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本化综合素养评价体系的设计与实施

2020-11-06 03:28王璐
广西教育·A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班本化综合素养评价体系

【摘要】本文基于综合评价时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学分统计”体现学生的学习情况,用“班级日志”评价学生的行为习惯,凭“工作积分”评价学生的班级工作,凭“突出贡献”鼓励学生的兴趣特长,借“家校沟通”评价学生的家中表现,以“集体荣誉”促进班集体不断凝聚的教学建议,从而对学生的综合素养形成全面的、过程性的评价。

【关键词】班本化 综合素养 评价体系 设计 实施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標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33-0075-03

在国家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人们开始越来越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基于这一目标要求,笔者认为,要让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对学生的评价就不能仅仅着眼于他们的学业表现,而应该尝试用更全面的方式来评价他们的综合表现。如我校是以“奖励卡”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奖励卡”主要包括“成长卡”“心愿卡”“蔚蓝卡”三类卡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各项行为表现进行奖励,一般学生集满5张“成长卡”即可换1张“心愿卡”,5张“心愿卡”即可换1张“蔚蓝卡”。期末时班主任会根据学生所得的“成长卡”总数评选学校的各项综合荣誉。其中,最高的奖项是“蔚蓝少年”。由于这项荣誉对学生和家长来说都十分具有吸引力,因此,教师对“蔚蓝少年”的评选十分慎重,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也要结合他们平时各方面的综合表现。

一、存在问题

在利用“奖励卡”对学生实施评价的过程中,笔者发现部分经验不够丰富的教师在评选“蔚蓝少年”的时候存在以下问题:

(一)评价主体缺位

大部分班级在评价学生综合素养的时候多以班主任的评价意见为主,其他任课教师、家长和学生很少参与其中,这就导致了评价主体的缺位,从而影响评价的客观和公正。

(二)评价形式错位

由于学习成绩是直观的、可测评的,因此许多教师在评价学生的综合荣誉时主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相应的奖励,而忽视了比成绩更加重要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三)评价途径空位

“三好学生”“蔚蓝少年”等综合荣誉的评选只是最终的结果,如果教师在期末评选综合荣誉的时候只关注学生最终的“成长卡”总数,而在平时的评价过程中并不能客观公正地奖励“成长卡”,那么最终的结果也会因为缺乏过程性评价而导致结果有失偏颇。

(四)评价标准偏位

许多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没有统一的标准,有些注重学习成绩;有些注重行为习惯;有些注重的是学生的班级工作;有些注重的是学生的个人特长等。但是很少有教师会把学生日常各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因此学生的综合荣誉评选就有失公平了。

二、思考

基于以上问题,笔者思考:能否结合我校的“成长卡”评价方式,结合本班学生的学情设计一个相对合理的评价体系,从而使教师对学生综合素养的评价形式、评价内容、评价标准变得更加统一化、系统化和科学化?同时,笔者也希望通过对此评价体系的推广和实施,有效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和责任意识,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于是,笔者就以班级为单位,以核心素养的习得为旨归,以学生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工作能力、兴趣特长、家中表现、集体荣誉”为焦点,设计了全面、过程性的综合评价系统——班本化综合素养评价体系。

班本化综合素养评价体系具有以下特点:

(一)求联动:评价主体要多元

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需要有班主任和全体任课教师、家长、学生的共同参与,从而使班级学生综合素养评价成为一个多元主体、全程参与的过程。

(二)求生动:评价形式要多样

比起以往单一以成绩为主要依据的评价形式,我们的评价体系中包含了学生德、智、体、美、劳五个维度,既考查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又从班级工作、兴趣特长、家中表现、集体荣誉感等多方面进行评价,有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三)重活动:评价途径看过程

我们注重过程性评价,把对学生的评价落实于每一周、每一天、每一节课、每一次活动中,在日积月累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讲互动:评价标准要综合

有了完整的评价内容,我们的评价标准就显得更加全面和丰富了,从而更能体现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养。

三、实践

(一)班本化综合素养评价体系的构成要素

笔者尝试对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行为习惯、班级工作、特殊贡献、家中表现、集体荣誉六个维度进行综合的考量和评价,其中每一个方面都包含着许多部分,如学习情况,既包括学生平时的听课情况、作业情况,也包括他们的测试成绩。这样的评价方式比单一注重考试结果更加全面且多元。具体框架如下:

