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景苗,潘小平
(三明学院 海峡理工学院,福建 三明 365004)
2014年,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战略,紧接着2015年提议在全国举办“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在高校层面上对这一国家战略进行了具体实践。大赛采用校级初赛、省级复赛、全国总决赛三级赛制,在校级初赛、省级复赛基础上,按照组委会配额择优遴选项目进入全国决赛。截至2019年,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已经成功举办过5届,累计有近940万名国内外大学生参与,近230万个团队参加,成为覆盖全国所有应用型高校、面向国内外大学生、国内影响最大的赛事活动。[1]“互联网+”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促研,大大激发了大学生创造力,培养了创新型、复合型、实践型人才,培养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力军,同时也推动了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使其成为应用型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载体。
首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由吉林大学承办,明确提出以团队方式参赛,倡导团队合作竞赛精神。随着赛事的进行和社会影响力的提升,“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也在一直改革创新中,取得很好的效果。
根据教育部网站和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数据,如表1所示,首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有全国1878所高校参与,20万大学生组建了5.7万个参赛团队;第二届参赛高校超过2000所,拓展了参赛项目;第三届首次设置国际赛道,打开了国际视野,参赛学生数首超100万人;第四届创新性地开辟了富有中国特色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进一步丰富了竞赛内容,吸引了265万名大学生组建了64万个团队参赛;第五届影响力继续扩大,来自国内外4093所高校逾450万大学生参赛,参赛团队首超100万个。①
表1 历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团队参赛情况
团队是指由众多成员,通过一定组织方式组成的一个共同体。团队成员通过知识和技能互补协同,解决问题,追求共同的目标。根据郑君礼总结,团队与普通的团体、群体比较,其特点鲜明:一是团队个体在知识、技能、能力或年龄、性格上具有互补性;二是团队的个人除要有共同的价值观、兴趣、目标外,还要有遵守、践行共同的目标、承诺的意识和机制;三是团队对集体的协作有更多的依赖,团队的工作效果既要由团队个体负责,更要由团队整体共同负责。[2]团队是“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最基本的元素,也是最硬核的竞争力。想要在竞争激烈的竞赛中取得好成绩,仅靠“单打独斗”是完全行不通的,要充分发挥无穷的团队精神力量。因此在组建队伍时,要将富有个性的,来自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甚至不同学校、不同地区的大学生组建成一支具有相当竞争力团队,就必须在规划、组建、培育等环节上下功夫,将背景各异的人员进行高效组合,形成团队战斗力。同时也必须认识到,团队是个有生命力的组织,在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奋斗过程中,历经千锤百炼,最终成长、成熟,形成团队文化,实现“1+1>2”的团队效益,造就强大的精神力量。
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团队建设实际指导过程中,常常发现组建起来的团队没有顽强的生命力,难以茁壮成长,甚至出现夭折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团队管理和成员间匹配、交流、协同等融合上出现了问题:一是团队管理水平问题,一般而言,大学生创新创业队伍主要由指导老师或辅导员等组建并指定团队负责人,其未必是团队组织和管理的最佳人选,这给后续的团队运营和竞赛埋下“不稳定”隐患;二是认知差距困难,这种差距体现在成员的个人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方面,不同专业的学生对竞赛的认识程度是不一样的,将可能导致行动上的不协调;三是思维同步困难,团队成员往往来自不同专业、院系和学校,必然会存在较大的背景差异,因此在思维碰撞的过程中,难以形成高效的逻辑反应,甚至有时会阻碍团队的良性发展;四是协调分工困难,一个团队需要不同的分工,要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在具体分工时,因承担的任务和角色不同,成员间需要一定的协调和磨合,而现实的团队存在为了赶时间凑数量存在分工冲突、矛盾升级的情况。[3]
