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芳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 智能制造学院,湖北 武汉 430223)
机械类专业课程是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想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课程设计及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非常重要,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是每一位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我在专业课教学中做了大量的探索工作,通过使用“雨课堂”、“学习通”等智慧教学工具使学生加入到数字化、信息化的课堂中,让教学活动丰富多彩,并根据专业课的特色对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进行智慧教学设计,下面以《机床夹具设计》课程为例进行说明:
《机床夹具设计》 课堂实现了“教”与“学”的融合与统一。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和协同探究更为频繁,使“教”与“学”相互渗透、相互融合[1]。结合BOPPPS教学设计方法,将该智慧教学课程设计为三个阶段、十个环节,如图1。三个阶段分别为:课前、课中、课后;十个环节分别为:目标(Outcome)、前测(Pre-test)、学情分析(Analysis Classroom text Discussion Promotion)、导言(Bridge-in)、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ion)、中测(Classroom Test)、总结(Summary)、后测(Post-test)、讨论(Discussion)、提升(Promotion),构成了教与学统一、可持续发展的完整智慧教学过程。
图1 《机床夹具设计》智慧教学课程设计导图
《机床夹具设计》课程的课前阶段包括目标、前测和学情分析。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会要求学生预习,但是并不能有效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更不会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来设计教学。因此,在智慧教学中,前测和学情分析显得尤为重要,环环相扣。以第2章 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为例:
目标:学生能根据工件的结构特点及加工要求拟定工件的定位方案,并能正确选用和设计定位元件以实现定位。前测:主观题、问卷调查等。
学情分析:本节是该课程最重要也是最难的章节,定位元件的选择与设计与生产实际联系紧密,但是学生大多数并没有见过实物,理解其工程应用难度较大;定位误差的分析与计算,需要大量的习题反复练习。教师通过智慧课堂信息技术平台及时了解、分析、掌握学生们对这一章节学习的基本信息,例如推送预习资料、发布预习作业、在讨论区与学生互动等等。最后,教师基于教学目标、前测反馈、学生讨论情况等,进行系统、全面的学情分析,从而制订出最合适的课中阶段教学设计方案。
《机床夹具设计》课程的课中阶段包括导言、参与式学习、中测和总结提升,相比于传统课堂教学,智慧课堂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课堂互动。
以第2章 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为例:
导言:导言的作用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机床夹具设计》课程中通常采用采用图片、经验分享、和简短影片等方式来导入本堂课要讲的主要内容。
例如:定位误差产生的原因,以工程应用中的实际加工例子导入,让学生分组来分析和讨论有哪些原因会引起定位的不准确,进而导致加工误差。然后,教师来对这些产生的原因进行总结和归类。因此对于定位误差产生的原因这个知识点,不再是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是哪些原因,而是由学生自己分析思考,主动探索去找出答案,并且通过小组讨论和辩证,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构架。
参与式学习:参与式学习的目的在于主动学习、深入思考、强化印象。区别与传统教学的教师讲、学生听,听的效果如何?只能靠课后的作业和考试来检测;智慧教学则以学生为主体,使用"雨课堂"等智慧教学工具开展互动答题、弹幕讨论、演示等来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实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例如:在分析完工件定位时限制自由度与加工要求的关系后,给出课堂练习题,要求学生通过弹幕将自己的分析结果发送到教室的投影上。
中测:在课堂中,教师通过“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发布学习任务后,学生按照指定要求完成课堂作业和课堂测验,并通过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完成小组任务,提交并展示成果。例如:组合定位分析讲解后,给出主观分析题,要求学生完成后将自己的分析结果以照片形式提交,教师现场批阅打分。
总结:教师通过参与式学习、中测、和小组作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反馈、拓展总结、提升重点,教师有针对性的选择部分学生答案来进行评价讲解,强化印象,进一步促进师生互动交流,培养学生创新创造思维[2]。
《机床夹具设计》课程的课后阶段包括后测、讨论和提升, 在课后阶段,《机床夹具设计》智慧教学课堂与传统课堂的教学完全不同。
后测:传统课堂中一般都是下课后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统一提交后教师进行批改,在下一节课进行作业讲评和反馈。而在智慧课堂中,教师一般会推送个性化的复习资料,根据学生的前测和中测反馈结果有针对性地布置任务;此外,学生可以即时将作业发送给老师,得到即时的批改和反馈[3]。例如:通过“雨课堂”推送《机床夹具设计》试卷给学生,规定学生在多长时间内完成,完成后,立刻得到学生成绩分布情况,如图2,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错题讲解。
图2 《机床夹具设计》后测及学生完成情况截图
讨论:通过大作业的形式做翻转课堂,将每个班分为三个小组,教师给每个小组一个独立的夹具设计任务。每个小组的成员通过讨论、分工协作来完成夹具的整体结构设计、三维模型的建立、答辩ppt的制作,并集中汇报。同时,学生们可以在“雨课堂”讨论区平台发帖,和同学、老师交流自己的学习感受与疑问,进行总结反思。
提升:“雨课堂”等智慧教学工具,可以提供多种反馈数据,例如:学生考勤数据;学生课堂中的表现及对问题的回答的反馈数据;学生预习、复习的学习进程、效果的反馈数据;单元测验、作业及考试的反馈数据等。这些数据可以从手机微信“雨课堂”小程序直接查看,也可以导出Excel表格发送到教师指定邮箱,教师通过这些评价、反馈数据改进教学策略,从而实现教学最优化。
2018-2019学年《机床夹具设计》课程中,通过对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自主学习状态、学习成绩进行系统全面的观察和分析,发现采用智慧教学后,学生学习效果有明显的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形式多样,参与问答互动、问卷调查、发送弹幕、图片投稿、随机点名、线上作业等。
(2)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覆盖面变广,每一位学生都有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例如主观问答题,在传统课堂上,因为时间和课程进度关系,通常只能选择个别同学来回答。但是在智慧教学课堂,教师可以开启弹幕,让每一位学生参与讨论,发表意见,参与教学全过程。机自1173-1174班的课堂,学生总人数69人,参与讨论人数达到78人次和56人次。
(3)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中能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交流,不是被动学习。例如,教师在讲授机床夹具设计的过程及要点时,会切入“大国工匠”、“工匠精神”等内容,要求学生以认真负责、踏实敬业的态度来对待学习和工作。通过视频观看和案例讲解后,会让学生交流对工匠精神的认识,能感受到学生在课堂上是积极思考和认真交流的。
选择机自1169班(传统教学)和机自1174班(智慧教学)《机床夹具设计》考试的卷面成绩做了对比分析,如图3所示。可以看到,采用智慧教学后,学生成绩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图3 传统教学和智慧教学学生考试成绩对比图
《机床夹具设计》智慧教学课程设计,是运用移动技术、智能技术、数据分析(挖掘)技术等新兴技术实现课堂教学的信息化,从而使学生高效、便捷地学习[4]。问卷调查的数据反馈,学生们很喜欢这种授课方式,能构建多边、丰富、多样的师生、生生之间立体的信息交流与反馈,能很好的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课堂参与度,对教学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