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晓兰
摘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之年,全面脱贫是关键,高校在这个历史节点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解决建档立卡学生的就业创业问题,成为从扶贫到扶智转换的关键一环。本文从贫困学生的择业愿望、就业竞争力、择业精神以及就业环境等方面分析了目前建档立卡学生就业创业的现状,接着从就业竞争压力、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家庭责任以及创业基地建设等方面分析原因,有助于理清思路,有针对性开展帮扶工作。
关键词:建档立卡;就业创业;现状及原因;帮扶
2020年是精准扶贫收官之年,也是决战之年,是党和国家对人民的承诺,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扶贫不能一味给予,而是要帮助贫困人民激活生产力。建档立卡大学生是新生一代,他们有活力、有智力,是农村家庭走出贫困的希望,扶贫先扶智,可以说他们是先进的生产力,解决好他们的就业创业问题,是打赢这场攻坚战的关键。
2020年恰逢公共卫生事件影响,社会上不少中小微企业在夹缝中挣扎求生,毕业生求职难成了高校的一大难题,从国家到各省市纷纷出台了不少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举措。以广东省为例,有给予毕业生的就业创业补贴,有用于鼓励企业吸纳毕业生的补贴和税收减免,也有鼓励毕业生创业的信用贷款政策。建档立卡大学生由于家庭环境、受教育环境的相对落后,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会因为内部和外部条件,在就业创业过程中,相对处于劣势。
一、建档立卡学生就业创业现状
(一)眼界高,追求立足大城市
建档立卡大学生,自小生活在比较贫困的农村家庭,比较向往外面的大城市,所以这部分学生之所以发奋读书很大原因是想摆脱贫困,走出农村。他们来到了大城市,被大城市的花花绿绿所吸引,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价值观发生了倾斜。环境好、工资高的工作地区和工作岗位成了第一选择,未能把国家的需要和自身的利益联系起来,他们往往忽略了自身的实际情况,在多次的求职面试中失败后,会出现气馁甚至心理问题。
贫困大学生往往是农村的知识力量,是全村人的骄傲,成为摆脱农村贫苦生活的寄托,特别是父母寄托了很大的希望,也承载了解决家里经济困难的重担,所以他们急需要一份工作养家糊口,而没有冒险创业的经济支持。
(二)就业竞争力相对较弱
家庭教育是第一教育,绝大多数贫困家庭学生的父母受教育程度比较低,缺乏良好的家庭氛围熏陶,父母不注重孩子的素质培养,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没有足够的资金让学生参加兴趣班或者其他第二课堂活动,另外,贫困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学校往往也是在比较落后的农村地区,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从师资到教育设施都是比较匮乏的,学生只知道一味读书,只学习书本上的内容,学习知识面窄,也缺乏锻炼能力的平台,与生活在城镇地区的学生相比,他们往往综合素质能力较弱。
大学期间,在和城镇学生相处的过程中,贫困学生会表现出一定的自卑,他们往往不敢参加集体活动,把自己封闭在小圈子里,觉得把专业知识学好就能找到好工作,忽略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在求职过程中,经常碰壁,心理压力较大,也存在求职退缩行为。
(三)创业意愿和创业发生率低
贫困学生由于家庭支持不足,加上传统根深蒂固的观念,认为大城市优越的就业环境才是贫困学子出人头地的表现,加上创业充满风险挑战,一旦失败,对贫困学生来说是致命的,他们没有经济能力和强大的心理素质去应对,所以他们创业意愿往往不强烈,更多的是追求安稳的工作。
贫困学生在校期间往往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他们专注于书本上专业学习,对国家的创业政策不熟悉,创业所需要的综合能力也较为缺乏,加上创业的内生动力不足,创业成功的发生率较低。
(四)缺乏独立的就业创业选择精神
