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女性自我意识缺失对人生的影响

2020-11-03 05:45王慧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20年3期
关键词:自我意识女性人生

王慧

[摘  要:自我意识能够帮助个体认知自我从而促成自我成长,良好的自我意识有助于形成健全的人格。如果自我意识模糊不清,特别是当理性自我和现实自我出现较大偏差时,个体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最终影响自己的生活。当今女性要争取家庭社会的平等地位和权利,更应该关注自己的自我意识,完善自己的自我意识,让它助力自己的人生。

关键词:女性;自我意识;人生]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身生理状态和心理状态的认知和体验,它既包括对机体状态和肢体活动的意识,也包括对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意识。自我意识对个性和人格的形成及发展有着自我调节的作用,良好的自我意识有助于形成健全的人格,而混沌的自我意识容易导致心理问题。由于人的发展离不开周围环境,特别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制约和影響,所以自我意识也反映人与周围现实之间的关系。有人认为自我意识具有意识性、社会性、能动性、同一性等特点。完善的自我意识能促使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统一,帮助个体掌控自己的人生。

当代社会进步女性崇尚独立自主,希望获得和男性同等的地位和权利,其中不少女性不依附于男性,通过自身努力取得了一定成就,为社会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与之相反,有部分女性缺乏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不能应对家庭矛盾和社会问题,无法拥有幸福的人生。本文以《斯通纳》一书中伊迪丝为例,分析探讨女性自我意识缺失对人生造成的影响。

1自我意识缺失影响人生走向

心理学家詹姆斯把自我分为经验自我和纯粹自我。经验自我是人与世界上其他对象共存的存在物,包括物质、社会和精神;纯粹自我是指个人知晓一切东西,包括能动自我或主动自我。他认为纯粹自我接受不同的感觉并影响感觉所唤起的动作,是兴奋的中心,接受不同情绪的震荡,是努力和意志的来源。另一位心理学家罗杰斯继承了詹姆斯的观点,认为自我包括主格我和宾格我。宾格是自我意识的对象和主体,通过接受别人(社会)对自我的态度形成;主格是自我意识的动力,使人的行为具有意志性和创造性。他还提出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概念,理想自我是他人为个体设定或个体为自己设定的特征,而现实自我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的感知和对自己意识流的意识。个体通过对体验的无偏见反映和客观观察评价自我认识现实自我,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不一致可能会导致心理问题,进而影响人的生活。

《斯通纳》这本书中的伊迪丝出身不错,面容姣好,受过良好的教育,本应拥有美好的人生,可是由于自我意识的缺失使得自己在生活中做出错误的抉择,结果导致婚姻失败和育儿失败。斯通纳对伊迪丝算是一见钟情,进而展开追求,伊迪丝出于逃离家庭的原因接受了斯通纳,然而两人之间没有互相了解,更谈不上沟通,这为两人的不幸婚姻埋下了伏笔。书中经常描写伊迪丝脸色苍白,预示着她缺乏活力和生命力,甚至在和斯通纳第一次相处的一个半小时里,她告诉他的事儿要比后来说的多得多。在讲述过程中,“她的眼睛定定地看着前方。脸上毫无表情,只是双唇在活动着,好像不用理解,只是在读着一本看不见的书。斯通纳慢慢地走过房间,在她身边坐下。伊迪丝好像没有注意到他,眼睛仍然直勾勾地看着前面,继续讲着自己的事,仿佛是斯通纳请她讲的。”[3]这段话是对伊迪丝的典型描述,能看出她思想没有灵魂,似乎有什么在强迫自己去说去做,而不是出于自己的真实自我。她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不观察对方不给对方回应,不愿或者说不懂沟通。这和伊迪丝的成长环境有一定关系,她“生活中没有一天曾经独处过,稍微关心下那个自我。她从来没有想过可能要对别人的幸福生活负责……在学校里她总是跟同学保持着某种疏远的距离,在家里又没有人可倾诉,于是她越来越转向内在的自我。”由此可以看出,伊迪丝的自我更多的是纯粹自我或者说理想自我,忽视了对现实的体验和思考,不能根据周围环境调节自己的行为和意识,使得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越来越不一致,最终蹉跎岁月。伊迪丝新婚就拒绝和斯通纳亲热,却为了完成生孩子的任务主动索取,她强迫自己按照内心自以为是的标准来生活,时不时因情绪崩溃而变得歇斯底里,活生生过成了套子里的人。伊迪丝知道斯通纳爱自己,把他当作逃离原生家庭的稻草,却没有考虑两人合不合适,不尝试去爱或接纳丈夫,甚至还逃避和他的沟通交流,从而逐渐失去了这份爱,甚至于斯通纳找了情人,伊迪丝却认为这是正常的。两人组成的家庭缺乏生气与活力,女儿格蕾丝的出生让斯通纳获得了些许快乐和温暖,但是后来伊迪丝却强行介入女儿的教育,生生割断了女儿和丈夫的情感联系,使得女儿为了逃离家庭随便找人结婚生子,不久后就变成寡妇还染上酒瘾,重蹈了自己的不幸命运。伊迪丝的一生是自我放弃却自认为是符合自身标准的一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自我意识的部分缺失,太注重理想自我而忽视了现实自我,丧失了自我的能动性和主动性,从而让人生没能驶向幸福的方向。

2结语

几乎所有人都希望获得幸福的人生,但生活往往不会一帆风顺,人一辈子总会经历挫折坎坷,只有能够应对各种问题并经受住打击的人才能走得更稳,实现其人生目标的可能性才更大。而要树立可行性的目标则需要个人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明白自己究竟想要什么,这离不开独立清醒的自我意识和客观敏锐的认知能力。由于历史因素和性别差异,女性比男性在社会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更大,这更要求女性具备独立自主的意识,不要将自己局限于家庭或孩子,而应该关注自身的成长和发展,学会感知自我并进行自我调节,分清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努力将人生的方向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参考文献

[1]刘文敏,高燕,赵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5:60-69.

[2]乔纳森·布朗.自我(第2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

[3]约翰·威廉斯.斯通纳[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62-63,64-65.

猜你喜欢
自我意识女性人生
人生中的某一天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浅谈如何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海男《关系》中人物情感关系分析
以女性主义视角分析《飘》中斯嘉丽的性格特征与命运联系
浅谈年画中人物的变化与人的自我意识觉醒
论女性的可持续发展
浅谈《红楼梦》女性外貌美描写中的“隐含比较”修辞手法
女性与权力
独一无二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