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华语青年作家奖特辑

2020-11-05 01:34:12
青年作家 2020年10期
关键词:华语成都作家

华语青年作家奖是面向时代的

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

副主席、书记处书记 李敬泽

第五届华语青年作家奖,本来应该是今年五月颁奖。五月份的时候,我在北京,在家里,出门也不方便,在家呆着想事儿就比较多。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想,华语青年作家奖今年是颁不了了,成都也去不成了,心中颇为伤感。现在,九月了,这个奖在成都颁,我觉得,前面的都不算了,对我来说,2020 年美好的春天到这件事儿好像才开始。我们在2020 年面对的所有考验和奋斗,其实也正是为了生命中那些我们珍视的美好事物和价值,这包括着文学、包括着成都、包括着我们的华语青年作家奖,都是我们生活中最美好的事物。华语青年作家奖已经第五届,这个奖也在慢慢地成长,就像刚才阿来主席讲了,它越来越有自己的腔调了。当我们说华语青年作家奖是奖掖45 岁以下青年作家的时候,这不过是一个不得已而为之的杠杆而已,重要的不在这上面,重要的在于它要体现、要倡导的一种文学精神,一种赋予探索性的、向着未来的、满怀青春激情和勇敢的那样一种文学精神。我觉得,现在,经过五年,我们这个奖越来越自我体会自我发现到了这种精神。

奖项已经办到了第五届,我们后面会有第六届第七届第N 届,关键在于,通过这么多届,我想,我们能有力地印证、铭刻中国文学正在经历着的变化和足迹。我们在写什么,我们如何回应这个时代,在这个意义上说,青年作家是有着非常重要的责任和使命的。

现在是2020 年,而我们不仅是生活在现在,我们同时生活在未来,未来不是遥远的东西,未来就在此时。我们面对的是规模极大的历史运动,在这个运动中,我们每一个作家也是在认识自己、认识这个时代。这当然不仅仅是青年作家的责任和使命,但是,青年们在这个过程中一定是更敏锐的,一定更能对于种种新的经验做出表达。在这个意义上说,华语青年作家奖也正是面向时代的,是具备创造精神的。

在此,我也代表全体评委,向华语青年作家奖的各主办方表示感谢和敬意,向所有获奖者表示由衷的祝贺,希望你们走得更远。

在第五届华语青年作家奖颁奖典礼上的致辞

成都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田蓉

九月,金风送爽,诗情画意,我们欢聚一堂,共襄盛举,喜迎第五届华语青年作家奖颁奖盛典。在此,我谨代表成都市委、市政府,向出席活动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表示热烈欢迎!向各位获奖者表示衷心祝贺!向一直关心、支持成都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

成都外揽山水之幽、内得人文之胜。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五彩斑斓,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十大古都,拥有4500 年城市文明史、2300 年建城史。成都以其源远流长的文学传统、得天独厚的文学环境、蔚然大观的文学气象,缔造了恢弘、不朽的文学丰碑。司马相如、扬雄、杨慎、巴金、李劼人等文坛大家在此出生,李白、杜甫、苏东坡、陆游、陈子昂、李商隐等诗歌巨匠,或在此为官,或在此客居,或在此游历,均为成都留下了光耀千秋、彪炳史册的名篇佳作。

数千年中华文明的滋养和巴蜀文化的传承,孕育了“创新创造、优雅时尚、乐观包容、友善公益”的成都天府文化,成都深厚的人文气质与积淀,鲜明的生活特质,散发出独特的美学魅力,城市因此熠熠生辉,形成强大召唤,从古至今,“近者悦,远者来”,绵延不断。

今天的成都,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现代社会快节奏与休闲之都慢生活完美融合,是一座时尚、开放、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国际化现代大都市,也是一座具有独特生活美学、城市气质的城市。成都连续11 年蝉联 “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连续5年蝉联“中国新一线城市”榜首。全球化与世界城市智库(GaWC)发布的世界城市排名,成都已跃升至世界城市Beta+,最新排名居全球第59 名,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对全球300 个城市发展监测,成都表现力排名第三。

