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设计应从教材宏观层面考量

2020-11-06 06:05张忠森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新教材词语教材

张忠森

今年暑假,我一直忙于参加新教材学习培训,主要是线上学习,有浙江省的,也有教育部的,非常充实,学到的东西也很多,也让我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整体认识。这个学期,我省全面使用统编新教材。我第一次拿到教材,既有一种熟悉感,又有一种陌生感。熟悉感在于必修上、下两册所选的课文很多也是我以前所用苏教版教材里选用的文章,再加上暑期的网络学习,让我有种熟悉的感觉。但又有一种陌生感,因为教材中的有些单元,如上册的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第五单元“整本书阅读”、第八单元“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完全是一种全新的教学内容,而且范围都很广很大,不知该如何安排教学,不知该教什么内容。另外,新教材特别强调单元设计、活动设计,这和传统单编文本教学完全不一样。所以,面对这种新教材,我们必须从自己的教学观念、教育思想上进行改革,让自己及早步入新课标、新教材要求的轨道上来。

拿到新教材,我们该如何去安排我们的教学?与传统教材相比,它单元多、内容多,我们又该如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我们的教学?这些都是需要我们细细思考的。以必修上册为例,书中共有八个单元,第一单元“吟诵青春”,第二单元“歌颂劳动”,第三单元“涵咏古诗词”,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第五单元“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第六单元“议论说理”,第七单元“热爱自然”,第八单元“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这八个单元分类看似按主题分,而实际上是按照活动内容来分,这是新教材的一大变化。在传统教学中,针对刚入高中的学生,我们一般都会有一个初高中衔接教学,当然,大多数时候,初高中衔接教学的内容都是由老师自己定,因此,教學层次及效果都存在很大差异。面对新教材,我认为,初高中衔接过渡,可以利用教材本身资源来安排我们的教学。

那么,我们该从哪开始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呢?是按照传统方式,从前到后一课一课的教吗?我认为不能这样。面对教材,我们应该有自己的安排,而这个安排又是合乎学生的学习接受心理的。这就需要我们有一定的课程观,从课程观的角度认清这八个单元真正指向的任务本质,辨清哪些任务是最基础的语文学习。作出这样的分析后,我们便可对教材作一个合理的处理顺序。

我从这八个单元的不同内容本质进行分析,认为我们对新入高中的学生可以从第八单元开始,既是让学生明白语文学习的基础是词语的学习,就好比学英语,需要背诵一定量的单词,语文也需要积累一定量的词语。但如何积累词语才更高效更丰富,这就是需要我们去教给学生的方法。学生对词语积累不陌生,因为他们初中也做这样的事,甚至小学就需要积累很多,但高中以前的积累很多是无序的杂乱的,如何才能让它变得有序起来,这需要我们与学生一起去摸索出新的方法。再说词语解释,这里的解释绝不仅仅是词典上的解释,更多的是具体语境中的解释。如何从具体的语境中读出词语的含义,这应该是贯穿我们整个语文学习生涯的。而第八单元对应的任务群是“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而这个任务是贯穿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个部分的。也就是说,这一任务群的学习是贯穿了整个高中语文学习的。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结构安排上得到证实,请看下表:

鉴于上述认知,我从以下几方面对第八单元进行了活动设计。但由于篇幅有限,故仅以本单元的第一个任务“丰富词语积累”的活动设计为例。

一、对第八单元的理性认知

前面已经说过,第八单元指向的是“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核心素养培养,而对应的任务群则是“语言积累、梳理与运用”。在2017版《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言建构与探究”这一核心素养有明确解释:“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言语经验,发展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从这可以看出,这一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积累一定的语言素材;二是梳理和整合,总结规律,形成自己的语言体系;三是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一个相当广泛的概念,作为高中语文教材,它不可能面面俱到的从语言各个方面来学习,而只能选择其中某一个专题来学习,以期学生举一反三。本单元《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选择的是语言中最为基础的“词语”这一专题。为什么选择这一专题作为“语言建构与运用”核心素养的直接教材?词语是语言学习中需要特别关注的。王宁先生说:“词汇丰富的程度与思维深刻的、丰富是相辅相承的,积累词汇是提高语言运用的关键。”原人民教育出版社主编顾振彪先生说:“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学生学语言,主要是扩充语汇,增强应用语言的素养。”因此,从中学语文学习来讲,语言积累、梳理与运用最基础的就是词语的积累与解释运用。

