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院江
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云南玉溪 653100
胃肠间质瘤是一种起源于胃肠道间叶组织的肿瘤疾病,多见于中老年群体,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可知,胃肠间质瘤的发病率约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1%~3%, 对患者的机体健康具有较大的不良影响, 良好的治疗是消除不良症状、提升患者健康水平的关键[1]。 但由于缺少手术技术条件,以往多使用常规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但临床效果欠佳[2];伴随研究的深入与技术的不断改进,使得当今临床治疗胃肠间质瘤疾病的技术手段逐渐增多, 且患者最终治疗效果得到极大提升[3]。 为了能够寻找出临床治疗胃肠间质瘤疾病的手术方式, 该文将该院2017 年8 月—2018 年6 月收治的28 例胃肠间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靶向治疗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将该院收治的28 例胃肠间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 对照组14例,男9 例,女5 例;年龄42~64 岁,平均年龄为(52.1±4.9)岁,经影像学检查可知,10 例患者的肿瘤直径≤5 cm,4 例患者的肿瘤直径>5 cm。 试验组14 例,男8 例,女6 例;年龄46~63 岁,平均年龄为(54.5±5.1)岁,经影像学检查可知,11 例患者的肿瘤直径≤5 cm,3 例患者的肿瘤直径>5 cm。两组患者之间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 ①经由病理组织检查和形态学检查确认患者符合胃肠间质瘤诊断标准[4];②CD117 阳性,肿瘤完全切除且切缘阴性者; ③依据改良NIH 危险度分级结果显示为中危或高危患者;④患者均表现出消化道出血、腹部包块、腹痛、肠梗阻等症状。 ⑤该次实验研究已经得到了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认可, 所有患者自愿加入到该次实验研究当中。
排除标准: ①入院前使用过相关的靶向药物进行治疗;②存在沟通障碍现象与精神类疾病;③存在严重的治疗禁忌证。
该次研究手术操作均由该院同组医务人员完成,其中各项治疗原则以清除患者肿瘤为主, 防止其发生破裂现象;术前、术后可对患者使用抗生素,避免发生感染。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开腹手术联合靶向治疗方式。 ①开腹手术。 使患者采取仰卧体位,对其进行全麻,于上腹正中位置进行切口,之后逐层将腹壁组织切开直至腹腔,对肿瘤与周围组织进行观察, 使用相关的器械对肿瘤进行切除,并将切除的肿瘤标本进行送检,为患者留置腹腔引流管,术后对患者进行逐层关腹与消毒操作。 ②靶向治疗。 患者在术后1 个月开始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片药物,1 次/d,400 mg/次,连续服用1 年。
试验组采用腹腔镜手术联合靶向治疗方式。 ①腹腔镜手术方法。 让患者保持仰卧体位,对患者畸形气管穿插全麻醉手术,将患者的双腿分开,让患者保持“大”字形,在患者脐下0.3 cm 位置放置入气腹针,为患者建立气腹,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方法对肿瘤进行切除,对于一些肿瘤体积较小或表现出内生性生长特征, 则可使用胃镜对肿瘤的位置进行确定。 待肿瘤切除后立即将其放入标本袋中进行送检,并取出Trocar 套管、腹腔镜、直线切割吻合器等仪器设备,为患者留置腹腔引流管,且需要注意尽量防止肿瘤在腹腔内产生破裂现象。 ②服药方式同对照组。
①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及术后康复指标。 ②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③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评价标准:肿瘤完全清除,未出现复发与转移情况为显效;肿瘤基本清除,未出现复发与转移情况为有效;出现严重的复发与转移情况为无效。 ④两组患者的复发与转移情况,对患者进行1 年的随访观察。
采用SPSS 17.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试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腹腔引流量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低, 试验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短, 但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相较于对照组更长,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及术后康复指标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surgical indicators and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1 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及术后康复指标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surgical indicators and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组别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术后腹腔引流量(mL)术后排气时间(d) 术后住院时间(d)对照组(n=14)试验组(n=14)t 值P 值89.56±20.35 112.47±30.27 2.350 0.027 132.51±35.05 86.28±19.57 4.309<0.001 156.71±42.49 104.82±35.01 3.527 0.002 3.06±0.77 2.15±0.51 3.687 0.001 8.45±1.31 7.26±1.07 2.632 0.014
两组患者在手术完成后, 均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发生,但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n(%)]
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57.14%, 相较于试验组患者的92.86%明显更低(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比较[n(%)]Table 3 Comparison of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n(%)]
两组患者的复发与转移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的复发与转移情况比较[n(%)]Table 4 Comparison of recurrence and metastasi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n(%)]
胃肠道间质瘤主要源自于胃肠道间叶组织, 具有诸多不同的临床症状表现, 同时部分患者在患病后并未表现出显著的临床症状,仅能够在体检时被发现。 通过相关的临床研究与实践显示,采用放、化疗的方式均无法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因此手术切除治疗方式仍然是最佳的方式[5]。 但在缺少手术技术的情况下,医生仅能够使用常规的开腹手术治疗方式,但通过对患者的随访观察可知,常规手术的治疗效果欠佳。
该种手术方式无需对患者造成较大的不良损伤,因而能够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 并且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依据相关的研究指出[6],使用腹腔镜手术方式能够有效对位于胃前壁、空肠、回肠、直肠等部位的间质瘤进行有效地切除; 但该种方式较易导致患者产生肿瘤破裂等不良情况,同时并未对肿瘤的体积进行限定。 依据相关的临床报道可知,通过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显示,对于局限性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而言,当肿瘤完全切除后,其复发率仍有可能高达40%~80%, 同时也将出现较高的转移率[7]。 因此有效地消除上述不良情况,则需要在手术的基础上联合相关的药物进行治疗。 通过临床研究显示,靶向治疗的主要适应症如下: 术后病理学评估为中高危转移复发风险者,需要靶向治疗防止转移复发;不能根治性切除、广泛转移、术后出现转移复发者,需要进行靶向治疗控制病情;术前进行靶向治疗后能够达到根治性切除。
在目前药物研究与发展的水平下, 医生多使用甲磺酸伊马替尼片。 经过相关的临床研究显示,甲磺酸伊马替尼片的主要药理作用在于该药物在体内外均可在细胞水平上抑制Bcr-Ab1 酪氨酸激酶, 能选择性对Bcr-Ab1 阳性细胞系进行抑制、费城染色体阳性(Ph+)的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新鲜细胞的增殖及诱导其凋亡;除此之外,该药物还能够对胃肠道间质肿瘤细胞的增殖进行抑制,并诱导其凋亡[8]。 通过相关的临床研究可知, 该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范围为25~1 000 mg,并且生物利用度高达98%, 其半衰期为40 h,7 d 内约可排泄所给药物剂量的81%, 因而将不会在体内产生较大的蓄积现象,进而能够加强对患者的保护。 依据研究数据显示, 试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与术后腹腔引流量明显较少,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较短,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至7.14%,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原因在于腹腔镜手术方式能够有效缩短手术切口, 并且在腹腔镜的辅助下能够较为彻底地清除病灶; 服用药物后能够有效地消除胃肠道间质瘤细胞,使其凋亡。 但两组患者的复发与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因在于上述患者均接受靶向治疗,从而能够获得较为彻底的治疗。
石骏等[8]对26 例患者的研究结果与该文的研究结果相似。 该文的研究结果为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例数为13 例,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例数为8例,有效率为57.1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2,P=0.029)。
综上所述, 该研究认为腹腔镜手术联合靶向治疗胃肠间质瘤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作为首选的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