[构成要素 评价依据 评价方式 学习情况 听课习惯 认真听课、积极举手,奖励1张“成长卡” 作业情况 作业认真、书写工整,奖励1张“成长卡” 测试成绩 测试成绩达到优秀或者有明显进步者,奖励3张“成长卡” 行为习惯 “班级日志” 每周统计总分并登记,期末折算成“成长卡”计入个人“成长卡”总数中 小组积分 小组累计10分,奖励1张“心愿卡” 班级工作 班级岗位工作 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每次奖励1张“成长卡” 班级值日工作 认真完成班级值日工作,奖励1张“成长卡” 特殊贡献 积极参加

各项竞赛 参加各类竞赛并获奖,奖励1张“心愿卡” 家中表现 《家校联系本》 真实反馈自己放学后的阅读、锻炼、劳动情况,各奖励1张“成长卡” 集体荣誉 “蔚蓝文明

班级”评比 班级评上每周一次的“蔚蓝文明班级”,每人奖励3张“成长卡” “蔚蓝示范

班级”评比 班级评上每月一次的“蔚蓝示范班级”,每人奖励1张“心愿卡” 学校组织的集体比赛 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体比赛并获奖,奖励1张“心愿卡” ]

(二)班本化综合素养评价体系的实施策略

1.以“学分统计”体现学生的学习情况

“学习习惯比学习成绩更重要”,这是毋庸置疑的。因此,笔者尝试构建一个“学分统计评价系统”,专门用于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一个学分相当于一张“成长卡”)。笔者认为,“學分统计”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课堂表现 认真听课、积极举手的同学可以奖励一个学分 作业情况 作业认真、书写工整,奖励一个学分 测试成绩 测试成绩达到优秀或者有明显进步者奖励一个学分 ]

对于“课堂表现”的学分,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表扬等方式直接登记在学生的书本上,“作业情况”的学分可以记录在作业本的目录旁,“测试成绩”可以直接记录在教师的“成绩登记单”上,也可以在下发成绩的时候直接奖励“成长卡”。期末的时候将这些学分统计在一起并折算成“成长卡”,就能更全面、更完整地体现学生一整个学期的学习情况了。

2.用“日常加分”评价学生的行为习惯

学生的行为习惯是一线班主任最关注的,如排队、用餐、早读、“两操”的评价,可以用发“成长卡”结合“日常加分”的形式进行评价。其中“日常加分”既可以是班干部在“班级日志”(见图1)上进行登记,也可以通过“小组竞赛加分制”积累“成长卡”。

“班级日志”中可以设计学生在校需要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如排队、用餐、早读、“两操”、卫生等。学校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设计不同的项目内容。班干部每天进行登记,表现好的就可以加上相应的分数,学生一天累计的分数就代表一整天所得的“成长卡”,当天的总分统计好并公布在班级“公告栏”中。每周统计一次“一周总分”,并记录下来,到了期末就可以折合成相应的“成长卡”累计在学生的奖励卡总数中。

“小组竞赛加分制”是指将班上学生按座位分成若干小组,每个竖排为一个小组,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和班级管理常规的需要制订小组加分制,如上课坐姿端正、作业上交速度、桌椅摆放整齐、课前准备充分等方面,整个小组都表现好的就可以加1分,直接写在黑板上,当整个小组加满10分,就可以每人奖励一张“心愿卡”。这样,学生之间就会互相影响、互相监督,从而养成更加自觉的行为。

3.凭“工作积分”评价学生的班级工作

学生的班级工作主要包括岗位工作和值日工作。现在许多班级都设立了“人人有岗”的制度,如“图书管理员”“植物角管理员”“晨间领读员”等,如果学生能认真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每天工作结束的时候也能获得“成长卡”的奖励,这也可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在班级卫生值日工作中,每个学生也有自己的工作,如果能认真完成值日工作,也能奖励一张“成长卡”。

4.凭“突出贡献”奖励学生的兴趣特长

班级里的部分学生因为某些特长经常会参加各种竞赛活动,如运动会、合唱比赛、舞蹈比赛等。这些学生可能学习方面并不突出,但是却通过自己的长期训练和努力为班级和学校赢得了荣誉。因此,只要参加比赛并获奖的,就能奖励一张“心愿卡”。

5.借“家校沟通”评价学生的家中表现

学生在家的表现我们主要是通过《家校联系本》和家长进行有效沟通,比如通过“作业时间栏”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效率,通过“阅读反馈栏”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通过“锻炼记录栏”了解学生在家的锻炼情况,通过“家校沟通栏”了解学生的家庭表现。而相应栏目中表现好的,教师就可以在批改《家校联系本》时打上一颗“☆”,一颗“☆”代表一张“成长卡”,期末的时候统计一整本《家校联系本》上的“☆”得数,就可以折算成相应的“成长卡”了。