教材在“单元导语”中也向我们明确了词语积累与运用的重要性。“说话写文章离不开词语。”“词和短语就是语言表达的‘砖石。”所以要求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平时多读多记,积累尽可能丰富的词语,形成自己的词语库”。当然,教材“单元导语”也给我们一些学习方法的提示:①了解汉语词语的特点,通过多种方式积累词语;②学习辨析词义的方法,把握词义变化的规律,认识古今汉语的联系和差异;③结合词义特点,探究语言表达中词语选择的艺术,提高理解和运用词语的能力。

从以上内容中,我们可以知道,这一单元的学习,是需要贯穿整个高中阶段的,因为词语积累本身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结合“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这一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提示,我认为在高一教学中,可以先从这一单元入手,给学生一些积累与运用的方法提示与要求,让学生课外花长时间去进行。

二、单元目标的明确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效率低下,这与老师的授课观念有关。很多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喜欢“延伸”课外,导致课堂教学目标不明确,以致有人说语文学科是没有科学性的。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自身的科学性,《语文课程标准》就是将语文的科学性具体阐述给我们。在“课标”中,语文有着明确的教学目标、教育责任。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心中有目标,在实践中,按照目标的方向逐步实现。

我们说,单元设计需要有学科意识,要考虑本单元与其他单元的关联性,要将单元学习融入到学年课程甚至更大的学段课程框架当中。所以,我们在进行第八单元的活动设计时,首先要确定这一单元的学习目标。如何确定这一单元的学习目标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确定这一单元的基本问题,即学习这一单元甚至这一单元所要涉及的语文学习的基本问题。大致可以确定两个基本问题:①如何有效地建构自己的词汇库?并且正确运用所积累的词汇?②如何鉴别他人的词语运用正确不正确?美不美?

二是在基本问题的框架下,我们要实现的学习目标可以定为:①在语文活动中,积累有关汉字、汉语的现象和理性认识,增强积累与梳理意识,运用多种方式积累词语,丰富词汇量,形成自己的词语库。②体会汉语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发现汉语中蕴含的民族的思维模式、意识习惯、审美情趣等。③通过在具体语境中解读词汇、理解语义的过程,树立语言和言语的相关性和差别性的观念。④积累文言文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探究词义变化发展的特点规律,避免望文生义,以今律古。⑤在学习文学作品时,从个性化言语经验中建构词义的相关知识,探究选词炼字的规律,体会文学语言的灵活性和创造性。⑥反思和总结自己写作时遣词造句的经验,建构初步的逻辑和修辞知识,提高语用能力,增强表达的个性化。

三是学生应该达到什么程度,应该理解什么,知道什么,能做到什么。从这三个方面来分解我们的学习目标。比如学生应该理解:①建构自己的词汇库对未来语言学习与运用具有长远益处。②古今语言变化规律及影响语言变化的原因。③词汇的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需要多方面展开的。④积累词汇不是死记,而是在具体情境中正确运用,形成自己个性化语言特点。⑤语言与言语的区别。学生又应该知道:①按照一定的标准和一定的方式整合自己积累的词语,形成自己的词汇库。②文言文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③词语的色彩。最后,学生学习这一单元,应该能做到:①有效建构自己的词汇库,并能很好地运用库里的词语。②在具體语境中辨析词义,能从文言语料中辨析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③能鉴赏语言材料中词语使用的艺术。

三、学习目标的评估证据设定

学习目标确定好之后,那又如何来进行学习效果的评估呢?出于这个思考,在本单元中,我从表现性任务评估与其他证据评估两方面进行着手。表现性任务评估有:①按照一定的形式整合自己的词汇库,寻找积累与整合词汇的规律。②积累一定量的熟语(尤其是成语),使语言简约而丰富多彩。③积累社会出现的新词汇,并正确理解。④理解古汉语中一词多义现象,并辨别具体语境中词的含义。⑤把握并辨别古汉语中常见的古今异义词。⑥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其他证据评估有:①通过自编练习的形式检测积累与整合的效果。②阅读陌生的古文语料,解释重点词的含义。③阅读文学类作品,品析个别词语运用的妙处。

四、学习活动的具体设计

所有的目标,都需要通过一个个具体活动来完成。在活动中,学生能学有所得,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完全一种灌输式的。但也不能走偏激,为了活动而活动,只追求热闹。所有的活动,应带着教学目标进行。

