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蓉煜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第二人民医院眼科,山东青岛 266112
青光眼疾病主要症状为视力下降、视乳头萎缩、视野缺损等,严重可发生视力障碍。 白内障疾病主要症状为晶状体混浊,严重影响患者的视力,其病程时间较长,患者眼内晶体逐渐变厚,房角变小,逐渐发展至闭塞,病情严重可出现失明情况[1]。 以上两种疾病在眼科疾病中发生率较高。 青光眼和白内障疾病均属于致盲性疾病,两种一般情况下同时发生。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可使患者出现眩晕、恶心、眼部疼痛、视物不清等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水平。 现今人口老龄化严重,青光眼伴白内障患者较高,对老年人群的视力水平造成严重影响[2-3]。 有关资料证实,晶状体厚度与年龄成正比关系,晶状体厚度与中央前房深度存在一定关系,具有较高的发生率。该研究对2018年2 月—2019 年2 月期间该院收治的68 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采取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的效果做分析,现报道如下。
纳入来该院就诊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68 例,依照抽签法分组,每组34 例。 实验组:男性患者24 例,女性患者10 例;年龄50~75 岁,平均年龄(62.35±3.15)岁。参照组:男性患者20 例,女性患者14 例;年龄51~76 岁,平均年龄(62.38±3.24)岁。 以上涉及的相关数据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该次研究已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以上研究内容上报于该院伦理委员会,得到认可批准。
对参照组行晶状体超声乳化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术前对患者的眼压进行控制,使眼压处于30 mmHg 之下,术前20 min 采取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国药准字H2005 7919)进行散瞳,并采取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国药准字H20103352)对患者进行表面,术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角膜在11~12 点位行一切口,进入前房,将粘弹剂注入,将囊和水进行分离,超声乳化粉碎晶状体,并将其吸出,将皮质清除,对后囊进行抛光,将人工晶状体予以置入,随后进行小梁切除术治疗,将部分根部巩膜予以切除。
对实验组行晶状体超声乳化术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前期准备工作与参照组一致,植入人工晶体后将沿房角360°缓慢注入透明质酸钠将房角进行分离, 分离效果不佳, 需使用I/A 和辅助钩在灌注水的同时分离房角,使用房角镜对前房角进行观察, 术中将脱落的色素组织和机化物予以及时清除。 术后所有患者均行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国药准字H20067439)进行滴眼治疗[4-5]。
计算两组患者的术后视力水平提升率、眼压、前房深度、角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
将以上涉及的相关数据输入SPSS 20.0 统计学软件中,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中, 视力水平提升的患者有32 例,其提升率为94.12%(32/34);参照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中,视力水平提升的患者有30 例,其提升率为88.24%(30/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3,P=0.669>0.05)。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眼压,前房深度、角度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眼压,前房深度、 角度相比于参照组较高,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88%(2/34)、参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9.41%(10/3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的眼压、前房深度、角度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intraocular pressure, anterior chamber depth and angle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1 两组患者的眼压、前房深度、角度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intraocular pressure, anterior chamber depth and angle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组别治疗前眼压(mmHg) 前房深度(mm) 前房角度(°)治疗后眼压(mmHg) 前房深度(mm) 前房角度(°)实验组(n=34)参照组(n=34)t 值P 值32.72±2.99 32.42±3.17 0.401>0.05 1.88±0.29 1.91±0.31 0.412>0.05 11.67±2.32 11.59±2.42 0.139>0.05 16.49±0.35 16.08±0.32 5.041<0.05 3.29±0.21 3.16±0.25 2.322<0.05 36.72±3.12 30.41±2.97 8.542<0.05
表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在老年眼科疾病中青光眼、白内障属于常见疾病,老年患者极易同时患有这两种疾病, 现今有关资料证实青光眼和白内障疾病具有密切关系, 两者之间因果关系明显。 外科手术为治疗青光眼和白内障疾病的主要方法,临床上主要方法尚未明确[6]。 青光眼伴白内障疾病患者其视力受严重影响,采取药物治疗后,其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将视力模糊、头晕、眼痛等情况得到改善,对于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需及时采取手术治疗[7-8]。
与晶状体超声乳化术联合使用房角分离术或者小梁切除术治疗晶状体超声乳化术为治疗青光眼伴白内障疾病的常用方法,将瞳孔阻滞情况予以解除,使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使视力水平明显提升,单纯晶状体超声乳化术对其粘连的前房角不能明显改善, 需联合其他方法治疗[9-10]。小梁切除术属于改变房水流出方法的方法,在临床上为首选的治疗方法,此方法极易出现虹膜损伤、小梁损伤等情况,术后极易出现低眼压、前房积血等情况[11-12]。
临床实践表明,常使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激光治疗方法治疗白内障伴青光眼疾病。 在白内障疾病治疗中,手术效果显著,相比于轻度病情的患者,需采取简单的白内障手术治疗。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和小梁切除术治疗效果明显[13-14]。
以上数据对比得出, 实验组和参照组患者的视力水平提高率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眼压、 前房深度、 角度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眼压、前房深度、角度相比于参照组较大 (P<0.05); 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88%(2/34) 低于参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9.41%(10/34)(P<0.05)。 其结果与胡丰平等[12]研究结果十分相似,60例患者中, 双切口组有15 例患者发生并发症, 占比为25.00%, 单切口组有5 例患者发生并发症, 占比为8.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证实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治疗白内障伴青光眼疾病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此种手术方式,对咽部组织损伤较小,将小梁组织予以切除,超声乳化损伤较小,获得较高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 对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采取晶状体超声乳化术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效果显著,其眼压明显降低,其前房角度较高,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