6.以“集体荣誉”促进班集体不断凝聚

在我校,每周一次的“蔚蓝文明班级”、每月一次的“蔚蓝示范班级”评比活动是每个班集体共同的目标。为了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共同约定只要获得一次“蔚蓝文明班级”的荣誉每人就可以获得3张“成长卡”。另外,学校组织的集体竞赛项目如“合唱比赛”“朗诵比赛”“长绳比赛”等,只要学生积极参与并且最后通过集体的努力获奖了,每人也能奖励一张“心愿卡”。通过这些举措,整个班级的凝聚力不断增强。

(三)班本化综合素养评价体系的评价策略

通过以上六方面的综合评估,我们班基本上构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班本化综合素养评价体系”。到了学期期末,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平时积累的“成长卡”以及“学分统计表”、“班级日志”总分、《家校联系本》中“☆”的总数折算出学生一整个学期的“成长卡”总数。用这个总数来评价班级学生的综合素养,可能未必完美,但至少相对公平,也能较客观且直观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养。这样,也有利于教师有理有据地评选班级学生的各项综合荣誉。

同时,为了激发学生积累“成长卡”的主动性,教师还可以有更多的创意,如集齐一张“蔚蓝卡”即可兑换一份小礼物;集满五张“蔚蓝卡”即可参与一次班级抽奖活动,奖品就是源自学生的“愿望清单”;期末还有激动人心的“礼物大换购”环节,即学生可以凭自己的“成长卡”总数兑换教师精心准备的各种礼物(见图2、图3)。每个学生都能满载而归,成就感满满,这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在班级中的幸福感,促使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更注重对“成长卡”的争取和珍惜,从而自觉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

四、成效

通过“班本化综合素养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实施,学生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责任意识、兴趣特长、集体荣誉等方面都有了全面的发展,真正实现了让学生健康、自主、全面地发展。

(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学分统计”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比单纯的考试成绩更注重过程性和发展性,因为教师关注的不仅是学生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听课习惯和作业习惯。通过每节课的课堂加分,学生渐渐学会认真倾听和主动表达;通过每一次的“作业学分”,学生不仅开始注重自己的正确率还养成了良好的书写习惯。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习惯有了更好的发展。

(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生的行为习惯主要通过班级日常的“统计表”来体现,学生在校一日常规中的文明礼仪、卫生保洁、好人好事等方面的表现都可以被折算成“成长卡”。有了“小干部”的管理和统计,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渐养成。

(三)形成较强的责任意识

在班级“岗位工作”和“值日工作”的过程中,学生为了拿到相应的“成长卡”都会认真完成,甚至当班上有人请假时会有好多学生自告奋勇地代替他的班级工作,一方面“成长卡”的诱惑力很大,另一方面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逐渐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和责任意识。

(四)鼓励发展兴趣特长

“特殊贡献”这项评价标准,主要是鼓励平时有艺术特长的学生积极参与各级各类比赛。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也发展了学生的艺术特长,给每一名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

(五)增强班级集体荣誉感

集体荣誉是班集体中每一名学生的共同荣誉。笔者通过对比实践研究发现,自从把集体荣誉纳入“班级综合荣誉”评价体系中之后,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明显增强,每一名学生都为赢得“美丽中队”而努力。较强的班级荣誉感有利于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从而促使每一名学生都养成自觉、文明的行为习惯。

与此同时,通过“班本化综合素养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实施,教师在学期期末能根据“成长卡”总数评选出最高荣誉的“蔚蓝少年”,做到既公平公正地评价、管理学生,也能有理有据地回应个别有质疑的家长。

【参考文献】

[1]吴钢.现代教育评价教程(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周洪宇,邹伦海.阳光教育对话录[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3]孫巧荣.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4]李琼.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

[5]张顺祥.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现状及对策探析[J].基础教育,2016(1)

[6]李彰有.综合素质评价的意义[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6(8)

作者简介:王璐(1987— ),女,浙江衢州人,大学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现任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实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组长,研究方向为班级德育、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研究。

(责编 黎雪娟)

猜你喜欢
班本化综合素养评价体系
初中班本化内驱式合作学习管理策略的研究应用
初中数学“班本化”导学作业的设计与使用的研究
幼儿园班本化戏剧主题活动的建构与实施
评价体系小改革职业技能大提升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巧将主题图“班本化” 提高教学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