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一辩一写: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实践探索

2020-11-06 06:05蒋雯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思辨性辩论论语

蒋雯

在高中语文《〈论语〉选读》课程的开设过程中,由于“选读”的方式不可避免地出现“断章取义”的理解上的问题,也因为《论语》“语录体”文集的特点而产生“片段式”“碎片化”的阅读上的问题。比如对于“孔子思想”的理解:孔子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那么孔子是否对“利”持反对否定的态度呢?如果认为是,就会有走向“讳言利”“排斥利”的可能性。倘若学生能够知道孔子并不反对追求“利”,但又无法证据确凿地说清楚其理由,仅仅停留在文句本身的赘述,甚至于把自己的主观猜测强加上去,牵强附会地进行表达。这样的阅读与表达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理解”,而只是一种“主观臆测”。凡此种种,皆是因为缺乏基于“真实”基础上的思辨阅读与思辨表达。

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在教学中采用合适的策略去弥补。讲求证据,讲究逻辑,这是我们阅读中极为缺乏的能力,也是新课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所重视和强调的核心素养——思维发展与提升,并且专门设置“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旨在提高“分析质疑、多元解读”的思辨阅读能力,学习“反驳”“有理有据”的思辨表达能力。

一、三环推进:让思辨开花结果

基于这样的背景,我们有必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强化阅读与表达的思辨性。表达包括口头的、书面的。因此可以从阅读、辯论、写作三个维度展开思辨训练。

根据思维的发展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将学生的思辨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思辨的萌发、思辨的生长、思辨的结果。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会出现困惑、产生质疑,这是思辨之花闪烁的前奏,教师要不失时机地保护好思辨的“火种”,并将它引燃,最终形成阅读思辨的一个问题(一题),成为后续思辨的抓手。根据一个问题,我们进行一场辩论(一辩),在辩论前搜集材料,在辩论中分析论证观点,并对观点作出初步判断。最后将思辨的结果通过书面写作的方式表达出来(一写),总结确证一个结论。因此,通过一题、一辩、一写,我们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三个阶段,完成了聚焦一个问题——证明一个观点——确证一个结论的思辨过程。

二、层层深入:让思辨化茧成蝶

1.一题:在追问和反思中聚焦问题(思辨的萌发)

学生在阅读中要善于思考质疑,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引导学生关注矛盾。文本的矛盾之处,正是问题的产生之处,也正是学生思辨能力绽放的起点。在教学《论语》时,文本中就有很多这样的矛盾和困惑,对于这些困惑我们要不断地追问和思考。

比如,当孔子遇见楚狂接舆、长沮桀溺、荷蓧丈人、荷蒉者等隐者,对于动乱不安如滔滔之洪水的黑暗社会,孔子与这些隐者选择了完全不同的道路。孔子面对困难坚持不懈投入到改变社会现状的行动中去,从未动摇这一份以天下为己任的信念和责任。而隐士们认为世道清明的时候可以走上仕途施展自己的才能,否则就应该隐居起来远离世俗与黑暗。他们各执己见,彼此不能说服。

关于这一场“仕与隐”的争论,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里可以发掘一系列的矛盾与追问:对于孔子的积极入仕该赞同?对于隐士们的消极避世该批判?孔子思想中有没有“隐”的成分?长沮桀溺等隐士的某些观点是否就一定不值得推崇?能否武断地判定一个人的思想、行为属于仕,还是隐?

在这些追问中,学生能够进行层层深入的反思,一步一步推断出孔子是为了大道而追求仕,对国家和社会坚定地奉献自己的能量,竭尽所能,至死不渝,并不是为了一己私利。对于个人修养,主张安贫乐道、淡泊名利。对待隐者,并不能一概否定,至少他们都看透了社会的弊病,并且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在乱世保持着自己的高洁情操,在自身修养方面有着高标准、高要求,但对于“大我”的实现欠缺热情与勇气。

再如,孔子一生坚持积极入世变革社会,在有学之士人人明哲保身的年代里奋斗势单力薄、孤注无援。明知道凭着一己之力难以改变社会现状却从未放弃。关于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我们读者应该怎样看待?孔子明知道无法改变却依然坚持的做法值得推崇吗?孔子的精神是锲而不舍、迎难而上,还是顽固不化、不懂变通?如果是为了非正义的目的,这样的“知其不可而为之”还值得肯定吗?如果最初的时候方向和方法就错了,这样的“知其不可而为之”还值得赞扬吗?通过追问和反思,我们聚焦为一个问题:你对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有何看法?围绕这个抓手展开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在这些矛盾的不断追问中,我们反思,我们质疑,在反思中冲破传统思维模式的禁锢,层层挖掘,最终聚焦成一个问题,成为阅读中思辨的抓手。我们会发现很多问题并不能简单、武断地给它下定论。这就需要我们拓展思维的深度与广度,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这个问题。当然,这些反思并不能成为真正的思辨,它们只是停留在浅层的主观猜想和臆断,完成思辨阅读和表达的完整过程,还需要充分的证据来证明这些想法。

