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作性过度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一家系临床及基因突变分析

2020-11-06 04:57胡恕香王央丹黄种钦
临床儿科杂志 2020年10期
关键词:生酮运动障碍证者

胡恕香 李 培 王央丹 黄种钦

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 厦门市妇幼保健院 (福建厦门 361003)

发作性过度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paroxysmal exercise-induced dyskinesia,PED)是发作性运动障碍中最罕见的一种类型,主要由SLC2A1基因变异引起,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因长时间、持续运动诱发的非随意性运动障碍,主要表现为肌张力障碍、舞蹈样动作、手足徐动、投掷样动作等,每次发作持续5 分钟到1 小时,发作间期无异常[1]。PED 是一类具有一定临床和遗传异质性的罕见神经系统疾病,根据患者是否有家族史,分为家族性PED 和散发性PED,临床上以家族性PED为主。本文回顾分析一个中国汉族PED 家系的临床特征、遗传学特点。

1 临床资料

先证者(Ⅲ-1),男,11岁,G1P1,足月顺产。8岁左右出现症状,表现为持续运动后,如长时间走路1 小时以上或游泳后,双下肢出现舞蹈样动作,有时累及双上肢,不能行走,必须休息半小时以上症状渐消失。发作时患儿神志清楚,无头晕、头痛等不适,无抽搐。既往有“晕倒”史,未特殊诊治。体格检查:无特殊外貌,颅神经检查未见异常;四肢活动无异常,无手足徐动;四肢肌力Ⅴ级,肌张力无异常,膝腱反射对称引出,双侧巴氏征阴性。实验室检查:血生化、甲状腺功能未见异常;脑脊液葡萄糖1.94 mmol/L,同期血糖4.97 mmol/L,比值0.299。头颅CT未见异常。中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评估,言语智商43,操作智商42,总智商36。

先证者之弟弟,2 岁3 个月。4 月龄开始出现反复抽搐发作,表现为突然口唇发绀、双眼凝视、乏力,四肢无抖动,最初约5 次/天,最长2 月余未发作,每次持续时间数秒至十余秒,可自行缓解,发作后表现基本如常。予左乙拉西坦口服液治疗,服药后至今未再发作。体格检查:无特殊外貌,颅神经检查未见异常;四肢活动无异常,无手足徐动;四肢肌力Ⅴ级,肌张力无异常,膝腱反射对称引出,双侧巴氏征阴性。实验室检查:血生化、血氨、血乳酸、甲状腺功能均无异常;血串联质谱、尿气相质谱未见异常;脑脊液葡萄糖1.97 mmol/L,同期血糖3.57 mmol/L,比值0.55。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未见异常。视频脑电图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未见异常。确诊后,家长因经济等原因,不接受生酮饮食。随访到2 岁3 个月出现饥饿时可见步态不稳、易摔。智力运动发育落后于同龄儿,0~6岁小儿神经心理检查(2岁3个月):大运动74,精细运动79,适应能力79,语言55,社会行为57,总发育商69。

先证者之父亲青年期有类似持续运动后运动障碍表现,小时候亦有晕倒史,未诊治。现40岁,已多年未发作。姑姑现34岁,约10岁左右出现类似运动障碍,现仍有发作。智力无异常。

为明确病因,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家长知情同意后,采集血液标本。先证者行高通量测序,余家系成员作一代验证。采用QIAamp DNA提取试剂盒(QIAGEN公司)抽提基因组DNA。提取的DNA经非接触式超声波破碎仪Bioruptor Pico(Diagenode Inc,Belgium)打断后建库。经xGen®Inherited Diseases Panel(Integrated DNA Technologies Inc,USA)目标区域捕获后,使用NextSeq 500测序仪(Illumina Inc,USA)对Panel所捕获基因的外显子区进行测序。对先证者的可疑致病变异位点设计PCR引物进行扩增及Sanger测序验证,并对父母、弟弟、姑姑相应位点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先证者SLC2A1基因第7外显子存在c.940G>A(p.gly314ser)杂合致病变异。其父亲、弟弟、姑姑在同一位点存在相同的致病变异。其母亲同一位点未见异常。见图1、图2。

图1 家系图

图2 家系成员SLC2A1 基因测序图

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遗传变异与分类指南[2]:dbSNP 147 数据库有收录(rs 121909739),为中等致病性证据。多篇文献报道SLC 2 A 1变异可导致PED,可以表现为癫痫、精神发育迟缓、肌张力障碍,脑脊液葡萄糖含量降低,为支持性证据;先证者的父亲、姑姑均有相同的病史,弟弟目前以癫痫、精神发育迟缓、脑脊液葡萄糖含量降低为主要表现,且携带同样的变异,变异与疾病在家系中共分离,为支持性证据;先证者的c.940 G>A 为错义变异,使编码蛋白第314位的氨基酸由Gly变为Ser,多款蛋白预测软件(SIFT、LRT、MutationTaster)均预测其有害,为支持性证据;先证者及其父亲、姑姑的基因型均符合PED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发病特征,且均匹配临床表型。综上,判定检出的变异为致病性变异。

