围绕治国理政中需要解决的紧迫的实际问题,充分发挥了用典的创造性与灵活性。《习近平用典》充分阐明了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源泉和治理经验共识,为解决当代的中国道德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价值。
关键词:《习近平用典》;特点;时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0)17-0029-0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的系列讲话和文章中常常引用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形成了鲜明的“习氏风格”,广大人民群众爱听、爱读、爱看,人们通过他用典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人民日报出版社先后出版了《习近平用典》及《习近平用典》第二辑,虽然只是收录了习近平的部分用典,但“他善于用典,常常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不断激活优秀传统文化,赋予其鲜活的当代价值与意义”[1]2。本文围绕《习近平用典》的特点及时代价值作一探讨。
一、《习近平用典》的特点
(一)用典素材丰富,博古通今
首先,从引用典籍时间上看,远至上古时期,近则到新中国,最早的典籍是上古时代的《尚书》。《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习近平引用源自《尚书.商书.伊训》的“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1]79。在《习近平用典》两辑中共三次引用《尚书》的内容。晚至民国及新中国的经典名句,如在《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在印度尼西亚国会的演讲》中引用于右任的对联,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中引用毛泽东的诗词。其次,从引用典籍的类型上看,以儒家、道家和法家典籍为主,兼用历代的经史子集,诗歌、政论名篇,民间妙语等,十分丰富,体现了习近平渊博的学识和博采众长的胸怀。再次,从内容上看,以儒家、道家和法家为主,比较青睐苏轼的名篇佳句。从283条经典名言来看,引用儒家经典较多,引用《论语》11次、《礼记》 6次、《孟子》4次、《荀子》3次;引用道家经典《老子》6次、《庄子》4次;引用法家经典《韩非子》6次。这些都不是偶然的,从中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以人为本,为政以德,人与自然的和谐,重视法治等。习近平引用最多的古代名人是苏轼,共引用了7个名句,这说明苏轼的政治主张正是习近平所看重的,苏轼一生坚持以民为本,倡导廉政,这也正体现了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价值理念。
(二)用典的连贯性
《习近平用典》两辑只收录了习近平的部分用典,但也体现了他从地方到中央一以贯之的用典历程,频繁、持续的引用经典,形成了鲜明的“习氏风格”,贯穿他从主政福建、浙江到中央的整个工作历程。例如习近平主政福建时,在《摆脱贫困.干部的基本功—密切聯系人民群众》中引用张居正的“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1]11,以此来说明中国共产党安民治政之道。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引用“行百里者半九十”,告诫全党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我们付出艰苦的努力。
(三)用典围绕治国理政中需要解决的紧迫的实际问题
比如,在两辑的前两部分都为敬民和为政治理。当前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主体地位始终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核心,习近平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讲“政之所兴在顺民,政之所废在逆民心”[1]9,“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1]17,“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2]7。民生问题始终是习近平最为牵挂的问题,也是当前最为重要的政治问题。所以,广大党员干部要有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习近平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1]29,“备豫不虞,为国长道”[2]25,要切切实实的解决实际问题,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1]35。
(四)用典的创造性与灵活性
习近平在各种讲话和发言中,频繁的引用中国古代历史典故、诗词歌赋。每一次用典总是结合当今时代的特征和历史任务,赋予古代诗词典故以新的时代意义和价值,融会贯通、活用经典。如习近平在同中央办公厅各单位班子成员和干部职工代表座谈会时的讲话中引用“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该句出自诸葛亮《兵要》,原意是指军人应当对统帅忠诚和服从。他在这里引用这句话说明了对党忠诚是各级领导干部首要的政治要求,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二、《习近平用典》的主要思想归类及内涵
《习近平用典》及第二辑共选取了习近平具有代表性的用典283则,分为敬民、为政、修身、笃行、劝学、天下等14个门类,从编排逻辑上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人为本的治国理政之道
《习近平用典》首先阐述了以人民为主体的民本思想。敬民篇共引用经典佳句19条。治国理政的出发点是为民:“天地之大,黎元为先”[2]11。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价值理念,是治国理政的基础。如何为民:“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1]21,“爱民”与“富民”,为民解决实际问题。其次,说明了为政治理经验。为政篇和治理篇共31条经典佳句,一是强调了治国理政的思维方式,要树立危机意识、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1]31。二是阐述了治国理政的原则,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只有根本不动摇才能枝繁叶茂,“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1]33。三是说明了治国理政的方法,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反对空谈,“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1]35;治国要权衡事情缓急大小的区分,做到上情下达,内外有别;“审大小而图之,酌缓急而布之;连上下而通之,衡内外而施之”[1]37。四是提出了治国要保持战略定力,忌朝令夕改,“临大事而不乱,临利害之际不失故常”[1]49。
(二)以德为魂的立德修身知行之道
首先是立德与修身思想。立德修身篇共有经典佳句40条。阐述了为官的官德。“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日清、日慎、日勤”[1]55,为官要清廉、谨慎和勤劳,要有担当,以避事为耻。虽然习近平说的是官德,但也是对我们做人的基本要求。说明了修身的思想,修身要从自身做起对己严格,对人宽容,要知足向善。“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1]79,“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1]8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1]83。其次是为学与笃行思想。劝学篇与笃行篇共有经典佳句共有50条。强调了终生学习及尊师重教的重要性,“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2]127。说明了学习的方法,学思结合,博观厚积,贯通致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131,“凡贵通者,贵其能用之也”[2]147。再次是强调行为上敢为,实践的重要性,“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1]145。第四是说明了行为的方法,合作、从小处着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1]109,“单则易折,众则难摧”[2]105。
(三)以礼义为规的国家天下之道