新时代的成都,在新思想引领新理念导航下,发展格局和能级不断提升,正以昂扬奋进的姿态,以建成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打造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世界文化名城和国际门户枢纽,提升国家中心城市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成都必将在民族伟大复兴引领城市崛起的宏阔历史进程中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独特印记,是一座城市的根与魂。从世界文明史发展进程看,城市的高度往往由城市文化力、创造力决定。纵观世界,所有伟大城市都是文化名城。文学作为人类灵魂的崇高事业和心灵的智慧结晶,塑造着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精神内涵,是坚定文化自信、振奋民族精神、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一直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文艺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切实推动全市文学事业发展,有力促进文学精品创作和网络文学发展,举办国际诗歌周等重大活动,设立华语青年作家奖等重要奖项,加快建设“书香成都”,努力营造浓厚的城市文学氛围,让文学之美在这座城市充分绽放,让文学之美赋予城市新的生机新的能量,让文学之美进一步滋养心灵,赋能人生,全面提升城市文化的凝聚力、影响力、创造力。

华语青年作家奖的举办,既是在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创新发展天府文化,也是在彰显成都这座城市的文化魅力和城市气质。希望《青年作家》杂志社和大家一起努力,进一步提升华语青年作家奖的美誉度、显示度和影响力,让华语青年作家奖成为成都的重要文学窗口和文化名片,成为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重要举措,为成都文学和天府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搭建更好的平台和载体。希望在座的各位作家朋友多到成都走走,以你们的生花妙笔,创作更多体现文化精髓、引领生活美学、传播当代价值、符合世界潮流的优秀作品,共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

最后,祝愿活动圆满成功,祝愿大家身体健康,创作丰收,在成都心满意足。

华语青年作家奖已有自己审美的倾向

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 阿来

第一届华语青年作家奖举办的时候,我是参与了的,当时一方面感到鼓舞,同时又有担心。因为很多事情都会有美丽的开始,但是往往经不起漫长的过程。但到今天,这个奖办了五年,也办得越来越好了。

我们经常讲,久久为功,很多事情的成就其实就是这样,需要时间的积累、经验的沉淀。 用程永新的话说,这个奖项有点腔调了。腔调是上海话,是说它有样子、有风格、有质量了。这个奖,开始有了它自己的关于文学、关于审美的倾向了,这对文坛现在奔向写作的年轻人,有了很好的引领。

这个奖,办到今天这个程度,我觉得它的成长跟当下成都这座城市的发展是相呼应的。成都这些年来,各方面的发展非常快。《青年作家》杂志所做的工作,让成都在文化这方面,也在跟上。当成都奔向新一线城市的时候,我们的文化也没有落后。

华语青年作家奖项,跟成都这个既古老又年轻的城市形象是非常吻合的。过去有一句话,成都怎么建成的,说人到了我们这个地方,大家很自然地聚集起来,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成都这个名字,穿过几千年岁月没有改变,成都的位置几千年来也没有改变。不要说中国,就是世界的城邦史上,这也是不多见的。

我们把这种精神转移到我们的奖项上,做出坚持,做出拓展,我相信它的未来是美好的。我也在期待着这个奖项的十周年、二十周年,乃至更长的时间。我期待它在华语文学世界里,起到更大作用,发挥更大影响。

成都这个城市具备开放性,这点也是文学应该有的精神。成都、四川自古都是跟文学有很深缘分的地方。这里滋养了很多文学人才,从扬雄、司马相如,到李白、杜甫,到近现代的巴金、李劼人、沙汀,他们都是文学史上值得浓墨重彩的人物。过去有句话讲,自古诗人多入蜀。现在,也希望作者朋友都多多来四川、来成都。华语青年作家奖也正是邀请广大作家来成都、写成都的一种方式。

对接下来要上台领奖的作家朋友们,我要表示诚挚的祝贺,希望你们在文学的道路上越走越好,也希望我们这个奖项能越走越远、越办越好。

文学本身就是最美的酒

五粮液股份公司副总经理 唐伯超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流金遍野。在这个收获的季节,我们相聚在美丽的蓉城,见证第五届华语青年作家颁奖典礼。受李曙光董事长委托,我谨代表五粮液集团向莅临现场的各位领导、作家、媒体朋友致以最热烈的欢迎!