师徒制在西方也常常被称作学徒制,或学工学徒制,一般是指学徒通过跟随师傅或者老师共同劳动,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学得一门手艺或者技能[4],“传帮带”是其主要教学方式。师徒制在我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一般可描述为两类关系。一是师傅与徒弟的关系,徒弟在师傅门下学习手艺,同时免费为师傅工作,在工作期间师傅将手艺传授给徒弟,是纯商业合作关系,类似西方的学徒制。另外一种是我国传统的师徒制,师父不仅是徒弟的老师,还是徒弟的父亲,除了传授技艺外,还要负担起徒弟的生活起居,像抚养孩子一样;而徒弟对待师父也像对待父亲一样尊敬和孝顺,这已经超越了商业关系,夹杂了丰富的感情、亲情关系。[5]传统的师徒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师徒制,富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是本文讨论的对象。
现代师徒制是现代学校与企业联合育人的一种创新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与传统相比,在实施的主体、方式和内容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实施主体成为学校和企业,教育方式是合作育人,内容是以技能培养为主,突出技能的传承,“传帮带”依然是其主要的施教方式。但在中国特色和新时代的背景下,师徒制也呈现出新的时代特点,其“传帮带”被赋予新的内容:“传”是指老师既传学生技术技能也传品德修为,“帮”是指老师既帮学生改进技术也帮工作融合,“带”是指老师既带学生技术创新也带精神文化品位提升,是一种更加积极完善的培育新人的方式。因此在一些职业性比较强的行业,师徒制模式依然很受欢迎,往往能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教育效果。其实在教育领域,师徒制经常被广泛应用于小学教育、幼儿教育的教学经验指导,新入职人员的培训,艺术技巧类教学指导等应用性较强的领域。如山东警察学院王晓东就认为,师徒制适合公安专业教育,建议给予应用,并在公安专业教育课程体系、公安招录制度及其人事管理方面进行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5]
相对于大众化、普及化教育的师生关系来说,师徒制在教学形式上更注重技术技能的传授,强调应用性、实践性;在交往方式上更注重“我和你”或“我跟他”模式,强化情感因素;在数量关系上更注重“一对一”或“一对几”情形,强调小众化和个性化教育。团队的个性化目标、小众化活动、特殊技能要求、应用性和实践性等特点,是“传帮带”团队文化良性发展的天然土壤。因此,师徒制模式是团队组建及其精神文化培育的可行性模式。在团队建设中提倡师徒制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传帮带”模式,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编织起成员间特殊的情感网,提升成员竞技能力,培育团队精神文化,形成强大的团队战斗力,这是师徒制模式“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团队建设实践的理论基础。
三明学院在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一银一铜的好成绩,这对于一所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高校来说,已经是“重大突破”了。其中“紫云·鸟生态——全新观鸟产业链,乡村振兴新引擎”获得“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商业组银奖。该项目指导教师在经验总结时认为,除一个好的创业项目外(能盈利),一支成熟的、优秀的团队也是获奖的关键因素。一支优秀的团队,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靠外部技术培训一蹴而就的,它必须经历自我成长,自我进化,从量变到质变的提升。因为“紫云·鸟生态”团队进入决赛答辩后,要能从容应对竞赛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考情,只能完全依靠自己。换句话说,团队成熟之日,才是竞赛成绩取得之时。当然在组建起至今两年多的时间里,不乏有新成员的加入,旧成员的退出,是团队的“传帮带”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让陌生的成员快速融入角色,让各个细胞和组织高效运转起来,使得团队一直处于高效的工作状态和良好的竞赛状态。
应用型高校是“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重要的参赛力量,但其竞赛基础普遍较为薄弱,在创业项目、导师师资和学生素质上均无优势,因此在团队建设上可以早做打算,弱鸟先飞,借助师徒制模式的“传帮带”弥补不足,积淀经验。应用型高校一定要尊重团队建设的发展规律,用“传帮带”文化孕育团队的“生命力”,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致力于团队中老成员“传帮带”新成员的师徒关系的培育,致力于老中新成员间师徒氛围的营造,致力于师徒制模式团队建设的政策扶持。