构建以礼仪为规的国家天下思想主要体现在《习近平用典》的天下篇中,该书两辑共收录了29条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经典佳句。首先,在文化上倡导尊重文化多样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提。“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1]181。其次,政治格局上要建立平等相待、公道正义的国际关系。“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2]151。最后,在经济上要建立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记利当记天下利”[1]177。习近平指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3]522这也是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价值理念。
(四)古为今用的辩证创新之道
《习近平用典》两辑共收录了38条关于辩证创新思想的经典佳句。辩证之道,一是喜与忧交织,危与机同在。“泾溪石险入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1]283;二是部分与整体的协调兼顾。“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1]297。三是变与不变,新与旧的相互贯通与转化。“新故相推,日生不滞”[2]241,“事不凝滞,理贵变通”[2]251。创新之道:首先,为什么要创新?“不日新者必日退”[1]251,创新是一个国家保持竞争力的原动力。怎么创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1]257,创新仅仅有热情是不够的,还要掌握正确的方法。
三、《习近平用典》的时代价值
(一)阐明了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源泉与治理经验共识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深厚的民本思想,习近平通过对传统典籍中经典佳句的引用,使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执政为民的价值理念与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连接在一起。“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1]11。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凝聚全国各民族的力量,而传统文化正是通过世世代代的累积,融入了中国各族人民的血脉,成为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当然,实现“中国梦”不能仅仅只是喊喊口号就行了,需要脚踏实地的实干。首先,治国理政要树立底线思维,实事求是,从实处着手。“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1]33,“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1]29,治理国家要有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时刻牢记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巩固和坚持党的领导,这些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八个明确、十四個坚持”。其次,要建立坚强的领导核心,实行法治。中国的稳定繁荣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要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最后,法治是现代社会成功的国家治理方式。“法者,治之端也”,中国几十年的高速发展,一个重要的经验就是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全面依法治国。
(二)指明了解决当代中国道德问题的方向
近代以来,西学东渐,中国传统文化遭到了否定和批判,一些人认为近代中国的贫穷落后源于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特别是“文革”时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被当做糟粕摒弃,造成了文化断层。在西方文化和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出现了拜金主义和精神空虚、道德沦丧等一系列道德问题。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为解决当下中国道德困境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和谐、仁爱、民本和诚信的价值观,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习近平频繁地引用这些传统文化的典故,就是要用传统文化中的精神来解决市场经济大潮中一些道德问题。如传统儒家的“仁爱”思想,能够有效地摒弃以自我为中心的极端利己主义,体现出了更高的责任感和道德约束力量。推崇以义为利的社会正义观,为解决市场经济中的利益冲突、实现互利共赢指明了方向。
(三)增强了中国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软实力
文化自信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所持有的坚定信念。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正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与“和”的思想,礼义廉耻的思想,为官、敬民的思想,立德修身思想等,都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文化软实力。《习近平用典》正是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向全世界展示,让世界了解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增强了中国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4]。文化软实力成为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习近平用典实质上就是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打造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张金质名片。通过习近平在国际各大会议的报告和演讲,将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到全世界,让世界各国人民聆听中国故事,极大地提高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力。
(四)为构建和平友好的国际新秩序提供了中国方案
2014年3月,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时说:“当今世界,人类生活在不同文化、种族、肤色、宗教和不同社会制度组成的世界里,各国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5]。他强调,人类文明是多彩的、平等的、包容的,这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提。但是近现代社会的许多冲突源于文化价值观的冲突,西方国家依靠其强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进行武力征服并进行文化渗透与扩张。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难以解决的冲突和矛盾,有效地解决这些冲突和矛盾需要重建世界文明体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传统文化推崇正义,崇尚和合,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他强调“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3],主张经济上坚持互利共赢,政治上秉持公道正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重建和平友好的国际新秩序提供了中国方案。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评论部.习近平用典[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5.
[2]人民日报评论部.习近平用典:第二辑[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8.
[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4.
[4]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6:207.
[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61.
作者简介:王业建(1976—),男,汉族,陕西安康人,安康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责任编辑:马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