2 讨论

阵发性运动障碍性疾病是一组运动障碍性疾病,临床特征为突发的运动异常或姿势异常,如舞蹈-手足徐动症、肌张力不全、投掷样动作等,症状反复发作,持续数秒至数小时,发作间期正常。通常分为以下4 型:①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paroxysmal kinesigenic dyskinesia,PKD),由突然从静止到运动或改变运动形式所诱发;②发作性非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paroxysmal nonkinesigenic dyskinesia,PNKD),自发发生;③PED在长时间运动后诱发;④发作性睡眠状态的运动障碍(paroxysmal hypnongenic dyskinesia,PHD),在睡眠中发生[3]。其中,PED(OMIM:612126)于1977年发现并报道[4],1984 年系统描述其临床特点[5]。

目前,PED 的临床诊断标准尚未明确,但具有以下共同特点:原发性 PED 的发病年龄2~30岁,儿童期起病者多见[6],男女比例约为2:3[7]。PED 通常由长时间、持续运动(如30分钟以上的走路或跑步)所诱发,寒冷、长时间肌肉颤动、被动运动、神经电刺激以及过度通气等亦可能诱发,但不被摄入酒精、咖啡 等因素诱发[8]。发作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1 小时。发作多局限于长时间运动后的肢体,其中约79%的患者为下肢受累,发作时影响行走,部分患者可发生跌倒[7,9]。研究提示,PED患者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运动发育迟滞、癫痫、交替性偏瘫、偏头痛、溶血性贫血等[10-11]。PED 患者脑脊液葡萄糖含量与血糖比值较正常水平轻度下降,或可作为临床诊断依据之 一[12-14]。PED 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缓解因素包括休息、生酮饮食等,并随年龄增长有自发缓解趋向[10]。本家系先证者8 岁左右发病,表现为持续运动后出现运动障碍,脑脊液葡萄糖与同期血糖比值0.299,临床诊断依据充 分。

PED主要由SLC2A1基因变异引起。SLC2A1基因定位于1p34.2,编码的钠依赖葡萄糖转运子1(glucose transporter 1,Glut-1)蛋白具有492 个氨基酸。神经系统的Glut-1分布在血管内皮细胞膜和神经胶质细胞膜上。神经胶质细胞通过细胞膜上的Glut-1摄取葡萄糖,葡萄糖经糖酵解途径转化成乳酸,乳酸通过单羧酸转运体进入神经元细胞,参与线粒体氧化代谢,为脑组织提供能量[15]。当Glut-1表达异常时,葡萄糖不能有效通过血脑屏障,导致脑组织持续缺乏能量供应,进而引起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因血-脑屏障Glut-1 残余功能的不同而表现出极大的临床异质性,表现为多种运动障碍、癫痫发作和发育迟缓,运动障碍可为持续性或发作性[16]。本家系患者的表现以持续性运动障碍为主,先证者父亲已自发缓解;先证者及其姑姑仍存在发作性运动障碍;先证者弟弟以癫痫首发,随访至2岁3月龄,已出现饥饿时步态不稳、易摔的运动障碍,暂未表现为典型的PED。因PED 的 发病年龄2~30岁,儿童期起病者多见,故继续随访观察。

在已报道的PED病例中,发现存在SLC2A1基因变异者约20%,还有PRRT2、PNKD、GCH1等基因变异的报道[8-10]。因此对临床诊断为 PED并且SLC2A1基因检测结果为阴性的患者,还应进行其他相关致病基因的筛查[15]。家族性PED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外显率与年龄有关,无遗传早现[17-19]。

对于SLC2 A1基因相关性PED,生酮饮食疗法可能有效[20]。由于PED可能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故一经确诊应及早开始生酮饮食,并至少持续至青春期[12]。应用生酮饮食治疗期间,如有复发,则需考虑药物协同治疗[20]。单纯型PED患者,可尝试使用氯硝西泮;伴有癫痫发作患者,卡马西平效果较好[10]。本家系患者以成人及青少年为主,且家庭经济不理想,家长不接受先证者弟弟实施生酮饮食。先证者弟弟婴儿期初诊时未明确病因,选用左乙拉西坦治疗后未再发作,故暂未更换抗癫痫药,仍在随访观察中。先证者及其姑姑考虑氯硝西泮等药物的不良反应,未接受相应治疗。

综上,PED 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但随着更多病例的表型与基因型的报道,PED致病基因被相继发现,对PED的认识与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其临床症状复杂多样及遗传异质性之谜将被解开。引起本家系PED的基因变异为SLC2A1第7外显子c.940G>A(p.Gly314Ser)的杂合错义变异,ESP数据库、千人数据库中均未收录该变异位点,丰富了PED致病基因变异谱,并展现了高通量测序在诊断PED等遗传性疾病中的实用性。

猜你喜欢
生酮运动障碍证者
大鱼大肉也能瘦?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运动障碍临床分析☆
新生儿异常Hb Q的家系分析*
基于古今文献的运动障碍选穴规律探析
被神话的减肥“良方”
——生酮饮食
一个两次多囊肾胎儿孕育史家系的临床分析及遗传咨询
1例肝豆状核变性合并杜兴型肌营养不良症及其家系报道
生酮减肥到底靠不靠谱?
1例AxB血型家系调查遗传方式及血清学特点分析
康复治疗对早期帕金森病运动症状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