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芳芳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我们所有的计划,所有的探索和理论通通都会落空。”很不幸,说明类文本的教学经常会碰到这种情况。
信息量较多、专业术语频繁、文学性不强,本难以卒读,加上教者机械执行“说明内容+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的教学套路,更是让学生的学习兴趣降到冰点。
事实上,如果以兴趣激发为导向,注意引导学生挖掘对象的生趣,体悟说明的理趣,领略作者隐含的笔墨情趣,上述窘境完全可以改变。
不妨以《中国建筑的特征》一文教学为例,试加说明。
一、生命融合:挖掘对象的生趣
生趣,即生命或生活的趣味。说明类文本教学中,如果悉心引领学生体味说明对象中蕴含的“生趣”,实现与作者言语生命的融合,一定也能让学生实现精神生命的拔节。
《中国建筑的特征》全文四千余字,建筑类专业术语众多,作者在文本开始就列举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随后又抛出了“文法”“词汇”“可译性”,初读文本的感觉便是特征罗列,专业术语轮番上阵,但是仔细品味,依然能发现中国建筑在作者笔下所蕴含的生趣。
1.课前解读:找寻关键点,把握文本意蕴
备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备学生,备文本,备课堂,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能够根据学生的学情和课堂教学的环境对文本进行恰当的解读,挖掘文本的文眼,理出文本的意脉,将之转化为课眼和课脉,一节课的教学也就不会散乱无章,枯燥无味了。
就《中国建筑的特征》来说,关键词是“特征”,文本描写脉络很清晰,无论是特征的罗列,还是“文法”“词汇”“可译性”的解释,都是围绕“特征”写的。所以,以特征作为“课眼”,让学生根据预习对九大特征进行简单的归纳后,便可以引入对“文法”“词汇”和“可译性”的讲解,作者把建筑特征与文学词汇相连,这一简单的比喻,是作者的言语表现中油然而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对于中国建筑未来发展的期望。
说明文教学不能只停留于“体”,教师在课前解读文本时,要更多地融入生活的体验,将科学的理性知识和自身生命的感性体验相融合。真正的语文之美,不是冰冷的专业知识的传授,而是心灵的对话,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通过自身的生活体验和对文本的挖掘,发现即使缺少文学性的说明类文本,同样会因为作者内心世界的观照、浸润而韵味无穷。
2.课堂导入:与生活打通,注重生命融合
优秀的导入在课堂伊始便可引发学生兴趣。说明类文本的导入要从文本内容出发,融合学生和教师以及作者的体验。导入教学中,不要随便找几首学过的古诗或文本,教师读一读或是学生齐读后就引入所学文本,因为学生根本不明白这些诗句与本文有什么联系。因此,一定要注意导入内容与文本的会通,这样才能让学生理解体悟。
可选择作者故事导入,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说明类文体描写的对象虽是客观事物,但因为文字中浸透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客观的事物就会和人的主观感情融合在一起。在课程开始引入感性故事,与枯燥的说明相融合,学生学习兴趣会大大提升。例如在《中国建筑的特征》导入中介绍梁思成即使成了半残之人,在二战期间不顾一切地在极端条件下致力于学术,用英文写成《图像中国建筑史》的故事。然后听听学生的想法,你们觉得梁思成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那么,如此伟大的梁思成先生是如何向我们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的呢?此时学生内心深处会对作者的伟大事迹产生共鸣,并可能产生伟大的梁思成会把一篇枯燥的说明文写成什么样的疑问。如此一来,学生就会带着对梁思成的敬佩之情去学习文本,他们在学习文本时,就不会因为看不懂专业性术语而对文本失去兴趣,而是会沉潜下来,极力捕捉说明对象的特征,以及特征中所蕴藏的无限生趣。
