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四种写作意识培养四种关键能力

2020-11-06 06:05周钰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高考作文作文题文体

周钰

2018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把“核心素养”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2020年1月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要求语文学科把“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作为重点考查目标。这些要求在今年高考作文命题中得到充分体现,试题呈现以下特点:

1.主题鲜明的价值取向

“文以载道”是中国千百年来延续不断的文化传统,一篇文章就应该反映时代精神、激扬家国情怀。高考命制一道好的作文题目,不仅能成为时代的影子,让人终生铭记,而且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培根铸魂,起到“以文化人”的教育作用。

2020年高考作文仍然表现出这种价值取向,把“引领青年成长”作为命题原则。比如全国Ⅲ卷“如何为自己画好像”,就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给人生定好位,“把小我整个放到大的时代、大的社会中去”。

价值取向决定育人方向,高考命题鲜明的导向性彰显了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2.客观真切的现实指向

将时代重大社会生活事件有机融入试题,是今年高考作文命题的另一个显著特点。11道作文题中有多道题目与疫情有關,疫情所引发的全社会对于个体与群体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职业情怀等各方面的思考均体现在命题中。

这一特点在全国Ⅱ卷、全国新高考Ⅰ卷等试卷中显得尤为突出。比如全国Ⅱ卷作文提示语“2020年的春天”,点明了万众一心齐“抗疫”的时代背景,而所引“寄言”名句,又都从不同角度指向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乡与乡甚至国与国之间相融相合、相辅相成的紧密关系,凸显了“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的大主题,文章的现实指向十分真切。

3.具体可感的交际语境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要求把情境作为考查载体,2020年高考11道作文题就有4道设置了情境。列举如下:

全国Ⅰ卷的语境是“班级读书会”写发言稿;全国Ⅱ卷的语境是参加“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发表演讲;全国Ⅲ卷的语境是毕业前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主题为“如何为自己画好像”的信;全国新高考Ⅱ卷的语境是作为电视台主持人写一篇主持词。

四个情境中,班级读书会发言和给新生写信发生在校园生活中,国际论坛演讲和客串电视台主持人发生在社会生活和校园生活交接处,它们都具有真实可感的特点。

4.明确清晰的写作任务

近年来,倡议书、书信、演讲稿等应用文体成为高考常考的文体。如2019年全国Ⅰ卷的作文题,任务是要求学生面向本校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自己的认识与思考。

2020年全国Ⅰ卷、Ⅱ卷、Ⅲ卷的作文分别是发言稿、演讲稿和书信,都给出了明确清晰的任务和要求,这些文体都是高中生应该熟练掌握的。

那么,在高考命题方向指引和评价方式要求下,高考作文应该如何训练呢?我以为要构建四种写作意识、培养四种关键能力。

其中,四种意识分别是任务意识、情境意识、身份意识和文体意识。

1.任务意识

高考写作是带着任务进行的,不能抛开任务自说自话。

写作任务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文体方面,比如近年常见的发言稿、演讲稿、书信、慰问信和观后感等,考生在写作时必须根据文体类型的要求去写。另一个任务是内容方面的。比如天津卷“中国面孔”,材料由五个判断句构成,都在为“中国面孔”下定义,其描写对象分别是杜甫、屠呦呦、医护工作者、快递小哥、“你和我”。由此得知“中国面孔”限定主体为人。他们对内具有恒一的精神,对外呈现统一的形象。基于此,考生就应该从“中国符号”“时代/民族精神”“人民力量”等方面展开。

文体任务容易把握,内容方面的任务就需要考生好好审读。

2.情境意识

情境往往与任务相伴共生,有了任务,还应该设置情境作为写作触发点,激发学生表达和创作的兴趣。2020年全国Ⅱ卷作文题把“情境任务写作”的理念体现出来了,题目通过一组古今中外的名言名句设置了一个清晰的写作情境,要求考生在情境限制中完成写作。而且把“情境”限制为在“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上发表演讲,交际交流的色彩非常浓烈。

语文学科的情境分为生活实践情境和学习探索情境。培养学生学科认知能力和运用语言文字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都需要情境支持,可以说“无情境,不教学;无情境,不命题”。

3.身份意识

高考写作不是代圣人立言,而是作为一个当代青年对公共事件的公共言说。但很多学生在写作时似乎忘记了自己的学生身份,假话、空话和套话泛滥,没有个性,千篇一律,体现不出思维的深度。

