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主任管理中融入德育教育的实践研究

2020-11-03 06:23杨立伟
数理报(学习实践) 2020年36期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融入德育教育

杨立伟

摘要:高中生处于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更是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的关键阶段。这就需要班主任在教育和班级管理中发挥主力军作用,培养高中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塑造其健康的心理品质,彰显道德育人的价值。基于此,本文章对高中班主任管理中融入德育教育的实践研究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管理;德育教育;融入

引言

德育是现代传统教育的重要补充。一方面,德育是从学生内心出发,需要相关班主任具备多种教育能力和教育素养;另一方面,德育能够改善传统教育工作中“治标不治本”等教学问题,从而实现教学工作的创新化和高效化。

一、高中班主任管理中融入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高中时期是学生教育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青少年学生心智发展的关键时期。学生心理上、思想上、行为上逐渐趋于成熟,认知体系也在不断完善,逐渐形成明辨是非的主观意识。由此看来,这一阶段对学生的成才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强高中生德育管理,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使学生能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这能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加强高中生德育管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能够使学生科学、理性、客观地看待事物发展,并提出相应的建设性意见,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高中生德育管理,有助于实现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目标,使学生在智育、德育、美育等方面的培养上得到实质性的突破和创新性的发展。

二、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作为高中班主任,需要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以自身为榜样,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和人生价值观,同时在学习和生活中,引导他们积极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但是,当前不少高中班主任由于自身原因,未能形成良好的模范作用,其中涉及班主任的核心素养不足、关爱不够、德育活动有限、与学生家长沟通有壁垒等因素。因此,德育工作未能展现出应有的成效和价值,未能体现出对学生的指导意义和引导作用,应该引起班主任给予高度重视。

三、高中班主任管理中融入德育教育的实践策略

(一)塑造良好班风,培养集体意识

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够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有效地提高了班级凝聚力和向心力,还能在班级成员之间建立了相互支持和和谐的关系。在良好的班风下,每名学生都能形成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将集体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可以牺牲个人利益保护集体荣誉。小组成员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并发挥各自的作用,为班级的荣誉做出贡献。在塑造班风期间,教师应以各种规章制度和道德舆论为宣传渠道,让学生了解班风建设的要求和含义,自觉地梳理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同时,班主任应选取班级中具有影响力的榜样改善班级风格,通过开展示范性主题班会教育活动,为建设班风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以便班级成员认同并学习先进道德模范的优点。其后,教师应阐明班级精神,使清晰、明确的班级精神成为指导学生的思考和行动的宗旨。班风的形成通常是自发的,并且往往是无目的的。因此,班主任应着重在教育和管理中增强学生对班级精神的认同感,在点滴生活中反复强调,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和践行班级精神的动力。

(二)深化班级活动,加强德育渗透

班级活动是班级管理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德育渗透的主要方式之一。但在当前的班级活动组织效果上,大多数班主任未能以学生的主体学情和心理特点开展多样化的德育活动,导致学生的参与效果和情感作用发挥不明显。因此,在班级德育管理中,班主任应深化班级活动,把握学生活动细节,加强其德育渗透的效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体会德育、感悟德育、践行德育,从而实现其素质发展的目标。同时,在班级活动的形式创设和实施方式上,班主任可以借助于信息技术手段,组织学生观看德育宣传片,如《我和我的祖国》《厉害了,我的国》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

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是否规范、举止是否得体,如上课不迟到,要提前规划时间,不要因为个人的突发情况而影响了班级学生的教学工作;下课不早退,要充分利用课上有限的教学时间,不要提前下课而耽误了学生的学习时间。除了以上所述以外,还有更多与学生德育教育相关的好习惯,高中班主任应当把这些好习惯,用自己的率先垂范有效地传导到学生的心中,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也能够逐渐地受班主任的影响,逐渐注意自己的言行、规范自己的举止。久而久之,班级内部就会形成良好的风气,一些日常不注重个人言行举止的学生,也能够在整体氛围的带动下逐渐转变自己的观念,并受集体氛围的影响而越发重视自己的言谈举止,不断提升自己的品行。

(四)加强心理疏导,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

班主任可以在班级设置一个心理问题信箱或者是心理问题咨询点,目的是给学生一个诉说心里话或者是释放心理压力的地方,帮助学生去解决他们遇到的生活上或者学习上的问题,班主任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问题,并做详细的记录,与学生进行坦诚的交流,以便让学生卸下心理的负担,让其振奋精神,获取学习的动力。而对那些不愿意和班主任或者同学进行面談的人,可以把自己的问题以书面的形式投放到信箱当中,教师每天要及时地开信箱,通过这种方式积极、主动地分析并解决学生所出现的心理问题,针对不同的问题进行个性化的思考和分析。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及时的帮助学生缓解因问题而产生的压力,对于学生的心理问题,教师需要充分的专注和重视,以此不断地促进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态和思想,更加轻松地应对生活和学习上的各种问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高中班主任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平,借助有效的德育活动形式,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用博大的胸怀来关爱和包容学生,并和家长一起给予他们张扬个性的空间,从而实现科学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蒋海丽.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融入德育教育的方法探究[J].名师在线,2020(35):101-102.

[2]白艳红.高中班主任管理实践中融入德育的价值[J].家长,2020(34):70-71.

[3]吴南平.在高中班主任管理实践中融入德育教育的途径探析[J].考试周刊,2020(88):19-20.

猜你喜欢
高中班主任融入德育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作用
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高中班主任如何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谈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教育激励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