正如梁平主席刚才所说,“华语青年作家奖”已成功举办四届,规格逐年升级,影响力日益扩大,已成为文学界具有良好口碑的纯文学奖项和四川省重要的文化品牌。今天,我们将见证又一批青年作家获奖的荣耀时刻,在此,向你们表示热烈的祝贺!

自古以来,文载酒兴,酒佐文盛,文学与白酒有着解不开的缘分、分不清的渊源、化不掉的情愫。文学本身就是最美的酒,历久弥香,回味悠长。五粮液与生俱来便深具文人气质,从唐代的重碧酒到宋代的姚子雪曲,从110 多年前正式得名至今,杜甫为它诵出“重碧拈春酒,轻红擘碧枝”的佳句,黄庭坚为它写下《安乐泉颂》的名篇,当代诗人白航酒后赋诗“人之头黄帝,江之头宜宾,诗之头李杜,酒之头五粮液”。

千百年来,在传承与创新中,五粮液融汇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积淀了丰富深厚的文化内涵。五粮液汇聚五谷精华、三江气韵、百年匠心,成就了“香气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净爽、各味谐调、恰到好处、酒味全面”的独特风格。有人说,五粮液有唐诗的豪迈、宋词的婉约、元曲的亲切,“一杯五粮液,半部文化史”。文学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新时代呼唤更多有理想、有情怀、有热情的青年作家,期待更多有创造力、有想象力的作品。

这是五粮液第二次主办“华语青年作家奖颁奖典礼”,今后,我们还将继续深度参与这项文化盛会,为青年作家的成长和文艺事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也期待越来越多的青年作家以“华语青年作家奖”为起点,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的经典作品。欢迎大家到五粮液去采风去体验生活!我相信作家们在品尝过五粮液,参观过全球最大的酿酒基地、世界最大的单体酿酒车间、连续652 年不间断发酵的老窖池后,一定会有更多的体悟和灵感,一定会文思如泉涌、下笔如有神。

主奖 班宇《双河》

作家简介:班宇,小说家;1986 年生,沈阳人,曾获第十届《小说选刊》年度中篇小说奖、华语文学传媒年度最具潜力新人奖、GQ智族年度人物、“钟山之星”年度青年作家等;小说《逍遥游》入选“2018 收获文学排行榜”;著有小说集《冬泳》《逍遥游》。

凭借个性迅捷的语言,看似平凡实则生猛的故事,班宇成为近两年引人注目的新锐作家。《双河》在总体口语化的讲述中,恰当地融入了动情而又克制的诗意。看似诚挚平静的叙述,实则暗线密布,一切仿佛都是“复数”的,“复数”的概念也使得整篇小说仿佛一直在生长;“书中书”的形式为时间、人物的联系提供了自然而又强大的支撑。在巧妙、稳健的形式构建里,作者用一套人物讲出了人物命运错综复杂的几套故事。这是一篇玲珑饱满的小说,精准地呈现了种种无从说起也无法深究的生活真相,利落干脆,意味深长。

·获奖感言·没有谁不在背负着愧疚与懊悔生活下去

班 宇

小说不只是庇护所,有时也是某种隐秘与负担。但在随后的时间里,不断有人提醒着我这样一篇小说的存在。包括前几天,有位朋友过来找我,回程之后,发了一条微博:飞机上看了《双河》,哭得一塌糊涂。我觉得这句话说得很好,甚至有些羡慕,并非因为小说,而是因为哭的动作与情绪,跟一塌糊涂这个成语十分适配。哭到这种地步,或者一塌糊涂之后,想到要去哭,都是很幸运的事情。很多时候,其他事情也是一塌糊涂,无法厘清,走到尽头,却来不及哭泣,前面并没有路,只是大雾一片,但时间到了,铃声响起,不得不站起身来,沉默着走入雾中。毕竟,没有谁不在背负着愧疚与懊悔生活下去。然而,深渊往往并非是失足坠入,而是这样一步一步走进去的。所以,在我心里,《双河》一直是篇关于愧疚与懊悔的小说。