2017年起,高考作文题侧重选用任务驱动型题目,对写作的身份和场景进行了限定。比如2018年全国Ⅰ卷作文“给2035年时18岁的年轻一代写一封信”,写作者是同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的“世纪宝宝”一代;2019年全国Ⅰ卷作文“热爱劳动,从我做起”演讲稿,写作者是作为本校学生的自己;2020年全国Ⅲ卷作文“如何为自己画好像”的主题书信,写作者是一个即将毕业的高三学生……

任务驱动型作文题,写作限制性更明确、方向感更精准,考生也可以进行个性化、多元化发挥,更能体现高考作文的选拔性。

4.文体意识

2020年高考11道作文题都要求“明确文体”,或者限定文体(北京卷限定议论文和记叙文),可见,构建文体意识是考生必须重视的问题。

2020年高考作文11道作文题中有4道要求学生以应用文文体完成。对实用类文体掌握能力的考查,体现了语文学科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我们常说“学以致用”,作文教学要能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支持,满足实际生活的需要,而不能只会空乏议论。

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说:“对文体提出不同限定,实际是对考生实际运用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他认为,一名优秀的高中生应适应各种文体要求,为以后的论文和公文写作打好基础。

高考语文试卷越来越重视对“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种素养的考查,体现在作文命题中,就是聚焦语言表达和应用写作能力、强化对辩证性思维和批判思维能力的考查。作文教学就应该把培养这四种关键能力作为训练重点。

一、聚焦语言表达和应用写作能力

1.关于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文素养密切相关,是语文素养的外显和物化。

思路要清晰,就应该讲究逻辑;语言要生动,就应该推敲词语;议论要深刻,就应该辩证思考……语言表达是一种综合能力,从两个方面呈现出来:一个是“术”的方面,即技巧和方法;一个是“道”的方面,即内容和思想。“术”影响阅读感觉的好坏,“道”决定文章品格的高低。“术”和“道”都是可以训练的,应该双管齐下,齐头并进。

平时写作时遣词造句、修饰修辞和布局谋篇等都属于“术”的训练,老师比较重视。但对句式(即整句和散句、长句和短句)的训练有些不足。议论性文章如果散句和长句过多,会给人繁冗沉闷的感觉;但是,如果长短句交错,整句散句并存,则读起来音韵和谐,朗朗上口,在议论性之外增添了音乐性和抒情性,能给文章添彩增色。另外,老师应该重视对“语言文字运用”中简明、连贯、仿写和扩写等考点的训练。

一篇文章需要形式的外衣,更需要思想的内核,突出思想性、传递正能量永远是一篇文章的“王道”。这个“道”和審题、立意、思维、情感密切相关:审题对不对决定文章的准度;立意好不好决定文章的高度;思维深不深决定文章的厚度;材料多不多决定文章的新鲜度……

为了让一篇文章兼具准度、高度、厚度和新鲜度,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训练:

(1)关注现实世界,让文章接地气

高考作文命题越来越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现实世界,反映时代主题。今年11道作文题中有多道文题与疫情相关;“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卫星于2020年6月23日成功发射,相关新闻材料选入2020北京卷。这其实是由高考作文的价值导向和育人目标决定的。

和祖国共命运,和时代同呼吸,是青年学生的使命和担当。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才能写出有思想、接地气、有活力的文章。

(2)训练多角度审题,使文章有新意

以“疫情”为例,可以立意的角度就很多。比如:歌颂中国力量(医院建设、人员调配、物资供给、社区管理等),赞美民族脊梁(疾病疗治者、科研攻关者、新闻报道者等),弘扬文化自信(生活抗疫、精神抗疫、中药抗疫等);凸显人性光辉(亲情、友情和爱情;志愿者、支援者、支持者等);也可以批判社会乱象(瞒报、造假、造谣、祸害他人和任性妄为的个人、歧视和排斥群体等)。

文章贵在创新,多角度立意是创新的前提,说别人未说的文章才有新意。

(3)强化议论性表达,让文章有底气

近几年高考任务趋动型作文受到重视,去年“关于劳动教育”的倡议书、今年读书会的发言稿和“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的演讲稿……哪一道题目不需要说理呢?说理离不开议论,但是很多学生写的文章连自己都不信,何谈令人信服呢?

