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玉萍,陆向文
(1.民勤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甘肃 武威 733300;2.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人民医院,甘肃 武威 733399)
糖尿病属于慢性疾病的一种,也是临床上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之一[1]。该病不具有传染性,但是在治疗时会遇到较大的困难。以当前的医学技术,对该病尚未出现完全治愈的方式。有相关调查结果指出,该病与患者的饮食、生活存在密切联系。在人们饮食、生活习惯不断变化的今天,糖尿病的发病率也有逐渐上升趋势[2]。在临床上也需采取合理、科学的方式来控制患者血糖指标,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本文旨在观察老年糖尿病患者施予整体护理干预后对血糖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随机于我院2018 年10 月至2019 年10 月间收治的糖尿病老年患者中选取94 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出生月份的单双分为两组,即整体护理组(n=47)与常规组(n=47)。常规组中女21 例、男26 例;年龄58-87 岁,平均(73.24±5.70)岁;病程3.4-9.1年,平均(5.67±1.84)年。整体护理组中女23 例、男24 例;年龄59-86 岁,平均(72.60±5.39)岁;病程3.2-9.0 年,平均(5.18±2.01)年。对比两组基本资料,P>0.05,差异无意义,有可比性。
整体护理组施予整体护理干预,可分为:①在患者入院后,需及时评估患者的疾病知识理解程度。其后根据评估结果来实行针对性护理教育,帮助患者认清糖尿病的危害,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②为患者制定科学饮食计划,禁止患者食用含糖量较高的食物。并戒除烟、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日常饮食中,多食用绿叶蔬菜食物、玉米面、芥麦面等。③老年患者自身的身体机能本身就较弱,患病后易出现各种并发症。护理人员也需及时施予针对性干预,降低低血糖、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④护理人员也需给予患者科学的运动指导,日常生活中进行太极拳等锻炼,提升患者胰岛素敏感性。
常规组施予常规性干预,护理人员从院内的流程、标准出发,为患者施予相应的干预护理。
①统计两组干预后的血糖控制情况,评价指标为餐后2 h 血糖及空腹血糖的降低值。②统计两组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从患者的精神、躯体及社会等角度来完成生活质量的评价。
采用版本为SPSS 19.0 的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处理与统计,计量资料采用()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两者之间的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整体护理组干预后的空腹血糖降低值、餐后2 h 血糖降低值均显著高于常规组干预后的空腹血糖降低值、餐后2 h 血糖降低值(P<0.05),数据经统计学对比后,差异有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后的血糖控制情况(,mmol/L)
表1 两组干预后的血糖控制情况(,mmol/L)
整体护理组干预后的精神状况、躯体状态及社会功能等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干预后的精神状况、躯体状态及社会功能等评分(P<0.05),数据经统计学对比后,差异有意义,见表2。
糖尿病属于一种终身性的慢性疾病,对患者的生活、工作均会带来严重影响。若其血糖指标未得到有效控制时,也会产生严重并发症而威胁其生命安全[3]。有相关调查指出[4],许多糖尿病患者对自身所患疾病的认识度不高,在生活中的自我管理能力也较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缺乏科学、合理的健康指导,对自身的生活质量会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而从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为其实行整体护理干预后,可以较为显著地改善患者的心理、躯体等功能[5]。整体护理干预可以从患者的疾病知识、饮食与生活习惯等角度出发,帮助患者提高自身的服药依从性,进而达到有效控制血糖指标的目的。本次研究显示,整体护理组干预后的空腹血糖降低值、餐后2 h 血糖降低值均显著高于常规组干预后的空腹血糖降低值、餐后2 h 血糖降低值(P<0.05),结果表明,整体护理干预的实施,让患者的身体状况得到有效改善,对控制患者的血糖指标也有积极意义。并且整体护理组干预后的精神状况、躯体状态及社会功能等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干预后的精神状况、躯体状态及社会功能等评分(P<0.05),结果表明,糖尿病患者在整体护理干预实施后,可以加强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6]。
表2 两组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分)
表2 两组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分)
综上所述,老年糖尿病患者在施予整体护理干预后,自身的血糖指标得到有效把控,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均得到显著降低。并且患者干预后的心理、精神、社会等功能的评分均有效提升,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临床价值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