2.一辩:在证据和辩论中初步判断(思辨的生长)

思辨性表达是“以分析论证为核心的说理性表达”。因此,分析论证的过程,就是我们思维发展和提升的重要过程。在“一题”的环节中,我们确立了一个问题作为思辨的抓手,例如“如何看待‘仕与‘隐?”在此基础上,我们需要寻找证据为自己的想法作支撑,并开展一次辩论。

口头表达虽然是学生思维最直接最快捷的表达,但并不意味着口头表达不需要注重说话的逻辑性、语言的流畅度、材料的丰富适切性。在“一辩”这一环节更加需要学生事先做好充分准备,这就需要学生进行更加广泛、深入的阅读,为“一辩”做好资料的积累。

(1)整本阅读

为了充分了解,我们需要对书本进行完整地阅读。在高中语文课程中,很多篇目以选读或节选的方式进入教材,这势必影响学生完整地阅读整部作品。新课标对整本书阅读的要求,旨在有针对性地弥补篇章阅读带来的不足,因为“整本书的文化视野更开阔,内容含量更丰富、更复杂,而承载的思维方式更宏阔、更复杂、更系统”。《论语》全书共512章,语文出版社的《〈论语〉选读》选录了174章,占比1/3。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如果能建立在整本阅读的基础上,定然能够提升学生搜集整合资料和利用上下文来论证的能力。

(2)全面阅读

全面阅读,包括阅读多本书、多类书。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匡亚明《孔子评传》了解孔子生平事迹、性格特征以及孔子所处时代背景,通过阅读王德保《仕与隐》、蒋星煜《中国隐士与中国文化》等开阔视野。

(3)原生阅读

学会思辨,就需要原生阅读,越是经典的作品,越需要原生阅读。从古至今对于《论语》的解读不计其数,历朝历代统治者为了政治的需求也对《论语》做出解释为其政治服务,往往使得后代读者看到了很多“改装过的孔子”。例如孔子对于“义”和“利”的看法: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述而》)

孔子赞同通过正当途径获取“利”,主张见利思义,反对不守道义得来的“利”。儒家思想集大成者汉代董仲舒则提出“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汉书·董仲舒传》),主张仁者追求正义不能谋取私利。

如果不去阅读原文《论语》,就有对孔子的思想产生误解的可能性。而思辨阅读的基础和前提是真实。只有基于真实的事实背景下的思辨,才是有意义的。因此在研读《论语》时,要注重原生阅读,返璞归真。

通过完整阅读、全面阅读、原生阅读,我们找到一些证据用来证明在反思中產生的想法,并且能够对这些想法进行一个初步的判断。如下表所示:

3.一写:整理和总结中综合确证(思辨的成果)

辩论结束之后,我们需要回顾自己的思路,整理双方的观点和证据,从辩论中跳出来,纵观全局去分析,最终确证自己的判断,通过写作的形式形成思辨的成果。

在此过程中,我们能够从双方的辩驳中看到选择“仕”还是“隐”,不是一个类似于“非黑即白”的简单选择,而是需要分具体情况辩证看待。那么就可以从三个角度中选择一个进行书面表达:①选择积极入仕,改革社会;②选择隐居起来,洁身自好;③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比如一学生选择第一角度“仕”进行思辨写作:以孔子名垂青史为例,证明积极入仕能够让生命更有意义,鲜明地提出自己的观点——“仕”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用诸葛亮的例子分析积极入世可以实现个人价值,名传千古。学会用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论证准确充分合理。此处最能体现该生思辨能力的是,对于“仕”的情况进行了辩证思考。很多人求仕,为了一己私利。“仕”能够实现自己价值,但这个“小我”不能违背“大我”,不能为了私利损害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否则不值得提倡。

在“一题”“一辩”“一写”三个环节的实施过程中,语文教学让学生完成了思维的萌发、生长以及开花结果的完整过程,即使是节选式、章节式的教材文章,学生也能从各方面获得有助于阅读与表达的资料,提升思辨能力。

[作者通联:浙江海宁市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思辨性辩论论语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
如何读懂《论语》?
央行行长们就应对气候变化展开辩论 精读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词典引发的政治辩论由来已久 精读
如何赢得每一场辩论
悖离核心素养涵育的非思辨性写作
IBM推出可与人类“辩论”的计算机系统
半部《论语》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