目前00后处事有个性,但是在择业上又具有从众的心理,容易随大流。在工作岗位选择时,倾向选择热门岗位或者知名大公司,很少从自己的专业角度考虑工作岗位和专业特长的匹配,很少考虑自身长远发展,容易被眼前的利益和声誉蒙蔽。缺乏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从而出现迷茫跟风的现象。
虽然高校也开设了相应大学生就业创业基础课,但是往往只是某一个学期的课程,时间短,很少在其他课程融入择业精神教育,也很难从外到内影响学生,帮助学生内化为精神动力去指导实践。
二、建档立卡学生就业创业困难原因分析
(一)就业竞争压力大
大学生毕业生人数逐年上升,受到特殊情况影响,就业市场岗位需求数量呈下降趋势,甚至不少中小微企业陷入裁员和关闭潮,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变化使得大学生就业形势越发严峻。
就业机会不平等也造成了贫困学生就业难。在专业成绩相差不大的前提下,招聘者更倾向大学生的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生长在城镇的大学生,得于家庭和受教育环境的优势,往往具有个人特长和较高的综合素质能力,也具有更开阔的视野,特别是在面试过程中,这部分学生的为人处世和交际能力更赢得企业的青睐。
(二)相关就业创业政策宣传不到位
贫困学生对国家方针政策敏感度不强,特别是对国家或地区出台的各类就业创业类方针政策的认知度不高。一方面,国家的扶持政策往往是针对大学生这个普遍群体的,很少有专门细分针对建档立卡这部分弱势群体;另一方面,现有的相关政策宣传不到位,政府先后也出台了不少政策鼓励大学生就业创业,但是由于宣传渠道不通畅,政策实施的效果大打折扣;另外,政府各部门信息衔接不通畅,各部门的扶持政策处于独立的状态,例如针对大学生创业资金的扶持,既有银行的信贷政策,也有教育部的补助政策,也有税收部门的减免税收政策,但是各部门之间缺乏整合,容易造成信息错位、整合、越位等情况,削弱了政策的效力,不利于创业效应的良性发展。
(三)自身综合能力弱和受家庭责任牵绊
贫困学生自小受教育环境受限,在择业精神、基础知识储备、心理调适能力、人际交流能力等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方面相对较差。创业意愿和创业动力是创业发生的前提,虽然一些贫困学生有创业意愿,但是创业动力和能力不足以支持贫困学生创业发生。大部分贫困学生由于家庭经济贫寒,体验过生活的辛酸,体恤家人的难处,具有较强的家庭责任感,就算有创业的意愿,也宁愿放弃,为家人谋求安稳的生活,他们创业的激情和信心被扼杀,这也成了贫困学生创业最大的瓶颈。
(四)创业基地建设不完善
自从高校响应“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口号,除了课程上开设了相关的创新创业课程,也为在校大学生创业提供一些场地和实训基地,但是一些学校在创业基地建设方面认识比较片面,缺乏完整的机制,简单认为就是为学生创业提供空间。一方面,创业基地资金不足,運营能力不足,相关资源未能很好整合。另一方面,对创业项目的指导和服务不到位,初创企业孵化率低。
创业基地科技含量项目很少,大部分创业项目是生活用品销售、培训机构、电子产品的营销与维修等,这些项目大多数是属于传统的创业项目,缺乏创新和科技含量。
三、结语
贫困大学生就业创业已成为社会、政府以及高校关注的重要问题,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长治久安,需要各部门形成合力给予指导和服务,也需要贫困学生个人长期不断努力。高校在帮扶建档立卡大学生就业的过程中,应从就业资助、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技能培训、专业导师帮扶、企业吸纳五个方面形成全方位的精准帮扶,形成联动机制,提升贫困生就业帮扶工作质量,也可以寻找政府、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支持,通过专题讲座、选修课、课程实训等方式帮助贫困生明确职业目标,通过就业模拟训练、求职点评大赛等活动加强学生的就业技能培训。实施精准就业创业指导和服务已经成为当今高校立德树人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曹人龙,张静.“建档立卡”贫困生就业现状分析——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J].高等教育,2019(04):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