教材中選入的文本一定是与学生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中国建筑的特征》是阐述客观事物、说明事理的一种文本,所以一定可以从学生的生活中找到兴趣突破点。选择精美图片,或是让学生畅所欲言,说一说身边的所见所闻,会调动思维,激发兴趣。笔者在云南大理一中讲《中国建筑的特征》,导入的图片是大理一中的学校建筑,这些上世纪西云书院古色古香的建筑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且与文本主题相符,让学生介绍自己看到的建筑的特点,学生对九大特征的理解也就更轻松了。
课堂导入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教学就已经成功一半。兴趣的激发关键在于与学生生活的打通,与作者生命的融合。让学生感知生活,感受作者,那么一篇说明类文本即使再枯燥,也会因为读者与文本的融合变得熠熠生辉。
3.教学手法:体悟描写对象,注重熟悉与陌生相乘
福建师范大学赖瑞云教授对“熟悉与陌生相乘等于美”作了深刻解读:这是道出优秀读物“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秘籍。“人人心中有”是熟悉的,“个个笔下无”是陌生的。既熟悉,又陌生,美感产生,越熟悉越陌生,美感越强烈。如果熟悉感为零,接通不了读者的经验,美感就为零;如果陌生感为零,即笔下有,非常熟悉,美感亦为零。《中国建筑的特征》本是写建筑,却又写了“文法”“词汇”。学生对建筑的“文法”“词汇”是陌生的,但对语文学习中的“文法”“词汇”是熟悉的,学生每天都会接触词句篇,几个词可以构成被字句、把字句,一些句子和词汇可以构成一首诗、一篇散文,他们的组合规则都是不一样的。建筑也是一样,从建筑框架到整体构成,从台基、围墙到屋顶,都有其构成规则。中国的语言文学发展历经上下五千年,是世代人民、文学家、艺术家的创作成果,中国的建筑风格和手法也是如此,是世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劳动和创造的总结。即使学生对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是陌生的,但是通过教师的比较引导,学生会自然而然的感受到中国建筑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建筑文化需要传承。从自身的文化常识中感知陌生的建筑知识,让学生发现了建筑之美。
所以,熟悉与陌生的相乘是让学生对文本有新的感知的重要方法。但是,这种方法的使用要建立在对描写对象充分把握的基础之上。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并在课下去了解学生的熟知范围,让学生的生活常识融入到文本知识中,这样才能在课堂中激发学生的感知能力,让学生与文本相融。
二、由表及里:体悟说明的理趣
所谓理趣,即作者描绘对象和阐发事理过程中所彰显的思维乐趣。说明类文本的语言特点就是简洁、严密、清晰,其间充盈着理趣,这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关键点。
1.文本脉络:精致的文本呼应需要连贯的问题引导
说明类文本教学中,理清文本脉络是前提。若要文本脉络干净利落地呈现,且能让学生清晰地理解教师的梳理思路,连贯的问题引导很关键。唯有如此,才能让前后文本精致呼应起来。
《中国建筑的特征》脉络教学难点是为什么作者在写完九大特征之后,还要用大量的笔墨写“文法”“词汇”?而教师对此教学难点的引出,源于文末梁思成的呼吁:“我们若想用我们自己建筑上的优良传统来建造适合于我们新中国的建筑,我们就必须首先熟悉自己建筑上的‘文法和‘词汇,否则我们是不可能写出一篇中国文章的。”对此教学难点,可进行以下的问题引导:
(1)基于呼吁提出设问:什么是我们自己建筑上的优良传统?此问题会激发学生去思考已经讲过的九个基本特征和即将要讲的文法和词汇,这是将前后文本呼应起来的第一步。
(2)根据学生回答,提出疑问:什么是“文法”?什么是“词汇”?
为激发兴趣,感受梁思成的写作目的,可接着顺势而问。
为什么梁思成一个堂堂“理工男”,在一篇学术性浓厚的建筑类文章中,却提到了关于文学的专业术语呢?回忆所学过的《桥之美》和《苏州园林》。同樣是都写建筑的文章,为什么梁思成写的和另外两位作者有如此大的不同?此设问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梁思成面对的读者是社会政界人士和建筑行业的专业人士,这是其专业素养的体现。
“文法”和“词汇”在世界各民族都有吗?中国的“文法”和“词汇”与世界的“文法”和“词汇”有什么异同?通过比较中外建筑,能让学生体悟中国建筑的独特之处和作者浓厚的民族自豪感。
(3)根据学生的回答,可进一步激疑:梁思成为什么会发出 “要想建造新中国的建筑,必须首先熟悉自己建筑上的 ‘文法‘词汇”的呼吁?