学生要写出“有理有据”的文章,需强化议论性表达训练,既要能提炼观点,更要能熟练应用各种论证方式,比如事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等。

老师平时要注意推荐好的时评文章(最好是杂文)给学生阅读,同时搜集时事让学生“热评”,或一事一议,或一事多评。表达有观点,议论有说服力,文章也就有了底气。

(4)重视素材积累,给文章添生气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写作常常感到无话可说,除了没有思想,还因为缺乏材料。“无肉无骨、无神无形”的文章是站不起来的。

积累素材主要是积累典型事例和名人名言。这些素材来自生活,来自课本,来自各种课外阅读,比如报刊、平时阅读的范文和例文等。

丰富的材料就像流动的活水,给文章输入不竭的生命活力。

2.关于应用写作能力

2017年版新课程标准把写作分为实用类写作(新闻、报告、演讲、建议书和倡议书等)、学习性写作(读书笔记、学术小论文等)和文学类写作(小说、诗歌、散文和戏剧等)。其中实用类写作是高考主要命题方向。

实用类写作需要注意前面所说的“四种意识”。需要强调的是,实用类写作除了注意“形式”,仍然要以内容和思想为主体,要有价值判断和理性思考,要言之有物。只有形式、没有内容,只有材料、没有观点的文章显然是空洞苍白的。

比如2020新高考Ⅰ卷作文题“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它选取了中国“抗疫”行动中最具代表性的场景和特定视角,向考生提出写作任务。如果考生没有感受万众一心“抗疫”的力量,不能体会国家处置灾难的英明决断,不能思考中国“抗疫”行动所显示出来的制度优势、综合国力、文化底色,那么内容方面的任务就会逊色不少。

二、提升辩证性思维和批判思维能力

审读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可以强烈感受到命题者对考生辩证思维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的考查。高考作文淡化感性表达而重视理性表达是命题的趋势。

上海卷在考查考生辩证思维能力方面引领全国,“高立意,强思辨”是它一如既往的标识;今年的“转折”可谓“独树一帜”,又“转”出了新高度,没有一定思辨能力的考生只能望“题”兴叹,也只有具备思辨能力的考生才能在“转折”处看见花明。而全国Ⅰ卷回答“你对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哪个感触最深”考查的是批判性思维,涉及选择判断和破立思辨。

批判性思维属于高级思维能力,要求学生在面对各种复杂问题时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审慎思考、分析推理。批判性思维的特征是“求异”与“求新”,所以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就是批判性思维的主要思维方式。

很多学生的作文并不是缺少优美的词语、精巧的构思,而是不懂用辩证的观点揣摩命题者蕴含在材料中的信息并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导致文章的肤浅化、偏执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得思维者得作文”。

怎么训练这两种思维能力呢?我认为比较实用和有效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指导学生对材料进行多角度立意

以2020全国Ⅰ卷作文题为例,可以从齐桓公的角度切入: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成大事者宽以待人。

可以从鲍叔的角度切入:智者风范,轻私利重大局;成就对方是一种格局;要有伯乐的眼睛,更得有伯乐的胸怀。

也可以从管仲的角度切入:良禽择木而栖;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恩怨趋避之?

2.运用辩证思维对概念进行辨析

比如2020全国新高考Ⅰ卷“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首先需要界定“距离”与“联系”的概念:“距离”既是人与病毒的距离,也是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和心理距离。“联系”指关心、帮助和支持,可以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也可以是国家与国家之间。

辨清了概念,可有如下立意:为了生命健康,人们选择拉远物理距离;人们互相隔离了,但是彼此之间的关心更多了,心的距离更近了。

3.通过反弹琵琶激发学生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有利于创新,比如评价项羽,李清照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和杜牧的“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是常规思维,而王安石的“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就是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可以产生“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效果,这种创新思维也是学生写作需要培养的能力。

作文没有万能模板,只有万能思维,我们的作文训练应该因势利导,借风给力,把学生培养成“四有”考生,即:时代青年有态度,重要话题有认识,表达观点有逻辑,呈现作品有亮点。

[作者通联:湖北大学附属中学]

猜你喜欢
高考作文作文题文体
2021年《路》刊高考作文题全覆盖
高考作文的得分点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高考作文如何用“词”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高考作文两关注
2016高考作文题:在复杂要求中寻求平衡
你眼里的2016高考作文是怎样的?
若干教研文体与其相关对象的比较
避实就虚,理重于情——感受2014年高考作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