当然,这也是比较概括的说法。事实上,这篇小说的核心起源并非这个外部叙事,而是中间插入的那位小说家没写出来的故事,它也是我没能完成的一部分,却始终跳动着,渴望在空间里展示速度。我有时在想,小说作者讲述故事,并不是每次都会成功,故事反过来讲述着作者,却一定可以顺利抵达,甚至更加细致、精微,像是身体里的一道血管,连通心脏与精神,循环往复,奔流不止,涤荡那些剩余的声响。

作家简介: 孙频,女,1983 年生,现为江苏省作协专业作家,出版有小说集《松林夜宴图》《鲛在水中央》及《疼》《盐》《裂》三部曲等。

·孙频《鲛在水中央》授奖词·

孙频的写作从容大气,抒情气息浓郁,人物命运的沉浮、社会现实的变奏,都在诗性的叙述里得到丰富呈现。小说《鲛在水中央》氛围幽沉,对叙事的悬念和留白调动得自如得当,让文本既摇曳生姿,又从容淡定。在小说中作者把握的是一种奇异的人际交往和自我关怀:郭世杰对范听寒生活的频繁涉入,包括忘年交的友情,显然早已超出兴趣爱好,而成了沉重的自我救赎,以及对这种救赎的把玩。心照不宣的结局,则是彼此对人心和人性的谅解与释然。

作家简介:常小琥,小说家;曾在《上海文学》《收获》《北京文学》《山花》等杂志发表中短篇小说,著有《琴腔》《收山》等;曾获第四届华文世界电影小说奖首奖、《人民文学》紫金之星小说奖、《上海文学》中篇小说奖、《北京文学》优秀作品奖等。

·常小琥 《长夜行》授奖词·

常小琥的写作让文学重返现实并理解现实的复杂与丰富。《长夜行》写重症监护室的生生死死和医者良心,以直面现实矛盾冲突的勇气,描写医院监护室医生们所面临的困境,真实反映当下医患关系中的严峻现实。作者本着对“真实”的追问,将“医生”从笼统的、某种程度上被道德化了的概念,还原为面目各异、血肉充实、立场复杂的个人,写出了一地鸡毛的疲倦,读来沉重而深刻。

主奖 文珍 《刺猬,刺猬》

作家简介:文珍,作家;1982 年生于湖南;先后就读于中山大学、北京大学;创意写作学硕士;著有小说集《柒》《夜的女釆摘员》,散文集《三四越界》,诗集《鲸鱼破冰》等;历获老舍文学奖、十月文学奖、上海文学奖、山花双年奖等;现居北京。

文珍的小说语言温润细腻,善于捕捉女性内心中最细微的情感波动与转变。《刺猬,刺猬》写的是女儿逐渐成长之后与母亲和解的故事,刺猬的比喻,写出了母女之间距离的微妙变化过程。除了母女关系外,这篇小说也写出了母亲那一类人与自身之外的世界的关系,她们对他人的好经常被当做理所当然,甚至成为被嘲笑和利用的对象,小说通过主人公对自己以及母亲在人际关系中所遭遇的不平的反思与选择,呈现出一种古老而美好的情感,以及对他者与人世的善意,有一种动人的力量。

·获奖感言·或许不必和解,但可以尝试说出

文 珍

《刺猬,刺猬》是我很少直面家庭关系的小说,动用了若干个人经验,剪裁取舍更花了太多笨力气,导致我最后根本无从分辨好坏,能侥幸得奖,实在非常高兴,这无疑要感谢《青年作家》杂志社。