习近平总书记说,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必须切实提高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把科技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为我国发展提供有力科技保障。对“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团队来说,也是如此。技术往往是竞赛团队组建的核心竞争力,是关键所在。一般而言,竞技团队的组建源于核心技术或好项目,始于参赛目标,起于团队组建,成于优秀团队。在一定意义上说,团队中的“师父”核心技术有多厉害,团队就具备了多出色的竞赛基础。因此在团队建设中,技术要放在首位。三明学院“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参赛经验显示,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参赛项目能盈利的重要保障,盈利越好,竞赛就越有胜算。因此,团队在成长过程中,传技术是“师父”首要工作,只有当每一个成员都掌握了、理解了这一核心技术或优势项目后,才可能在后来生产力的转化中,最大程度地挖掘出个体的潜能,发挥出团结合作的作用,彰显出团队精神的力量。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以德为本。在团队建设中,以德服人比以技服人更有利于凝聚力的形成,因此团队核心成员的“师德”培育与传承同样重要。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师德,孔子修己爱人、博爱亲生、乐教育人、勤学谨学,在为人、为学、为师等方面以德为本,被中华民族奉为圣人。在团队建设中,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小到一个组织一个团队,“师父”往往是团队目标的策划者和制定者,需要具备精湛的业务素质和创新能力,需要高超的组织协调能力[2],只有师德高尚的人,才能真正担当起团队核心人员的重任。在指导“互联网+”竞赛团队建设中,常有“师父”抱怨,在向新成员传授竞赛技能时,会感觉重任难当,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陷入单打独斗困境,究其原因,是师德缺陷使然。团队的师德建设虽然摸不到看不着,也没有硬指标,但一定是其发展方向、成长潜力、竞赛战力和精神文化的基石。
师徒制模式有助于新来的成员更好更快地融入团队的工作生活,让后进的成员及时跟上团队的发展,形成科学合理的“梯队”,促进一个团队的成熟和优秀文化的形成。在“帮”的前提下,工作融入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技术改进,通过老帮新,使得新成员竞赛技能得到提升,跟上团队的竞技能力,更早发挥出技术的运用效能,提高竞赛水平;二是生活融入,通过老帮新,使得新成员更快更好地融入团队工作生活,更早发挥出队员的工作效益。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事实也是如此,团队里“师父”的技术指导往往能直指问题关键所在,有利于协同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解决,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很显然这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师徒制模式是充分利用团队成员中的优势教学资源,通过技术上的“帮”,使后进成员在最短的时间内提升技能的最有效方式。这种“帮”类似“带教”过程,倡导团队成员间互为师徒,相互学习,以“帮”去促进团队间的专业交流和学习,针对性强,实效性强。随着被指导团队成员的成长,其所指导的内容和方法也在不断提高,形成了“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的技术改进良性循环。
“师徒”文化对于“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大学生在组团初期,难免因为新的环境、陌生的队员、紧张的竞技竞赛等产生许许多多无形压力,造成自信心下降,归属感缺失,工作节奏失调等现象。然而对于竞赛目标来说,大学生们的期待却很高,这种反差进一步加剧了团队内部的压力和紧张气氛,此时就非常需要一个缓冲平台,师徒关系就是一个理想避风港。经验丰富的“师父”在传授专业知识和竞赛经验之时,也是一次次“亲情间”“恩情间”的吐槽和诉说,是一次次心理压力的减排与化解。团队成员间常态化的情感交流与共鸣,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营造一个平等和谐的融合文化,形成了内容丰富的情感世界,使得团队成员身心愉快,充满活力与热忱,推动了开放、坦诚、协作的良好团队格局形成。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技术创新才是核心竞争力。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在福州参加第一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说,互联网企业应争夺技术创新,而非市场和流量。技术创新是一个企业和国家发展的命脉,也是一个竞赛团队战无不胜的命脉。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团队指导中,师父带着徒弟进行技术创新,是师徒制模式团队建设的最常用的教学方式,同时也是最有价值的教学特色。师父既“带”技术,更“带”创新,围绕着竞赛中遇到的核心技术难题进行,有专业知识再提炼,竞赛技能再突破;也有竞赛方案、竞赛内容、活动组织和资料准备的再完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操作性、实践性,这是一般教学方式“你说我做”根本无法达到的效果,这也是师徒制模式团队技术创新“带”的作用机理。