经过“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答,以及本文与其他文本的比较,学生能够明晰九大特征、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通过逐步引导,将文本范围逐步缩小,也很容易找到作者写“文法”和“词汇”的原因,是为了保护中国建筑,为了传承中国建筑的特征。这呼吁正是作者民族复兴意识的体现,这是在向建筑行业的专业人士呼吁,中国建筑上的优良传统不可以破坏和抛弃,要保护,要复兴,要发展,要世代延续。这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核心,所以需要大量笔墨突出关键点。
说明类文本为了说明事理,一定会有一个总的观点。教师在引导学生解决教学难点时,可以根据文本的总观点反向推理,引导学生向问题的核心点靠拢,但是这种提问必须要前后关联,引导学生根据前面所学以及自身的体验逐步得到答案。
2.文本措辞:还原比较,体味理趣
说明类文本虽简练地阐述客观事物,但其间深埋着说明的理趣。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一些独特的措辞中发现这种理趣。
在介绍九大特征时,作者多次使用“最”和“很早”。斗拱的装饰性“最显著”;屋顶的装饰“最骄傲”“最主要”;使用的颜色“最大胆”;拱的装饰性“很早”就被发现;屋顶的装饰性“很早”就被发现而予以利用了;古代智慧的匠师们“很早”就发挥了屋顶部分巨大的装饰作用。
教师在引导时就可以设问,可不可以删掉“最”和“很早”呢?删掉这些词之后再读一读,看看和原文有什么差别,作者用这些词汇的用意何在?通过删减还原和比较,学生会从强劲有感染力的措辞中感受到中国建筑特征的独特性和闻名于世,体会到作者对中国建筑的自豪感。如此一来,通过还原比较,不仅体会到说明类文本的语言独特之处,还能体会作者情感,激发了兴趣,活跃了课堂,可谓一举多得。
3.文本视野:探究多视野,发现“有味”的说理方式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学科核心素养”部分明确指出,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解和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拓展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觉,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所以,说明类文本教给学生逻辑、时间、空间等的说理方式只是表面教学,还应该深入到历史视野、文化视野、民族视野等。这样,课堂教学才不会是满堂灌式理论教学,而是让学生在多维视野中有新的发现。
历史视野。将中国建筑和古希腊古罗马等建筑比较,中国为什么用木构系统而不用石料系统,是因为中国不能够熟悉石料系统,但是木构系统却能用得如鱼得水,这是历史意识的体现。梁思成不只是局限于中国的建筑,还了解西方的建筑,从古希腊到当下的建筑都了解。这样具有海纳百川的胸襟的学者,所写出来的文字在举手投足之间让人有举重若轻之感,其渊深的学养、宏阔的视野会让人触之可及。
文化视野。作者在讲“可译性”时,将西方建筑与中国古代建筑的具体事例相比较,提出各民族有自己不同的建筑手法。作者提出这个概念,是辩证看待世界建筑的共性和个性,中外建筑文化各具魅力,传承弘扬中国古代建筑可创造出中国建筑的独特性,吸收他国建筑的优良之处更能为本国的建筑注入新的力量,作者兼收并蓄的艺术态度是文化视野的体现。
民族视野。民族视野主要表现为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复兴意识。中国的梁架结构法一直沿用,但欧洲希腊、罗马等地很早就舍弃了木材而完全代以砖石为主要材料。以及在前文“最”和“很早”等词汇的使用都是作者民族自豪感的体现。在结尾段作者提出,用我们自己建筑上的优良传统来建造适合于今天我们新中国的建筑。这是作者的希望,是作者对复兴中国建筑的希望,这是民族复兴意识的体现。
当能够提升到多视野的高度,就会发现作者的文本说明并不枯燥,而是融汇了作者渊深学养、开阔视野、深眷情感的说明,这种说明是有味道的。
三、沉潜玩绎:领略作者的情趣
朱光潜先生曾在《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中说过:“两首诗之所以为诗,并不在这两个故事,而在故事后面的情趣,以及抓住这种简朴而隽永的情趣,用一种恰如其分的简朴而隽永的语言表现出来的艺术本领。这两段故事你和我都会说,这两首诗却非你和我所做得出,虽然从表面看起来,它们是那么容易。”
