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龙风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产科,江苏镇江 212001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为产科常见病,具有较高发病率,临床主要表现为妊娠20 周后出现水肿、高血压、蛋白尿等症状,可一定程度增加产后出血、早产等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影响母婴健康[1]。 近年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有研究表示[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为导致胎儿不良发育、孕妇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积极采取相关措施防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为保证母婴健康、 改善妊娠结局的关键。 目前临床对该病治疗原则主要为快速解痉、有效降压、有指征扩容及利尿等,药物治疗为治疗该病的重要手段。 拉洛贝尔可有效扩张血管功能,利于解除全身小动脉血管痉挛,还可降低心脏负荷、改善冠动脉循环,发挥理想降压作用[3]。 阿司匹林可对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产生抑制作用,进而有效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4]。 该研究于2016 年10 月—2019 年2 月将上述两种药物联合用于36 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中,旨在观察其疗效及对凝血功能、妊娠结局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选择门诊就诊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72 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 例。 对照组年龄17~43 岁,平均(29.12±1.32)岁;孕周25~36 周,平均(29.48±0.78)周。 观察组年龄20~43 岁,平均(29.08±1.29)岁;孕周23~35.5 周,平均(29.51±0.75)周。 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均符合《妇产科学》中妊娠期高血压诊断标准,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患者及家属均对该研究知情,并签订同意书;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合并原发性高血压者;精神疾病者或存在神志障碍、意识障碍、沟通障碍等无法配合研究者;合并心、肝、肾、肺等重要脏器疾病者;临床资料不完善者;对研究应用药物不能耐受或过敏者。
对照组采用拉贝洛尔治疗, 给予盐酸拉贝洛尔注射液 (国药准字H32026121)50 mg+5%葡萄糖溶液250 mL,稀释后行静脉滴注,维持剂量为2 mg/min,期间对患者生命体征严密监测,待血压控制良好并<140/90 mmHg 时,给予盐酸拉贝洛尔片口服, 根据血压控制情况:50~100 mg/次,2~3 次/d,直至分娩。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阿司匹林治疗, 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Bayer S.p.A.国药准字J20080078)口服用药,剂量50 mg/d,1 次/d,直至分娩前1 周停药。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均彻底消失,实验室检查指标均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明显改善,实验室指标也显著改善;无效: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均无明显变化。
凝血功能: 抽取空腹静脉血3 mL,3 000 r/min 离心10 min,以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各项指标,PT、TT 应用凝固法检测,D-D 以免疫比浊法检测,Fib 以CLauss 法检测。
记录两组剖宫产、早产、胎儿宫内窘迫等妊娠结局。
数据应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s)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 与对照组77.78%相比,相对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分析[n(%)]Table 1 Efficacy analysis of the two groups[n(%)]
两组治疗前D-D、PT、TT、Fi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凝血功能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凝血功能指标变化(±s)Table 2 Changes of coagulation function indexes in the two groups (±s)
表2 两组凝血功能指标变化(±s)Table 2 Changes of coagulation function indexes in the two groups (±s)
注:* 表示与治疗前比较,P<0.05;# 表示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时间PT(s)TT(s)D-D(mg/L) Fib(g/L)观察组(n=36)对照组(n=36)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10.49±1.25(14.51±1.69)*#10.45±1.21(12.98±1.03)*12.57±1.52(17.31±1.95)*#12.61±1.49(14.52±1.62)*1.35±0.31(0.45±0.02)*#1.36±0.32(0.98±0.15)*5.53±1.18(2.98±0.39)*#5.52±1.15(4.23±0.85)*
观察组剖宫产、早产、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发生率分别为36.11%、2.78%、0.00%、2.78%、2.78%,与对照组相比相对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妊娠结局分析[n(%)]Table 3 Analysis of pregnancy outcomes of the two groups[n(%)]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在临床较为常见, 可导致胎盘螺旋小动脉痉挛,造成胎盘血流不足,对胎儿供氧造成一定影响,使其长时间处于慢性缺氧状态,严重危害新生儿身体健康,容易增加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等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 全身小动脉痉挛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常见的特征,可导致血管管腔狭窄,血流循环受阻,进而增高机体血压水平,患者可伴头晕、头痛、抽搐甚至昏迷等症状。 因血压过高,血流可进一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诱导体内血小板发生聚集现象, 进而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造成血管强烈收缩、血压再次升高的恶性循环[5]。 因此在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降压的同时, 还应积极采取措施防止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
目前临床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常见的高血压控制药物包括ACEI、ARB、洛尔类等,但单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临床常应用两种或以上药物联合治疗,以增强临床疗效。 拉贝洛尔为一种β 肾上腺素抑制剂,具有血管α1受体阻断功能,其作用机制为对交感神经兴奋进行抑制,阻断儿茶酚胺分泌释放,通过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减轻心脏前负荷,进而发挥降血压的效果[6]。 此外拉贝洛尔对肾脏及胎盘血流量影响较小, 可较大程度促进胎儿肺成熟。
有研究表示[7],妊娠期高血压发病与凝血功能异常有密切关系, 妊娠期患者激素缺乏平衡, 可造成凝血酶增高,而机体长期处于高凝状态可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导致血压升高。 故该次研究中在应用拉贝洛尔的基础上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妊娠期高血压,并取得较好效果。 阿司匹林可对血小板释放聚集产生明显抑制作用, 进而改善血液微循环,避免血栓形成,降低血管压力,进而发挥较好的降压作用[8]。 有研究表示[9],阿司匹林对妊娠期高血压有防治作用,且不会增加胎儿及母亲出血的倾向,可用于抗凝并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将拉贝洛尔与阿司匹林联合用于妊娠期高血压治疗中不仅能增加降压效果, 还可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与血栓形成,利于改善机体高凝状态,避免血压再次升高。
江琳等[10]研究结果表示,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应用拉贝洛尔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效果理想, 总有效率高达96.67%,该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与江琳等[10]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提示上述两种药物可有效提高临床降压效果。 观察组治疗后PT、TT、D-D、Fib 各项指标水平分别为(14.51±1.69)s、(17.31±1.95)s、(0.45±0.02)mg/L、(2.98±0.39)g/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剖宫产、早产、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 产后出血发生率分别为36.11%、2.78%、0.00%、2.78%、2.78%,明显低于对照组。 提示上述两种药物联用可有效调节各项凝血功能指标,改善机体高凝状态,进而降低不良妊娠结局风险。
综上所述, 拉贝洛尔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效果满意,也能改善患者凝血功能,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