出于这样的思考,针对任务一的“了解词语家族,让积累更加有效”,我做了这样的活动设计。

活动:按照一定的形式有方向积累并整合词语,形成自己的词语家族。

活动流程:

1.让学生知道有关词语的知识,如词的构成。词是由语素构成的,这是汉语中词语的特点。词的分类,按音节分有单音节词、双音节词与多音节词,按词性分名、动、形……在分析词语构成时,要注意词语的构词语素。一般情况下,词语的含义与其构成的语素有紧密的联系。

2.建议学生按照某种特定的方向整理自己所积累的词语:

(1)按照包含共同的语素整理,如:

理:理解、理由、整理、办理、梳理、条理、理清……

法:法律、法案、办法、法力、法理、法术、法网……

量:测量、量杯、量筒、量具、量规、量程、量器……

强:强大、强敌、坚强、强调、强国、强劲、强烈……

(2)按照语义关系聚合在一起,如:

同义关系:喜爱/喜欢、采用/采纳、聪明/聪慧、精致/精巧……

反义关系:美丽/丑陋、谦虚/骄傲、相信/怀疑、热闹/冷清……

亲属关系:父亲、母亲、哥哥、弟弟、姐姐、妹妹、叔叔、阿姨……

顺序关系:首先/其次/再次、第一/第二/第三、接着/然后/最后、甲乙丙丁……

(3)按照相关内容聚合在一起,如:

①表颜色的词,如:

红色:丹红、绯红、绛红、朱红、殷红、赭红、赤红、大红、粉红、玫红、橘红、火红、红彤彤、红艳艳、红通通、桃红……

绿色:新绿、翠绿、嫩绿、浅绿、深绿、青绿、葱绿、黄绿、暗绿、明绿、亮绿、鲜绿、草绿、墨绿、水绿……

②表示腿部动作的词语

③表示手部动用的词语

④表示烹饪的词语

……

3.展示自己的整理成果,并作经验介绍,然后讨论是否还有可改进的地方。完善后撰写成经验小论文,整理打印,加以推广。

为了让这一学习活动指向更具体更明确,我还制定了“活动任务单”和“活动评价单”两个表格,让学生在语文活动过程中完成这一表格,从而达到学生对自己的语文学习进行具体安排与达成评估,这实质上是一种自我学习与反思的过程。

五、教学设计的思考

上面的教学设计是基于大单元、大概念的理解与思考,这个单元的大概念就是“词语”,让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语。而出于对“任务”的理解,所有的任务都是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完成,故在大单元设计时,一反传统教学,从活动角度思考,设计一些适合学生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词语的积累与理解。为了让活动更加有效,我又设计了一些评估项目与指标,这样,学生能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评估,发现自己在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好地改变自己的学习行为。

前文已经说过,之所以将这个单元作为高中的起始课,是因为这个单元的地位特殊。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一方面对词语或语言积累的方法尝试,从而在今后的语言积累中更有效地运用;另一方面增强学生的积累意识,在学习其他单元时能有意识地进行语言的积累与理解。提前让学生进行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学习,是为了让学生有种学语文重积累的意识,并且能有方法去积累。因此,这一单元应该是贯穿整个语文学习过程的。学了这一单元,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典型的语言现象,发现作家在语言运用上的独特风格与经验,从而提升自己对语言的敏感度,积累自己在表达中的经验。其实,无论哪个单元,都有对词语积累的要求,都要求我们关注语言材料、语言现象和语言问题。

当然,我们学习这一单元,不必集中时间完成,而是可以将其教学内容进行分散。比如先用2个课时完成“丰富词语积累”这个任务,然后再进行第一单元“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学习。等学到古文时,又可花2个课时完成“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任务。

总之,我们在面对新教材时,应该有自己的理解与认知。在安排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调整教材教学的顺序。在进行单元设计时,应从教材的整体上进行宏观层面考量,尽量将这一单元融入到整个教材、整个课程的教学当中,让语文课堂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前后之间有关联性、融合性。在设计时,多思考一些可行性的活动,围绕着目标和大概念进行,让学生在活动中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实现语文素养的提高。

[作者通联:浙江衢州市江山市江山中学]

猜你喜欢
新教材词语教材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容易混淆的词语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教材精读
担当意识:历史新教材渗透不可或缺
一枚词语一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