一篇文本不能只注重表面的描述,更要玩味背后的笔墨情趣。诗歌如此,说明文亦如是。《中国建筑的特征》给读者的表面印象就是很客观地在阐述九大特征,随后又提出几个似乎与建筑无关的词汇解释特征。这是对文本的表面理解,没有进入到作者的笔墨深处去领略作者的情趣。但只要深入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与其他说明文进行比较,作者的情趣便会清晰可见。
1.作者对建筑专业的虔诚与热爱
这篇文章于1954年在《建筑学报》上发表,当时正值北京新城建设,需要拆除一些古建筑和古城门,为此梁思成奔走呼吁:“中国建筑的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一国一族之建筑适反鉴其物质精神、继往开来之面貌”。在北京城墙存废辩论会上,他说拆城墙如同抽他的筋、剥他的皮一样。然而他的呼吁无济于事,建议没有被采纳,他还蒙受了不公正待遇,最终城墙城楼都被拆掉。在此环境下,他发表了在外界看来具有控诉性质《中国建筑的特征》,而这种控诉一定源于内心对中国建筑“美”的深沉之爱。美术教育家吴冠中写《桥之美》时,大桥小桥的美在其独特的艺术视角下是唯美的;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的叶圣陶写苏州园林时,把不对称的美描绘成一幅美丽的图画让人沉醉。与“艺术男”“文艺男”的浪漫不同,梁思成是一个典型的“理工男”,严谨是他的特点,所以其笔下中国建筑的美是严谨的,而这种严谨源于他对建筑行业的虔诚和热爱,为此他一生都在学习建筑史,毕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再试想如果不是热爱自己的专业,不是为了保护中国建筑,他怎么会去冒险和政界交涉,又怎能忍受不公正待遇呢?
這样看来,不局限于文本内容的阐述,去探索文本的背景、作者的成长历程等文本背后的故事,就不难发现枯燥的说明背后深刻的情感内蕴。从写作背景出发,带领学生去探索文本,学生不仅听得津津有味,还能深入理解文本的表达意蕴。
2.作者雄视古今、中西的气魄
梁思成一生致力于中国建筑的保护与传承发展,能穷尽一生做这一件事情,中国建筑一定有值得梁思成骄傲的地方。《中国建筑的特征》中作者在语句间就向读者流露出了自豪感。“中国建筑体系是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一个独特的建筑体系”,“独特”一词表明中国建筑在世界建筑群中独树一帜,而这种独特性只在中国建筑中才会有。又如“我们中国建筑在三千多年前就具备了这个优点,并且恰好为中国将来的新建筑在使用新的材料与技术问题上准备了极有利的条件”,这是作者强烈优越感的体现,不比其他,在时间上已经超越他国,而且已经为未来打好坚实的基础。“在中国,则因很早就创造了先进的科学的梁架结构法,把它发展到高度的艺术水平和技术水平,所以虽然也发展了砖石建筑,但木框架同时也被采用为主要结构方法”,“很早”“高度”格外显眼,如果不是因为木结构技术很早就被发明出来并不断发展至成熟,中国怎么会在其他国家使用砖石结构的大环境下还在一直沿用木框架结构。通过简单的对比,作者对中国木结构的骄傲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文本虽有板有眼地讲述着中国建筑的特征,但是细微之处,言语之间,梁思成先生雄视中西、古今的气魄无形中流露出来。因此,说明类文本教学不能只关注文本表面,不能单纯让学生知道词句用得好不好,更应该涉及为什么以及这样写的意义在哪里。通过背景输入以及教师的个性化创造,深入语言的表现,定会发现情趣所在。
朱自清先生对瑞恰慈的诗歌这样评价:“瑞恰慈说语言文学的意义有四层:一是文意,就是字面的意思;二是情感,就是梁启超先生说的‘笔锋常带感情的感情;三是口气,好比公文里上行、平行、下行的口气;四是用意,一是一,二是二是一种用意,指桑骂槐、言在此意在彼,又是一种用意。他从现代诗下手,是因为现代诗号称难懂,而难懂的缘故就是因为读者不能辨别这四层意思,不明白语言文学是多义的。”朱自清先生虽分析的是古诗,其实说明类文本的分析也是如此,在明确说明类文体的基础上,在教学中突破说明文体的局限,不浮于文本表面,抓住文本脉络,运用独特的教学手法,开拓学生视野,揣摩独特的说理方式,挖掘笔墨深处的情感意蕴。
若在教学过程中把这些解读和教法引入课堂,哪里还能有枯燥一说?说明类文本教学,“趣”的挖掘很关键,唯有教师找到“趣”,才能让学生学得更有趣,才能收获知识,提升素养。
[作者通联:大理大学教师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