可能很多朋友都知道一个著名的豆瓣小组,叫“父母皆祸害”,组员众多,大概也是对我国悠久父慈子孝传统的一个反抗。和这些别人家的故事比起来,我的原生家庭还是很正常的,尤其是妈妈给了我充沛的爱,让我终于得以成长为一个看上去基本正常的人——但我也深深记得,高中有次往教室窗外望,竟油然而生“要是孤儿就好了”的念头。那时到底经历了什么呢?任何说得上来的事都没有,成绩还很好,是年级第一名——和《刺猬,刺猬》里的筱君一样,妥妥的学霸。但这是和我竭力想让妈妈高兴分不开的。为了让她欣慰,也许一直过度逼迫自己而不自知。现在想来,大概从那时开始,我已经感受到了所谓家庭和亲情的重量,有时是一个人无法承受的。而成年后更深的困惑,则是原生家庭的烙印,并非自己竭力想摆脱就可以做到。童年与少年经历几乎会影响一个人与世界相处的方方面面,也许一直到暮年,也很难说终于能达成最终的和解。但无论如何,我终于开始有勇气动笔写家庭了。

作家简介: 陈鹏,小说家;1975 年生于昆明,毕业于武汉体育学院,国家二级足球运动员;历任新华社云南分社记者、《大家》杂志主编;现任大益文学院院长;著有长篇小说《刀》,中篇小说选《绝杀》《去年冬天》,短篇小说集《谁不热爱保罗·斯科尔斯》《今年夏天》等,曾获十月文学奖、滇池文学奖、莽原文学奖等;现居昆明。

·陈鹏《我和马原在洞庭湖底》授奖词·

陈鹏坚持通过写作发现自身的隐秘部分,并总是在新的风格、新的形式里向读者展示自己的发现。小说《我和马原在洞庭湖底》用复杂但不混乱的结构形式,虚构了几次现代小说的回忆和探索之旅,马原、海明威、洞庭湖底、巴黎等元素建构起了作者心中现代小说的精神图谱,也探索了有关文学的秘密的隐喻,想象新奇。全文写尽了作者对文学的痴迷、执着和浪漫探寻,可以说,这篇小说是先锋消散时代里的孤勇探索,值得推许。

作家简介:李宏伟,小说家、诗人;四川江油人;著有诗集《有关可能生活的十种想象》,长篇小说《平行蚀》《国王与抒情诗》《灰衣简史》、中篇小说集《假时间聚会》《暗经验》,短篇小说集《雨果的迷宫》等;曾获吴承恩长篇小说奖、十月文学奖、青年作家年度表现奖、徐志摩诗歌奖等;作品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收获》《扬子江评论》《亚洲周刊》等年度榜单;现居北京。

·李宏伟《沙鲸》授奖词·

李宏伟善于在小说里运用哲学思考来做观照,使得他的写作特立独行。《沙鲸》从父子之间的紧张关系入手,引发了奇崛的想象。写作对于“我”来说,是一种逃离父亲的方式,也是一种自我放逐和互相拯救。通过对沙鲸这个独特意象的重重塑造,作家完成了人物关系和人物心理的再现,生动饱满;同时,也完成了小说中“面对一头野兽、理解一头野兽”的课题。小说意味深长,诗意与哲思的相互映照,使小说显得灵动而不失深沉。

主奖 顾湘 《赵桥村》

作家简介:顾湘,生于1980 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莫斯科国立大学新闻系;曾出版《好小猫》《为不高兴的欢乐》《西天》《东香记》《赵桥村》等小说和散文随笔;在周报和《天南》杂志当过编辑;现居上海浦东;写作以外还画画、设计、翻译等。

顾湘的文字灵动中透着自然、轻盈而又不失打动人心的力量。《赵桥村》是一份细致的村居笔记,顾湘以耐心而饱含深情的笔触描摹渺远记忆、当下人事以及身边各有名姓的植物与动物,作者没有美化书写对象与主题,而是以带有距离感的凝视赋予赵桥村以美感,其文笔流丽、踏实,行文间显现出作家朴雅的审美态度,以及一个观察者对于自身以及周遭世界的思考。此外,《赵桥村》还在开掘自我生存、想象和构造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方面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参照。