人心齐,泰山移。团结合作是团队精神的力量源泉,是一个“互联网+”大学生竞赛团队取得好成绩的最显著特征。团队精神源于团队文化,而团队文化形成于团队成员团结合作的过程中,是成员在实现个人价值和追求团队共同目标过程中积淀而成的一种潜意识的、可传承的文化。它是团队的常规管理、运行制度、行为规范、价值认同、思想道德等的总称,在师父“带”的作用下进化为团队精神,孕育出强大的精神力量。团队精神推动了团队在技术创新上的自我进化,加快了造血功能的自我成熟,使得成员在思想心态上高度统一,在行动配合上高度默契,在技术知识上高度互补,在目标价值上高度一致,最终“带”出一个团结合作、自强致胜的优秀竞赛团队。
《礼记·学记》中讲:“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在团队学习上,成员的作用甚至比老师还重要,因为平等者更容易有共同语言,更适合当榜样,更能够被模仿和学习。然而,一般的师生教学方式在本质上还是老师教育学生,是“我教你学”单向的传输。学生是被动的角色、被动的适应、被动的认同,在教学上容易产生权力不对等的情况,易于产生抵触心理,不利于竞赛团队的建设。此外,这种师生式教学方式容易形成“老师是带领学生解决问题的唯一关键”,产生路径依赖效应,导致学生在竞赛中遇到难题时,首先想到的是指导老师的帮助,而不是自行思考解决,错失战机。
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团队建设中提倡师徒制模式,关键因素就是基于团队成员天然的身份平等,教与学的真正平等。没有传统上的师生教授权力观念,取而代之的是平等的相处方式,“师徒”间的教与学源于自然,融于自然,顺应自然。这有效地促进了团队内部成员的技能传授、经验交流和互帮互助,激发了平等者志气相投,勤于思考创新,乐于分享见解。因此,各应用型高校在指导“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团队建设时,要防止出现短板效应,要始终立足教与学平等的天然优势,培育教学相长之优势,推动优秀团队文化营造。
总之,优秀团队培育是应用型高校营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良好竞赛氛围的基石。大学生竞赛团队的建设关键是要努力培养团队自身的造血功能,自我进化出强大的生命力、即战力。应用型高校要善于打造团队成员间的“互为师生、教学相长”良好生态,引导其将竞赛实战中积累起来的竞技经验和参赛阅历,通过“传帮带”方式快速实现技术技能传承,形成团队文化积淀,造就强大的团队精神力量。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团队建设中引入师徒制模式,倡导团队的“传帮带”文化,能够助力团队优秀文化的积淀与传承,促进竞赛团队建设。各应用型高校在指导实践中,应着眼于团队核心成员的技术与师德的双培育,技术改进和工作融合的双帮助,技术创新与团队精神的双带领,着眼于教与学的平等互助、成员间情感纽带的编织和团队优秀文化的营造,激发团队精神力量,造就团队强劲战力,在激烈的“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屡创佳绩。
注释:
① 数据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上历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相关报道:《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 生创新创业大赛 》 (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319/zb_2015n/2015_zb15/201510/t20151020_214468.html),《第二届中国 “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闭幕并举行颁奖仪式》(http://www.moe.gov.cn/jyb_xwfb/s5984/xw_tsxwft/201610/t20161017_285090.html),《第三届中国 “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zt/moe_357/jyzt_2017nztzl/2017_zt10/),《教育部介绍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有关情况》(http://www.gov.cn/xinwen/2018-03/29/content_5278249.htm#1/),《第五届“互联网+”大学 生 双 创 大 赛 闭 幕 》 (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zt/moe_357/jyzt_2019n/2019_zt28/2019_zt28_mtbd/201910/t20191016_403717.html)。