·获奖感言·至少我能维护好我心里的小园子

顾 湘

谢谢组委会,谢谢大家!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家里收拾东西、打包,因为赵桥村快要拆了,那里要造通往崇明的地铁。但是我们村有一个老爷爷每天还是在地里干活,种东西、浇水、搭瓜棚,天很热,我看他很辛苦,我跟他说:“要拆迁啦,你这个种了什么时候收呀?吃得到吗?”他说:“管它吃得到吃不到。”我说:“吃不到不就白种了吗?”他说:“白种也无所谓啊,我喜欢做这个呀,每天做做也蛮开心的,不做这个做什么呢?”我说:“休息啊,躺着,看看电视。”他说:“休息过了,电视也看过了,不见得整天看电视吧。”我想想他真的是喜欢这些事,喜欢在他的菜园和田地里忙活,都无所谓什么时候能得到什么结果。人能喜欢一件事还能一直干,真好,也真不容易。我也更加觉得村子要拆掉,对他这样的人来说真的很可惜,他已经七十多岁了,他的院子和地非常漂亮,一看就付出了非常辛勤的劳动,农活很麻烦的,不勤快的人根本干不好,村子拆了以后他要干什么呢?不见得整天看电视吧。人能喜欢一件事,还能一直做这件事,是很幸运的,我也希望我到老还能干着自己喜欢的事情,也希望不管现实里的房子、宅基地、菜园、农田,是不是会无可挽回地失去,至少我能维护好我心里的小园子,在那里播种、灌溉、施肥、抓虫子,东西不断地长出来、长好。

作家简介: 郭爽,作家;1984 年出生于贵州,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作品刊发于《收获》《当代》《作家》《山花》等刊;曾获华文世界电影小说奖首奖、山花双年奖·新人奖、西湖·中国新锐文学奖;著有《正午时踏进光焰》《我愿意学习发抖》,现居广州。

·郭爽 《我愿意学习发抖》授奖词·

郭爽的写作关注心灵之真,且能驾驭具有社会意义的题材,对很多问题的思考既有广度,也有深度。《我愿意学习发抖》形式独特,以格林童话为线索,记述她对异域的观察,文字中流淌着童话的天真、纯粹和温暖。同时,书中从头到尾贯穿了对自我身份的确认,并在与异域世界的碰撞和陌生人类的接触中,反观自我,对于文化、现实等议题,有细致入微的发现。

作家简介:彤子,本名蔡玉燕,作家;广东省文学院签约作家;在《作品》《花城》《作家》《江南》《青年文学》等刊发表小说,著有小说集《高不过一棵庄稼》《平底锅的爱情》,长篇小说《南洋红头巾》《南方建筑词条》《陈家祠》及长篇非虚构《生活在高处》;曾获广东省《作品》奖、广东省有为文学奖、琦君散文奖等。

·彤子《生活在高处——建筑工地上的女人们》授奖词·

生活中的彤子既是位写作者,也是一名建筑业从业者。在《生活在高处——建筑工地上的女人们》这篇具有悲悯气息的作品中,作者向我们描摹了一群在建筑工地上高空作业的女工的爱恨纠葛,充满现实关怀。大地喧哗,尘土飞扬,泪水汗水,真切真实,她们似在生活的别处,实则根植社会生活的深层。彤子用平实生动的语言,写出了底层人物在时代皱褶间闪耀着普通劳动者的光芒。

猜你喜欢
华语成都作家
作家的画
文学自由谈(2022年5期)2022-09-28 11:29:44
曹景行:华语新闻界里一个响当当的名字
华人时刊(2022年7期)2022-06-05 07:33:34
作家谈写作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小说月报(2022年2期)2022-04-02 03:10:32
穿过成都去看你
青年歌声(2019年2期)2019-02-21 01:17:20
数看成都
先锋(2018年2期)2018-05-14 01:16:16
新加坡华语的语音与流变
成都
汽车与安全(2016年5期)2016-12-01 05:21:56
大作家们二十几岁在做什么?
英语学习(2015年12期)2015-02-01 14:08:30
在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